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列车爆炸案 ...
-
“最新消息,昨日晚上十点,中城区南发生公共列车爆炸案,安全局外勤人员及时赶到,封锁现场。本次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公共列车几乎已经被炸成碎片。造成了15人死亡,47人重伤。街道旁边的门店也受到了严重的波及,具体详情,安全局仍在侦查中,本台将会持续跟进。”
爆炸案发生后,各大新闻媒体都在报道相关案件。
安全局外面蹲守了不少记者,大家迫切想要知道凶手的信息,希望能挖到凶手身上有争议性的话题,有争议性的话题就是好话题。
安全局内部又开始了无止尽的忙碌,工作人员眉头紧皱,脚步匆忙。在安全局工作,蓝星的所有劳动保护条例都形同虚设。
喻风铭本不用这么早介入,但今天技侦部门的负责人责明给他传讯说有最新消息,可能和萧启有关,喻风铭便又来到了安全局。
责明把一份□□的鉴定报告递给喻风铭,
“这次列车爆炸案用的炸药类型和十年前那场是一致的,加上时间点和地点的重合,可以初步确定这场爆炸和萧启那场爆炸案有关。”
责明的状态看起来有些暴躁,
“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定凶手是谁,那天晚上的人流量太大,信息搜查需要一些时间。另外,还有一件事需要跟你提前对接一下。”
责明带着喻风铭往公共会议室走。
萧启听到消息后一直在沉思。那种不停被命运推着往前的感觉再次涌现。从他作为智能体的形式醒来后,一个接着一个和他有关的案件再次被推了上来,世上不会有这样的巧合,谁在背后推动着这一切?
萧启没有想到过了十年还有人记着他的案子,背后推手想借着这几个案子做什么?
安全局的会议室装修很简洁,一面墙是虚拟投影大屏,其余部分都刷成了最简单的白墙。中间放着能容纳至少三十人的长方形会议桌,桌边是配套的黑色办公椅。四周摆放着休息用的沙发,沙发略有些旧。
喻风铭到的时候,会议室已经坐满了。喻风铭先向为首的一位老太太打了声招呼,
“易局。”
易衡点了点头。
易衡目前是安全局的局长,今年已经118岁,还有两年退休。常年和罪犯打交道,她看起来非常威严,冷静,不怒自威。
喻风铭坐下后,易衡向索菲亚示意。索菲亚点了点头,站起来说道,
“今天让各位来是想跟大家对接一件事。我们情报部门最近和天穹研究所谈了一个合作。稍后天穹研究所的创始人泉川会过来介绍这个项目,需要大家投票是否通过。”
索菲亚的话音刚落,一位风度翩翩的男人带着两个助理推开了会议室的门,他朝在座的人笑了笑,
“抱歉,让大家久等了。”
萧启沉默。
简单的寒暄过后,泉川直奔主题,
“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很忙,也不多绕弯子。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合作的项目。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程序,‘洞察者’程序,它可以根据图片,录像,真人等扫描识别恶意等级,准确度在80%以上。”
泉川在虚拟屏幕中调出一份研发数据,
“我们天穹研究所一直秉持着‘创建安全、和谐的新社会’的理念,花费了将近十五年的时间来研究识别人类恶意的新技术,我们最初尝试改良人类远古第六感基因来识别恶意,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们利用该基因编码扩展成人工智能程序,并对该专用型人工智能程序学习心理学上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内容,辅助以体温识别人的负面情绪。”
十年过去了,泉川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萧启却觉得很讽刺。
泉川朝索菲亚示意,索菲亚走上前,在公共程序中调出了一小段监控录像。泉川把“洞察者”程序接入系统给会议室的人演示了一番。
大概两分钟的时间,洞察者系统把监控录像中出现的人物纷纷截图在旁边标注了恶意等级,并将数值超标的人物单独罗列了出来。
这个演示的意味显而易见。这个“洞察者”程序如果数据足够准确,无疑可以帮助安全局的人从海量的监控数据中快速地定位嫌疑人。但是如果不准确,误导了侦查方向,那他们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错失最佳的侦查时间。
泉川像是看出了大家的犹豫,他解释道,
“各位不用担心,既然我们会把我们的技术呈现出来,必然是做了大量数据的调试的,准确度虽然不能说百分百,但偏差值不足以误导整个调查的方向。”
索菲亚补充道,
“目前这项技术就是试用阶段,我们先以这次的列车爆炸案为试点,如果最后呈现的效果达到预期,我们再谈论进一步的合作。”
易局点了点头,她问喻风铭,
“作为负责本次列车爆炸案的检察官,这项技术需要向你提前知会一声。”
喻风铭从泉川作报告开始便在沉思,他回答道,
“如果贵局决定用这项程序作为辅助调查程序,我当然无权干涉。但是这项程序没有通过法院公证,它的数据不能作为证据提起公诉。”
索菲亚明白他的意思,她解释道,
“目前我们只是用它来做数据筛查,筛查到嫌疑人后,我们会进一步调查其他证据。”
喻风铭点头,没再说什么。
易衡站了起来,和泉川握了握手,
“我们这次主要是和各负责人通气,既然要合作,我们当然信任你们研发的程序。祝我们合作愉快。”
泉川笑了笑,
“谢谢各位的信任,‘洞察者’程序一定不会让各位失望。”
喻风铭回到家后,坐在办公桌前沉思良久,然后吩咐助手把后面的工作全部推了。萧启真的大吃一惊,要知道喻风铭可是连住院都没有推掉工作的人。
“你怎么了?”
