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庙遇知己 ...

  •   七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浣花溪寺。
      “夫君,这钱是?”杨氏见杜甫书中的钱,不由得疑惑。
      “这是用来建草堂的钱,表弟听说吾等要在成都落脚,便送了吾些银两。”杜甫想了一下自从到了成都之后去过的地方,“夫人,明日你拿着钱去寻一些帮手,我去城西看看,寻一处建草堂的地点。”
      杨氏许久以来悬着的心终于放稳,“好。”

      成都,城西。
      “这城西真是好地方,在浣花溪旁建这座草堂定是最好。”杜甫满意的看着眼前的景色。准备再四处逛逛便回去与夫人分享此等喜悦。
      走了许久,在不知不觉中竟走到城西北的武侯祠。
      如今正是春日,武侯祠外的柏树正是生机重发之时,地上的青草也是不甘示弱的为此处带来生机,鸟儿在林间林外奔飞鸣叫,好不热闹。
      杜甫看着眼前不远的武侯祠,便打算走进去缅怀一下先人。
      在武侯祠中走了许久之后,杜甫又折回正堂,看着武侯祠里诸葛亮的画像,心中不由得一番酸涩。思索一番,便在空旷的堂内脱口而出一首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话毕,眼中竟是隐有泪光。

      “好诗,真是好诗。”堂内忽传来一阵称赞,杜甫连忙向四周望去,只见一灰衣青年从后面走来,来到杜甫面前。来者收起手中素面白扇,向着杜甫作了一个揖,“鄙人诸末明,字不灭,不知先生是?”
      杜甫一愣,而后笑着回应,“吾姓杜名甫,字子美,诸先生刚刚可是害得吾好生心惊。”
      诸末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是了是了,这里如此空寂,突来之音是该害得先生吃惊。不过鄙人倒是没有想到在这儿遇到大名鼎鼎的杜大人,刚刚真是失礼。”
      “无妨无妨,诸先生也是来缅怀先古的?”杜甫见着对方虽然年轻,但在与自己交谈间,所露气质却不凡,应也是来此处缅怀先古的文人。
      “杜大人叫鄙人末明就好,”诸末明眼中笑意又深了几分,“在下会出现在这儿只是因为住处在这儿附近罢了,鄙人就住在这附近柏树林里。”
      杜甫听着对方如是说,便是了然,“末明兄的家就在这附近?那真是巧了,吾就要在离着不远的浣花溪建一座草堂,那末明兄不就是吾的邻居了?
      既是要成为邻居的友人,就莫要称吾‘杜大人’,唤吾子美便可。”
      “不可不可,鄙人直唤字可是不好,不如便称为杜兄?杜大人长于鄙人,还是莫唤字较好。”诸末明见杜甫并无异议,“不如杜兄去鄙人的陋室坐坐?恰好鄙人那里有些古墨,杜兄不如在末明那里记下刚刚的诗句。”
      “既然主人都邀请吾了,吾自是要去坐坐。”
      杜甫永远不会想到自己的一首诗让他交了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只是晓得自己未来的邻居真是热情好客。于是,便跟着对方,进了柏树林里的那间屋子。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夏,成都城西,杜甫草堂。
      “杜兄这草堂外的竹子长势可真好。”诸末明站在杜甫几月前建好的草堂屋门口,看着院子里直欲入天的竹子,“这竹子倒是应了主人的风节,真是妙哉。”
      用扇子拍拍自己的手心,诸末明晃晃悠悠走回屋内,又与杜甫接着聊近几日他们探讨的文人趣事。
      原来是自这一年春末两人第一次见面,杜甫就随着诸末明去了那林间小屋。
      在屋外看不出什么,杜甫一步入小屋,看见小屋内风雅的布置,竟是很与自己喜好相仿。屋内墙壁上挂着几幅行笔不羁的草书,虽看不出是哪一位大家的字,但是字里行间竟是透着一股看破世间的沧桑与潇洒。便问了诸末明这壁上的字,没想到竟是出自眼前十分年轻的青年之手。
      便央求着诸末明将刚刚自己作的诗写下来,见对方笔下的诗,杜甫忽然发觉自己竟在这林间鸟鸣中寻到一位知己,心中甚是激动,一扫近几年来的沉郁。自那之后,经常与诸末明一起探讨文学,吟诗作文。
      草堂建好之后,更是经常邀请孤身一人的诸末明来自己这里吃饭。

      “末明先生,一会儿留下来吃饭吧,我做了一些瓦罐煨汤,”杨氏见两人一人悠闲地半躺在卧榻上,一人坐在榻边轻摇扇子,不禁笑出了声。
      “末明先生以后可要常来,自从我家夫君识了末明先生,这心情也愉悦了许多呢!”
      “嫂子若是如此说,那不灭可就在以后不客气了。”诸末明忽然间似乎想起了什么,晃晃脑袋,轻笑一声,“瞧吾这记性,今日吾那在长安的小徒弟就要回来了,怕是不能在这里讨吃食了。”
      话毕,便起身离去。
      “末明不如把汝那徒弟带过来?人多吃饭更是热闹,不是吗?”杜甫见自己的友人要离开,便起身挽留。
      “不了不了,吾那徒弟此时估计应该到家生好火了。”诸末明笑了笑,“告辞。”
      “那末明慢些走。”杜甫送诸末明至门外,见那抹灰色的身影远去,便转身回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庙遇知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