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5、第八十五章 路线 ...

  •   “你肯定?”王昆问了一句。

      赵瑜迟疑了一下, “我们可以把那迷迭香放入肉里烤,我再确定一下。”

      见凌康就要起身安排,赵瑜连忙拉着他的袖子,“再等等吧。让大家好好的把饭吃完。别糟蹋了老夫人和夫人的心意。”

      凌康点点头。

      坐在一旁的凌峰瞪大了眼睛。我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凌茜则一脸崇拜地看着赵瑜。未来大嫂好厉害哟,一句话就能让大哥坐着不动。

      镇国公瞄了一眼年轻人那桌,低头吃饭不语。

      因为赵瑜的发现,凌康和赵瑜这一桌子的人 (凌峰,凌茜和小三子除外)已经不能专心吃饭了。

      终于,这临时起意的晚宴在凌康等人第百万次的回首中结束了。

      送走了凌老夫人一行人后,众人却没有离开。

      大家都在院子里等着。

      赵瑜已经快速地向镇国公等人解释了她的发现,并要求用迷迭香烤一次肉以确定自己的想法。

      很快的一个烤肉架子就在院子中立了起来。

      崔桦把下午收拾好的迷迭香再一次拿出来。

      赵瑜在冬冬的帮助下起火烤肉。她把切得厚薄均匀的肉片放网子上。高温把肉片烧得吱吱声响,肉片里的油脂被爆逼出来。赵瑜捡起一小撮迷迭香,撒在肉片上。不多时,迷迭香的香气与肉香混合在一起时,发出了一种另类的香气,让人垂涎三尺了。不过,神捕营的吃货们目前却完全没有了食欲。把迷迭香用作食材,很明显不是中原人的做法。如此推断,那院子里曾经住过北越人,或是长期与北越人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会以迷迭香入菜。

      顺着这条思路,那么杀害廖忠贤的人很可能是外族。

      这个发现,让镇国公恨不得马上就天亮。这案子越来越扑朔迷离。先是由南疆王室的弯刀,后有秘密到京的藩王世子,现在又是有北越人的影子。任何一条线索都会在朝堂中掀起轩然大波。是时候向皇上总结一下神捕营的调查结果。

      第二日散朝后,崇安殿暖阁里,皇上一身明黄长袍,慵懒地坐在炕上。

      “都送过去了?”

      “秉皇上,奴婢亲自送到神捕营了。” 郑公公恭谨地回话。

      今早,镇国公顶着两只大熊猫眼上朝,等着散朝后再递牌子面圣。不想,皇上却派了郑公公送了一车的卷宗到神捕营。这些卷宗都是各地藩王府长史记录编辑的藩王起居注,记录了藩王府内起居生活,藩王与地方官员乡绅的交际等等。藩王府的长史是王府的一把手,执管王府中的政务庶务。明面上是藩王府的下官,实际上连藩王都要给他三分面子,毕竟是中央派出来的官员。随便在起居注上添两笔就足够藩王吃不完兜着走。长史一职每三年更替一轮,避免藩王与长史狼狈为奸。皇上手里有藩王府的起居注不是什么秘密。只是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线索指向藩王府,如果皇上无端端地怀疑藩王府,被有心人知道了,会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更更重要的是,这些卷宗里还掺杂着暗卫监视藩王府的记录。皇上在每一座藩王府里都埋有钉子,这是公开的秘密,反正各地藩王埋在皇宫内的探子也不少。但是谁都不会拿到台面上说。表面上大家都是高风亮节之人。暗探什么的,咱们都不干的。可是如果这些暗卫监视记录曝光了,那么最后一层遮羞布都没了。到时候朝廷上会混乱到什么局面是无人能预测的。所以,皇上这次行事只能小心再小心。

      而郑公公是皇上最信任的贴身内侍,没有之一。

      郑公公满头银丝,说话缓慢。也许因为习惯伺候人的关系,他习惯性地低眉并弯躬着身体。怎么看都是个老态龙钟的老人。只有在皇上身边最亲近的人知道这郑公公才是皇上身边的第一高手。所以,这次的任务非他莫属。

      “那神捕营什么光景?”