喻风铭再次点开萧启的案件,一边看着一边心不在焉地应答他,
“嗯?”
“怎么把工作都转交出去了?”
喻风铭没有回答,
“又是因为萧启?”
“嗯。”
萧启在心里叹气。
作为当事人,他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样劝说他。
“喻风铭。”
“嗯。”
“如果萧启还在,他肯定不希望你这么做。这些事情都过去了,为曾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事情牺牲现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蓝星联盟所有判决案件的追诉时效是永久。”
“你知道我不是在跟你谈论这个。”
萧启太熟悉喻风铭的聊天方式了。
“你执念太重了,喻风铭。”
“就算把萧启的全部案件都推翻,你就会向前走么?你把自己困在名为萧启的笼子里,萧启早就不在了,你应该走出来的。”
喻风铭再次反问他,
“你知道真正困在原地是什么状态吗?”
他声音极轻地说,
“是没有希望。”
萧启感觉像被针扎了一下,
“如果这个希望是假的呢?如果萧启真的杀了人?如果萧启并不无辜,你怎么想?”
“如果他真的杀了人,我也要知道为什么。”
萧启一阵心酸。
喻风铭这样的人,和谁相爱都会很幸福,为什么偏偏是他。
“这就是执念,喻风铭。”
喻风铭轻笑,
“可是人不就是靠着一些执念活着么?”
萧启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便沉默了。
自从把所有事情想起来后,任何东西都变得沉重,有时候回忆也好像是一种枷锁。
每个人都困在其中。
晚上喻风铭睡着后,萧启再次变成小黑猫在虚拟世界散步。
太多事情像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他不想思考,又控制不住思考。如果虚拟世界里可以扮演一个傻子就好了。
但虚拟世界显然也不是一个清静的地方。原本半夜是最多情感八卦的地方,萧启却在一众爱恨情仇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怎么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他活了……
虚拟咖啡馆中,有人神秘兮兮地对旁边的人说道,
“你们知道吗?我有亲戚在方夏州中心城安全局工作,据说这次列车爆炸案是当年萧启第三案的模仿作案。”
如果他声音能小一点的话……
周围的人迅速凑过来,问道,
“怎么回事?萧启不会真的还活着吧?”
“这两个案件的作案地点、作案方式都高度重合,据说连用的炸弹都是同样型号。”
有人质疑道,
“你别胡扯了,大家都知道安全局工作人员是签了保密协议的,在案件调查清楚之前是不能够对外讨论细节的,谁知道你的信息渠道哪里来的。”
其他人才不管这么多,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
“说不定萧启真的没死,他当年可是从安全局逃了两次啊,怎么会乖乖被判死刑。”
“但是如果没死,那这十年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你们难道没人好奇萧启的作案动机吗?”
“极端分子哪有什么作案动机。”
“说的也是。”
萧启头都大了。他们怎么不想想,如果他真的想逃避死刑,那他当初何必自首?给自己增加一点挑战难度?听起来像是脑子有病。
这个案件还短暂地登上了虚拟世界热聊榜,
#线下日列车爆炸为萧启第三案的复刻#
大家的生活太过平淡,随便一个比较出格的话题都可以登上热聊榜。
萧启只想找个地方静静。
第二天,喻风铭醒了之后,便让虚拟世界监管者把热聊榜撤了。
大概是天穹研究所的“洞察者”程序发挥了作用,停滞了一周的列车爆炸案有了新进展。
安全局情报部门借助“洞察者”程序锁定了五十位嫌疑人,将这五十个人的瞳孔信息放到蓝星人口信息库对比,分别对他们进行传讯。
其中四十九个都准时到安全局配合调查,只有一个嫌疑人处在失联状态。
索菲亚简要地向喻风铭介绍了这几天的工作。然后说道,
“这个嫌疑人叫三叶。他是当年萧启列车爆炸案车上唯一一个幸存者。”
这个唯一的幸存者曾经被媒体大肆报道过。当年爆炸发生的时候,三叶的父母把年仅八岁的他紧紧抱在了怀里,两个人全方面地围住了他,为他挡住了大部分伤害,再加上这个时代先进的医疗技术,三叶在两年的治疗后,便苏醒了过来。
这个消息再次和萧启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喻风铭听完更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