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3章 这个学生的性格像郭靖 ...

  •   “哎,金妮,李绥之第一次上课,怎么样?”李绥之在知来一对一的班主任张玖爱,抓住时间就来关心新生情况了。
      “上课状态还好,就是有点紧张,不怎么敢说话。”
      “是吗?我也觉得,这孩子挺不爱说话的。”
      “不过,快下课时好了点,放松了一些了。我会继续让他‘宾至如归’的。”金妮笑着说。
      玖爱笑了笑:“那就好。金妮,我再给你一个学生,也是初三的。这个学生叫海若愚,也不爱说话,老师们都觉得他有点笨。你有耐心,最适合他了。孩子的父母都挺好的。”
      “姓海吗?这个姓挺少见的。名字也很特别,若愚,大智若愚,你刚说其他老师觉得他笨啊,看来这孩子挺符合他的名字特点的。”
      “是啊,他们也这么说。这是他家长的电话,孩子明天上课,你提前跟他家长联系下。”
      海若愚所在的学校,是海淀区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金妮不相信,这样学校的孩子,会真的笨——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学生,是走别的路子进来的,那样成绩就不好说了。金妮见到海若愚,果然一副憨厚模样,又有些愣头愣脑,金妮直觉上挺喜欢他。不过她揣着小心思,很随意地问:“你的语文考了92,那数学呢?”
      海若愚憨憨地说:“112。”
      金妮暗自点头,再问:“物理考了多少啊?”
      海若愚有点不好意思:“这次没考好,才考了88分。平常能考92、94分。最高一次考了97分。”
      金妮心里有数了,这孩子绝对是可造之才。数学、物理不差的学生,智力上肯定是没问题的,语文成绩不好,多半是不爱看课外书,又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致。于是她顺着就问下去了:“你平常都看些什么课外书呢?”
      “我……没看什么课外书,名著……看着就困,就看些科技、军事之类的。”
      金妮一听,完了,完全找不到共同话题。军事类书籍,她是绝对免疫啊,什么枪械啊,飞机啊,兵种啊,代号啊……她一看就头大。科技,还勉强可以,她以前看只是因为有个说法,是“常看新科技可以让人不被时代落下还可以锻炼接纳新信息的能力”。可是她已经很久没有看这类东西了。
      “这个,也是课外书嘛。”她还是给海若愚打气。海若愚却憨憨的没什么反应。
      海若愚以前补过一段数学,成绩提上去后就没再补习了,现在是在补习英语。这次考试,英语小有进步,他妈妈又开始操心语文了。他妈妈的意见,主要是给孩子补阅读。金妮看了若愚的试卷,记叙文只得了一半分数,难怪他妈妈着急。
      金妮从头给他梳理试卷。这是金妮的习惯,因为虽然在学校里老师已经讲过试卷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所有的题,都弄明白了。金妮所带的每一个学生,当她问他们“还有哪里需要再说一下的”,他们都会有问题提出来。即使有时候某个学生说“不需要了”,可是金妮凭经验询问某道题时,还是会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搞清楚。
      譬如这次,海若愚的名著阅读被扣了一分,题目是这样的: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 ①尊为经典,始称“诗经”。《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采用了起兴的表现方法,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以雎鸠起兴,引出淑女和君子;又如《蒹葭》中“ ② ”,就是用 ③起兴,引出 ④ 。
      有不少学生第一空丢了分,海若愚也是。学校老师讲过后,学生们都知道了,《诗》是在西汉时,被“儒家”尊为经典,而不是被“刘向”或“皇帝”尊为经典。题中还涉及到了“起兴”的手法。这后面的手法题,因为前面有《关雎》的例子,学生们基本上都做对了。但是,现在,很多学生所知道的,也就是这道题本身所涉及到的内容而已。
      海若愚也对这道题不再以为意。
      金妮问:“既然《诗》是《诗经》,那么,四书五经是什么?”
      海若愚还没有把《诗经》与“五经”联系起来,他只是用力回想:“四书,嗯,是《论语》、《孟子》,还有,还有……”
      “还有《大学》和《中庸》。”
      “对,对。五经,是不是‘射’‘数’……”
      金妮笑了:“‘射’‘数’是六艺。你刚看的题里,《诗经》就是五经中的一经。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
      海若愚这才回过味儿来:“啊……原来《诗经》就是五经里的啊……”
      “五经原来有六经,你知道吗?”
      “好像是的,老师原来讲过,六经被秦始皇烧了,还剩五经了。那一经是?”
      “是《乐》。”金妮说着时,心里颇多感慨。秦始皇焚书坑儒,中国文化饱受浩劫。周朝礼乐盛行,孔子也推崇以《乐》治天下,可是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并且,连存于纸张的《乐》都找不到了,遑论其重起再生。我们的民族,失去的岂止是一部经典,而是礼乐涵养的“文质彬彬”,以及,金妮也还不懂得的更多东西啊。
      怅然一闪而过,金妮明白,这些讲给高中生还差不多,她继续问若愚:“你知道诗经六义吗?”
      这次,若愚连听也没听说过了。
      于是金妮从诗经的内容与手法说起,连带解释了“风”以及“风骚”,顺便提到《岳阳楼记》里的“迁客骚人”。看海若愚的神情,他真是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从没想到过,这其中的关联啊。
      金妮静静地看着海若愚,这孩子,似乎还在回想刚才她所讲的内容。她发现,若愚,好像需要更多时间,来消化吸收老师所讲的东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