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纯贵皇族 ...
-
那天我从御书房回到慈宁宫后殿,就见到了六格格,也就是康熙口中的“六丫头”。六格格的年纪与瑭铮相仿,她一见到我就贴到我身边来,还张罗人给刚回来的我收拾屋子里的东西,一边张罗一边与我闲话。
种种迹象都表明,她与瑭铮的关系很亲密。
六格格整个人给我的感觉,大概“华贵”两个字可以形容。她拥有并不特别美丽但是很耐看五官,化了妆之后就会让人觉得很明艳。穿的衣服都是很有色彩感的暖色调。当她在举手投足之间命令别人的时候,永远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理所当然的颐指气使。
当然,她的父兄在这方面比她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无论坐与站都有一种毋庸置疑的霸气的光芒。自然这种光芒会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而强弱不一。但是那种骄傲的自以为尊贵是完全相同的。
被那种霸气遮住的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感叹出,原来这就是王族。
站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发号施令的时候,我常常会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会觉得那种光芒刺得我坐立难安。
说穿了,是我还没习惯这种做统治阶级的自我膨胀感。我会非常自觉的在充斥着霸气和光芒的场合里扮演一个更加贴近被剥削者的角色。当然我不会让自己唯唯诺诺奴颜婢膝。
我被灌输了二十多年众生平等的思想。我的书本我的前辈还有迫使我降生的那整个世界都告诉我,这片土地上最多的是“人民”,因此“人民”才是这土地的主人。尽管现实总是比书本残酷,但我还真的从来没有切身体会过什么叫做阶级差距。
所以当我和那些可以随意指使别人命令别人甚至决定别人生死的王室们在一起平起平坐的时候,我的心里会非常非常的不安。我甚至会觉得我自己的身体是没有重量的。我会觉得她正在飘。
所以我总是想和那些人保持距离。但我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皇宫这个地方,是不可能允许我这种人独来独往的。
在这里独来独往的永远都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这里的主人——独一无二的帝王。
如果你做不到独一无二,那你就还得继续被统治下去。
扯远了。其实我只是想说,六格格对我很好。她虽然也会在不经意间使我被迫承认“她是个生来的贵族”这个事实,但实际上她远比她的父兄要好亲近的多。
她会腻着我让我给她讲蒙古草原、或者她的父王御驾亲征是什么景象。我当然没有见过,但是好在我看过电视,所以我只能凭着残存的记忆和一点想象力自己编排那场发生于蒙古大草原的战争。
她也会和我抱怨她今天又和她的哪个姐妹拌了嘴,或者她有多看不惯她那个姨妈的所作所为。她的姨妈和她的母亲一样是康熙的妃嫔。只不过她的母亲身份更低一些,而她的姨妈则是大名鼎鼎的翊坤宫宜妃。
“你没有看到她那模样,啧啧,就好像整个御花园都是她自己个儿的!”
我与六格格坐在火炉旁,烤火吃点心。
六格格今天路过御花园来找我的时候碰见了彼时正在逛花园的宜妃。不知道为什么,这对姨甥表面上看着很和谐,实际上性格非常不对牌,彼此都看不管对方。
“你不知道,我最看不惯她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是呀。”我端起茶来喝一口,心里想,在我眼里你们所有的人都挺盛气凌人的。
“可恶的是,皇阿玛居然还总是吃她那一套!”
我笑着拍拍六格格的手背,安抚她的情绪。
娇憨又有点蛮不讲理的女人,总是会给男人一种“我能满足和包容她的蛮横和任性”的自尊心饱足感。尤其是像皇帝这样大男子主义到极致的男人,只要女人的蛮不讲理和盛气凌人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他当然会被饱足的非常受用。
宜妃郭络罗氏就是类似这种女人。
我在花园里远远地见过宜妃一次。这个女人,从穿着打扮就看得出她为人有多高调。真正的她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至少看得出,她认可别人、或者说是希望别人觉得她的形象是高调、不好欺负、甚至是盛气凌人的。
人都说帝王的后宫佳丽三千。现在我真是亲眼证实,后宫的确是个包含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环肥燕瘦……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地方。
而这郭络罗一门最是特殊,在这宫里是出了名的盛气凌人乃至嚣张跋扈。想想六格格骨子里流了一半郭络罗氏的血,性格居然还这么好亲近,实在是难得。
当然,后来认识了宜妃的侄女,才觉得宜妃其实也算得上是好亲近的了。
我知道这又外甥又侄女又是姨又是姑的可能会听的你非常混乱。但是你得相信我,事实就是如此。这些看起来雍容华贵高高在上的王族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由这种混乱的错综复杂的血脉网织起来的。
而这些血脉交错的汇聚点就在一个人身上。
他有可能是姨父也是父亲。他是姑父也可能是丈夫。他是小叔子也有可能是女婿。而这一切全都取决于他到底喜欢怎样。
我管这个叫□□。而他们,叫做血统。
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就像血管一样盘根错节地生长在自己的血肉之中。不可分割。
在这一刻我甚至是庆幸的。因为虽然现在归我所支配的这具□□不幸也陷在了这座皇宫里,但我和他们总归没有血缘关系。从这个角度讲,我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没负担的想让自己抽离就抽离。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和这里的任何人形成自己的关系网。所以我可以很平常心高姿态的看待这个院子里发生的所有明潮暗涌的矛盾和纠葛。
如果回想起来,我第一次让自己的心不自觉地对这个地方松动了一下,也许就是康熙三十六年的那个春节。
我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年,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事实上,我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个第一次都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满族人喜欢把很多盛大的节庆活动都规定在夜晚举办。我不知道这个传统由何而来,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个传统。以漆黑的夜色为布景,以火树银花的灯火做点缀,人站在空旷的土地上,似乎整个世界都是供你演出的舞台。
酉时末了,我跪在干清宫前的大广场上。跪在人群里,等待主角的登场。我偷偷的抬起头来看,那是多么繁复华丽的筵席,全部以中央明黄的大桌子为中心错落着,摆满了整个广场上的空地。桌上无数的珍馐佳肴垛了老高,各式各样的面食点心、热菜冷盘,连盛菜盘碟的花色样式也无一不是用了心思。
三宫六院几百号人,都按顺序乌泱泱的跪在地上。
圣驾临位,静鞭三声,乐止鼓歇。
皇帝就是在这个时候款步而入。身后跟着绵长的仪仗。
但见园中彩绸结棚,五色迷乱,宫灯装点,一切繁华的犹如梦境。
康熙站在那里,神色平静,带一点笑的挥挥手,说,“今天是合家团圆取乐儿的日子,用不着这些虚套了。都起吧!”
所有人这才唯诺的起身。
夜空就在这时候发出了“轰”的一声。然后世界霎如白昼。烟花四溅。
我想我这才开始领略到什么是九五之尊什么叫君临天下。你站在一个巅峰,看着这些匍匐在你脚下的人替你把整个黑夜都点成了白昼,然后你就可以淡然的挥挥手叫他们起来。
那时我看到的只是乾清宫的广场。
我想,就在离这儿只有几道门的地方,人只要坐到太和殿里,同样挥挥手,就可以让这江山地动山摇。就可以睥睨亿万生灵。
这实在是一个值得人头破血流的诱惑。
然而那时候的我毕竟只是感叹一下而已。那个时候,我还没有亲眼见识过,骨肉至亲为了争坐上一把椅子而斗的头破血流,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