      郑公公听了皇上的问话,抿嘴一笑,“热闹非凡。”

      “哦?”

      “奴婢卯时正到神捕营,里头当差的人都到齐了。闹哄哄的集在院子里,边用茶点,边商讨案子。”

      郑公公是微服出宫的。守门的衙役见了宫里的牌子,想要给凌康他们传话,却被郑公公按着带路。

      而这时神捕营的众人,除了刚刚从长沙回来还在休息的千叶夫妇以及还在上朝的镇国公以外,大家都在院子里用朝食。因为天气好,赵瑜把木板架子搬到院子里,架子上贴满了宣纸。宣纸上是赵瑜根据所有人收集回来的线索概要。

      大家用完朝食后,没有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而是围坐在石桌旁。

      赵瑜正拿着一根削得干干净净的小树枝,指着架子上的一点。

      “四月初三寅时初三刻,陈臻从宁国公府侧门离开,卯时初二刻左右被发现遭杀害。当时他身边有抬轿子的四名轿夫以及跟在轿子旁的小厮。这五人都说轿子里一路上都没有发出声响。轿子在宫前的下马石停下后,陈臻过了许久都不曾下轿。由于轿子停在宫门外,小厮担心会阻挡了哪位大人的路,所以喊了几声。见陈臻不应,硬着头皮掀开帘子,才发现陈臻已遭杀害。”

      “等等。”王昆歪着头,“不是说到御史台,怎么轿子停在宫门口?”

      “御史台的官衙设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別由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史任職 。侍御史是负责侍奉皇上文书工作,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仪式,而监察史则纠察百官言行。由于台院和殿院的大人们都在宫里当值,所以他们不需要到设在宫外的御史台衙门点卯。”凌康身为官家子弟,对官场官职的认识比在场所有人都多。

      “陈臻是任职台院侍御史,专门负责记录皇上的起居注。所以他每天都得进宫。”

      王昆点点头,“嘶。。。寅时初三刻出发,卯时初二刻到达。。。中间没停留?”

      欧阳摇摇头,“根据轿夫和小厮的口供,轿子没有在中途停留。”

      “他们走的是哪条路线?宁国公府到皇宫需要差不多一个时辰?”赵瑜对京城不熟,但是宁国公府在哪儿她倒是知道。

      汴京城分成四个主要部分。城里最高最大的建筑群就是处于汴京城北端的中轴线上的大齐皇宫。围绕着皇宫的是轰立着所有中央官衙机构的内皇城。内皇城外是居住着宗亲贵族以及一、二品大员的外皇城。其他官员及平民则散居在外皇城以外的地儿。

      “宁国公府处于外皇城里。”赵瑜摊开一张宣纸贴在木板架子上,拿起碳笔刷刷地画了京城的轮廓。

      赵瑜画完之后,大家陷入一阵沉默。

      “咋了?”

      “这什么?”王昆搔搔脸颊。

      “什么是什么?”赵瑜看着自己的京城图。

      北方一颗圆代表着皇宫。皇宫外被圈着的地儿是内皇城。内皇城被外皇城圈着,而在最外围的则是汴京城墙。很清楚嘛。

      “玉姐姐,”小三子抠了抠手里的馒头,“你这大煎饼里圈着小煎饼是咋呀?”

      大家别过脸掩着嘴偷笑。

      赵瑜嘟着嘴没好气地说,“想笑就笑。”

      凌康微微一笑,起身接过赵瑜手里的碳笔,刷刷刷地在赵瑜的图上加了几笔。

      众人一看,这才像样嘛。

      北方的圆在凌康的加工后,虽然不是雕梁画栋,但至少有了飞檐反宇的外形。圆圆的城墙被改成与汴京城墙相仿的长方形。内皇城与外皇城的占地被拉长成了椭圆形,形成了围绕在皇宫外的两条玉带。内外皇城里重要的官衙和府宅被重点画了出来。

