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回  ...
            
                
                
                    - 
                          从那小子手里抢得文书,爷心情大好,到处瞎逛、见啥买啥,全让小马一个人背着。他之所以这么殷勤,因为爷给了一两银子,替爷背一天东西。这孙子,见钱眼开,不过倒也帮了我不少忙。
  路过一家胭脂水粉店,寻思着帮贵老太婆买点化妆品,顺便帮慕姑娘也带些,和小马一道进了门。老板娘笑眯眯地迎了出来,作了个揖:“这位客官,里边请。是帮夫人买胭脂水粉?我们这里的胭脂是全扬州最好的,姑娘们都爱上这来。”
  “老板娘,我不识货,胭脂水粉的话,一样帮我备一些。”
  老板娘皱起了眉头:“客官,我这儿东西虽然不贵,但是每一样都准备一些的话,恐怕。。。”
  怕我没钱?爷立马从怀里掏出一大把银票,抽出一张放在桌上:“老板娘,这些够么?”
  老板娘顿时两眼放光,满脸堆笑:“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客官不要介意。”接着走进房内,吩咐店伙计把东西备齐。过了一会儿,老板娘提了盏茶壶出来,在桌上摆了三个杯子:“客官,您要的货我已经吩咐下人去准备了,您先喝茶。那边那位大哥也过来喝口茶,解解渴。”
  两盏茶后,三四个伙计提着几个大包走了出来。老板娘说道:“客官,您要的货都在这儿了,总共是四十九两七钱。”
  “行,我全带走了。小马,你搞辆车把这些东西运到桑蒿楼去。少了一样,小心你的皮。”
  小马唯唯诺诺的答应了,放下手上的东西出门找车子去。
  “老板娘,你们这里最好的胭脂水粉,麻烦你帮我挑一份出来,顺便找个漂亮点的盒子装上,我要送人的。”
  “好的,客官。”
  不一会儿,伙计拿来一个纹花的别致木盒,把胭脂水粉小心的放了进去。爷找老板娘要了笔纸,写上“慕姑娘亲启”,贴在木盒上。
  少顷,小马进了门,爷指挥他把东西搬到车上去。搬完后,爷交代他:“小马,胭脂水粉都送到桑蒿楼,交给贵妈妈,这个木盒给慕姑娘,你就这么说就行了。刚才我买的东西,送到我房里。这是一两银子,你先拿去。爷还要再去溜达溜达,明日有事再去找你。”
  “好嘞,多谢公子爷!”小马喜笑颜开的收下了银子,推着车走了。
  出了店门,继续四处闲游。黄昏时分,随便找家客栈吃了晚饭。今天兴致好,喝了不少酒,摇摇晃晃回到了桑蒿楼。
  今天生意不错,贵老婆子正忙着招呼客人,见我进了门,摆摆手示意我先自己喝茶。
  不一会儿,贵老婆子过来坐下,老脸笑得跟朵花似的:“公子爷您来啦,老身刚才招呼客人走不开,多有怠慢,请公子爷包涵。”
  “贵妈妈忙正事要紧,我是个闲人,招不招待无所谓。”
  “哪里哪里,说这话不就见外了么?公子爷在我这住了这么些天,老身把公子爷当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公子爷又何必破费买那么多胭脂水粉?”
