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合同的最后一个条款审阅完毕,电子签名发送成功。邮箱里立刻收到了经纪人的确认回执和电子钥匙的密码。整个过程高效、冷静,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与艾拉此刻胸腔里轰鸣的心跳形成鲜明对比。她注意到自己的手指在触控板上微微发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某种压抑已久的兴奋正在寻找出口。
她坐在艺术联盟的办公隔间里,周围是熟悉的键盘敲击声和复印机的嗡鸣。但这一切仿佛被隔在了一层透明的玻璃罩外。她看着屏幕上那封标志着"租赁协议生效"的邮件,感觉像看着一枚刚刚被点燃的火箭发射升空,巨大的推力将她按在椅子上,动弹不得,只能感受到那近乎恐怖的、改变命运的能量。这一刻,她忽然想起一年前那个在办公室里偷偷画小插画的自己,那个连梦想都不敢大声说出来的自己。时光流逝得悄无声息,却已经在暗处完成了惊人的蜕变。
她做到了。靠着自己卖画的钱,靠着那份沉甸甸的巴黎合同带来的底气,她签下了一份独立的租约,为自己租下了一个完全属于创作的空间。不是合租的客厅角落,不是某个机构的临时工位,而是一扇真正属于她自己的门,门后是一个等待被塑造的世界。这个认知让她喉咙发紧,几乎要落下泪来。
下班时间一到,她几乎是第一时间关闭电脑,抓起背包。动作利落,没有丝毫留恋。史蒂夫似乎想叫住她交代什么,她只回头丢下一句"有事邮件联系",便脚步不停地走进了电梯。电梯下行时失重感传来,像极了梦想成真前那一刻的眩晕。她看着电梯镜面中自己的倒影,那双眼睛里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那是她很久未见的光芒。
她没有立刻去新工作室。而是先回了公寓。她需要一点时间独自消化这个重大决定带来的震撼,也需要换上更适合体力劳动的衣物。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她感觉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仿佛整个纽约都在为她让路。
莉亚已经在家了,正对着手机上的一长串购物清单摩拳擦掌。"搞定!"她一看到艾拉就跳起来,"合同签了?钥匙呢?密码呢?快!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清洁用品、油漆、刷子、滚筒、梯子、防尘布、新灯泡、工具箱……我已经约了Uber货车,一小时后楼下等!"莉亚的眼中闪烁着战斗的光芒,仿佛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打扫,而是一场值得全力以赴的战役。
莉亚的行动力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推土机,瞬间将艾拉那点不真实的恍惚感碾得粉碎,代入到热火朝天的现实准备中。两人像打仗一样冲进附近的Home Depot(家得宝),对着清单疯狂扫货,把货车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艾拉推着购物车穿梭在货架间,闻着木材、油漆和金属的味道,这种感觉奇妙地让她心安——这是创造的味道,是改变现实的味道。
当她们站在那栋老厂房楼下,拎着大包小包的清洁用具和几加仑挑好的——一种温暖明亮的"燕麦色"油漆——仰头望着四楼那扇巨大的铸铁窗户时,一种混合着兴奋、敬畏和"我们到底能不能行"的恐慌感,同时攫住了两人。夕阳的余晖给老建筑镀上一层金色,斑驳的墙面在光影中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好了,姐妹们,"莉亚深吸一口气,像是要上战场的士兵,"开工!"她夸张地做了个冲锋的手势,逗得艾拉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一刻,她无比感激有这个朋友在身边,用她特有的方式化解紧张,注入勇气。
推开那扇沉重的铁门,空旷、积灰的空间再次映入眼帘。这一次,它不再只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概念,而是一个需要她们用双手去征服的具体现实。灰尘在夕阳的光束中舞蹈,仿佛在欢迎她们的到来。艾拉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那股陈旧的、混合着灰尘、木材和岁月的气息涌入肺腑,奇妙地让她感到归属感。
接下来的几天,所有业余时间都被耗在了这里。过程远比想象中更艰苦、更琐碎、也更……快乐。
她们从最脏最累的清洁开始。戴着口罩,包着头巾,像两个疯狂的扫地僧,用扫帚、拖把、吸尘器(从莉亚学校借来的)与积累了不知多少年的灰尘和蜘蛛网作战。灰尘呛得人咳嗽,汗水浸透了旧T恤,腰酸背痛成了常态。但看着原本灰扑扑的地板逐渐露出木头的本色,窗户上的污垢被刮擦干净,透进越来越明亮的光线,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每扫除一处污垢,艾拉都感觉像是在清除自己内心的迷雾,为创造力开辟出更多空间。
然后是修补。检查地板松动的地方,用买来的工具和材料笨拙地加固;清理那个老式水槽的锈迹和堵塞;更换坏掉的插座面板。莉亚在这方面意外地有天赋,看着网络视频,居然像模像样地搞定了几处小维修,赢得艾拉由衷的崇拜。"看我这手艺,"莉亚得意地晃动着扳手,"不当老师了我就去干装修!"她们的笑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驱散了疲惫。
