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第六十二章:顺利交班 ...

  •   在罗含中心学校那略显局促的行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一场关乎石山小学领导班子更替的重要会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座的领导们神色凝重,手中的文件不时被翻动,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石山小学的过往成就、当下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中心学校刘海主任的手指有节奏地叩击着桌面,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赵刚同志在石山小学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明年就满60岁了,是时候考虑新老交替的问题了,大家对这事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陈志明副主任推了推眼镜,率先发言:“石山小学目前的班子配置,校长、副校长的调整可得谨慎。赵刚同志经验丰富,要是他这时候退了,一时半会儿还真难找到能挑起大梁的人。我建议,能不能动员他再干一段时间,把新人带一带。”众人纷纷点头,陷入了沉思。大家心里都清楚,自1976年赵刚和爱人一同踏入石山小学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教育的沃土。四十多年来,他从一名青涩的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校长,石山小学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他既是见证者,更是推动者。校园里那崭新的教学楼、不断提升的教学质量,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
      经过一番深入且激烈的讨论,中心学校领导班子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动员赵刚干满40年再退休,并希望他在这期间着重培养一下王俊凯。
      几天后,赵刚接到通知来到中心学校。在那间略显陈旧的会议室里,中心学校领导诚恳地表达了希望他再坚守一段时间的想法。赵刚听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心中何尝不想在忙碌了大半辈子后,能好好休息,陪陪家人。但当他想到学校的未来,想到那些尚未完成的教育梦想,他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行,我再带带王俊凯。但我也确实想退下来,以后就挂个校长顾问的虚职吧,也不要什么反聘费用。学校有大事,我和王俊凯一起商量。平时我就继续带两个班的语文课,把教学搞好。”领导们对赵刚的通情达理、高风亮节深感欣慰,当即表示赞同。很快,任命文件正式下达,学校的过渡工作就此拉开了帷幕。
      自担任校长顾问以来,赵刚虽退居二线,却丝毫没有放松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在校园时,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校园的宁静与生机。他会在早读课上,悄悄走进教室,聆听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脸上不自觉地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课堂上,赵刚更是全身心投入。他的语文课生动有趣,总能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讲解得透彻明了,特别是他的点拨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一点就通。在他的引导下,两个班级的孩子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他们的语文素养如春日的幼苗,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每次公开课,教室里都挤满了前来观摩学习的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魅力,让每一位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不少年轻老师在他的影响下,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在学校管理方面,赵刚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王俊凯。他带着王俊凯参与每一次重要会议,每一项决策制定,耐心地解答他的每一个疑问。从校园设施的维护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学生活动的组织,赵刚都手把手地教。在赵刚的悉心指导下,王俊凯进步飞速,逐渐挑起了学校管理的大梁。两人一老一少,一个沉稳老练,一个朝气蓬勃,在工作中配合得默契十足。学校的各项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如同精密的齿轮,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新老交替的平稳过渡,让全校师生都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然而,平静的校园生活却被一阵恶意的谣言打破。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悄然流传着“赵校长揽权,不想退休”的说法。起初,这只是个别老师在私下里的几句议论,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很快,谣言便在校园里迅速蔓延开来,一时间,老师们课间的闲聊、学生们课后的讨论,都围绕着这个话题。整个学校的氛围变得异常压抑,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一些原本信任赵刚的老师,也开始在心里犯起了嘀咕;学生们更是被这种紧张的气氛所影响,学习状态也大不如前。
      王俊凯在听到谣言的那一刻,心中一紧。他深知谣言的破坏力,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师生的信任危机,影响学校的稳定发展。于是,他第一时间来到罗含中心学校,向领导们汇报了这一情况。
