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二皇子的大动作 ...


  •   恒祥布店的刘掌柜见到直郡王府的王管事,连忙迎了出去。
      “王管事,今儿您怎么有空过来了,快里边请。。”
      刘掌柜嘴上陪着笑脸。心里确是一咯噔。
      他们布店常年给二皇子府供货的。可平时都是他们派人把样品送到府上,王府的人挑好了后直接下订单,他们再送货上门。然后按月结账。平时王管事很少到店里来的。今天这突然过来,莫不是……要取消合作关系?
      直郡王府可是他们布庄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要知道,给直郡王府供货,不只是单纯的赚钱问题。
      生意做大了,难免遭人惦记,事实上,这个合作本身,就让他们布店无形中挡住许多明枪暗箭了。
      还有,直郡王府自然是京城的顶级权贵府邸了,顶级权贵府上用的布料,那能差得了吗?因此,在恒祥布庄扯上几尺料子对客人来说那是相当有面子的事。
      他们布店的东家,在苏杭都是有织布作坊的,每季都能拿出新料子,新样子,引领京城新时尚。自然实力不差。可话说回来了,京城有实力的布店也不止他们一家。
      如果失去直郡王府这个大客户,对他们来说,绝对是要伤筋动骨的。
      在刘掌柜忐忑不安中,王管事开口了:“这不是今天早上,十殿下把他那把削铁如泥得小匕首送给了我家大公子。我家几位小姐就说了,十殿下不公平,这不,十殿下就给了几位小姐一人一百两银票。说让她们去买喜欢的衣服首饰。”
      “平时府里给买的是府里买的,自己私房钱买的是私房钱买的,今天这个,算十殿下给买的。刘掌柜,赶紧的,派人把最新的布料,适合我家小姐穿的,送点样品过去。让她们挑一挑。”
      一听不是来取消合作的,刘掌柜心中大定,“您瞧好吧。保管安排的都是江南那边刚来的新货。”
      王管事点点头。
      刘掌柜刚要邀请王管事晚上一起喝两杯,王管事抬脚往外走了,“哎呀,不跟你说了,我还得去首饰店,裁缝铺转转。”
      王管事走了,刘掌柜赶紧挑出最新的样式,安排人送去王府。
      王管事来的太快,走得太快,好像一阵风。他挥一挥衣袖,走得干脆利落。
      但刘掌柜已经开始给接下来进店的客人在闲聊中讲起了十殿下到直郡王府给直郡王府的大公子送削铁如泥的小匕首的事。

      ……

      街边的鱼贩子当天再次见到直郡王府管事,也很惊讶。
      “张管事,今天又见到您了。”
      王府采购一般是一次采购一天的,很少出来两趟的。
      张管事今天特别话多,根本不像平常那么矜持。
      “王府来个新厨子,今儿鱼做得不赖,最后,一不留神,鱼中午就吃光了。这晚上还有一顿儿呢,万一哪位主子又想吃呢,管家就吩咐我再买一些。堂堂王府,总不至于差了这点东西。”
      鱼贩子连忙附和:“那是。”
      张管事点点头,“就拿我家大公子来说,随随便便一收礼,就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小匕首。”
      张管事直接把话题拉到小匕首上。管它生硬不生硬的。就问他放出来的瓜甜不甜吧。
      果然,鱼贩子很真震惊了,立刻捧哏:“削铁如泥?”
      张管事心说,不错,有眼色,不枉我在你家采购了几年的鱼。没白买啊。
      “说来这还是有一年陛下万寿节淮扬总督送来的贺礼。后来陛下把他赐给了十殿下。我家大公子很得十殿下喜欢,十殿下就把这把削铁如泥的小匕首送给了我家大公子。”
      鱼贩子心说,等张管事走了,这个事我可得跟人多念叨念叨。
      为啥尼?因为今天张管事来的太突兀了,而且话也太多了。根本不像平时那么高冷。
      不是故意来散消息的我不信。

      ……
      *

      二皇子府上人如此卖力,差不多半个多时辰之后,休沐在家的三皇子就得到了消息。
      大瓜!惊天大瓜啊!