粉刷是最具变革性的环节。她们用防尘布盖住地板,搅拌油漆,爬上梯子,从最高的角落开始。滚筒刷过粗糙的红砖墙,原本暗淡的墙面像是被注入了阳光,一点点变得明亮、温暖、整洁起来。燕麦色的涂料覆盖了斑驳和污渍,空间的气质瞬间发生了改变,从破败的工业遗迹,向着一个明亮、专业、可供创作的"白盒子"无限靠近。油漆味很刺鼻,手臂酸得抬不起来,头发上、脸上都溅上了白色的斑点,但她们看着彼此狼狈的样子,看着被迅速改写的空间,笑得像个孩子。艾拉记得有一刻,她站在梯子上,看着莉亚在下边笨拙地搅拌油漆,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她朋友专注的侧脸上,那一刻她突然明白,真正的财富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而是这些与你一起建造的人。
艾拉从未如此疲惫,也从未如此充实。每一块被擦干净的地板,每一面被刷白的墙,每一个被拧紧的螺丝,都是她亲手为自己打造的王国打下的一根桩基。这种体力上的消耗带来的满足感,与完成一幅画作截然不同,它更原始,更直接,更接地气。每天结束劳作,拖着酸痛的身体回到公寓,她都能睡得无比沉实,连梦境都充满了油漆和木材的香气。
期间,丹尼尔·李发来过邮件,询问她巴黎新作的构思进度,并委婉提醒了时间节点。艾拉回复得很简短,告知对方自己正在准备新的工作空间,构思在进行中,会按时提交方案。她的语气平静自信,没有任何解释或歉疚。她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有多努力,她只需要交出结果。关掉邮箱的那一刻,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仿佛终于割断了最后一根无形的绳索。
她也抽空去了趟蓝图画廊,处理了一些"新生与绽放"展览的后续事宜,比如确认最后几幅作品的交付。走进画廊时,她感受到的目光已经完全不同。工作人员对她更加尊重,甚至带着一丝好奇的打量。莎拉·琼斯那篇评论的影响显然还在持续。她坦然接受着这一切,不卑不亢。在走廊里偶遇丹尼尔时,她能够平静地与他交谈,就像对待其他商业伙伴一样。他的眼神中有某种评估和或许还有一丝遗憾,但她已经不再为此困扰。
她甚至抽空去了趟银行,咨询了小额商业贷款的可能性——为了应付工作室可能产生的额外开销和未来几个月全力创作的生活保障。她拿着自己的展览记录、销售合同和巴黎的邀约,像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一样,和贷款经理侃侃而谈。那种对自己财务状况和未来规划的清晰感,让她充满了力量。当对方认真考虑她的申请时,她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这个世界以成年人的方式对待,这种感觉既陌生又振奋。
母亲又打来过一次视频电话,似乎是想看看那个"破地方"到底被弄成了什么样子。艾拉正好在刷墙,脸上还带着油漆点,她笑着把镜头对准焕然一新的空间扫了一圈。
"你看,刷白了就好多了吧?正在收拾呢。"她的语气带着劳动后的疲惫和满足。
母亲在屏幕那头看着,沉默了一会儿,眼神复杂地在她汗湿的额头和明亮的墙壁之间移动,最后只是嘟囔了一句:"……看着是亮堂点了……别太累着……"便匆匆挂了电话。进步微小,但艾拉能感觉到,那堵冰墙正在持续地、缓慢地融化。她想象着母亲挂掉电话后可能会如何向父亲描述看到的一切,那种复杂的情绪让她既想笑又有点心酸。
一个星期后,最繁重的体力活基本告一段落。空旷的房间变得窗明几净,墙壁洁白,地板干净,那个老式水龙头甚至被莉亚擦得露出了金属光泽。旧厂房的基础设施依旧粗犷,但整个空间已经脱胎换骨,散发出一种等待被填满的、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气息。某个傍晚,当最后一点垃圾被打包好,艾拉独自站在房间中央,慢慢地转了一圈,感受着这个空间。夕阳透过巨大的窗户,将整个房间染成金色,尘埃在光柱中轻盈舞动。她闭上眼睛,能听到远处城市的嗡鸣,像是背景音乐般衬托着这里的宁静。这一刻,她感到一种近乎神圣的平静,仿佛这个空间早已在等待她的到来。
艾拉订购的基本家具和设备也陆续送达——一个巨大的二手实木工作台,沉重得需要送货员和她们三人一起才吭哧吭哧地抬进来;一个多层的金属置物架,用来放画材;一把舒适的旧扶手椅,放在窗边;还有几个巨大的二手文件柜,用来收纳画作和资料。每一样东西就位,这个空间就多一分"艾拉·陈"的气息,少一分临时的、陌生的感觉。她小心翼翼地摆放每件物品,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为这个空间注入自己的灵魂。
最后一个周末,她们进行了最后的布置和装饰。艾拉把她最重要的工具——调色板、一排排洗净的画笔、各种型号的油画刀——整齐地陈列在工作台一角。她把那幅《破晓》的小幅研究习作钉在墙上,作为镇守空间的灵魂。几盆绿植被搬了进来,带来生机。莉亚甚至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块巨大的、图案绚丽的旧地毯,铺在中央,瞬间让空间温暖了不少。"每个艺术家都需要一点戏剧性!"莉亚得意地宣布,站在地毯上摆了个夸张的姿势。
当最后一件物品归位,最后一点垃圾被清理出去,两人并肩站在门口,看着这个彻底变了样的空间。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窗户,毫无遮挡地倾泻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清晰的光斑,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混合着淡淡的油漆和松节油的味道。一切都整洁、明亮、空旷,却又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以及远处城市模糊的嗡嗡声,像是背景里的低音伴奏。
