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登极 ...

  •   赵恒坐在大殿的台阶上,看着院外出神,见到貂颜正拿着一个包裹进来,忙起身跑过去,“貂颜,我让你找的东西都找到了?”

      貂颜笑着点点头,“奴婢这几日常去殿外转悠,一是熟悉宫中环境,二便是找这些东西。”

      赵恒忙接过包裹将其打开,露出惊讶地表情,他看向貂颜,“这,这是你做的?”他手中赫然拿着一把短弓,看品相制作十分精良。

      貂颜笑了笑,走了几步没有说话,赵恒立马缠上她,让她告诉自己答案,不得已貂颜才说道,“奴婢哪里会做这些,这把短弓乃是奴婢偶然所得。”

      赵恒有些失望地看着手中的短弓,如果这把弓是貂颜所作,他便会让她教自己如何制作,不过如何得之貂颜答得也是模棱两可,想来是不想多言,自己也不好逼她。不过这确实是一把好弓,他将布扔到一边,左手握弓,右手拉弦,试了试其张力,在其能拉出半月状的姿态来看,确实不错。这试弓方法还是在王府时,王安告诉他的。

      “现如今有了这把弓箭,我也便不会觉得无趣了。”赵恒甚为高兴的说。

      此时陈氏从外头进来,“小王爷,礼官李太常正在殿外,说是太后吩咐让来教导小王爷登极礼仪的。”

      赵恒忙将手中的弓箭交给貂颜,让陈氏唤他进来,自己则走到正席上端正的跪坐好。李滨听到召唤,不疾不徐地走进殿内,见一身着玄色深衣的孩童端坐主案之上,虽面无表情的脸上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双瞳明亮得清可见底,李滨不动声色地对赵恒打量了一番,却也未曾耽搁行礼,“臣太常李滨见过储君。”

      “李太常不必多礼,还请入席。”赵恒虚抬了下手,复又端正坐好,这是他入宫以来第一次见朝中官员,显得有些拘谨。

      李滨自是感受到座上赵恒的不自在来,原本是身处远隔朝廷之外的王爷,再加上年纪尚幼,又无一亲族相护,如今一朝入宫,自然要处处小心谨慎,就此番行动,日后也必然有所作为,只可惜他不过是个小小礼官,却也管不了许多。

      “臣此次前来,乃是受太后所托,与储君讲解一番登极所要准备之事。”李滨态度恭谨,并未因赵恒年幼而有所轻待。

      登极乃是国之重事,储君要先焚香沐浴三天,再去宗庙祭拜先祖,而后再去祭坛祭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最后再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赵恒只需仪态得体,期间自会有礼官在一旁提点。李滨介绍了登极相关事宜后,便起身告退。

      赵恒撑着案桌,站起身,对旁边的陈氏问道,“嬷嬷,你识人甚广,不知对这位李太常有何看法?”

      “小王爷,老身虽只是个目不识丁的妇人,但在王爷身边侍奉多年,别的本事没有,眼力倒也练就了几分。方才看李太常举止眼神清明,言语之间也并未对小王爷有何轻视之意。”陈氏见赵恒眉头紧皱,方又说道,“比之张要……”还未出口的话,便被赵恒挥袖打断。

      此时一位宫人正急忙走进殿内,对赵恒一行礼,“储君,太后唤您前往太华宫一叙。”

      待赵恒点头示意,“我马上便去,你可以退下了。”那位宫人方退出殿门。

      “若不是我寻了个由头,只怕咱们连点知心话都说不了,一个低贱的宫人尚且如此,更遑论他人。”赵恒意有所指的说道。

      陈氏低头不语,在宫里越多呆一日,看得便越清,虽然张太后表面对小王爷厚爱有加,私底下却放任一些人阳奉阴违。就拿这乾阳宫的宫人来说,平日里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哪次真正有将小王爷放在眼里?上次若不是小王爷寻了个不喜外人亲近的由头,将殿内所有宫人都打发走,只怕是晚上翻几次身张太后都会一清二楚。