      十弟和八弟九弟一直亲密无间,让他们其他几个兄弟看了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我们哥几个都是在单打独斗,砥砺前行,怎么你们就开始团团伙伙了呢?不讲武德啊。
      没想到,柳暗花明,居然看到了这三个家伙分道扬镳的一天。
      今天一定是黄道吉日!
      三皇子来回踱了几步,“消息确凿不?”
      “千真万确。传的挺快的。就连街边的鱼贩子都知道了。”
      三皇子:“……”
      “这个消息好像……是直郡王府故意传出来的。今天下午王府的下人们都在满大街上转悠,恨不得见人就说,连路边的耗子都想逮住聊两句儿。”
      “那这么说来,小匕首的事应该是真的。这种事,如果造假,到不了晚上就拆穿了。二哥一直和老八不和,直郡王府忙活半天,到处传消息,应该是为了给老八添堵,总不会自抽嘴巴的。”
      那还等什么,赶紧把手下谋士召集起来,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可以顺势而为的地方!
      “老十和老八之间应该是生了嫌隙。”书房里,三皇子十分肯定地说。“嫌隙还不小。”
      一个胖胖的谋士点点头。“十殿下应该是对八殿下极度不满,但不知道碍于什么原因,没有直接翻脸,反而采取了这样迂回打脸的方式。”
      三皇子心里叹口气。十弟啊,你想迂回一下,也没必要非得去大哥府上吧?三哥家里也有儿子的。这也是你的亲侄子!不比大哥家的关系远啊。
      “没错,十殿下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冲八殿下去的。”
      “我觉得十殿下应该是手里没有证据,所以不好翻脸。但又急切地想表达对八殿下的不满。这才有了直郡王府上一行。”又一个谋士分析道。
      三皇子想了想,“有可能。就是不知道俩个人是因为什么事翻脸的。听说十弟昏迷前和八弟还好好的呢。醒了之后除了在宫里以外,两人并没有再见过面。”
      “是不是十殿下昏迷和八殿下有关?”一个谋士突然道。
      三皇子惊呆了。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大胆啊。
      不过,也不是没这种可能。要不十弟也不会突然翻脸了。
      “不过,十弟一直和八弟九弟黏糊,对十弟下手对老八没什么好处啊。”动机呢?
      “就算八殿下不下手,没准是玉妃动的手呢。妇人的心思,说不清楚的。十殿下母族显赫,妻族实力也不差,十殿下现在年纪小,能跟在八殿下后面黏糊。以后可说不准。八殿下是皇子中母族出身最差的,也许玉妃想着,趁十殿下没有防备,除掉一个是一个呢。只是,十殿下最后逢凶化吉,醒过来了。”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
      “我觉得八殿下要么想办法和十殿下重归旧好,要么就得做好和十殿下撕破脸的准备。十殿下现在找不到证据不等于永远找不到。”
      “想和十殿下重归旧好估计有点难。虽然淑贵妃不在了,不过看得出来十殿下还是很得皇上和太后宠爱的。”十殿下一昏迷,宫里的这两尊大佛都急的不行,忙着宣太医,去白云寺烧香。
      “十殿下已经大婚开府,也不怎么需要看宫妃的脸色。玉妃想在后宫给十殿下使绊子应该很难了。十殿下母族妻族势力又不差,对十殿下也是没得说。十殿下有和八殿下翻脸的底气。”
      ……
      最后大家商量后一致决定,吃瓜看戏,静待八皇子下一步行动。
      “殿下,恭亲王妃偶感风寒,中午请了太医。咱们府上要不要备份礼去探望一下?”众人刚走没多会,三皇子妃来了。
      三皇子在太医院也是有眼线滴。要知道,涉及到生病的事,对哪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子来说,也不过就是随手一步闲棋罢了,并不费什么力气。但没准什么时候就用得上了。
      “这样吧,你一会儿带点东西过去趟也就是了。”三皇子淡淡地道。
      按理来说,恭亲王妃是长辈,还是高两个辈份的长辈,就是三皇子亲自去一趟,也不算什么的。不过自从恭亲王府摆明车马支持老八后,三皇子对恭亲王府就很腻歪,自然不愿意给这个脸。
      “是。”
      “等等。” 三皇子妃转身刚要走,被叫住了。
      “先装不知道吧。等等看。要是二哥府上去探望,四弟十弟府上也去探望的话,咱们就随大流。要是有不去的,咱们就再看。”
      “知道了。”夫唱妇随,三皇子妃对恭亲王自然也是不待见的。能不跑这一趟,自然乐得省事。
      *
      四皇子最近腰不太好,正在让大夫做按摩。
      听到街边传来的消息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感觉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胃口都上来了。
      说啥晚上也得多喝两杯。
      怪不得今天好像听见喜鹊喳喳叫。
      咦?这个季节有喜鹊吗?
