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齿轮缺口 ...

  •   雨还没停,乔非意踩着积水回到工作室时,玻璃门内的暖光把她的发丝染得泛金黄,发尾那点自然卷随着动作轻轻晃。李里正趴在3D打印机旁啃三明治,瞥见她手里捏的塑封袋,含糊地问:“乔工,捡着宝了?”
      乔非意把银杏叶塞进抽屉最底层,和一叠泛黄的设计草图摞在一起。“比宝值钱点。”她扯掉头上的宽边发箍。
      “刚在监控里看你跟人站楼下半小时,雨那么大。”李里把最后一口三明治咽下去,随手抹了把嘴角,“对了,上午那批钛合金构件的检测报告出来了,有三组数据临界值,供应商那边说下周补测,我看了眼日程,刚好撞上城南那个桥梁模型的评审会。”
      乔非意正调试建模软件的参数,闻言指尖在键盘上顿了半秒。屏幕上的三维模型缓慢旋转,带凹槽的齿轮齿纹和当年那组模型几乎重合。“让他们明天必须重测。”她敲下保存键,转头看向窗外,雨丝在玻璃上划出道道水痕,“评审会改到下午,我上午去趟供应商工厂。”
      李里“啊”了声:“可供应商在郊区,来回得三小时,您下午还要带新人看场地……”
      “新人让老周带。”乔非意拿起桌上的金属量尺,指尖划过冰凉的刻度,目光落在屏幕齿轮的凹槽处,“这批构件要用到刻度集团那个智能枢纽项目里,误差不能超过0.02毫米。”她忽然顿住,量尺的反光在屏幕上投出一道细亮的线,“对了,上次让你查的材料溯源记录,张经理那边给全了吗?”
      “还缺两份,说是原始单据在仓库受潮了,正在补打。”李里挠挠头,“不过他们保证明天能一起交过来。”
      “告诉他们,少一张纸都不用见我。”乔非意放下量尺,点开电脑里的加密文件夹,里面是按日期归档的检测报告,最新一份的页眉处标着“刻度集团·智能枢纽项目专用”。
      窗外的雨突然变急,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李里摸着后脑勺应下来,转身去拿文件时,手机在桌上震动起来。乔非意瞥了眼来电显示,是供应商的负责人,接起时语气听不出情绪:“张经理,临界值的数据我看过了,明天早上九点,我在工厂等你。”
      对方在那头嗫嚅着解释设备老化、人手不足,她只淡淡应了句“我只看结果”,便挂断了电话。
      李里出去接另一通电话时,乔非意拉开抽屉,把那片银杏叶取出来,对着光转了转。叶脉的纹路在她橄榄绿的眼底投下细碎阴影,和电脑里存着的分形图谱严丝合缝地重合。她忽然想起刚才分别时,度留真风衣下摆沾着的草屑——那是工作室楼下花坛里种的麦冬草,只有在雨天被人踩过才会粘在布料上,说明对方站在雨里时,其实离自己比看起来更近。
      桌上的咖啡还冒着浅淡的热气,她没碰,只是摸出手机,先给备注“度留真”的号码发了串坐标,又点开备忘录,把明天的日程重新排了遍:七点出发去郊区,九点工厂检测(重点核对材料密度与弹性模量),十二点回市区,下午两点评审会(携带第三版应力分析图),四点修改模型参数……输到一半,忽然在“四点”后面加了个括号,里面写着“银杏叶分形图谱最终校准”。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指尖在屏幕边缘轻轻点了点,像在确认某个早已算好的步骤。眼尾弯起的弧度里藏着漫不经心的笃定,就像当年在学院里,她总能在别人以为“不可能”的deadline前,带着完美的设计图出现在教室。
      雨势渐小的时候,李里拿着重排的日程表进来,看见乔非意正对着屏幕修改齿轮参数,发尾的卷毛垂在肩前,侧脸在暖光里显得格外柔和,只有握着鼠标的手指关节,透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打印机“咔哒”响了声,吐出一张刚打好的图纸,是智能枢纽项目的核心齿轮装配图,她在某个零件编号旁用红笔圈了圈,旁边批注着“与旧模型缺口匹配度98.7%”。
      “乔工,这是改好的日程。”李里把纸放在桌边,“对了,刻度集团那边刚才发了封邮件,说想下周碰一下枢纽项目的细节,指定要您亲自对接。”
      乔非意没回头,指尖在鼠标上轻轻一点,屏幕上的齿轮恰好和另一个嵌套模型严丝合缝地卡在一起。“回邮件说,明天下午三点,我在工作室等他们。”她看着屏幕,眼尾的笑意漫不经心,“顺便告诉他们,带齐所有构件的原始数据,包括三年前试验阶段的废件检测记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