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星辰之间的寻找 ...

  •   信纸在手中仿佛有千斤重。沈昭坐在阁楼的地板上,一遍又一遍读着温予星七年前写下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进心里。

      七年前那个仓促的离别,那些被误解的冷漠,那些未能说出口的告白...所有谜团终于解开,留下的却是更深的痛楚和遗憾。

      “我得找到他。”沈昭轻声说,声音在安静的阁楼里格外清晰。

      母亲担忧地看着他:“已经七年了,人海茫茫,从哪里找起?”

      “总会有办法的。”沈昭小心地将信纸折好,放回信封,“我必须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第二天,沈昭开始了他的寻找。第一站是梧桐公寓,温予星曾经住过的地方。

      七年过去,公寓楼更加破旧了。沈昭敲响了当年那个邻居的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人。

      “您知道七年前住在这里的温家吗?一位父亲和儿子...”沈昭描述着。

      老太太摇摇头:“我是三年前搬来的,没听说过。”

      沈昭失望地下楼,在门口遇到一位遛狗的老先生。听到“温家”二字,老先生皱起眉头:“你说那个经常半夜吵架的人家?搬走好多年了。”

      “您知道他们搬去哪了吗?”沈昭急切地问。

      “不清楚,只听说是出国了。那家的男人脾气很坏,经常听到他吼叫,有时候还有摔东西的声音。”老先生叹气,“那孩子倒是文静,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楼梯上看书。”

      沈昭的心揪紧了:“您还记得那孩子长什么样吗?”

      “清秀白净,不太爱说话,但很有礼貌。”老先生回忆道,“有一次我看到他手臂上有淤青,问他怎么了,他只说是摔的。但那种伤痕,不像摔的...”

      离开梧桐公寓,沈昭去了母校。李老师已经退休,但还在学校兼职代课。

      “温予星啊...”李老师推了推老花镜,长叹一声,“那孩子确实可惜了。他父亲来办转学手续时态度很强硬,说是家事,学校无权干涉。”

      “有没有任何线索?他们可能去了哪个国家?”沈昭追问。

      李老师摇摇头:“他父亲很警惕,什么都不肯说。只记得当时办的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签证,具体去了哪就不知道了。”

      线索寥寥,但沈昭没有放弃。他想起温予星喜欢的唱片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那里。

      唱片店居然还在,老板还是那个人,只是鬓角多了些白发。

      “温予星?”老板擦拭着一张黑胶唱片,思索良久,“哦,那个很懂古典乐的安静男孩?他后来好像没来过了。”

      “他父亲不喜欢他接触音乐,”沈昭解释,“他们可能出国了。”

      老板点点头:“难怪...有一次那孩子来店里,有个凶巴巴的男人找过来,当场摔了他刚买的唱片。那孩子什么都没说,只是蹲下去一张张捡起来,看着让人心疼。”

      沈昭闭上眼睛,能想象出那一幕的画面。温予星的沉默和隐忍,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伤痛。

      接下来的几个月,沈昭利用所有空闲时间寻找温予星的下落。他联系移民中介,咨询留学机构,甚至在海外华人论坛发帖寻人。但一切都石沉大海,温予星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没有任何踪迹。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加拿大蒙特利尔。

      冬天的蒙特利尔银装素裹,雪花静静飘落在古老的街道上。一家中式琴行里,一个清瘦的东方男子正在擦拭钢琴键。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密的阴影。

      “温,有客人想试琴。”店长用法语喊道。

      男子抬起头,露出一张干净白皙的脸庞。岁月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眼神比同龄人更加沉静,偶尔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

      “好的。”他用流利的法语应道,走向展厅。

      客人是一对母女,想试一架立式钢琴。温予星耐心地讲解着钢琴的特点,示范了几个音符。当他的手指触碰到琴键时,不由自主地弹出了一段《夜曲》的旋律。

      “好好听!”小女孩惊叹道,“哥哥,这是什么啊?”

      温予星怔了一下,轻声回答:“肖邦的《夜曲》。”

      “您弹得真好,”母亲称赞道,“学很多年了吧?”

      温予星点点头,没有多言。送走客人后,他回到柜台后的小休息室,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旧笔记本。本子的扉页上,贴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纸条:

      「更像棉花糖掉进热可可里的声音。PS:你字真好看。——沈昭」

      指尖轻轻抚过那些潦草的字迹,温予星的嘴角微微上扬。七年过去了,纸条的边缘已经磨损,但那些字句依然清晰,如同昨日刚刚收到。

      “温,下班了。”店长探头进来,“雪越下越大了,早点回去吧。”

      温予星点点头,小心地收好笔记本,穿上大衣围巾。推开门,凛冽的寒风裹着雪花扑面而来,他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公寓离琴行不远,是一栋老式建筑的小单元。房间陈设简单,最显眼的是窗边那架电子钢琴——这是他父亲唯一允许他保留的乐器,因为“不占地方且不会吵到邻居”。

      温予星脱下外套,煮了一壶茶,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飘雪。蒙特利尔的冬天很长,雪下得比故乡更大更频繁。每当这时,他总会想起那个初雪的午后,想起教学楼前那个撞进他视线的少年。

      他从书架底层抽出一个密封盒,里面珍藏着所有从国内带来的回忆:那本写满沈昭字迹的《小王子》,几张偷偷留下的纸条,还有一本厚厚的乐谱——最后一页空白处,写满了无法寄出的信:

      「沈昭,蒙特利尔的冬天很像故乡,但更冷一些。今天我弹了《夜曲》,想起艺术节那天你看我的眼神...」

      「沈昭,我在这家琴行工作两年了。每次教孩子弹琴,都会想如果你在,一定会是个更有趣的老师...」

      「沈昭,七年了。你应该已经毕业了吧?可能当了音乐老师,就像你父母一样。希望你过得很好,很幸福...」

      笔尖在纸上停留,最终没有落下更多字句。有些思念,纵使千言万语,也显得苍白无力。

      温予星走到电子钢琴前,打开电源,手指轻轻落在琴键上。《夜曲》的旋律在小小的公寓里流淌,温柔而忧伤。他闭上眼睛,让音乐带走思绪,飘向遥远的彼岸。

      同一时刻,在地球这一端的沈昭,正坐在音乐教室的钢琴前,弹奏着同一首《夜曲》。学生们已经放学,空荡的教室里只有琴声回荡。

      一个女生探头进来:“沈老师,你弹的这首曲子真好听,叫什么名字?”

      “肖邦的《夜曲》。”沈昭轻声回答。

      “有点忧伤”女生说,“但很美,像是有人在思念远方的人。”

      沈昭的手指停在琴键上,良久,才继续弹奏。是啊,是在思念远方的人,却不知道那个人究竟在何方。

      那天晚上,沈昭登录了一个国际寻人网站,发布了寻找温予星的信息。他上传了毕业照中温予星的截图——那是唯一一张有温予星正脸的照片,他正低头看书,侧脸安静而专注。

      在信息栏,沈昭写道:“寻找高中同学温予星,七年未见,有重要事情相告。若你看到,请联系。你的《小王子》我一直保存着。——沈昭”

      发布完成后,他走到窗前。夜空中繁星点点,像无数双注视的眼睛。他不知道的是,在同一片星空下,在相隔万里的蒙特利尔,温予星也正仰望着星空。

      星辰之间,或许真的存在着某种联系。只是不知道需要多少光年,思念才能穿越时空,抵达那个想见的人身边。

      沈昭轻声对着星空说:“无论你在哪里,希望你能听到——《夜曲》我练会了,比当年弹得好多了。”

      夜风拂过,带走的呢喃,飘向遥远的夜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