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初到汴梁 ...
-
又过了十数日,丧事完毕,阿爹带着我和大父未完的心愿,踏上了去往北宋的路途。
这是我第一次以一个历史过客的身份去窥探北宋王朝的一角。
宋国皇帝在数年前灭亡了北汉,基本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但在他随后发动的旨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却在高梁河之战中被我军惨败,宋国皇帝本人也身中箭伤。因此,此时正值辽国和北宋处于紧张对峙的时期。
我和阿爹化名李尧和李鸢,扮作去汴梁探亲的幽州旧民,一路通过数道关卡,成功踏入宋国土地。
与唐代长安严格的“坊市制”不同,北宋开封正处在“坊墙倒塌”的历史进程中。
虽然旧的坊名还存在,但那些将居民区与街道隔开的围墙正在被打破,临街的住户纷纷破墙开店,手工业者和商人也将他们的作坊和店铺直接面向大街开设。
从皇宫宣德门向南,穿过州桥,直达外城南薰门的御街,是全城最宽阔、最核心的街道。两旁种植了果树和花木,并挖有御沟引入了河水。街道两旁设有御廊,允许商贩在廊下做买卖。鳞次栉比的店铺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和幌子,售卖着来自天南地北的货物
沿街遍布食店、酒楼、茶坊。早上有人卖粥饭、点心,中午和晚上有提供正餐的食店。绸缎店、珠宝行、漆器铺、药店、书肆等应有尽有。得益于印刷业的大发展,卖书籍和字画的店铺成为北宋街道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彩色的招牌幌子、琳琅满目的商品、各色人物的服饰、酒楼茶肆的彩楼欢门,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卷;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说书声、车轮声、马蹄声、酒保的吆喝声、乐伎的演唱声,汇聚成一首永不落幕的城市乐章。
商业街道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巨大精美的酒楼-樊楼,极尽繁华,每天能见到络绎不绝的官员文人入此饮宴。
此时我在家奴的看护下,正在街上的面具摊挑选要给耶律长寿女的礼物。
虽然这个小丫头总是一口一个汉人奴隶骄慢地叫我,但是其实心眼并不坏,只是作为萧皇后最小的女儿,在父母的溺爱下失了些分寸。我打心眼里还是喜欢这个小姑娘的。
突然,远处传来大声叫喊。伴随着失控的马匹和岌岌可危要倾倒的马车。
马夫明显已经控制不住发疯的车马,只能大喊“让开,快让开!”
只见马车将要冲向路边的摊贩,这时一个小女孩不知何时走到了路中间,身边未见大人。
我急忙冲跑向前,解开缠绕腰间的白色羊皮软鞭,一下抽在了马腿上。
马儿吃痛长啸一声,没站稳倒下,马车也随之倾翻,马夫摔了个狗啃泥,马车里的人估计也摔的不轻。
这时我身后停下一匹骏马,从马上下来一个八九岁身着青衣的少年。他走向马车,将马车中的人扶出车外检查伤势。
没想到马车里也是一位少年,只见他身穿天缥色交领右衽绸缎长袍,袍上绣着宋人喜爱的竹纹,腰系一条与袍色相配的丝质腰带,腰间挂着玉绦环和一枚刺绣精美的香囊。
青衣少年开口询问:“七郎可还安好?”
马车少年开口,声音如山间的清泉:“多谢宝臣兄为我拦下狂马,幸好未伤及无辜。”
“这我可不敢居功”青衣少年指了指我,“这次多谢那位姑娘。”
我将羊皮鞭收拢藏好,两位少年一前一后向我走近。
柔弱少年先开口:“今日多谢姑娘相助,在下杨延卿,字承誉。家父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业。敢问姑娘闺字?”
“我叫李鸢,家父......家父区区百姓,不足挂齿”我学着电视剧上江湖儿女之间的礼节,向杨延卿抱拳。
青衣少年细长的眼打量着我。
“倒是个有意思的姑娘,长的汉人模样,但行为举止倒是不同。细看之下,眉眼间倒与你几位姊妹有些许相似。”
青衣少年俯下身来,仔细观察我的容貌。
我心虚地别过头去,深怕他们知晓我的身份,便寻了个借口匆匆离去。
第二日,我正坐在樊楼临街二楼品尝新出的红梅酥酪,欣赏着北宋繁华的街市,感叹着大辽国何时也能有永远推陈出新的美食,揽尽天下奇物的商铺。
突然在下面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只见他抬头,眼神与我交汇到一处。他嘴边擒起一抹笑,抬脚便走入樊楼。
他走到我面前,我的家奴想要阻拦,我抬手示意他们退后。小少年很自然地坐在我对面的空位上。
其实那天光顾着看马车里的漂亮少年,竟然没有仔细看看他身边的青衣少年。
这位小公子与当日马车中的柔弱少年不同,他并非单纯的儒雅少年书生模样,而是于精致中透着一股勃发的英气和利落。
他今日穿着一身交领右衽窄袖墨蓝色锦袍,上绣八宝吉祥纹,袖口织有一只小小的麒麟,腰系简洁的银饰带銙,悬挂着一柄精致的匕首。
“又见面了,李姑娘......或许你并不姓李。”
少年带着一抹玩味的笑意,俯身向前,盯着我的脸,眼里全是探究。
我向后一缩,正想着怎么辩解,他又道。
“我大宋女子以婉约为美,即便是我阿姊,也常年陪伴母亲在家中,不会轻易抛头露面。况且我并未听闻哪家氏族小姐喜爱扬鞭。”
我捋了捋思绪,开口
“我并非氏族大家的小姐,只是一平民尔。”
少年轻笑一声:“可你的衣着与配饰却处处透露着不凡,你怀中的羊皮鞭更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我突然有点心虚,这羊皮小鞭是年前西边进贡而来,异常精致小巧,是我生辰那日耶律隆绪赠送。阿爹觉得挥鞭可强身健体,便由着我和宫中的师傅学习。
我清了清嗓子:“那又如何,左不过我阿爹这些年走南闯北,搜罗了些好玩意。”
“早日回去吧,韩小姐。”
我突然警觉起来,站起身立马要走。
“韩小姐回去后可别忘了我啊。在下曹玮,曹四郎。”
曹玮望着我的背影喊道。
糟了身份暴露了,曹家是北宋知名武将世家,现在的家主曹彬是北宋开国名将。我得尽快告知阿爹,速速离开。
当晚我便将事情告知阿爹。正好安葬大父的事情也告一段落,阿爹便决定今晚收拾行囊,即刻启程回辽。
正当我们收拾行李之时,辽国传来急报,速诏阿爹回上京。只见诏书上只有几个字:
“耶律留礼寿或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