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6章 暗潮无声 ...
-
/6 暗潮无声
夜色深沉,如同浓稠的墨汁泼洒在云峤基地C7区天赋者学院的上空。
宿舍区一片寂静,只有隔离墙外遥远之地偶尔传来的、被重重削弱后依然扭曲的变异体嘶鸣,提醒着这个世界从未真正安宁。
连光躺在坚硬的板床上,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上单调的灰色涂层。
他睡不着。
脑子里像塞满了一团被猫咪玩弄过的乱麻,各种念头纠缠、撕扯,最终都尖锐地指向同一个人——睡在对面床铺的余岁安。
很明显,余岁安的过去绝不简单。
这简直是句废话。连光在黑暗中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一个从禁区C走出来,举手投足间就能让暴徒的武器和关节化为齑粉,对学院里教授的天赋控制技巧流露出一丝近乎本能、却又明显更高层次理解的人……“不简单”这三个字,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翻了个身,床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作为父母不详、在基地外荒原聚落里挣扎求生的流浪者,连光比任何人都更深知“力量”意味着什么,也更清楚“异常”往往伴随着致命的危险。
如果不是在那个命运转折的夜晚,遇到了记忆混沌、行为逻辑诡异却强大到非人的余岁安,他现在可能还被困在那个令人窒息的聚落里,在头目陈轩的天赋压制场域下,像一头被拴着链子的牲畜,等待着被榨干最后一丝价值,或是经历更为漫长而艰辛的反抗,才能走出小小的一步。
【认知确认:个体“连光”,认知监测:检测到正在进行高频次思维关联活动。数据模式分析:包含行为逻辑推演、能力评估及潜在意图揣测。】
冰冷、毫无波动的声音突兀地在余岁安的脑海深处响起,但他似乎早已习惯,甚至连眼睫都未曾颤动一下,依旧保持着均匀的呼吸,仿佛已然熟睡。
在学院的这段日子里,余岁安发现这声音偶尔会在附近有人进行深度思考,特别是思考与他相关的问题时,如同被触发了某种关键词检索机制般响起,提供一些干巴巴的、莫名其妙的分析。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道声音疑似拥有洞察思维的能力,但余岁安只是粗暴地将其归类为“背景噪音”的一种,有用的部分会自动沉淀,无用的则忽略。
他不太关心这声音的来历和意图,就像不在意自己为何会从疑似研究所废墟的维生舱中醒来一样,那似乎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优先级不高。
连光不知道余岁安脑海中的低语已经暴露了他的思忖。
他只是漫无目的地回想起陈轩那双贪婪而阴鸷的眼睛。
诚然,因为自身“牵机”天赋的特殊性——一种更倾向于精神链接与精细操控的本质,而非聚落里普遍存在的□□强化或元素操纵——陈轩无法像控制其他人那样直接在他精神中种下绝对的服从指令。
但这反而让陈轩对他加倍忌惮,那种无形的天赋压制场域始终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精神上,让他喘不过气。
是余岁安。那个人用最直接、最暴力的方式,字面意义上的解决了源头。
依靠着这个无可抵挡的强大大腿,他成功离开了那个令人作呕的聚落,来到了云峤基地。
矗立在荒原与禁区边缘的人类堡垒,有着他曾经向往的秩序和……相对的安全。
基地对年轻天赋者设立的学院,确实带着监视和评估的意味。
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定期的身体检查和天赋阈值测试,还有教官们看似随意实则审视的目光。
连光很清楚这一点。但他同样无法否认,这套体系化的训练对他掌控自身天赋有着巨大的帮助。
“牵机”……他无声地念着这个自己为真正能力取的名字。
像是牵引着丝线,链接精神节点,进行操控和暗示。
在余岁安的帮助下,他们对外伪装了天赋——他的是“战术链接”,余岁安的是“刀术精通”。
系统化的天赋课程,从最基础的能量引导,到不同天赋类别的应用技巧,再到面对各种变异体和极端环境的战术分析……这些知识,如同钥匙,一扇扇打开了连光原本只是时灵时不灵的模糊感知。
他不再仅仅依靠本能和侥幸去催动“牵机”,而是开始理解其运作的原理,尝试更精细、更持久的操控。
余岁安本人对此显然不置可否。
