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坑爹 ...
-
可惜,鲁肃和孙策尚未来得及建立更深厚的友谊,孙策便遇刺身亡。于是何去何从,又成了鲁肃需要思考的问题。他如果留下来吧,指着周瑜管饭似乎听起来就不是一件特别靠谱的事情。
这时,鲁肃的朋友刘子扬刚好写信来,说咱们一起去投奔那个叫“郑宝”的前途无量的家伙吧。当然“郑宝”什么的只是个心照不宣的接头暗号,鲁肃透过“郑宝”俩字,仿佛看到北方的曹总正在向他亲切地招手。鲁肃想了想,十分利落地收拾好了行装,准备接了老妈就直奔曹总而去。
正所谓月黑风高好上路,鲁肃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意气风发地打开大门,然后看见周瑜正站在门口向他微笑致意。
鲁肃十分迅速地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扫视了一圈,发现周瑜这次似乎真的好像只有一个人。鲁肃一边在内心掂量着自己身上的肌肉,一边很严肃地思考着和周瑜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可操作性。
这边鲁肃还没思考完,周瑜已经主动走上前来。他看了看鲁肃,特别亲切特别友善地说,子敬兄,你母亲喊你回家吃饭。
鲁肃警惕而不解地盯着周瑜,觉得这台词有那么些声东击西发人深省。
周瑜很体贴地补充说明道,是在吴郡的家里。
好吧,鲁肃再次秒懂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周瑜为什么独自一人上门。尽管绑架别人老妈这件事情对于三观无比正直的周瑜来说顶多算得上无伤大雅,但毕竟也没有雅到需要弄得人尽皆知。
周瑜拍了拍鲁肃的肩膀说,子敬兄,你我真是心有灵犀。既然兄已经收拾好了行装,我们这就出发去吴郡吧。
鲁肃无比郁闷地叹了口气,觉得人生一片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一路上,周瑜的心情似乎相当不错,甚至还很敬业地客串了一把神棍,跟鲁肃神神叨叨地扯了扯关于先哲秘论当其历数,我掐指一算发现王兴东南之类玄乎其玄的东西。鲁肃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这种心情很好理解,当你明明知道一个人在胡扯,但你既没法证明他在胡扯也没法阻止他继续胡扯时,大抵就是这种心情。
好不容易熬到了吴郡,见到了孙权,鲁肃憋了一肚子的吐槽能量终于有了去处。于是鲁肃榻上对策,洋洋洒洒,纵论天下,高屋建瓴,唬得年纪轻轻的孙权一愣一愣的大为惊艳。最后孙权激动地握着鲁肃的手说,子敬果然真知灼见,望君能辅佐我共成大业。你放心,我绝不会亏待你,你带来的人,皆有赏赐,一应食宿,我全负责。
鲁肃神色古怪地看着孙权,表情里依旧有着显而易见的敬佩和同情。年轻的孙权顿感一阵窝心,激动地差点眼泪都要掉下来,一定是公瑾和子敬说过江东时局艰难,我身肩重责是多么的不易。一定是公瑾对我寄予厚望,认可我的能力,才让子敬也受到了感染。公瑾待我,真如亲兄长一般。
鲁肃当然不知道孙权千回百转的复杂心思,只是看着孙权眼角微微带泪,一脸委屈又释然的表情,想来是琢磨出自己被卖了却能不以为意。嗯,这少年虽是十分年轻,但可看出是个通晓事理的精明人,的确值得辅佐。
这边鲁肃既然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自然是急着赶回家探望老妈。一进门,鲁肃就发现老妈和周瑜正相谈甚欢,周瑜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芝麻破事,老太太笑得跟抖筛糠似的眼睛完全眯成了一条缝。
送走周瑜之后,老太太语重心长地不停和鲁肃说,公瑾真是个厚道实诚,温柔体贴的好孩子,一路上对我们一家照顾的十分细致周到,唯恐有什么疏漏之处。唉,天下已乱,人心不古,儿啊,如此好友可遇不可求,你可一定要珍惜啊。
孝子鲁肃看了看老妈那一脸“我是过来人,比你懂人心”的表情,觉得这个世界果然是越来越难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