      不重要。反正心有喜鹊,自然能听见喜鹊喳喳叫。
      “殿下?”按摩的大夫小心翼翼地开口。
      四皇子挥挥手,大夫顺势退了出去。
      “消息可靠不?”千万别让他空欢喜一场。
      “街上都传遍了。今天郡王府的下人们几乎倾巢而出,都在散布这个消息。”
      四皇子噗嗤一笑,二哥可真够促狭的。这是生怕老八伤心的晚吗?务必让他早点知道这个消息,早点伤心。
      “真是活久见呐,没想到老十和老八居然有闹翻的一天。”
      真没想到,天天跟在老八屁股后面转悠的老十,昏迷了一场,居然醒悟过来了。
      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虽然四皇子觉得自己比二哥更值得十弟追随,但能离开老八,最起码十弟也算醒悟了一半,当然,要是十弟能再醒悟得深刻一些就更好了。
      四皇子已经期待明天的早朝了。不知道他的八弟会是什么表情。
      “殿下,恭亲王妃据说偶感风寒,中午刚请了太医。”
      四皇子妃也来找四皇子商量了。他家在太医院也是有眼线滴。
      四皇子自然也是不喜欢恭亲王的,这一点,他相信二哥,三哥应该会和他有共同语言的。
      或许,还要加上十弟。
      “要是二哥三哥和十弟府上去探病,咱们也去。要是他们不去,咱们也不去。”
      要是别的时候,他肯定是让他家皇子妃去走个过场。
      主要是怕别的兄弟和老八联合起来对付他。
      不过,今天起不一样了。
      老十和老八闹掰了,向二哥靠拢。某种平衡就被打破了。
      这时候,恭亲王府得罪不得罪也就那么回事了。
      就算他贵为皇子,一年俸禄也就八千两。虽说还有几个皇庄和铺子,但开销也大啊。虽然以往去恭亲王府他也没备过贵重的东西,但能省点是点。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他正准备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呢。
      *
      “消息确凿不?”老八心里还是想挣扎一下的。
      看到老八黑的锅底一样的脸,下人立刻低下头去。小声道:“都是直郡王府里的下人亲口说的。好多都是王府的采买。他们跟相熟的商家念叨的。有些都合作不少年头了。”
      那就是确凿无疑了!
      老八有气无力得挥挥手,“下去吧。”
      下人赶紧溜了。
      老十,真的太过分了!居然这么打他的脸!
      谁都知道,老十可是跟他混的。如今,却一大早巴巴得跑到二哥府上送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小匕首。
      虽然没有送给二哥,不过玄成可是二哥的嫡长子,是要继承二哥家业的。给玄成和给二哥也没什么区别。
      小匕首代表什么,懂的都懂。
      如今,他是确确实实明白了,这个十弟,不仅跟他生分了,还背弃了他,投到了二哥麾下。
      怪不得十弟醒来之后不肯见面,估计也是觉得无话可说吧。
      老八拿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砸了下去,书房里顿时一片狼藉。
      “殿下,刚才有人来报,恭亲王妃偶感风寒,中午请了太医。”
      “先通知皇子妃,本宫这就过去。”
      *
      老十从郡王府出来,觉得吃得有点撑,就从马上下来,走路消消食。
      路过一个首饰店,老十想起卫氏在他昏迷期间的操劳,心有感动,决定进去给卫氏挑一件首饰。卫氏肚子里可怀着他的儿子呢。太医可是说过,要让孕妇心情愉悦。
      接待的小二一看老十一行人就知道是不缺钱的主儿,直接领到了二楼贵宾厅。
      一楼的东西也不错,但二楼的才是精品,当然,价格也更贵。
      刚到二楼,老十就相中了一枝梅花造型的簪子。
      小二两眼放光,这件首饰要卖出去,他可能拿不少提成呢。:“这位少爷好眼光!这可是著名的……”
      老十摆摆手,“别说那虚头巴脑的,多少钱?给爷包起来。”
      “承惠,二百两!”
