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无声的答案 ...
-
高考结束后的日子,像一杯被逐渐兑入清水的浓茶,最初猛烈冲击神经的苦涩与提神效果慢慢淡去,留下一种更为悠长、却也更为平淡的余味。时间不再被切割成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单位的冲刺段落,而是重新变得连贯而缓慢,甚至显得有些……冗长。
最初的昏睡和放空过去后,一种微妙的焦灼感开始悄无声息地滋生。它不像考试前那般尖锐紧迫,却更像一种弥漫在空气里的、无所不在的背景辐射,隐隐刺激着每一根试图彻底放松的神经。班级群里的消息依旧爆炸,但对答案的热潮渐渐降温,取而代之的是对各种评分标准的猜测、对往年录取分数线的研究,以及一种集体性的、等待最终审判的躁动不安。
南星尽量避开那些过于热烈的讨论。她帮母亲做点简单的家务,整理了房间里堆积如山的旧试卷和练习册——它们最终被打包好,整齐地摞在墙角,等待被送往废品回收站,像一场仪式,告别一个时代。她看了几部一直想看却没时间看的电影,但注意力总是不太集中。她试图重拾那些被搁置已久的爱好,却发现手指和心情都还有些生疏。
那种感觉,就像一辆一直高速行驶的列车突然被踩死了刹车,车身停住了,但所有的零件都还在惯性的作用下嗡嗡作响,无法立刻适应静止的状态。
她也会时不时拿起手机,下意识地点开那个熟悉的对话框。和江宸的对话停留在考试结束那天的简单问候上,之后便是一片沉默。她有时会输入几个字,比如“你在干嘛?”或者“群里说那道题答案好像有争议”,但最终都逐字删掉了。似乎有一种无形的默契,让他们都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选择了保持距离。或许是因为都知道对方正经历着同样的内心波澜,无需多言;或许是因为那最终的结果尚未揭晓,任何交流都难免触及那个敏感的核心,不如暂时回避。
等待,成了生活唯一的主题。等待成绩公布,等待分数线划定,等待命运最终的宣判。这种等待磨人而无形,抽走了生活里大部分鲜活的色彩。
成绩公布的前一晚,南星很晚才睡着。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心脏在胸腔里跳动的声音格外清晰。她的大脑不受控制地播放着考试时的片段,那些不确定的题目,那些匆忙写下的答案,像模糊的默片镜头,一帧帧闪过。焦虑像藤蔓一样悄悄缠绕上来。
就在她辗转反侧之时,手机屏幕在黑暗中忽然亮起,幽光映亮了她的脸。
没有铃声,只有震动。一声,短促而清晰。
她拿起手机。是江宸。
信息内容只有一句话,没头没尾,如同他们之间许多次无声的交流:
「记得图书馆窗外那场金子雨吗?」
南星看着这行字,愣住了。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那个遥远的、秋光温暖的下午,古老的图书馆,窗外纷扬如金的银杏叶,他推着眼镜说“符合自由落体运动”,而她抱怨他“没情趣”……那些被漫长备考岁月尘封的、近乎褪色的记忆,忽然间变得无比鲜活,带着当时阳光的温度和纸张的沉香,汹涌而至。
那一刻,盘踞在心头的、关于明天成绩的焦灼和恐惧,竟奇迹般地淡化了一些。他没有问紧张吗,没有说明天会好的,更没有讨论任何关于考试和分数的话题。他只是用一个属于他们的、遥远的、美好的共同记忆,轻轻地敲了敲她的门,告诉她,有些东西从未改变,一直存在。
南星握着手机,指尖微微发热。她没有回复任何文字,只是从手机相册里——那几乎全是习题和笔记截图的相册——艰难地翻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一张照片。那是去年秋天,她偷偷拍下的:窗外漫天金黄的银杏叶,以及,照片一角,一个模糊的、正低头认真书写的侧影。
她将这张照片回复了过去。
没有配文。
几秒后,对方的状态显示“正在输入…”,但持续了很久,却没有新的消息发来。最后,“正在输入…”的提示消失了。
一切重归寂静。
但在这片寂静之中,某种沉重的东西似乎被挪开了,空气重新开始流动。南星将手机放在胸口,感受着那微弱的热度。窗外的夜色依旧浓重,但她的心跳却渐渐平稳下来。
她忽然明白,明天将要揭晓的那个数字,或许能决定很多事,能划分出不同的道路和未来。但它无法定义那场金子雨的温度,无法抹去那个玻璃花房里的暖意,无法否定那些无声传递的纸条和糖果所承载的重量。
那些共同经历的、琐碎而真实的瞬间,早已编织成另一份答案。这份答案,无关对错,不及分数,却静静地存放在那里,永远不会被更改,也永远不会褪色。
夜色渐淡,天际隐约透出极细微的灰白。南星闭上眼,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
在最终的答案揭晓前,她已先收到了另一份无声的慰藉,足够支撑她,平静地迎接清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