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诗会惊澜 ...
-
落云庄弈棋问答之后,凌风与卫昭之间,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心照不宣的联系。卫昭并未给予任何明确的承诺或指示,但凌风能感觉到,自己已被纳入某种观察和保护的范围之内。那枚玄铁令,她选择暂不出示——时机未到,筹码需在最关键时打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凌风收到了一份来自萧辰的请柬。并非私邀,而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春日诗会,由几位喜好风雅的世家子弟联合举办,地点就在城西的留园。萧辰在附言中写道:“…知凌弟不喜喧闹,然此番聚会,京中才俊云集,苏学士等清流官员亦会到场,听听时政议论,或有裨益。望勿推辞。”
凌风本欲回绝,但“苏学士”三字让她心中一动。苏婉清的父亲?或许这是一个能从侧面了解苏家、乃至清流一派对北境局势看法的机会。她沉吟片刻,最终决定前往。
留园内,曲水流觞,百花争妍。才子佳人衣香鬓影,吟诗作对,笑语嫣然。凌风依旧是一身低调的青灰色常服,坐在角落,与周遭的风雅格格不入,仿佛一个误入仙境的旁观者。
萧辰热情地迎上来,将她引荐给几位友人。众人知她便是近日声名鹊起的骁骑营凌风,态度倒也客气,只是目光中难免带着几分对武夫的打量与好奇。
凌风并不多言,只是安静地听着他们高谈阔论,从诗词歌赋渐渐谈到边疆战事、朝堂动向。
果然,不久便有人将话题引到了北境。
“……北漠蛮夷,近来愈发猖獗!依我看,就当遣一大将,效仿卫老将军当年,率雷霆之师,犁庭扫穴,永绝后患!”一位激进的年轻官员慷慨陈词。
“李兄此言差矣,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国库不丰,当以怀柔安抚为主……”
“怀柔?只怕柔未怀,敌已至城下!粮饷不济,岂非将士之过?乃是朝中……”
话题敏感,众人争论渐起,却多流于空谈。
凌风默默听着,心中快速分析着各方观点背后的派系利益。就在此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满响起:
“诸位在此争论不休,可知前线将士冬衣可足?箭矢可利?伤药可有?空谈退敌,不如做实一事。”
众人望去,只见林皓然不知何时也到了,正站在不远处,面色不愉。他身为度支司主事,深知后勤艰难,最厌烦这等纸上谈兵。
那李姓官员面子上挂不住,反唇相讥:“林主事掌管度支,却问我等将士冬衣?岂非本末倒置?莫非粮饷短缺,竟是无中生有?”
林皓然性情孤傲,闻言脸色更冷,却一时难以将繁琐的账目数据在此当众辩解。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忽然,一个平静的声音从角落响起:“天衍十九年冬,北境四镇共请拨冬衣三万七千件,实发三万二千件,苍梧镇实收不足八千,却有签收批文曰‘足额’。同期,箭矢损耗报备超出常例三成,而边境无大规模战事记载。”
所有人都是一愣,目光惊愕地转向声音来源——那个一直沉默的武官凌风。
林皓然更是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她。这些数据细节,即便在户部也属机密,她如何得知得如此精准?!而且其关联对比,直指核心漏洞!
凌风并未看林皓然,只是继续淡淡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数据不会说谎。问题不在争论战和,而在根除蠹虫,畅通补给。否则,纵有百万雄师,亦如无根之木。”
一席话,如冷水滴入热油锅,瞬间让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用一种全新的、带着惊骇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个“武夫”。他不仅武功高强,竟对军国数据了如指掌,见解更是犀利深刻,直指要害!
萧辰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亮光,抚掌赞叹:“凌弟!真乃国之干才!我竟不知你还有如此见识!”
林皓然呆立原地,心中巨浪滔天。原来那日档房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此人胸中丘壑,远超他的想象!那种智性上的强烈吸引与震撼,几乎让他忘记了场合。
而另一边,女宾席上,一直悄悄关注着这边动向的苏婉清,更是听得心旌摇曳。她虽不完全懂那些数据,却深深为凌风那份于喧嚣中冷静直言、洞若观火的卓然气度所倾倒。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丝帕,脸颊绯红,水眸中光彩流转,几乎无法将视线从那个青灰色的身影上移开。
凌风却微微蹙眉。她本意只是听些议论,没想到一时忍不住出言,反而成了焦点。她不喜欢这种暴露在众人目光下的感觉。
正当她准备借故离开时,一位仆役匆匆走到萧辰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萧辰脸色微变,点了点头,随即对众人朗声道:“诸位,适才收到京兆府通报,近日有北漠细作混入京城的传闻,城防已加强警戒。诸位今日归去,还望多加小心。”
细作!
凌风心中猛地一凛。卫昭的警告、天机阁的窥视、北境的物资漏洞……所有线索瞬间串联起来!
这不是传闻。风雨,真的要来了。
她不动声色地起身,向萧辰告辞。
走出留园时,她能感受到背后数道含义各异的目光:萧辰的赞赏与热切,林皓然的震惊与探究,以及苏婉清那朦胧而炽热的倾慕。
但她无暇他顾。她的手按了按怀中那枚冰冷的玄铁令。
必须尽快再见卫昭一面。
而就在留园外街角的阴影里,一双冷漠的眼睛,正注视着凌风离去的背影,随即又扫了一眼留园的方向,悄无声息地融入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