      “我们走吧,不要让太后等太久了。”

      陈氏看着前头稳步走着的赵恒,心下感慨万千,今早张太后还因昨日阿雅翁主的事训了小王爷一顿,她也是想借这事敲打敲打一番罢了。

      “阿恒来了。”张太后此时正在逗弄一只鹦鹉,看到赵恒进来,对他打了声招呼,便不再理会,依旧逗着架上的鹦鹉。

      如此过了一刻钟,张太后像是才想起身前还有个人似的,“瞧我,真是老糊涂了,一见这鸟儿就挪不开眼,反倒将你给冷落了。”

      赵恒虽然知道张太后是有意为之,但依旧恭敬有礼,“阿恒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鸟儿,也是看得着迷了,反倒忘了提醒太后,这是赵恒的不是。”

      “老身这次唤你来,也没别的事,只是看你在宫中身边也没个年纪相仿的,一天到晚都是个上了年纪的嬷嬷陪着,想来定然无趣的很,老身便让陈福去内侍挑了几个侍人过来,你瞧瞧有没有看得上眼的。”张太后坐正了身子,瞥了眼低头站在一旁的陈氏。

      陈氏在听到张太后说那句时,整个身子都僵了一下,头埋得更低了。

      “陈嬷嬷从我出生起便一直在我身边服侍,若是有一刻离开她我怕是连路都不会走了,不过若是身边能有一个与我年纪相仿之人,倒是能更添几分乐趣。”赵恒傻呆呆的笑了笑,在其稚气的脸上,更显出几分天真来。

      见他如此反应,张太后反倒无话可说了,正好陈福将人都带进来,那几位侍人不过都只是八九岁的模样,最年幼的貌似只有七岁。虽然年小,不过倒也懂些分寸。

      张太后在陈福的搀扶下站起身,眼神在这些内侍身上一一打量过去,然后指着这些人对赵恒说,“你来挑挑,看中了哪位?”

      赵恒从左往右一一看去,这几位都被训练得很好,在自己看他们时,他们也在看着自己,眼神都有些炽热,除了一位,赵恒视线转到其中身形最矮小的一位内侍身上停下,思忖片刻,便指着这位侍人,对张太后说道,“我就要他了。”

      张太后看了眼陈福,陈福头很小幅度的摇了摇,她看赵恒的眼神开始变得晦暗不明,“你为何要选这位小内侍?”

      “他是这些人当中最瘦小的一个,瞧着就很好欺负,想必玩起来也更有趣。”赵恒看着那小内侍,笑了笑。

      小内侍听到赵恒的描叙,才算反应过来,自己不就是这几人当中最瘦最矮的一个吗,这是被储君选上了?可这欺负,玩起来有趣是怎么回事,那自己岂不是会比在净身司还要凄惨?原本还沉浸在兴奋当中的小内侍心情立马变得黯淡起来,抬起头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着赵恒,模样显得格外可怜。

      张太后看到小内侍这副模样,笑道,“看起来确实好欺负,你要喜欢那就选他吧。”

      等人都走以后,陈福才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太后为何依了储君?”

      “既然爱玩便让他玩吧,我看他也翻不出什么浪来,整个皇宫都在老身的管辖之内,又何惧一个黄毛小子。”张太后毫不在意的说道。

      四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便到了登极大典这日。赵恒早早地被人唤起,洗漱后,便张开双手,任凭宫人为其穿戴。赵恒头戴冕冠,身穿冕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前圆后方的长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乃上等白玉所制,皆十二旒。冕冠以黑色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一根玉笄穿插其间,与发髻栓结,笄两侧系黑色绸带,于下颌系结,绸带两耳处各垂一颗珠玉,名曰“允耳”,其寓意乃是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

