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四章 陨落 第一节 浅唱浮名 ...

  •   东宫。
      太子墨元训正在听太子少师宁成讲学,只是心中烦闷,一句也没听进去。
      “太子殿下?”宁成见墨元训心不在焉,停了下来。
      墨元训没搭理他。
      自从建灵帝即位后,嫡长子墨元训几乎是立马被封为太子,老师们也个个挑的当世名儒,明眼人都知道,建灵帝这是要把墨元训培养为最优秀的继承人。
      可墨元训最受不了这些。
      他年幼之时,父亲征战沙场,难得回家。及冠前,都是母亲窦氏手把手教她习字、读书、练武。
      待他及冠后,祖父永昌帝墨衍便将青州封给他,于青州城北建起了长平王府,便一直待在了青州,直到墨城即位。
      墨元训聪颖异常,过目不忘,正因为此,墨元训对于课业并不太用心,一有闲暇,就去校场骑射,累了就回东宫,也无人敢管。
      可是宁成敢管。
      宁成的脾气,属于宁折不弯。朝堂之上,一旦真与其他大臣争论起来,每次都是建灵帝听不下去直接退朝才作罢。
      可建灵帝很清楚,朝廷需要宁成这样的臣子,除了争论之外,所上的每一份奏疏,总能切时弊却又不流于沽名钓誉之俗。因此,永昌、建灵两朝,都以宁成为国之重臣,屡托重任,均不负圣望。
      这正是墨元训最无奈之处。
      他想反抗,可偏偏墨城总会千方百计找来其他名儒,特别是对换汤不换药的宁成,他根本没有办法。
      他觉得可能没有人比他更不想当太子了。
      作为嫡长子,自出生起,多的是拼命巴结的人,却难有几个真心为他,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荣华富贵、青史留名的阿世媚俗之辈。若非窦氏一直耐心教导,墨元训还不知会怎么样。
      代墨城监国,朝臣无不啧啧称赞。
      可这些称赞,到底是真的在夸,还只是在人云亦云?
      没意思透了。
      虽说不想当,墨元训却也放不下太子之位。
      毕竟,太子距天子,不过一纸传位诏书。
      只要是皇子,都不可能不觊觎那至尊之位,墨元训作为嫡长子,名正言顺,尚且不愿放下,更何况同为皇后所出的其他皇子?
      尤其是卫王墨元琅。
      太子比魏王只年长一岁,作为墨城第二子,在当朝的地位也是尊贵异常。
      而且墨元琅的学问比墨元训广博得多,对于如今偃武修文的墨城来说,其实墨元琅也是合适的继位人选。
      毕竟自古以来,立嫡还是立贤,从来都没有定论。
      在百姓眼中,只要大昀在墨家手里,无论谁继位,都并无分别。
      卫王府。
      “殿下,此事须早做打算。”樊仲率先打破了沉默。
      “殿下的《山河志》即将封笔,谅东宫一时也拿不出什么比肩的书作。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清尹接话。
      “眼下形势并不明朗,暂敛锋芒,方为上策。”容成摇了摇头。
      “容成之言在理。”墨元琅点点头,“太子身边的人,可并不好对付,陛下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只有当他的天平倾斜过头,太子才会真的感到危机,到那时,才是我等出手的机会。——我墨元琅真正的对手,并不是太子,也不是陛下,而是千年来循行的宗法。”
      墨元琅环视了一遍他的幕僚,继续说道:“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一切顺势而为就好。即使身处绝境,也绝不会做那‘玉石俱焚’的蠢事。”墨元琅说完,命众人继续议事,自己先行离开。
      他必须冷静下来,一切还未十拿九稳,只有沉住气,才能争得入主东宫的机会。
      虽然他已经快等不及了。
      十几年的谋划,决不能功亏一篑。
      建灵八年二月十八,《山河志》封笔,是日,墨城亲临卫王府。
      东宫。
      “殿下,人到了。”
      “请他进来。”
      一人进殿,递上一纸书文。
      墨元训阅毕,沉声问道:“当真?”
      “《山河志》这最重要的一步棋,已然落子。”
      墨元训将书文怒掷于地:“我知道了,你先回卫王府,若是时机成熟,我自会派人通知你。”
      “召集所有人,速来商议!”
      东宫偏殿。
      “《山河志》已然封笔,陛下这回的赏赐,绝不会轻。”墨元训望向众人,“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先行商议好对策。”
      元祏不以为意地答道:“殿下大可不必担心,殿下入主东宫已久,满朝上下,都将殿下视为储君的不二人选……”
      “那可未必。”林晙打断元祏,“放眼朝堂,翰国公支持东宫,恭国公支持卫王,此二人皆是重臣,可谓不相上下。如今苏即墨与东宫亲近,其父珩国公自然也倾向于东宫。”
      信平提醒道:“诸位莫要忘记,还有一人,从未表过态。”
      墨元训揉了揉眉心:“信平此言甚是。靖国公与陛下乃布衣之交,又是我的亲舅舅,这些年随陛下一手建立大昀基业,可谓居功至伟。虽说舅舅不表态,这对于东宫有利,但陛下却并不这么想。”
      只怕届时生变,会措手不及。
      “殿下在东宫,只要无大错,区区卫王又怎能撼动?”
      “我为太子,是因为我嫡长子的身份,而并非因为我的经邦之能。”墨元训叹了口气,“在之前的日子里,我与陛下并不亲近。也许是因为我远在青州,已经建府,抑或是因为,我生性乖张,不合陛下的性子吧。”
      直到最后,东宫也没能讨论出应对之策,无果而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