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乾兴之乱 ...
-
安可庆叛军攻陷铜关后,士气高昂破竹之势直逼大兴城。皇城内得知陛下预要御驾亲征,宫女宦官皆不可信。乾兴帝生于宫中长于妇人之手,何曾领兵作战,能骑马长奔五十里也多是为了能玩马球。
王皇后毕竟是陛下正妻,她同其子荣王被乾兴帝诏到紫宸殿内。王皇后入目只见焦贵妃并几位其他诞育皇子公主的妃子挤挤挨挨地待在一处,身边跟随的也只是各个宫殿得力服侍的太监和宫女。王皇后不由得担心中和殿后殿养胎的谢宝林,皇后对皇帝提了话头。
不想却被贵妃喊住,“娘娘,圣人能带着我等出巡已是万幸,那位卑的妇人哪里能来烦劳陛下。”
王皇后待要争执只见父亲暗暗摇头,她不得不按下心思,转身吩咐身边的六品尚食甄氏道:“此番不能周全了,还望尙食好好顾全谢氏。”皇后作势行大礼拜托。甄氏自幼跟随皇后晓得皇后担忧的意思,她忙站到一旁行礼,“娘娘放心,奴定周全谢宝林与小皇子。”
皇后解下随身佩戴的茅山玉佩放于甄氏手中,“这是我送给小皇子贺礼,来日相认之物。”
甄氏不是磨叽之人,随即将玉佩贴身收好朝皇后行礼,一人悄悄回到中和殿后殿。
皇帝其他人对于皇后身边人离去并不在意,此刻没有比自己逃出即将沦陷的大兴城来得重要。皇后紧紧拉着荣王慢慢地站在齐国公身边,静静地听从皇帝的安排。
皇帝仓忙出巡,后宫已是一片凌乱。尚食甄氏来到谢宝林卧室,低低与谢宝林说明了情况。谢宝林不过十六岁,乍然听了恶讯面色苍白,手不安地捏疼了甄氏。不过,谢宝林到底是世家出身的娘子,她也知道此刻要泰山崩而面不改色,恭敬地接过甄氏送来的皇后贺礼收进贴身的荷包里。“那甄尙食以为儿该如何行事?”
谢宝林在宫中全靠皇后维系一身荣华,自然是小心翼翼地全力迎合皇后,没想到往日的小心换来了今天的救命之恩。王皇后对谢宝林平日淡淡的,但是最后在面临威胁的时候,她还是顾全了对自己恭敬如一的谢宝林。
甄氏作为皇后看顾谢宝林的宫人,日常往来后殿与谢宝林关系不比旁人,她此刻被皇后派来保护小皇子如何不是为了谢宝林的兄长谢安手中的兵力日后能助荣王登基。
甄氏朝着谢宝林行礼道:“奴日后听凭娘娘和小皇子调遣。”
谢宝林忙撑起身子,扶起甄尙食,“儿和小皇子就有劳尙食了。眼下,尙食看儿该如何躲过此劫?”