      所穿冕服,由玄衣纁裳组成,中单素纱,红罗襞积,革代佩玉,蔽膝佩绶,上下绣有代表日月星辰,山龙风米等章纹,脚穿朱袜赤舄。

      甚为庄严的衣裳冕冠,穿戴在赵恒身上,将其衬得尤为瘦小。颇重的冕冠戴在其头上,连呼吸都稍显困难,走几步,便会产生一种脖子易位的错觉。

      直到礼官在殿外催促,赵恒才在宫人的搀扶下走出殿门,来人的礼官是太常丞,掌管宗庙礼仪,他走在赵恒身侧,恰如计算好了一般,总是会慢其一步的距离不多不少,每到一个岔道便会不着痕迹地引导。

      赵恒在宫人的簇拥下浩浩汤汤走到宗庙宫门时,宫内早已等候多时的宫乐便随即响起,赵恒在宫乐声中不紧不慢地踏进宗庙。

      宗庙内摆放着赵家各祖先牌位,在太常丞三次唱和中,行九次跪拜礼,礼毕后,由一旁庙郎递来三炷香,赵恒双手接过,举过头顶,再躬身三叩首,如此才算礼成。

      而后太常丞将其引去祭坛,祭坛离宗庙隔了三个宫殿,赵恒从掖和宫走到宗庙,便已到了身体极限,然而他必须克服,头和脖颈再痛,也必须忍着。因为酸痛赵恒的表情更加严肃,紧握衣袖的手心中早已沁出汗来。

      他在太常丞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朝祭坛走去,迈步虽小,却走得极稳,从冕旒晃动的弧度,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等走到祭坛时,赵恒早已痛得麻木,他还从未尝试走过这么远的路,双脚如同栓了铁石一般。抬头望向高高的祭坛,汗从他两颊滑落,眼神一阵恍惚,耳中乐曲也放佛从远方传来一般,直到听见有人高声唱道:‘请新皇祭拜天地’才回过神来。两手提起下裳,缓慢登向祭台高处。

      祭坛上摆放着各式贡品,香烟弥漫,风扬起赵恒的衣袖,似是要羽化登仙一般,冕旒相互缠绕而又各自分离,待太祝令将祝词念完之后,方由赵恒执六炷香朝前后左右神灵祭拜,祭拜完后,一旁祝人接过来口中念念有词将香插入香炉当中,而后再由太祝令念送神祝词,祭神方告一段落。待赵恒走下祭坛时,又有几位巫祝从两侧走到祭坛上,手舞足蹈,口中还唱着令人听不懂的词调。

      太常丞见赵恒下来,恭敬地说,“请皇上入辇。”

      赵恒看到前方正摆停着一辆辇车,他心里松了口气,由宫人搀扶着上了车,待其坐稳后,方拉车前行。赵恒手皆放置双膝,在宽袖的掩盖下,手幅度不大地揉捏着酸痛的膝盖,而其眼睛依旧注视着前方,并未让人发觉他手底下的动作。

      在众人簇拥中,赵恒来到一处宫殿,上书掖和,入了掖和宫,辇车直到临武殿方才停下,赵恒手握住一位侍人伸来的手臂,借助其臂力下了车。

      太常丞高声唱到:新皇登极,百官朝贺。

      临武殿内坐满了各官员,众人听到声音,皆臀离脚根,伸直了身子,朝殿门外看去,赵恒搭在一位黄门侍郎手腕上,缓步朝殿内走去,他眼看前方,仅用余光扫了眼左右官员,待走到御阶前,方放开黄门侍郎的手,独自拾阶而上,缓步登向那皇位,太常丞从右方石阶而上,待赵恒坐稳后,方又唱道:百官朝贺———

      众官员起身而后转身面向赵恒,齐声道:恭贺新皇登极——

      “众卿免礼。”赵恒双手虚抬,他看着满朝文武,心想这当中有多少是张氏门阀,又有多少人对自己这位由张太后捧上皇位的帝王心生不满,他现在什么也不知道,也没有人可以帮他,他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

      这年深秋,赵恒以年仅八岁稚龄登极为皇,年号永昌,成为了玄朝史上最为年幼的帝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