"哇哦。"莉亚轻声说,打破了寂静,"Ella,这……这简直太棒了。"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叹,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她转头看向艾拉,眼神温暖而骄傲,"你做到了,姑娘。你真的做到了。"
艾拉没有回答。她只是慢慢地走进去,脚步在空旷的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回响。她走到工作台前,手指拂过冰凉的木质台面,想象着未来将在这里诞生的作品。她走到窗边,看向楼下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行人和车辆如同微缩模型般移动。她最后在那把旧扶手椅上坐下,身体陷入其中,感受着那种被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所包裹的、难以言喻的踏实感和宁静。这把椅子是她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虽然磨损严重,但坐上去却异常舒适,像是早已等待着她的到来。
这里没有布鲁克林公寓的温馨杂乱,没有蓝图画廊的精致华丽,没有巴黎咖啡馆的浪漫情调。这里只有光,空间,寂静,和即将诞生的、未知的作品。这是她的堡垒,她的避难所,她的战场,她的圣殿。她终于,真正地,拥有了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控的、可以称之为"工作室"的地方。
莉亚悄悄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留下她一个人。这个贴心的举动让艾拉心中一暖,她知道莉亚理解她需要这一刻的独处。
巨大的空间里,只剩下艾拉一个人,和满室流淌的阳光。她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空气中还残留着奋斗的痕迹,但更多的是未来的气息。她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种寂静中,感受着空间传递给她的能量。远处偶尔传来的车喇叭声、楼下隐约的谈话声,都成了这个时刻的白噪音,反而更加凸显了这里的宁静。
她走到那个巨大的、空无一物的画架前——那是她给自己买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新设备。画架支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等待签署的契约。它的木质支架光滑而结实,金属配件闪着冷冽的光。她想象着有多少作品将在这个画架上诞生,有多少挣扎和突破将在这里发生。
她拿起一块准备好的、绷好内框的空白画布。画布很大,很重,表面洁白,带着布料的细微纹理,像一片未经踩踏的雪原,一个尚未被书写的故事,一个等待被打破的寂静。她用手指轻轻抚摸画布表面,感受着那种潜在的、无限的可能性。这让她想起自己初到纽约时的状态,一片空白却充满希望。
她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将画布稳稳地安放在了画架之上。
"咔哒。"一声轻响,卡槽咬合。
巨大的白色矩形,瞬间成为了整个空间的焦点,仿佛一个黑洞,吸收着所有的光线和期待,又像一个灯塔,预示着即将开始的航行。艾拉站在它面前,像一个将军凝视着即将征战沙场的疆域,像一个母亲等待着即将诞生的孩子。这一刻,她感到自己与历史上所有面对空白画布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分享着同一种敬畏与渴望。
心中没有恐惧,没有犹豫,只有一种澎湃的、近乎神圣的平静和渴望。她意识到,这个空间、这个画架、这块画布,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她与自己立的约——一个承诺要继续创造、要继续成长、要继续勇敢的约定。
指尖发痒,心脏有力地跳动着,为即将到来的创造积蓄着能量。她能感觉到那些在巴黎被激发的灵感,那些关于离散与重构的思考,那些混合着文化记忆和个人经历的碎片,都在体内涌动,寻求表达的方式。
她拿起一支炭笔。笔尖悬在雪白的画布上方,微微颤抖。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窗外的阳光移动着角度,将她的影子拉长投射在墙上。远处城市的喧嚣变得模糊,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第一笔,即将落下。
一个世界,等待被开启。
她闭上眼,让内心所有的声音安静下来,只听从最深处那个创造的冲动。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眼神已变得坚定而清澈。炭笔接触画布,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一条自信的线条开始浮现,如同命运的第一笔,无可逆转地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艾拉·陈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创作。没有评判,没有期待,只有纯粹的、快乐的创造。阳光温暖地照在她的背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