甄氏略略理了鬓角,低语道:“此刻皇城内已是乱做一团,娘娘身子也重了,莫过于趁无人注意转移到一处隐秘地方暂住。待皇子出生再设法逃出宫墙。”
谢宝林听闻甄氏胸有成竹的话,她也全身放松一副全然听安排的样子,让甄氏刮目相看。即使王皇后在这样的危机时刻也做不到像谢宝林一般心安如故。甄氏行礼后悄悄退出寝室自行安排去了。
谢宝林小心地从矮榻隐秘地方取出了自己珍藏的首饰和徐鹤记的飞钱若干并印章收进旧衣包裹中,换了甄氏带来的粗使宫女的服饰,静静等着甄氏的到来。不一会甄氏就带着谢宝林贴身的小太监并宫女豆芽架着谢宝林往掖庭偏室走去。
谢宝林一行人小心挪腾地到了掖庭偏院,这一路行来看见宫中来来去去慌乱的宫人,当下不由得戚戚然来。
谢宝林内心不由得鄙视那位自以为威武不凡的乾兴帝来,大周承平百年国富民强是上四代帝王励精图治的结果,这位生于盛世当以祖宗基业为重的皇帝,宠信奸人,重用佞幸,朝堂上下无不贪污献媚之风盛行。此次,胡儿叛乱河西河北诸州县望风而降,大兴城内高官更应摈弃前嫌同心戮力攻克叛乱,然而焦章一系和太子一系自顾争权夺利朝堂一片乌烟瘴气,哥舒海这等老将也不得迫于王命草率出师落得马革裹尸不得善终。大兴城转瞬陷落,乾兴帝没了胆气自顾西逃丢下这煌煌巨城百万黎民。
谢宝林自己一个小小女子又如何能在这乱世离城生存下去,一时间伤感不已,只觉得肚子咕咕坠落感一重接一重。
甄氏指挥者小太监保忠和豆芽打扫了痕迹,这头还未歇口气就听到谢宝林压低的呻吟声,她不由得紧张起来难道是小皇子来不及安静也要来凑热闹了吧。她赶紧地吩咐豆芽准备白布和剪刀,让保忠烧热水,自己赶紧地切了参片来到谢宝林身边。
大兴城内靠近皇城的高岗的崇安坊内玄都观内高阁初,两个长身玉立道士看着黎明前来悄悄默默地偷逃的皇帝西巡队伍,那蜿蜒的队伍如皇城上虚弱的老龙少了睥睨天下的气势,老龙身畔蛰伏的小龙勃勃生机窥伺时机。
中年道士手抚美须,唱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青年道士附和:“只是苦了这天地间黔首黎民。幸好,临近中元,乱不了多少时日,地官赦罪,饿鬼囚徒,亦得解脱。”
中年道士颔首称是,“也不知这人间帝王通知了玉山主后人没?我们这就去玉缘观吧。”说完人如一道青烟消失在墙头。
青年道士不多说朝着郊外的玉缘观奔去。
大兴城外玉缘观外院,二十骑剽悍大马坐着身姿矫健的胡人,一辆朱轮盖车上两位身穿道袍的女子簇拥着一个六岁的冷峻小孩,朝着大兴城内走出的蜿蜒队伍赶去。
两个道士看着远去的扬尘,中年道士欣慰道:“看来皇帝还是有良心了。玉山主不用担心小娘子了。”
青年道士忙道:“既然此间事了,师兄和我还是赶紧回蜀都吧。师傅可是等不及了。”
中年道士有些可惜地回望了背后高高耸立的雄城,暴掠的叛兵兵锋之下这座人间最繁华的所在几乎是不可能存在了。真是应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为方外之人对于天道注定的事情只能徒手奈何,只望大周祖宗先帝们会首照顾这方天地的生灵。“中元普度”自己好好替这元家作法事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东方日出,霞光普照万里,日晖下的大兴城瑰丽雄浑,如巨兽盘桓在龙岗高原上。这出美景让前来攻城的叛军前锋们痴呆地放慢了脚步,这就是天下之城,中央之都——大周的大兴城吗?难怪安大帅来往大兴城三次就对这里念念不忘,这才是人间天堂。盔甲上尤带血迹的士兵,吞咽了快流出的口水,贪婪地望着传说中的富贵乡。双手比划着是要美女还是黄金,还是珠宝了?
皇帝西逃,叛军就在城外集结。此刻,大兴城内一片狼藉,皇帝未来得及带走的皇族国亲,朱紫大臣惶惶不可终日。七月三十日,大兴城内留守的官员对于皇帝的寡恩薄义愤恨不已,奉召留守节制大兴城内事宜的西京留守、京兆府尹崔观远和宦官种恩开门纳降,叛军前锋孙家仪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大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