  “住了这么久,没有交房钱,买些东西孝敬贵妈妈,应该的。”
  “公子爷客气,替老身省去了不少钱。对了,公子爷不是给慕姑娘专门准备了一盒礼物么?这丫头也不知道出来道个谢,我这就叫她去。”
  “好,正想见见慕姑娘,有劳贵妈妈了。”
  喝了一杯茶,贵老太婆和慕姑娘就来了。慕姑娘走到面前,欠身道了个万福:“寒公子您来了,小女子给您请安。您的礼物我已收到,但实在是贵重,小女子不敢收。”
  “既然已经买了,慕姑娘你就收下吧。在下一片心意,慕姑娘可不要拒绝。”
  贵老婆子也劝道:“阿紫,公子爷喜欢你才送礼物,怎能拒绝他的好意?这孩子真不懂事。”
  “呵呵,贵妈妈说的对,慕姑娘就收下吧。在下原本想,慕姑娘天生丽质,只要略施粉黛,必定倾国倾城,客人给的赏钱恐怕要比其他姊妹们来得多。”
  慕紫脸一红:“公子真爱开玩笑,羞煞小女子了。”
  爷和贵妈妈相视而笑:“在下所言非虚,慕姑娘风情万种,此话一点不假。”惹得她低着头只顾着倒茶。
  寒暄了几句,爷提了提嗓子:“其实今晚有些事要和你们说。”
  贵老婆子问道:“何事之有?”
  “明日我要参加科举考试,特地和你们说一声。”
  贵老婆子说道:“老身早就看出来了,公子爷不仅貌赛潘安,也是才高八斗,相信一定能高中,老身给你打包票。”
  “承蒙贵妈妈夸奖。说起来,这次有个不情之请,如若在下得了第一名,能否将慕姑娘许配给在下?”
  慕紫一听这话,立马就羞红了脸,转身跑上了楼。
  正要去拉她,被贵老婆子劝住:“公子爷,别去了,这丫头害羞的很,这会儿定是锁上了门谁也不见。跟您说实话吧,公子爷喜欢阿紫,阿紫对公子爷也有好感。如若您中了头名回来,加上您身家显赫出手阔绰,老身怎么有不让阿紫高攀的道理?这门婚事,就这么定了。就算您没中状元,得了个破秀才回来,阿紫敢嫌弃么?”
  “贵妈妈这一番话,在下就放心了。时候不早,我先回房,贵妈妈去忙吧。”
  “公子爷请。”
  上楼迷迷糊糊睡了一晚,醒来时已是次日清晨。
  慢悠悠地下了楼,喝些茶解解酒。正喝着,慕紫从楼上下来。一见她,爷赶紧的招呼道:“慕姑娘,过来喝茶。”
  她走到桌边坐下,我给她倒了杯茶:“在下昨日喝了些酒,胡说八道,姑娘别见怪。”
  慕紫略微点了点头。
  顿了一会儿,她问道:“公子,几时考试?”
  “巳时。”
  “那岂不是还有一个时辰?您须得速速前往考场,乡试已经快开始了。”
  “哦?居然提前这么早?慕姑娘,那在下先告辞了!”
  放下茶杯正要走,又被慕紫叫住:“公子可曾带上笔墨纸砚?”
  这些东西,我居然给忘了!
  见我愣神,她转身上了楼,不一会儿拿了一个绿色的布袋下来:“公子,袋中装着一方旧砚台和几只毛笔,都是小女子平时胡乱涂写所使,您将就着用吧。”
  “有姑娘的文房四宝,在下怕是要得第一名了。”
  她仍是红了脸,嗔怪道:“又耍贫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在下告辞!”说着直奔求索书院而去。
  一路上都是各式各样的考生,个个书生气十足,有三五成群结伴谈笑的,有独自一人摇头晃脑背文章的。手中攥着书本,大部分身后还背着书娄,装备齐全。人群之中就爷比较特殊,除了个袋子什么都没有,这一对比,心里不免凉了一截。
  嘈嘈嚷嚷来到书院门前,交了半两银子后进入大厅,眼前突然肉花花的一片:这是到了澡堂还是怎的?里面的书生们无一例外地脱了个精光,手里攥着准考证和毛笔砚台。奇怪的是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个大袋子,里面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东西。
  转身一看,后面的同志们也都开始脱了,脱完后把衣服和随身携带的物品放进一个分了好多格的大柜子里,拿着准考证、笔砚和大袋子去前面排队。
  前面莫非是预防作弊的检查?不是吧,考试的时候脱成这样,秋风吹着还怪冷的。原来读书人也不容易,平时除了要看书还得锻炼身体。算了,既然大家都脱,我还是随大流的好,爷这回真是裸考了。