那些对连光而言需要反复练习、仔细揣摩的技巧,在余岁安那里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他甚至不需要训练,只是旁观,就能飞速掌握,比如开车。
连光还记得第一次上车时,余岁安沉默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然后依样画葫芦。等连光开累,余岁安已经能淡然地提出换人,操作甚至比他更精准、更有效率,仿佛肌肉和神经早已熟悉了这一流程,只是被暂时遗忘,此刻被重新激活。
【行为记录:观察目标“连光”驾驶行为共计149分钟。动作分解完成。肌肉记忆模拟完成。驾驶技能已录入基础行为模块。效率评估:优于示范者12.7%。】
而且,余岁安并不吝啬教导。
只要连光诚恳地询问——当然,问题不能太蠢,余岁安都会给出直指核心的解答。
往往三两句话,就能点透连光苦思冥想好几天的关窍。
通过这些零星的教导,连光愈发确认了两点:
第一,余岁安是他生平仅见的强大。他怀疑不只是学院里的教官,恐怕整个云峤基地,都未必能找到比余岁安更强大的天赋者。那种举重若轻、对力量精准到令人发指的控制力,超出了他对“强大”的认知范畴。
第二,余岁安对学院教导的这一套战斗和天赋运用体系,似乎并不陌生,甚至有种……司空见惯的熟悉感。
很多技巧原理是相通的,但在余岁安手中施展出来,就是更高效,更简洁,更……致命。仿佛学院教导的是门槛更低的简化普及版,而他掌握的才是最强力的原版。
【对比分析:当前训练体系效率低于记忆碎片中“天启”基础训练标准37.8%。可优化项目:能量流转路径、精神负荷分配、实战模拟真实度……】
余岁安听着脑内声音对连光思考的实时播报,再次回忆起当时场景下那道声音曾有过的分析。
这些分析中提到过一些意义不明的名词,余岁安表面不做声色,只是暗暗记下。
胡思乱想了一大堆,连光强迫自己回归最初的问题:他将来要做什么?
依附余岁安?这似乎是目前最顺理成章的选择。
余岁安绝不一般,他对“云峤”这个名字的反应,对“颜谨以”这个名字流露出的、连他自己可能都未完全察觉的关注,都指明了某种强烈的关联。
余岁安是在禁区C出现的,而禁区C附近最大的人类基地就是云峤。颜谨以是数十年前云峤的建立者,传奇人物。
余岁安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颜谨以活跃的年代距离现在至少三四十年。时间对不上。是旧识?后代?还是……更复杂、更非自然的关系?
余岁安对颜谨以的关注,自然也延伸到了那个传说中的“颜谨以遗产”上。
连光借着“余岁安唯一走得近的人”这块招牌,在学院里四处结交,打探消息。
但有用的信息不多,大多是捕风捉影。
最值得留意的是:据说那“遗产”在二十多年前,被当时天赋为“灵感涟漪”的院长,放置在了基地仓库的表层区域。
这意味着,如果能在即将到来的新生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许就能在自选奖励环节,正大光明地进入仓库表层,接触到那所谓的“遗产”。
无论“遗产”是什么,这至少给了他们一个明确且合理的短期目标。
对连光自己而言,他虽然对未来长远的道路有着迷茫,但现阶段,在评估中取得好成绩是必须的。
这关乎资源、信用点,以及在基地内初步的名声。
虽然沾了余岁安的光,他们刚来时接的一些任务完成得极漂亮,积累了些名气和信用点,但这还远远不够。
连光想证明自己,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
此外,连光心底还藏着一个疑惑:余岁安为什么看上去好像并不想借助官方的力量?在他和颜谨以明显非敌的情况下。
颜谨以的来头可不小,根据打听出来的消息,几十年前是人类最高战力之一,身份极高。
余岁安如此强大,那他的过去必然也是高层战力之一,按理来说这样的人不可能岌岌无名。
可连光确实没打听出任何能与“余岁安”或“安岁”这个名字对得上号的、关于强大天赋者或大人物的确切消息。
这让他感到一丝违和,却也只能暂时将疑惑压下。
连光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如同永不停歇的陀螺,直到精神疲惫到极点,才不知不觉地沉入睡眠。
第二天一早,天光未亮,连光就习惯性地早早爬起,轻手轻脚地洗漱。
当他用湿毛巾擦着脸从洗漱间出来时,发现余岁安早已收拾好,正安静地坐在床沿,目光清明,不像刚醒的样子。
余岁安看着他,用那种特有的、平静无波的语调突然开口:“你害怕虫子吗?”
连光懵了一下,毛巾还搭在脸上:“……什么?”
