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相识 ...

  •   鲁肃有史可考的人生,大约要从误交损友开始说起。

      说到误交损友这个问题,鲁肃的经历和大多数人不怎么一样。大多数人的误交损友,是自己主动凑上去的,那叫活该。鲁肃的误交损友,是从天上砸下来的,那叫命该如此。

      鲁肃认识周瑜前,基本上过着三无青年的生活,无忧无虑无烦恼,家大业大地养了不少游手好闲精力旺盛的任侠食客。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鲁肃很有可能会成就一段让多年后某个叫王安石的人艳羡不已的人生,“斗鸡走狗过一生,天地兴亡两不知”。当然,没有烦恼也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这一天,鲁肃就十分烦恼地思考着到底是要去遛马还是去打野兔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边鲁肃还没思考出结果,就有个食客急急忙忙跑进来报告说,外面有人上门来“求资粮”。生逢乱世嘛,这个上门“求资粮”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懂的。鲁肃觉得遇到了个新鲜事,可比遛马打野兔有意思些,便也不烦恼了,就招呼来几个看上去腰圆膀阔五大三粗的肌肉男食客,跟他一起出门瞧瞧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敢上他家来“求资粮”。

      于是鲁肃打开大门,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周瑜。但见来人丰神俊朗,温润如玉,一看就是三观特别正直的好青年。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周瑜身后跟着几百个更为腰圆膀阔五大三粗的肌肉男大头兵,正拿一种殷殷切切的目光把鲁肃望着,那目光该怎么形容来着?正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鲁肃便再次看向周瑜,周瑜向他微笑致意,两人就在电光火石的一对眼间完成了聪明人心照不宣的交流。

      鲁肃切换出一脸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的笑容,对周瑜拱手道,里边请。

      周瑜风姿优雅地拱手还礼道,如此多有叨扰。

      在从大门走到鲁肃家粮仓的过程中,两人十分高效地完成了互问生辰,互通表字,相谈甚欢,倾盖如故等一系列过程。然后,鲁肃指了指身后的两囷米,特别豪爽地对周瑜说,贤弟要多少?

      周瑜特别谦逊地拱手道,子敬兄高义,周瑜感佩不已,两囷太多,我受之有愧。

      鲁肃的手很是不动声色地抖了抖,随即慷慨激昂地对周瑜说,贤弟,你今天至少搬走一囷,否则便是不拿鲁肃当朋友。

      周瑜倒没急着表态,而是意味深长地看了鲁肃好一会,看得鲁肃起了一身的鸡皮后,周瑜笑了笑,说,子敬兄,你我来日方长。

      鲁肃在内心很不淡定地我靠了一句,笑得有那么些僵硬。

      当然鲁肃那时候还不确切地知道所谓来日方长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很快就知道了。

      之后鲁肃常常在出门闲逛的时候遇到各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一来二去的,鲁肃便有些怀疑地走上前瞧瞧,通常来人看到鲁肃后就会特别热情地向他问好说,周郎甚是思念鲁先生,盼能早日再会。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鲁肃很苦恼,越发感觉自己已经徘徊在了神经衰弱的边缘。他可一点也不想和周瑜“来日方长”,更没兴趣在他自家粮仓的基础上和周瑜建立什么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于是鲁肃苦思冥想啊,终于想到了一个甚为妥当的办法。打那以后,鲁肃比从前更加地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赈济灾民啊,周济乡邻啊,致力于不惜一切代价地把家底折腾干净。折腾来折腾去的,鲁肃声名大振,贤名远扬,然后他就顺理成章地被袁术盯上了。

      其实吧,鲁肃比较热衷于体力活动,但是恰逢乱世多少是要有些身不由己的,所以鲁肃也并不排斥在必要的时候出卖一下脑力。可惜,袁术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完全不符合鲁肃的审美标准,因此,鲁肃权衡了三秒钟,决定跑路。

      当然鲁肃不只是一个人跑路,而是携老扶幼加上百来个肌肉男食客一同上路。至于跑哪里去嘛,鲁肃想了想家里那一囷米,嗯,果断就周瑜了。

      于是鲁肃怀着蹭吃蹭喝的美好愿望找上了周瑜,并受到了周瑜的热情接待,当鲁肃指了指身后的百多号人时,周瑜笑了笑,说,子敬兄放心,一切我来安排。鲁肃很有些感动,想来自己以前大约对周瑜多少有些误解,如今一看,周瑜显然是个特别靠谱特别够意思的人。随即,周瑜说,子敬兄,孙伯符求贤若渴,望能与你一叙。鲁肃觉得吧,作为一个长期混江湖的人,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懂得投桃报李,因此他十分爽快地便答应了。

      没过几天,鲁肃就在周瑜的引荐下见到了孙策。鲁肃和孙策掰了掰手腕下了下棋,聊了聊打猎的心得感悟,吹了吹当年混迹江湖时倒拔杨柳树,拳打镇关西的牛皮,当然也顺便谈了谈群雄逐鹿天下大势之类的题外话。孙策很满意,亲切地拍着鲁肃的肩膀感叹道,公瑾的眼光就是好,子敬高才,实乃天下奇士。鲁肃刚准备谦虚几句,孙策一脸诚恳地接着说,子敬勿忧,你的情况公瑾已和我说过,你带来的所有人,一应食宿,我全包了。

      鲁肃愣了愣,秒懂。这是多么强大的脑回路啊,周瑜既给孙策引荐了人才,又给鲁肃安排好了工作,并且还很顺手地把鲁肃带的百来号蹭吃蹭喝的人甩给了孙策。因此鲁肃看向孙策的目光便带上了几分显而易见的敬佩和同情。孙策虽然有些奇怪为什么鲁肃突然这幅表情,不过他倒很快就释然了,这显然是公瑾提前跟子敬说过自己早年的经历,如何的寄人篱下,如何的白手起家,怪不得子敬对自己如此不虚套地坦诚相见,公瑾果然是做事周到细致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