      老十打开荷包,脸色变了。怎么只有一百两了?
      他平时都是带一千两出门。给了三位侄女一人一百两,玄明三百两。应该还有四百两的呀。
      不过他很快回想起来了。
      好像吃饭时候玄明告诉他说玄泰跟着他母妃回外家了,要是知道十叔来了,给别的哥哥姐姐准备了礼物没有他的一定很难过。
      他好像……最后给玄泰也留了三百两。
      有个伶俐的护卫从老十难看的神色中大概猜到了原因,不过他们只是护卫,平时最多带几两散碎银子顶天了。基本上不出远门的话,也就带个几百文,应付个不时之需。也没法帮忙啊。
      小二阅人无数,自然也看出了老十神色有异,不过这位少爷穿着不俗,还骑着马,带着护卫,对这种情况,他们有经验得很。
      “少爷,要不我们打包送到您府上?”
      老十松了一口气。“可以可以。”
      老十报出了自家府上的地址,店里的小二麻溜得打包好,跟着老十一行人出了门。
      *
      “娘娘,娘娘,殿下回来了。”卫氏正在家里后花湖边凉亭里闲坐,一个卫氏院里伺候的小丫鬟急急忙忙跑了过来。
      小丫鬟跑近了,“殿下后面还跟了一个首饰店的小二。殿下打发他去找郑公公要银子了。”
      小丫鬟刚说完,就看见老十拿着刚买的簪子进到园子里头了。
      卫氏身边的丫鬟嬷嬷们也是一脸喜色。她们都是卫氏娘家陪嫁过来的,自然乐得看到老十和他家主子恩爱。
      丫鬟婆子冲走过来的老十躬躬身,走开了。
      老十大大咧咧地把簪子递给卫氏,“呐,我刚买的,据说是什么首饰大师的作品,名字没记住。”
      卫氏接过簪子,看了看,“玉雕的,玉的材质不错,雕的也好,惟妙惟肖的,殿下的眼光果然不错,簪子我很喜欢。谢谢殿下。”
      听到卫氏的话。老十矜持地点点头。“喜欢就好。”
      卫氏把簪子递给老十,老十愣了,“嗯?”
      “殿下帮我戴上吧。”
      “奥,奥。”老十缓过味来,接过簪子,在卫氏头上比划了几回,最后插了上去。
      “陈嬷嬷。”
      陈嬷嬷笑着走了过来。
      卫氏问道:“嬷嬷看,我戴这簪子好看吗?”
      陈嬷嬷点点头,“好看,好看。殿下的眼光,再好不过的。”
      老十笑着扬了扬眉。“爷的眼光,自然没说的。当时这个簪子摆在二楼中央,爷一眼就相中了。”
      卫氏扶了扶簪子,“对了,你把小匕首送给二哥家的玄成了?”
      听到媳妇的话,老十非常震惊。“你怎么知道的?”他刚回来,还没来得及跟媳妇说呢。
      “街上都传遍了。”据说,连街上的鱼贩子都知道了。
      “咦?这么快。估计玄成大侄子太兴奋了,应该没少跟人显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十倒不在意。
      俗话说,宝剑配英雄。小匕首送给玄成,也算是给小匕首找了一个好去处。
      卫氏倒也无可无不可的。反正是老十的东西,他自己愿意送就送吧。她也就是随口一问。
      *
      恭亲王妃病榻前,恭亲王黑着脸坐在板凳上。
      “算了,王爷,何必跟小辈置气。我这也不是什么大病。”
      恭亲王妃柔声安慰道。
      以前她请太医,皇子们都会来看望的。后来外孙女嫁给八皇子,皇子们来的就少了,但皇子妃们也是要来的。
      这次也不知道怎么了,明明是休沐日,皇子们也都没出远门,结果除了八皇子和他家外孙女,别的皇子皇子妃居然没一个露面的。
      “长辈病了,一个个的,装聋作哑,人不到礼也不到,皇家的教养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哼!”