      中心学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次日一早便驱车来到石山小学。在学校的会议室里,全体教师齐聚一堂。中心学校主任刘海神情严肃,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郑重地说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要澄清一件事。赵刚校长为石山小学奉献了四十多年,如今是全心全意在扶持新领导班子。本来他本人准备按正常程序退休,是我们一再请求他再干一段时间,根本不存在揽权一说。大家不要轻信谣言,更不能传播谣言。”
      随后,中心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决心揪出谣言的源头。调查小组通过查阅学校监控、走访师生、分析传播路径等方式,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排查。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每一条线索都进行深入挖掘。然而,几天过去了,调查工作却毫无头绪。一天晚上,调查组在返回中心学校会议室,研究下步决策时,一个无名知情者打来电话,说是石山村第四组的段现英,10天前一个晚上,我们在她家打麻将时,与我们几个麻友说的。调查组第二天一早便赶到石山第四组,经过几个小时的盘问,终于证实谣言的始作俑者竟是王淑富的爱人段现英。
      原来,段现英心怀不轨,妄图一箭双雕。她一方面想挑拨王俊凯与赵刚的关系,破坏学校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另一方面,她企图把王俊凯拉下马,好让她表舅的女儿田秀英扶正,以满足自己的私利。她平时就对学校的人事安排心怀不满,觉得自己的亲戚没有得到应有的职位,于是便想出了这个恶毒的主意。她四处散布谣言,添油加醋,试图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
      真相大白后,段现英被带到学校会议室,面对众人的指责,她羞愧地低下了头。学校对她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谴责,并要求她在全体师生大会上公开道歉。同时,学校借此机会,开展了一场以“诚信与团结”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谣言的危害,共同维护校园的纯净与和谐。在主题班会上,老师们引导学生们讨论如何辨别谣言、面对谣言该怎么做;演讲比赛中,学生们用激昂的话语表达了对诚信的追求和对团结的渴望,校园里再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时光匆匆,在这场风波平息后,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两年。赵刚和他的妻子终于迎来了真正退休的时刻。
      退休那天,阳光格外温暖,轻柔地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赵刚早早地来到学校,他的爱人陪伴在他身边。两人手牵着手,缓缓地在校园里踱步。他们走过那棵见证了无数学生成长的老槐树,抚摸着它粗糙的树干;他们来到操场,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嬉笑玩耍,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身影;他们走进曾经奋斗过的教室,手指轻轻划过黑板,那些曾经的教诲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每一处角落都承载着他们的青春与梦想,每一间教室都回荡过他们的谆谆教诲。四十年的岁月,在这里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记忆。突然一首山《乡杏坛情》七律诗在赵刚脑海中蹦出:“僻岭石山岚雾悠,夫妻执教育童流。四旬沥血培桃李,数载经霜解困愁。每念迁途心屡动,终因眷恋意长留。讲台三尺星光伴,无悔青春岁月酬 。他们相视而笑,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全校师生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温馨而隆重的退休仪式。校园里张灯结彩,彩色的气球飘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巨大的横幅上写着“感恩有您,一路相伴——赵刚校长夫妇退休仪式”。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手持鲜花和亲手制作的贺卡,早早地在礼堂前等候。老师们也都身着正装,脸上带着不舍与祝福。
      仪式开始,王俊凯作为主持人,声音洪亮且饱含深情地介绍了赵刚夫妇为学校做出的卓越贡献。他回顾了赵刚校长在任期间,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的点点滴滴;也提及了肖敏老师在教学一线,用爱心和耐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感人故事。
      接着,学生代表们依次上台发言。他们有的讲述了赵刚校长如何在自己迷茫时给予鼓励,让自己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有的分享了肖敏老师在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就像家人一样温暖。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真情实感,台下的师生们听得热泪盈眶。
      在热烈的掌声中,学校领导班子为赵刚夫妇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证书上写满了对他们多年奉献的肯定和赞扬,纪念品则是精心定制的,刻有学校校徽和他们名字的水晶摆件。
      赵刚在仪式上发表了深情的讲话,他回顾了自己在石山小学的点点滴滴,感谢了每一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也对学校的未来送上了美好的祝愿。他的声音略带颤抖,眼中闪烁着泪光,台下的师生们纷纷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他,表达着对他的敬意和不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