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梧桐私语 ...
-
接连几天的秋雨终于停了。
天空像是被彻底洗过一般,呈现出一种罕见的、清澈的湛蓝色。阳光不再像夏日那样灼热刺目,而是变得温柔通透,为校园里的每一处景物都镀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光边。空气里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清新气息,混合着湿土、青草和落叶的味道。
教室的窗户敞开着,微凉的秋风徐徐灌入,翻动着书页,也轻轻拂动着少年们的发梢。
沈乐川靠在窗边,心不在焉地转着笔。阳光正好落在他摊开的物理课本上,照亮了那些他看不太懂的公式和图表。他的目光不时飘向窗外,又迅速收回,假装专注于课堂内容。
物理老师正在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声音平稳而单调,像是一台老旧的机器发出的规律嗡鸣。但对沈乐川来说,这些知识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遥远而难以理解。
“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我们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来求解合力...”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沈乐川的思绪却飘向了别处。他想起了昨天和叶疏影一起吃面的情景,想起了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里偶尔闪过的微光,想起了分别时那个无声的回眸。
“力的方向决定了它的作用效果...”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着箭头。
力的方向。沈乐川下意识地看向前排那个挺直的背影。叶疏影就像是一个特殊的力场,无声无息地改变着他原本的生活轨迹,让他偏离了熟悉的方向,却又不知最终会去往何方。
下课铃终于响起,打破了沈乐川的沉思。同学们纷纷起身,收拾书本,准备去操场做课间操。连续多日的阴雨让户外活动成了奢侈,今天的阳光显得格外珍贵。
沈乐川慢吞吞地收拾着东西,目光却不离叶疏影。他看到叶疏影将课本仔细地放进书包,拉上拉链,然后起身向外走去。
鬼使神差地,沈乐川跟了上去。
校园里的梧桐大道是雨后天晴最美的景致。粗壮的树干上还残留着雨水的痕迹,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泽。宽大的梧桐叶片被雨水洗得干干净净,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黄色、橙色和褐色,像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
地面上铺满了一层落叶,踩上去发出清脆的沙沙声。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风轻轻晃动,如同跳动的音符。
叶疏影走在这条金光大道上,脚步比平时慢了些。他微微仰头,眯着眼看向从树叶间隙漏下的阳光,那张总是没什么表情的脸上似乎柔和了许多。
沈乐川跟在后面几步远的地方,没有上前,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阳光为叶疏影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让他看起来像是会随时融进这片光晕中。
忽然,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如同一场金色的雨。一片形状完美的梧桐叶旋转着落下,正好落在叶疏影的肩头,停留片刻,然后滑落到地上。
叶疏影停下脚步,弯腰拾起了那片叶子。他仔细端详着,指尖轻轻抚过叶脉,那专注的神情像是在研究什么珍贵的艺术品。
沈乐川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他身边。
“很好看?”他问道,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
叶疏影似乎并不惊讶他的出现,只是将手中的叶子稍稍举起,让阳光透过薄薄的叶片:“你看,它的脉络多么清晰,像一幅地图,记录着它的一生。”
沈乐川凑近了些,确实看到了那些细密而有序的纹路。他从未如此仔细地观察过一片落叶,平时只会踩在上面听那清脆的响声。
“每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叶疏影轻声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沈乐川诉说,“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沈乐川看着叶疏影被阳光照得几乎透明的指尖,和他手中那片金黄的叶子,忽然间很想将这一刻永久保存。
“可以给我吗?”他听见自己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叶疏影转过头,目光中有一丝讶异,但很快化为一种难以读懂的复杂情绪。他沉默了片刻,然后将叶子递了过去。
沈乐川小心翼翼地接过,仿佛那是什么易碎的珍宝。叶子的边缘有些微微卷曲,触感干燥而脆弱,还带着阳光的温度。
“夹在书里,它会保持这个样子很久。”叶疏影轻声建议道,然后转身继续向前走去。
沈乐川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背影融入斑驳的光影中。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梧桐叶,那些细致的脉络仿佛真的在诉说着什么故事——关于树木,关于季节,关于那个捡起它的少年。
课间操结束后,沈乐川回到教室。他从书包里拿出那本最不常翻动的物理课本——书页崭新,正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片叶子。
他小心地将梧桐叶平放在课本的中间页,然后轻轻合上书本,仿佛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仪式。
那一刻,阳光正好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课桌上,温暖而不灼人。沈乐川将手按在课本封面上,仿佛能感受到其中那片叶子所承载的重量——不止是一片落叶的重量,而是一个瞬间、一种情感的重量。
“有些事物看似脆弱易碎,却能在记忆中永恒;就像这片梧桐叶,终将干枯,但它所代表的那个阳光正好的清晨,会在某个心灵深处永远鲜活。”
接下来的几天,沈乐川发现自己会时不时地打开那本物理课本,不是为了学习,只是为了看一眼那片被保存完好的梧桐叶。每一次看到它,他都会想起那个雨后天晴的早晨,想起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想起叶疏影那双抚过叶脉的、骨节分明的手。
有趣的是,自从课本里有了这片叶子,沈乐川上物理课的次数反而多了起来。他仍然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原理,但他会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偶尔翻开课本,指尖轻轻拂过那片叶子,然后看向前排那个专注听课的背影。
有时叶疏影会突然回头,两人的目光会有短暂的交汇。没有言语,没有表情,只是瞬间的眼神接触,然后各自移开。但就是在这些无声的瞬间里,某种默契正在悄然生长,像梧桐树的根系一样,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延伸。
一周后的物理小测,沈乐川破天荒地没有交白卷。他尽力回答了那些他能够理解的基础题,虽然仍然有很多空白,但至少不再是零分了。
物理老师发卷子时,看到沈乐川的分数,惊讶地推了推眼镜,在班上表扬了他的进步。同学们投来诧异的目光,有人窃窃私语,有人不以为然地撇嘴。
沈乐川表面上满不在乎地接过卷子,耳根却微微发热。他下意识地看向叶疏影,发现对方也正看向自己,眼中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下课后,沈乐川将那张及格的物理试卷仔细折好,夹在了那片梧桐叶的旁边。
秋意渐深,梧桐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少,但沈乐川课本中的那片却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金黄的色彩,清晰的脉络,以及那个清晨的阳光温度。
有时夜深人静,当父亲的鼾声从隔壁传来,当这个所谓的“家”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寂,沈乐川会翻开课本,看着那片叶子,想起那个捡起它的人。在这种时候,他会感到一种奇特的平静,仿佛那片小小的叶子里蕴藏着某种力量,能够暂时抵挡现实中的风雨。
“最珍贵的收藏往往不显于外,而是悄然安放在心灵的角落,在需要的时刻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而叶疏影,偶尔会在经过梧桐大道时,下意识地寻找形状完美的叶子,然后想起那个问他要走一片落叶的少年。他不会承认自己也在物理小测发卷时,因为听到沈乐川的进步而心生喜悦;也不会承认他注意到了沈乐川来上物理课的频率变高了。
但这些细微的变化,就像秋风中的梧桐叶,悄然落在两个少年的心湖上,激起一圈圈微不可见却真实存在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