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夏夜长谈 ...

  •   志愿填报的拉锯战持续了整整一周。餐桌上、客厅里,铺满了打印出来的历年录取数据折线图、各高校专业介绍的彩页,以及写满了各种“冲、稳、保”院校组合的草稿纸。空气里弥漫着焦虑、计算和偶尔因意见相左而起的低声争执。

      南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这种疲惫不同于刷题到深夜的体力透支,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耗竭。每一个选择都被放在天平上反复称量,未来的重量压得她喘不过气。父母的担忧和期望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温柔地包裹,却也限制了她的呼吸。

      周五晚上,又一场关于“是选偏远地区的211还是热门城市的普通一本”的家庭讨论无果而终。父亲皱着眉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母亲则不停地长吁短叹。南星借口透透气,逃也似的离开了家。

      夏夜的晚风带着白日的余温,吹拂在脸上,稍稍驱散了心中的烦闷。她推着单车,漫无目的地沿着街边骑行。路灯将她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周而复始。街边的大排档人声鼎沸,充满了烟火气,那份热闹却更反衬出她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她不知不觉骑到了那个熟悉的街心小公园,就是高考结束后她独自坐了很久的地方。此刻,公园里比那时热闹些,有散步的老人,有玩耍的孩童。

      她停好车,在那张熟悉的长椅上坐下,看着眼前平凡而温馨的生活景象,心里却空落落的。未来像一片浓雾,她站在雾中,看不清任何方向。

      就在她望着远处霓虹发呆时,一个身影在她旁边的空位上坐了下来。没有询问,没有招呼,自然得像是约定好了一般。

      南星侧过头,看到了江宸。他穿着简单的T恤短裤,额头上带着细微的汗珠,像是刚运动过,或者只是匆匆赶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惊讶,仿佛在这夏夜的公园里相遇,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逃出来了?”江宸先开了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了然的调侃。

      “嗯。”南星轻轻应了一声,“家里…太闷了。”

      “都一样。”他简洁地回应,目光也投向远处玩耍的孩子们。

      沉默再次降临,但这次的沉默不再像备考时那样沉重压抑,也不再像刚考完时那样空洞茫然。这是一种共享着同样烦恼的、带着些许无奈却又奇异地令人安心的沉默。

      “你…定了吗?”南星最终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她知道他的选择范围和她截然不同,但他的烦恼或许有相通之处。

      江宸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个淡淡的、有些复杂的弧度:“没有。我爸妈希望我选光华或者经管,觉得出路好,前景广阔。”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一些,“但我想去物理学院。”

      南星微微一愣。光华、经管,那是无数顶尖学子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地方,是通往所谓“成功人生”的康庄大道。而物理,听起来就更…理想主义,也更艰难。

      “为什么?”她忍不住问。

      “不知道。”江宸的回答出乎意料的坦诚,他甚至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声里带着点自嘲,“可能就是觉得,那些公式和定律比财务报表和KPI指标更让我觉得…有意思吧。听起来很傻,是不是?”

      “不傻。”南星立刻摇头。她想起他画在草稿纸上的电路图和银杏叶,想起他看向鸽群许愿时认真的侧脸。“一点不傻。”

      “但代价很大。”江宸收回目光,看向她,眼神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清晰,“意味着可能放弃很多世俗意义上的‘好机会’,可能要走一条更窄、更辛苦的路。”

      南星沉默了片刻,轻声说:“我爸妈觉得,我那个分数,能稳稳上一个一本院校的好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他们怕我冲高了滑档,怕我选的专业不好就业。”她踢了踢脚下的一个小石子,“可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好’。好像突然之间,所有的喜欢和兴趣,都要先为‘稳妥’和‘现实’让路。”

      “因为我们开始为自己负责了。”江宸的声音很平静,却一针见血,“选择的代价,终于要由我们自己来承担了。父母、老师,他们只能给我们建议,不能再替我们兜底了。”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南星心中郁结的锁。是啊,所有的焦虑和迷茫,归根结底,都源于此。他们被迫站在了成年世界的门槛上,必须开始学习独自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并准备好承受随之而来的一切后果。

      “那你…会怎么选?”南星看向他,仿佛想从他那里得到某种启示。

      江宸沉默了很久,久到南星以为他不会回答了。晚风吹过树梢,带来沙沙的声响。

      “可能…还是会试试物理吧。”他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清晰的决心,“我想不出更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就算以后的路难走一点,至少现在,我想尊重一下自己的那点‘傻’念头。”

      他转过头,看向南星:“你呢?有什么‘傻’念头吗?哪怕一点点?”

      南星的心脏微微缩紧。在那本厚重的《指南》里,被她悄悄圈出来又不敢多提的,正是一个以人文社科见长、但排名对她而言有些冒险的学校。

      “有…一个学校,”她低声说,像在分享一个秘密,“中文系…好像挺好的。”说完,她立刻有些后悔,仿佛暴露了一个不切实际的软肋。

      然而,江宸并没有露出任何质疑或嘲笑的表情。他只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那就去仔细研究一下它历年的录取线波动,看看有没有机会。就算要冲,也要冲得明白。”

      他的语气那么自然,仿佛在讨论一道可以拆解分析的数学题,而不是一个关乎未来的重大抉择。这种态度奇异地安抚了南星的忐忑。

      那一晚,他们在那张长椅上坐了很久。没有聊太多具体的院校和专业,更多的是分享那种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时的无措、挣扎,以及内心深处那一点点不甘熄灭的、属于自己的微光。

      他们聊起高三的疲惫,聊起对大学生活的模糊想象,聊起对未来的隐约恐惧和期待。话题天马行空,时而沉重,时而轻松。夏夜的蚊虫在路灯下飞舞,远处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

      这不像是一次解决问题的会谈,更像是一次彼此确认的仪式。确认在这场孤独的成长战役中,自己并非孤身一人。确认即使站在不同的高度,面临着不同的选项,那份关于选择的重量和迷茫,是相通的。

      最后,夜渐深,公园里的人渐渐散去。

      两人站起身,推起单车。

      “走了。”江宸说。

      “嗯。”南星点头。

      他们朝着不同的方向骑去,汇入城市的夜色之中。前方的雾依旧浓重,十字路口的风依旧很大。

      但经过这个夏夜的长谈,南星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多了一点点的勇气。那点勇气,或许不足以吹散所有的迷雾,但至少,能让她更坚定地,朝着自己隐约认定的那个方向,多看几眼,多走几步。

      选择依然艰难,但已不再那么令人窒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