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躲债 ...

  •   接下来的几年间,江东便在看似平静的养精蓄锐中蓄势待发,而鲁肃也尽职尽责地当了好几年生活稳定的公务员。这几年,鲁肃长期待在吴郡,而周瑜大部分的时候也在吴郡,由于鲁家老太太常常热情地邀请周瑜到家里吃饭,因此来来去去的,鲁肃便和周瑜在饭桌上,确切的说是在鲁肃家的饭桌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总的来说,鲁肃的日子在那个乱世中其实过得相当惬意,远离战火纷扰,仕途一片光明,有唠叨慈祥的老妈,有年轻靠谱的老板,有朝气蓬勃的同僚,还有一个除了欠抽之外也没有别的太大毛病的好友。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

      战则难安,降则易保,鲁肃的看法刚好相反。讨论会上,各种人唠唠叨叨地说着孙权完全不认可的意见,孙权烦不胜烦地准备去排毒养颜一下好缓解缓解压力山大的心情,鲁肃毫不犹豫地追了出去。

      孙权停住脚步回过头来,道,子敬,你想对我说什么吗?鲁肃说,主公,别听他们瞎扯,赶紧把公瑾从鄱阳找回来主持抗曹大局吧。孙权震了震,激动地一把抓住鲁肃的手说,子敬心意,正与孤同。其实鲁肃的想法特别简单,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对付曹操这种事,周瑜不上谁上?不过鲁肃观察了一下年轻的孙权那一脸热血的表情,夹杂着紧张和兴奋,不由感叹着大概孙权的脑回路还停留在“邪不胜正”的阶段。因此当孙权激动地说着“正与孤同”这种让一般为人臣者血脉贲张的话语时,鲁肃只是无比淡定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赤壁战后,周瑜进军江陵,鲁肃则继续留在后方。江陵之战持续了一年有余,周瑜和鲁肃便一直没什么机会见面,自然也就谈不上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论天下局势,于是两人就在对刘备的问题上有了分歧。当然,这个分歧吧,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只不过鲁肃致力于增加盟友的数量,周瑜致力于减少敌人的数量,非要分个谁对谁错吧,其实也无太大意义,因为海那边有个姓蒋的光头一定会哭丧着脸说,咱能换个话题吗?

      当然,因为周瑜不同意,所以刘备的借地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便没了下文。后来,周瑜提出西征取蜀,孙权一激动,便同意了。

      那天,鲁肃送别周瑜,这是赤壁战后他们难得的会面。一年多不见,其实倒也算不上太长的时间,至少远没有长到沧海变桑田。只不过从前大约相聚时间太多,对比下来,此刻便不约而同地有了些许的生疏。两人并肩而行,一时无话。

      良久,周瑜主动开口道,刘玄德乃枭雄,枭雄难养。

      鲁肃答,驱狼拒虎,有何不可?

      周瑜笑了笑说,也好,子敬是个厚道人。

      假设鲁肃视网膜成像没有问题的话,他似乎看到周瑜的表情一瞬间凌厉起来转眼又恢复如常,而那里面,完全没有半分“也好”的意思。

      两人沉默半晌,周瑜突然很认真很严肃地对鲁肃说,子敬,如果我说我请你吃饭,你考不考虑改变一下看法?

      鲁肃一脸惊悚地看着周瑜觉得一定是自己幻听了,因为周瑜说话的表情太过靠谱而说话的内容太过不靠谱。鲁肃极其纠结地看着周瑜,脸上表情千变万化,心里理不出半点逻辑。

      大概是鲁肃的表情成功地愉悦了周瑜,周瑜很是开怀地笑出声来,笑得鲁肃有了种杀人放火的冲动时周瑜终于停了下来。他说,子敬不要这么想不开啊,就算你不打算改变主意,我也一定会请你吃饭的。

      鲁肃松了口气,随即很是激动地一把抓住周瑜说,公瑾啊,择日不如撞日,你看今天就请我吃饭如何?

      周瑜哭笑不得,说,子敬你急什么啊,我还能跑了不成?

      鲁肃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便有些不好意思地放开了手。

      当然,事实证明,如果相信周瑜说的话,那是连过年都要过错的。鲁肃要是早知道周瑜躲债的方式竟然如此丧心病狂令人发指,那时就算打死他他也绝对不会放手的。

      后来的事情鲁肃莫名其妙地便有些记不大清楚,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对于自己从前干过的蠢事便有意无意地会选择性遗忘。那时的鲁肃,的确还怀着天真而美好的愿望,指望着能等到周瑜请他吃饭的那一天。这事鲁肃只要但凡一想个开头,就心塞的不得了,所以便干脆不再去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