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四  ...
            
                
                
                    - 
                          这样磕磕绊绊又过去两年,两人依然没有确定关系。但是陶家越来越看重这个年轻人。
  方映辉为人低调,处事却张扬,在单位的职务一路顺遂,朋友圈里更是声望高涨。回家的时候姐姐再问起他和青竹的事,青年只是笑,眉眼间都是流转的豪情。方映水想,终于要定下来了。
  那年夏天气温很高,县里都是正在破土动工的建筑地,尘土飞扬,简直无法住人。陶青竹刚好有休假,回宁远去陪母亲。
  那天她本来在与人打牌,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一直心悸,兴味索然的放了手中的牌回屋午休,却在闷热的阁楼里惊醒过来,记不起绵长梦境里看到的什么可怖的场景。屋外蝉鸣歇斯底里,她揉着心口慢慢呼吸,总也静不下心来。正好母亲要去南山的缅寺找安章,她便一起去了。
  缅寺里萦绕着沉沉的诵经声,线香的气味浓厚,她坐在古老的菩提树下,数着手里的叶子心思寥落。转眼天就暗下来,夏天的雨水噼噼啪啪来得迅急。雨水很大,她们晚上便没有回家,住在缅寺旁的一户亲戚家。陶青竹依旧睡不好,半夜起身站在窗子边,看到缅寺灯火通明人声喧杂,觉得奇怪。过了一会,人声渐息,却响起明明灭灭的诵经声,和白天听到的很不一样,彻夜不歇。陶青竹听不懂,却隐隐觉得出了什么事。
  天明的时候陶青竹看到有人家高高的挂起了白幡,亲戚家的婶婶说,昨晚那家的孩子没了,大半夜的上缅寺喊人诵经呢。边说边惋惜,多年轻的孩子啊。
  陶青竹心里不舒服,伸手去取杯子,不料指尖才触到杯柄那杯子便无缘无故的碎裂开来。她看着满桌的水渍,一时慌乱无措。
  夏天的风挟着热度哗啦啦刮过。到底出了事。
  陶青竹再见到方映辉,已经是两个月以后,在县里的监狱。
  他和几个单位里的朋友合伙挪用财务局的钱,私放高利贷,也不知是做了多久了,终于有款项收不回来,被上面来视察的人查出来。他是跟着别人做的,那人听到风声早早就携款跑了,剩下方映辉几个来不及反应的,被前前后后查了一个多月,最终判刑。
  陶青竹想不明白,方映辉平时那么清楚明白的一个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方家两个兄长更加不明白,只是把消息压下,没有让家里其他人知道。他们本来也不愿让陶青竹知道,但是陶家与县里官政联系甚广,也瞒不过去。
  她看到他的时候,他还能对着她轻轻皱眉,说:“小竹,你来做什么?”
  除了黑了些、瘦了些,穿着狼狈了些,面色倒是整洁,整个人看上去心平气和,简直跟平常面对她生气时候一样,让人恨不得打上一巴掌。
  她看着他说不出话来,攥紧了手里的包,眼里既痛又惜、且恨且伤,扑簌簌落下泪来。
  监狱这种地方,压抑得让人绝望。她走出去的时候,明晃晃的阳光直接打在苍白的脸上,她却只觉得冷,又累,整个人靠着灰扑扑的墙壁默然无语。
  后来她再没有去过那里。有些事,一次就够了。
  方映辉挪用的钱不多,又是被人教唆,方家两个兄长和陶青竹想法子替他还了账——其实是陶青松和陶家帮的她——无论如何他判得不重,四个月。
  四个月后出狱,本来就瘦高的青年愈发清减,脸颊轮廓分明,勾得眼镜后边一双狭长的眼黑黑沉沉;颧骨凸起,唇线抿出凛冽的角度,单薄的身子甚至有些佝偻。接他的是两个哥哥,看着他只字未语,兄弟三人一路默然去了二哥的家。进了家门,大哥把手里的东西一扔,转身就是一拳一脚,他是部队里的身手,方映辉却是在牢房里熬了四个月刚见天日,瞬间被打趴在地上。
  方家大哥平素是宽厚温和的人,这样的人发起火来最是厉害,一旁的老二看了看没吭声。
  “长能耐了啊?!”他骂了几句之后,也实在不知道还能怎么说教这个三弟,“三,你在机关这么多年,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们方家,什么时候拿过那样的钱?”
  越想越气,却在看着蜷在地上垂眸不语的青年的时候,变成了酸涩。这个家,这么多年总是清贫,年纪大的出去的早,在外面讨生活除了寄回来钱,其他也照顾不到家里;年纪小的,再勤快努力,总也受尽冷眼嘲讽。愈发是方映辉这样,上上下下吃得开的青年,有人欣赏自然有人记恨,他的那些朋友又有几个真心论交?不然你看,他出了事有几个援手?
  二哥看差不多了,扶起老三坐在椅子上,跟着教训了几句。他是老师,训起人来严肃犀利,又不是多话的人,几句话下来冷冰冰硬邦邦,严厉得不亚于大哥的拳脚。
  方映辉默然听着,好半天,才轻轻抬起头,嘴角扯出一点笑意来,眉眼间却是荒凉,低低的说:
  “哥,我知道错了。”
  方映辉和陶青竹再见面的时候,两人居然无话可说。
  光影沉沉的午后,风声安宁,乱的是人心。
  他说:“小竹,我会还你钱。”
  她轻轻点头,“别太累。注意身体。”
  他应了,起身欲走。工作这么多年,他没想到有一天要重头再来,面对的是比以往更加复杂的眼色,更为艰涩的开始。他很少与朋友出门,每天只是忙着处理那件事的后续,忙着新的工作,还要应对不时来审查的人,烟抽得很凶,饮食极其不规律,身体一直怏怏的养不回来。
  陶青竹早已搬回自己家,大半年来情绪不佳使这个女子像是老了几岁,眉宇间再不见昔日明媚。她微微仰头看他,喊了声:“三。”
  他回头,女子脸上无悲无喜,静静的说:“三,我们去□□吧。”
  他心思沉重,她也不是不哀恸。
  两人静静对视,半晌,他点了根烟,说:“小竹,再等我两年……”
  她眼底浮现怨怼,对他,也对自己。他们已经彼此等过七年,说不得是谁耽误谁,她常常觉得无力,觉得惘然,若是可以……
  但是没有那些假设。
  他掐了烟,慢慢地、坚定地道:“最多两年。”
  她偏过头,知道他出事以后琐事复杂,也明白他们不可能真的不顾及其他。最终无言。
  然而他们还是没能等到这个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