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七年后的回响 ...
-
七年后的一个冬日,沈昭在父母家整理旧物,准备搬家。
他如今在一所中学当音乐老师,租住在学校附近的小公寓里。那个曾经热血冲动的少年,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只有偶尔弹起吉他时,眼中还会闪过昔日的光芒。
母亲递给他一个积满灰尘的纸箱:“这些是你的高中旧物,一直放在阁楼,看看还要不要。”
沈昭打开纸箱,淡淡的旧纸张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是高中课本、练习册、几个获奖证书,还有那本他珍藏至今的《小王子》。他轻轻抚过书皮,七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温予星消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沈昭都无法真正接受这个事实。他试过所有能想到的方式寻找,但每次都无功而返。大学四年,他主修音乐教育,却再也没能真正享受钢琴的声音——那总会让他想起那个在琴房专注演奏的背影。
工作后,忙碌的生活渐渐冲淡了痛楚,但那个冬天留下的空洞,始终未曾真正填补。
沈昭一本本地翻看旧课本,忽然在高三的物理书扉页上发现了一行极小的字迹,是他从未注意过的。凑近仔细看,他的心猛地一跳——
「今天你穿蓝色毛衣很好看。——星」
字迹细小而工整,藏在出版信息的文字下方,几乎与印刷体融为一体。沈昭颤抖着手继续翻找,在其他课本的边角处也发现了类似的字句:
「你笑起来时左颊有个酒窝。——星」
「昨天你说喜欢下雨的声音,我也是。——星」
「希望有一天能和你一起看海。——星」
每一句都简短而克制,却蕴含着让他心悸的深情。这些藏在课本边角的小字,像是温予星偷偷留下的密码,穿越七年的时光,终于被接收。
沈昭疯了一般翻找整个纸箱,最后在那本《小王子》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封从未被打开过的信。
信封已经泛黄,没有署名,只用铅笔轻轻写着一个日期——正是温予星消失前三天。
沈昭的手指颤抖得几乎拆不开信封。终于展开信纸,温予星清秀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
「沈昭: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终于有勇气让你知道一些事情。或者,说明我已经离开了。
首先,对不起。对不起这些天的冷漠,对不起推开你的关心,对不起可能的不告而别。每一声‘离我远点’背后,都是一句‘请别走’。
我父亲的控制欲和暴力倾向,从我母亲离开后就变本加厉。他不能接受我有任何‘不正常’的表现,包括弹钢琴,包括...喜欢你。
是的,我喜欢你。不是朋友的那种喜欢。
艺术节那天,你在台下看着我的眼神,是我生命中最明亮的时刻。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因为第一次感到自己可能值得被爱。
但第二天,父亲接到了班主任表扬我表演的电话。他砸了我的钢琴谱,在我的手臂上留下新的淤青,警告我如果再和你接触,就会‘处理’这件事。
我害怕了。不是怕受伤,是怕连累你。怕他伤害你,怕那些谣言影响你,怕我的感情成为你的负担。
所以选择推开你,用最笨拙的方式。每当你靠近,我既渴望又恐惧。渴望你的温暖,恐惧你会因我而受伤。
如果有一天我能自由地站在阳光下,我想亲口告诉你:那个雪天,当你撞进我的视线,我就知道你会成为我青春里最滚烫的开始。
谢谢你曾为我遮风挡雨。
愿你的未来晴朗明媚。
——予星」
信纸从沈昭手中滑落,他瘫坐在地,泪水无声地涌出。
七年了。他花了七年时间试图忘记,试图move on,却不知道最珍贵的告白一直藏在身边。那些他以为是拒绝的冷漠,原来是最深沉的保护;那些他以为是疏远的回避,原来是最无奈的爱恋。
他想起温予星手臂上的淤青,想起琴房里那个惊恐的眼神,想起雨中被推开的手...所有画面都有了新的意义,却更加刺痛人心。
“予星...”他轻声念出这个七年未曾说出口的名字,声音哽咽。
母亲闻声上楼,看到儿子泪流满面的样子,吓了一跳:“小昭,怎么了?”
沈昭举起那封信,说不出话。母亲读完信,眼眶也红了:“这孩子...当年应该帮帮他的。”
“他到底去哪了?”沈昭声音沙哑,“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母亲摇摇头:“当年学校联系过他父亲,只说全家移民了,具体去哪不肯透露。后来就彻底没了音讯。”
沈昭握紧那封信,做了一个决定。他驱车回到母校,正值寒假,校园里空无一人。雪花开始飘落,一如七年前那个初冬。
他走到教学楼前,站在当年第一次看见温予星的地方。雪花落在他的肩头,融化在他的睫毛上。
“温予星!”他对着空荡的校园喊道,“你给我的信,我收到了!”
回声在雪中消散,没有回应。
“那些藏在课本边角的小字,我都看到了!”他的声音哽咽,“为你藏起来的秘密,我找到了...”
雪花无声飘落,覆盖了过往的足迹。沈昭站在原地,等了很久,仿佛在等待一个不可能出现的回应。
最后,他轻声道:“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转身离开时,他在雪地上留下一行孤独的脚印。走出一段距离后,他忽然回头,对着空无一人的雪地微微一笑:
“我回来了。”
当然,再也没有那个能回应“我回来了”的少年。
雪越下越大,渐渐覆盖了所有痕迹。那场始于冬的相遇,终究停在了冬,只留下一个人抱着满是秘密的回忆,在再也等不到重逢的春天里,学会了带着爱继续前行。
沈昭不知道的是,在地球另一端的某个城市,一个清瘦的男子正站在琴行窗前,望着异国的飘雪。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玻璃上敲击着一段旋律——《夜曲》的片段。
琴行老板好奇地问:“温先生,你总是哼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男子微微一笑,眼神遥远而温柔:“是写给一个人的...告别曲。”
窗外,雪落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