  排了一会儿才看清楚前面在搞什么。几个老家伙轮番检查,毛笔砚台、奇怪的大袋子、嘴巴鼻子耳朵甚至连头发都不放过。检查通过之后发了一套粗布衣,这才把人放进里面考场。爷倒是没遇到什么麻烦,劳改头里面能藏什么东西?直接通过。进了考场,盯着这些家伙的脸仔细看了一遍,哪个看起来最像书呆子就坐他旁边。
  等全部人都坐定后,一个灰白头发的先生进来宣读了考场纪律。这一听,差点没把我吓死。原来乡试分三场,一共要考三天三夜,期间食宿其中,不得外出。
  这下终于知道他们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了。。。
  还没等我缓过神,卷子已经发下来了。厚厚的几十张纸,看了一眼,脑袋里嗡嗡的一片。这么多?!就是给我三十天也写不完。。。真后悔来考什么科举,不会做就算了,哪都不准去还得挨饿。有这三天时间,去风流快活多好。
  也罢也罢,随便胡写一通提前交卷得了。翻了翻考卷,这才发现题目只有一张,另有黄纸两张,大概是答题纸,其余的应该是打草稿用的。
  拿起题目,共有五道,好像说的是历史:
  一、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二、贾五饵三表之说,班讥其疏.然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
  三、秦生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齐楚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
  四、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
  五、宋结金以图燕赵,助元以攻金论 ;
  什么鬼东西,完全看不懂。。。
  唉,反正随便考,爷干脆把这辈子背过的古文统统写上去得了。
  这么一想,高兴了不少。咱既然是破罐子,那破摔就摔得漂亮点。凝神定气,刚要写句“嗟夫,正所谓床前明月光”,这才发现不是自来水笔。可惜平时没好好练过毛笔字,也罢也罢,索性拿毛笔当自来水笔用。于是乎挑了根最细的拿上,有模有样的答起卷来。
  忙了半天,终于凑完了一题的答案。估计要是被高中语文老师看到,八成要气死。零零散散、离题万里的诗词歌赋拼凑起来,中间加上之乎者也,还有些自己才能看懂的东西。什么李白杜牧辛弃疾王安石李清照。。。能想到的都写上,当然其中不乏牛头不对马嘴、张冠李戴的笑话。有些背了一半背不出来了,随手“乎”两句,乎去别的地方继续背去了。纵观全文,可谓汇我中华五千年之文化,集众家之所长,乍一眼看上去还真像回事。
  搞了大半天,如法炮制了其余四道题,脑细胞差点没死绝。这辈子学的古文,和自己发明的古文,都在这卷子上了。长舒一口气,拿起来好好欣赏一番。内容有多空洞就不用说了,单单这卷子,简直是不堪入目:歪歪扭扭的字像是被十二级台风吹过一样,纸上也是这一块那一块,墨迹斑斑,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也罢,也罢。爷就这水平,爱给几分给几分。整了整衣服,拿起这叠厚厚的试卷,起身上前交给了监考的先生,顿时引来无数惊诧的目光。
  老先生盯着我看了一会,慢悠悠的说了句:“这位书生,可知道考场的规矩?”
  “刚才已经听先生讲过了。”
  “那,你是要提前交卷?”
  “正是。”
  老先生瞪大了眼睛,皱起眉头,把我的试卷接了过去,又问道:“接下来的两场考试,可考?”
  “不考。”
  “为何不考?”
  支吾了半天,总不好说,这古文我实在是憋不出来了吧?
  “回先生,小生忘了带干粮。”
  底下顿时笑声四起,先生见状大声怒斥,好一会儿才控制住局面。
  过了半天,他才慢悠悠吐出一句:“你可以走了。”
  爷鞠了个躬:“先生再见。”接着昂头挺胸走出了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