      恭亲王贵为王爷,倒不至于缺那点东西,主要是这事儿太没面子了。
      他当然是支持老八的。但那又如何?别的皇子不服也得憋着。他家有事那些皇子们照样得拎着东西上门。
      这是什么?
      这就是势。
      他就是喜欢这种别的皇子不喜欢他又干不掉他的样子。
      这种势,对老八就是最大的助力!
      只是今天这是怎么了?
      “老二老三老四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因为是来探病的,八皇子就没好意思跟恭亲王说老十的小匕首的事添堵,再加上王妃生病,王府上下注意力都放在这上面了,自然也就没关注到小匕首的事,不然,恭亲王估计得更生气。
      “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明天早朝请个假,不去了。”
      恭亲王咬着牙道。
      他不去上朝,皇上肯定得问一问怎么个情况,到时候知道他家王妃病重,自然要派人过来探望。
      到时候,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自然要揣摩揣摩上意,相信他们回来的。
      至于其他皇子,自然听说后也会来的。
      哼。想装糊涂糊弄过去?他就是要让老二老三老四知道,他大爷还是他大爷!
      *

      八皇子府里,九皇子黑着脸,怒气冲冲的。
      “老十这是要干什么?咱们兄弟哪里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前几天摆脸色,今天又玩这出。”
      老八长叹一口气,眼神落寞,“当年十弟的母妃没了后,我还特地请了我母妃照拂十弟。那时候,咱们兄弟的感情多好啊。哪知道,咱们兄弟会有今日。”
      老九腾一下站了起来。“不行,我得去问问他,到底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八厉声喝到: “干什么去?给我站住!”
      现在天色已晚,他们去了,不出意外,老十家门房还会拦他们的。真要硬闯,老十家护卫也不是吃素的。闹开来,除了让自己更没脸外,也只能让自己境遇更加雪上加霜,让皇兄皇弟们看笑话。
      老九气呼呼的坐了下来,“难道就这么算了?这么多年情份,要句真话也不行吗?”
      “就算要跟十弟谈,也不是现在。”最起码今天不合适。
      八皇子私心里还是希望老九能和老十谈一谈的,以期待事情有些转机。
      *
      皇宫里。崇明帝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问在大殿里跪着的暗探。
      “老十真的把自己的小匕首送给玄成了?”
      “二皇子府上的人都在说这个事。昨天京城就传遍了。”上到权贵,下到贩夫走卒,就连街边的鱼贩子都知道了。
      崇明帝皱了皱眉。什么时候他家二儿子府里的下人嘴这么松了?
      “老八和老九一直没进去老十府上?”
      “没有。吃了两次闭门羹了。”
      “查清楚原因了吗?”
      “暂时没有。只知道十殿下昏迷之前当天见过九殿下,当时没什么异样。”
      崇明帝不由沉思。莫非……老十昏迷另有蹊跷,而且,跟老八一系有关系?
      “老十醒后都见过什么人?”
      “当天醒来后给宫里报了信,应该就早早睡下了。未见访客。第二天进宫后直接去的太后宫里,出宫后去了卫候府上,魏尚书府上,魏翰林府上,还有左侍郎府上。三位大人府上都是女眷接待的。”
      “第二天去了白云寺,不过白云寺人太多,没挤进去。”
      崇明帝也很好奇,“为什么?”
      “附近香客听说白云寺很灵验,去的人就多了。附近好多小贩趁机到附近卖东西。卖东西的多了,去的人就更多了。摩肩接踵的。实在挤不进去。”
      看来也没什么异常啊!
      崇明帝就更纳闷了,自家十儿子,莫名昏迷三天,醒来就突然疏远了交好的八儿子,还一大早跑到二儿子家示好。
      银票也就罢了,对皇子皇孙们来说,几百两银票也不值什么。
      关键是这把小匕首才是无价之宝。
      而且,对老十意义应该是不同的。
      难道十儿子真的改旗易帜,投入老二麾下了?
      莫不是梦见了什么?