      赵瑜看了一眼凌康改过的图,心里甜甜的。这么优秀的男人是我的。我。。。的。。。凌康看着赵瑜微红的脸蛋,心里像被羽毛轻轻拂过,痒痒的,酥酥的。

      “咳。”王昆的咳嗽声把两人拉回现实。

      赵瑜清了清喉咙,“这宁国公府。。。呃。。。”

      刚刚回过神来的赵瑜一时半会在地图上找不到宁国公府。

      凌康抬起手,在地图中的一个点的边上写下 “宁国公府”四个字。

      赵瑜试图压下不停往上翘的嘴角。

      “这宁国公府与内外皇城们的距离很短,而踏入内皇城后,只需要顺着大街直走,就会来到凤阳门。经过凤阳门后半里,就是下马石。这么一段路程,需要一个时辰吗?”

      赵瑜刚刚说的路线,就是陈臻遇害当天走过的路线。

      内外皇城间没有城墙,只有一条外河相隔。连接内外皇城的是一座可供六辆马车平行的拱桥,拱桥的两头是两座庞大的城楼。建于内皇城那边的是钟楼,而位于外皇城一端的是鼓楼。晨钟暮鼓,是汴京城每一位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宁国公府的大门与鼓楼只有两个街口的距离。从宁国公府到钟鼓楼应该不会超过一刻钟。

      这钟鼓楼也是建在汴京城的中轴线上。通过钟鼓楼后,顺着中轴线上的兴庆大街走,就会来到凤阳门。凤阳门是皇宫大内的第一道关卡。只有上朝当值的官员,或是持有出入令牌的皇室中人,宗亲贵族或是大内侍婢等等,才会被允许经过凤阳门。凤阳门后不远,是一个颇大的空地。这里就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地方。经过下马石后,就是正是的进入皇宫的范围。

      赵瑜手里的柳枝顺着钟楼往北移,最后停在下马石。

      “这段距离,如果轿夫和小厮的说法是正确的话,历时大半个时辰。”

      “不需要。”凌康看着地图,“这内皇城的占地不比外皇城。内皇城基本上只有一条横向的主街,两旁都是官衙。顺着兴庆大街通过内皇城的地儿到达凤阳门,即使走得再慢,也不会超过两刻钟。”

      “可是在经过钟鼓楼时,轿夫和小厮都得停下登记。”

      说话的是崔桦。

      身为前五城兵马司的成员,崔桦比在场的其他人更加熟悉京城的运作。今天是赵瑜和凌康特意邀请崔桦加入他们的讨论。

      “登记?”

      “是的。登记所有出入的人。听五城兵马司的前辈说过,人多的时候可有一番好等。”

      “那么就难怪宁国公府明明不是很远,可是陈臻还得起早贪黑地赶路。”

      “等等,”赵瑜好看的眉头皱了起来,“这就是说轿子曾经听下来?”

      崔桦点点头。

      “也就是说陈臻在离开宁国公府后,抵达下马石前,曾经离开过轿子?”

      崔桦摇摇头。

      所有人看着他。不是说要登记的吗?

      “官员们,尤其是坐轿子的文官们,只需要下人把官章递给登记的官员认证即可。至于小厮和轿夫,那是走个过场,连名字都不记。只需要再官员名下记着某某官员带随从几人,如此而已。若谁家的下人犯事,那家的官员就得负责。”

      “崇岚。”

      “嗯。”

      “陈臻这六品官儿不需要上朝,看来也不需要点卯。那么他通常什么时辰当值?”

      “侍御史是在皇上下朝后才当值。官员于寅时正二刻进宣政殿,卯时初开朝。即使无人出奏,皇上下朝后仍需用膳,歇息。所以侍御史是卯时正才开始当值。”

      赵瑜抿嘴。

      “陈臻的行为。。。有点儿怪。上早朝的达官贵人多,所以登记的官员活儿在寅时也特别多。既然陈臻不必上朝,他大可以等第一波上朝的官员经过后才过钟鼓楼,就是说寅时末当官员们列队进宣政殿时,钟鼓楼就空了。寅时末经过钟鼓楼,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凤阳门,下马石。为什么他偏偏要与上早朝的官员们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