余岁安思考了一下,似乎在想更准确的词汇,补充道:“蚂蚁,和蛭虫,一类的。”
连光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老实回答:“还、还好吧。小的没什么,大的有点瘆人。蛭虫……那种软体就有点恶心了。”
他想起荒原上某些吸血的变异蠕虫,打了个寒颤。
余岁安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连光挠挠头,觉得余岁安的思维跳跃真是越来越难以捉摸了。
两人如同过去许多天一样,搭伴去食堂吃了味道寡淡的营养糊,然后前往训练场进行上午的实战训练课。
连光训练得认真,余岁安则依旧像一个完美复刻的训练机器一样,但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不在焉。
下午是理论课。
通常来说,连光负责认真听讲并完成两人份的笔记和作业,余岁安则大部分时间都偏头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发呆。
阳光透过云层,在他浅色的瞳孔中投下淡漠的光影,似乎一切如常。
然而,连光所不知道的是,从今天早上醒来开始,余岁安的脑海深处,就一直在进行着另一场对话。
【环境监测警报:侦测到大规模生命体信号异常接近。目标分类:混合型污染物。特征匹配:大型蛭虫,工兵级变异蚂蚁若干。移动轨迹预测:目标区域为天赋者学院外围,预计接触时间:12至18小时。行为模式分析:高度疑似有组织袭击。】
余岁安早上醒来听到这则信息时,几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他的第一反应是应该将这个消息告知学院或基地的管理方,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这是一种基于效率和损失最小化的考量。
但脑海里的声音立刻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人类的引诱语调:
【警告:不建议进行信息通报。理由一:当前基地监测系统未发出同类警报,单独举证缺乏可信度,易引发对信息来源的质疑与深度调查;理由二:身份存疑,疑似非自愿高级实验体,状态异常。结论:过早暴露超出登记能力的感知范围,风险极高。建议:隐藏实力,规避关注,符合当前生存最优解。】
余岁安沉默地听着。想起来初次醒来的地点——他现在已经知道那就是禁区C。
荒芜疑似研究所的建筑废墟,自己在维生舱里一片空白的醒来。
他抬手,指尖的暗色蝶影初次出现,打散了维生舱让余岁安可以跌跌撞撞地爬出来,身旁并列着另一个已然锁死的维生舱,而他对此并不觉得陌生。
余岁安迷茫地靠着舱体,直到脑海里的声音首次响起。
【指令确认。苏醒协议已执行。建议:启动运动系统,清除前方障碍。路径已规划完成。】
在声音的指引下,余岁安逐步学习,然后走出废墟。
随处可见的标志和特殊的装潢被脑内的声音解读为疑似研究所的地方,而离开研究所后,周围环境充斥着奇异的暴乱力量,游荡着不少人形怪物,它们大多残留着破烂的制服,上面隐约可见研究所的同款标识。
那些缭乱的风暴不会伤害他,但人形怪物却会围攻上来,初始如一张白纸的余岁安,如果不是听从脑海里这道声音,生涩地开始调用身体里的本能,很难走不出那片禁区。
余岁安知道脑海里的声音分析通常基于冰冷的逻辑和概率,很多时候确实提供了最“安全”或“高效”的方案。
但这一次,他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那种漠视可能发生的伤亡的态度,与余岁安潜意识中某种模糊的、或许是源于过去的责任感产生了细微的冲突。
他犹豫着,权衡着。
暴露的风险是切实存在的,余岁安对自己过去的空白感到不安,对可能来自官方的探究抱有本能的警惕。
而脑海里的声音,一度是他苏醒后唯一的指引,尽管非人,却未曾伤害过他。
最终,对未知的谨慎和对脑海声音长期形成的依赖暂时占据了上风。
余岁安咽下了警告,选择了沉默。
那双冷淡的眼睛里,极快地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恢复平静。
【决策记录:采纳建议,信息封锁。风险预估:中度混乱,伤亡概率:17.3%。】脑海里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愉悦。
随即,那声音话锋一转,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意味:【状态确认:学院防御机制已激活,内部秩序产生混乱。路径规划:优先探查仓库表层。效率对比:混乱潜入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评估流程。行动建议:执行隐蔽探查协议。目标锁定:“遗产”。】
余岁安的目光微微闪动。
颜谨以……这个莫名熟悉的名字确实引起了他的关注,那所谓的“遗产”很可能有相关线索。提前获取,确实能更快地解答他对自己过去难得的疑问。
效率,一直是余岁安行为模式中的一个核心考量。
他心动了。
这个念头压过了之前那一丝微弱的犹疑。
余岁安将注意力重新投向窗外,看着训练场上那些尚且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的年轻天赋者们,眼神恢复了惯有的淡漠。
风雨欲来,而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旁观,并准备浑水摸鱼。
【行动方案预载:监测袭击进程,定位仓库入口,规划潜入路径。执行状态:待机。】脑内的声音确认道。
余岁安轻轻呼出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在窗台上敲击了一下,发出几不可闻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