      *
      第二天,恭亲王直接请假,没去早朝,誓要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务必到他们府上走一遭。
      别人没注意到恭亲王来没来,三皇子四皇子心里可是有数的。
      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就是提醒大家,确切的说,是提醒皇子们,恭亲王妃她老人家病了,皇子们该去探病了。
      两人对视一眼,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会心笑容。
      还有那么点同仇敌忾的意思。
      昨天,他们不约而同地对恭亲王妃风寒一事装聋作哑,也确实算心有灵犀了。包括二哥十弟在内,彼此都没给别人背刺添堵。
      对恭亲王妃风寒一事不闻不问皇子联盟于昨天悄然成立啦。
      眼下重要的就是巩固联盟果实。
      老实说,恭亲王府这事办的。怎么说呢,有点……嗯,反正不那么大气就是了。
      当然是恭亲王府的问题了。不然,难道还能是他们皇子的问题不成?
      你恭亲王府站队老八,可以,你的自由。可是,凭啥还要求别的皇子像以前那样尊敬你?
      你恭亲王府都要对付我们了,想要对我们下手了,还想着让我们殷勤?
      这不是想屁吃嘛。
      而且,这个时间点儿,选的也不怎么好。估计老八昨儿探病时也没好意思说小匕首的事吧。
      崇明帝最近新得了一娇滴滴的贵人,昨晚上雄风大展,意气风发,接受群臣参拜的时候还有点回味,还真没注意到恭亲王来没来。
      主要是恭亲王在上朝方面本来也不是考勤模范, 好歹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这个年纪本身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
      再加上上朝这个事吧,说起来是一种体面,毕竟不到一定品级官员都没有上朝资格的,但就这个上朝时间来说,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特别是寒冬腊月的,更是遭罪。
      说白了,恭亲王平时也没少请假。这一点崇明帝自然是体谅这位皇伯的。
      但忙起来自然也就忽略了这位皇伯来没来的问题。
      *
      早朝上确认恭亲王没来,老八就猜到了恭亲王的用意。
      他们的父皇太忙了,没注意到恭亲王没来,没关系,他可以提醒三哥四哥的。就是可惜二哥又没来上朝。不然三个人可以一网打尽,那才好玩呢。
      还有十弟,也没来早朝。不过没关系,今天说什么也要把恭亲王妃病重的消息给十弟通知到了。
      *
      众卿平身之后,崇明帝不免多看了八儿子几眼。
      主要是二儿子,十儿子都没来上朝。昨天的当事人就只有八儿子在场,他看别人也看不到啊。
      到底发生了什么啊,让一向跟在老八屁股后头的老十跑到老二家里献殷勤?
      朝臣们昨天也是吃过小匕首的瓜的,不吃不行啊,二皇子府上的人到处叭叭,把瓜送到他们跟前,想不吃都不行。
      注意到陛下打量八皇子,他们不免也把目光投向八皇子。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和陛下是一样一样滴。震惊!八皇子到底是做了什么?竟然逼的十皇子跑到二皇子府上送小匕首?
      希望不要成为帝都的未解之谜。
      看到满朝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老八憋屈坏了。
      这是干嘛呀,都望自己干吗?
      不过这又没办法解释。
      如果老十指责他干了什么,他可以当众解释,否认。可是老十没有。老十只是去了趟二哥家里,把自己心爱的小匕首送给了二哥家的玄成。
      他是老十的哥哥,二哥也是。二哥也不是什么犯了错误让父皇厌弃的皇子,相反,二哥还掌着西北兵权,深得父皇爱重。二哥的长子,那是父皇的长孙,得一把老十的匕首不是很正常嘛。
      他怎么说。没法说。
      老八不由幽怨地看了自己父皇几眼,怎么能带头吃自己儿子的瓜呢?
      三皇子和四皇子对此情况非常满意,不由再次对视一眼。他们就知道,恭亲王选在今天请假不是明智的选择吧,估计恭亲王做梦也想不到,满朝的注意力被他外孙女婿给抢走了。
      “臣启奏陛下……” 随着户部尚书的出列,老八仿佛听见了天籁。终于出来个转移话题的。
      要不还得说阁臣们老成持重呢。
      ……
      “退朝。”随着御前太监陈通的一声大喊,早朝总算结束了。
      三皇子四皇子拔腿就往外走,老八岂能让这两人如意?
