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家人 ...
-
接连几日,庄子的旧事被一件件翻出来。
囤积食粮,买卖土地,虚报户籍,欺压村民,放高利贷,桩桩件件都把姓田的摁得死死的。
有一日,那叶大娘子不知听谁说,派人去山上,挖出了一幅幅白骨。
是啊,早该在听到几个管事说要把尸骨抛去后山时就想到的。
除了宋鼎要上山采药,平日谁会跑到山上去呢。
确实够神不知鬼不觉的。
村民们恐惧中又有点期盼,暗自祈求大娘子能狠狠治罪姓田的。
“小五,怎的在这发呆。是哪里不舒服吗?”是二哥哥。他蹲在我面前关切地问。
说来,这具身体的主人有个爱她护她的家庭,也许这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了。
那晚回来之后全家人围着我嘘寒问暖,夜未归家怕会出事。我只含糊的说是大娘子叫我前去,又告诉他们大娘子已派人抓了那几个管事的。
阿娘紧紧抱住我,眼里闪着泪花。说抓不抓的不打紧,重要的是你人没事,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才好。阿爹把娘两拥进他宽厚的胸襟,几个哥哥姐姐也趴上来,嘴里叫着爹娘妹妹的。
我躲在这位陌生母亲的怀里,感受搭在背上头上的几双手,回味许久没体会过的温暖。
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我忽然觉得我拥有广袤的天地。
“二,二哥哥,什么事?”为了不让他们察觉,我决定装作少言寡语结结巴巴的样子。
“没事,见你呆坐着,叫你一声。小五,若是不舒服别忍着,跟二哥哥说,我带你去找宋大夫。”
这位二哥哥倒是个特别的人物,家里边兄弟姐妹多多少少都下地干活,他到是走文人路子,翻出几本家里祖传的书,自个跑去几里外一个老夫子那里混,竟然真让那夫子给他开蒙教书。
只是夫子年老去得早,他学到的东西不多,又进不去城里当不了学子,干脆回来给左邻右舍干个写信的活。附近乡亲家里有小娃娃的也带过来让他教着写两个字。这么一来他的名声也传开了,还得个小神童的称号。平日里教教孩子写写信也能补贴个家用,因此就不下地,偶尔在家洒扫庭院喂鸡喂鸭。
“不,不用,就是坐坐。”
这几日坐在门槛,就这么看着田里,插秧的插秧,犁地的犁地,放牛的放牛。下雨也不怕,头顶还有道檐遮着。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以前只会摇头晃脑念两句的诗,如今近在眼前。
“那行,我陪咱小五坐坐。一起等你三哥哥练武回来。”
该说不说这一家子还挺均衡搭配。
两兄弟一文一武,估计以后挣生计的路子挺广。
排行第三的这位倒是符合劳动家庭成长条件。人长得精壮,还热爱劳动。每天跟着阿爹干完农活还去练武,放在现代得是个勤劳标兵。他日复一日的居然还跟庄头手下的打手混熟了,因着这层关系,收租的时候别的村民家被搅的天翻地覆,到了咱家那些打手就给放个水,意思意思钱收了就是。
在这个年代,两兄弟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各有本事,再长几年,应该能把这头家经营好,给爹娘减轻点负担。
我又想起宋鼎的话。
比起一些穿越主角,我算是幸运的。没遇上恶毒的父母,没被兄弟姐妹排挤欺负,除了宋鼎那个货有点坑,其实都还好。甚至比我原先的生活还好上那么一点。
我要是她,留在这里也没什么不好。
但我是我她是她。
这些温情本不属于我。
这方土地也无法束缚我。
宋鼎说的对,终归是要走出去的。
我也一直好奇为什么我是家里老五,前边却少个孩子。转念一想,这种年代家里少个孩子不是什么怪事。说不定还是个伤心事,问了不免勾起悲伤,况且也不能暴露我是个冒牌的。到嘴边的话只好作罢。
虽不知宋鼎的具体计划,不过能猜到几分。算算日子快近了,还是好好珍惜眼前的静好时光吧。
“三弟回来了。”
“走,一起进屋做饭。”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