      刚才朝会开始时自己吃了瘪,现在该你们了。今儿恭亲王府你们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三哥?你怎么跑那么快?”四皇子快走两步跟上三皇子的步伐边问道。
      朝臣们也都把耳朵竖了起来。
      “这不是,十弟前几天昏迷,皇祖母着急得不行吃不好睡不好的。眼瞅着就瘦了一圈。着实让人心疼。如今十弟总算好起来了,皇祖母应该也能稍稍放下心了。这不你三嫂给皇祖母准备了些补品,我就想去看看皇祖母。”
      “三哥,正好我也想去看看皇祖母呢,咱们兄弟想到一块去了,一起一起。”
      八皇子这个气啊。昨天休沐,也没见你们多想皇祖母,还不是一个个呆在家里,今天怎么突然冒出孝心了?
      哼!
      不过他也就是腹诽一下,这话肯定是不能拿出来说的。相比较他们的皇祖母,恭亲王妃也不过是个外八路的奶奶罢了。怎么可能让皇子们放下亲祖母到恭亲王妃跟前尽孝?
      他就是真把人逼过去了,传到皇祖母耳朵里,他也没好果子吃。
      群臣都很失望,本来他们以为要解开十皇子去二皇子府上的未解之谜,结果,就这?
      *

      差不多到中午了,
      恭亲王在家里就犯嘀咕,“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没来,九皇子和十皇子怎么也没来?”
      平时老八老九老十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怎么今天不见人影呢?
      他不知道,昨天因为小匕首的事,八皇子心情郁闷,就忘了和九皇子说恭亲王妃风寒的事。至于老十……
      “王爷。”这时候管家进来了。
      “什么事?”恭亲王猜着这是哪位皇子来了。
      “街上都在传。昨天上午,十皇子去二皇子府上,给二皇子府上的大公子送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小匕首。”
      恭亲王脸当下就黑了。
      十皇子这是啥意思?这不是明摆着对八皇子不满吗?
      还有,今天不该请假的。这事一出,估计朝臣们关注点都偏了。
      他有种预感,今天应该是一个皇子都等不到了。

      *

      “启禀皇上,十皇子求见。”
      崇明帝心说,这人还真不禁念叨,说着说着人就来了。
      “让他进来。”
      很快,老十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
      “参见父皇!”
      “起来吧。现在身体没事了?”
      “没事就好。没事了明儿就去上朝吧。”
      崇明帝端起茶杯,看向这个儿子的眼神不由有些复杂。昨天跑了老二家一趟,就掀起了这么多波澜。
      别再到处乱窜了。
      “父皇。儿臣想申请就藩!”
      老十的话差点让崇明帝把嘴里的茶吐出来。
      “你说什么?”
      老十只得再重复一遍。“父皇,儿臣想申请就藩”
      “就藩?你想去哪里就藩?”崇明帝不动声色地放下茶杯问道。
      老十动情地道:“哪里都成!到哪里都是为父皇,为大楚守土。”
      倒是没有指定地点。
      “怎么想起来就藩的?”崇明帝不动声色地问道。
      老十握着拳头,豪情壮志的说:“儿臣年纪也不小了。也成家了。这不,就差立业了。儿臣就想着,赶紧去就藩,建立一番事业!”
      一般皇子就藩,就意味着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当然。历史上从封地打回来的皇子也不是没有,但那是少之又少。而且,想成事的话比未就藩的困难加好几倍。
      皇室夺嫡,向来都是血雨腥风。少一个竞争者,对皇室来说,当然是好事。这代表着未来多了一份和平交接权利的可能。
      但是,这个儿子可是刚从老二府上出来的。还送了一把小匕首。他也拿不定这个儿子是不是投靠了老二。
      如果他在藩地练兵,炼铁,再加上封地的赋税,到时候和老二里应外合,他这个当爹的晚上还能睡着觉吗?
      早知道,西北的防卫还在老二手里!
      “这事以后再议。”
      老十跪下了。“父皇,您就成全儿子吧。儿子真想为朝廷出力,为您分忧!”
      崇明帝冷冷得道“行了!不要再提了!朕说改天再议。”
      还出力?让朕晚上睡不着觉还差不多!
      还分忧?纵观史书,哪个皇帝不怕儿子分忧?分着分着权利就被分没了!
      十皇子抬起头:“既然不允许儿子就藩,那今年选秀能不能儿子府上不进人了?”
      崇明帝愣了,他感觉儿子的话题跨度比较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