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筹备 ...
-
秋意渐浓,高二(7)班的教室里,除了日常的书卷气,还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带着汗水和拼搏气息的躁动。
秋季运动会的筹备期正式拉开帷幕,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了不同的涟漪。
体委程骁无疑是这场筹备风暴的中心。他站在讲台上,小麦色的脸庞因兴奋而发亮,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感染力:
“同学们!下个月的运动会,是我们高二(7)班第一次集体亮相!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时候到了!男子一千五、4x100接力、跳远……女子八百米、4x400接力、跳高……项目表都在这儿了!”
他挥舞着手中的报名单,“为了班级荣誉,为了咱老王班不扣我们班分,大家伙儿都积极点!尤其是长跑和接力,这是拿分大头,也是咱班以前的短板!是爷们儿是女汉子,都给我顶上!”
他热情洋溢的动员,点燃了班里不少活跃分子的热情,男生堆里响起一片附和声。
付晓冉作为新晋文艺委员,也立刻站起来响应,声音清脆:“程骁说得对!我们不仅要赛出成绩,还要赛出风格!我已经在构思入场式表演和加油口号了!大家有什么好点子都可以告诉我!”
她脸上洋溢着热情的光彩,已经开始规划啦啦队的事宜。
然而,热闹是他们的。靠窗的位置,林雾依旧像一座沉默的冰山。
她低着头,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着一些复杂的几何线条,对讲台上的喧嚣充耳不闻。运动会?集体荣誉?这些词汇离她的世界太遥远。
她只想把自己缩在那个安全的壳里,避开所有人的目光。
程骁的目光扫过全班,在几个体育特长生身上停留后,不可避免地落在了林雾身上。他想起偶然在放学后空旷操场上,瞥见过那个独自奔跑的纤细身影。
她的步伐稳定,速度不快但耐力似乎很好,跑得很专注,像在进行某种仪式。一个念头在程骁心里悄然成型。
他没有直接去找林雾。他太清楚那堵冰墙的厚度。他先是在体育课上,装作不经意地对周予安和付晓冉大声抱怨:
“唉,这女子4x400可愁死我了!张悦脚崴了,至少歇两周!临时上哪找人顶最后一棒啊?这位置压力最大,跑不好要被骂死,现在班里女生一听4x400都摇头!”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留意着林雾的反应。
林雾正在不远处拉伸,闻言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但依旧面无表情,仿佛没听见。
付晓冉果然急了:“啊?那可怎么办?我们班女子项目本来能拿分的就不多!4x400可是重点啊!”
周予安也挠头:“就是啊骁哥,你快想想办法!”
程骁故意唉声叹气:“我能有什么办法?求爷爷告奶奶呗!实在不行,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成绩差点就差点吧,总不能弃权让老王班发飙吧?”
他把“压力大”、“没人愿意”、“可能弃权”这几个关键词,精准地抛进了空气里。
坐在旁边看台上的沈疏桐,合上了手里的小说。她平静的目光扫过程骁“愁眉苦脸”的表情,又掠过不远处林雾看似毫无波澜的侧脸。
她太了解程骁的“表演”了,也隐约猜到了他的意图。她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走到正在收拾书包准备离开的林雾身边。
林雾察觉到她的靠近,抬起头,眼神带着惯常的平静询问。
沈疏桐没有看程骁那边,仿佛只是在和林雾进行最普通的课间对话。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带着她特有的平淡和精准,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4x400缺个人,程骁快疯了。好像没人愿意跑最后一棒,压力太大。”
她说完,目光平静地落在林雾脸上,没有任何催促或暗示,只是陈述。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林雾沉寂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程骁的“表演”要深。
压力大…没人愿意…最后一棒…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精准地刺中了林雾内心深处某个隐秘的角落。
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尽管是被迫的),一种对“压力”近乎自虐的挑战欲,还有一丝…或许是对沈疏桐那份沉默守护的微弱回应——她愿意尝试去触碰一下那个壳外的世界,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
林雾握着书包带的手指微微收紧。她没有立刻回应沈疏桐,只是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
几秒钟后,她才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算是对沈疏桐信息的接收,然后背起书包,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离开了操场。
沈疏桐看着她的背影,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她知道,种子已经埋下。
第二天放学后,喧闹的教室渐渐安静下来。程骁正对着报名单发愁(这次是真的有点愁了),付晓冉在旁边帮忙整理啦啦队名单。周予安在擦黑板。
林雾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她收拾好书包,在原地站了几秒,仿佛在积蓄勇气。然后,她转过身,脚步很轻地走向程骁的座位。
她的到来让程骁、付晓冉和周予安都愣了一下。
林雾停在程骁桌前,没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桌面上那张报名单上。她的声音很轻,像初秋傍晚的微风,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
“…最后一棒,我来。”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程骁猛地抬起头,眼睛瞬间瞪大,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激动,差点脱口而出一堆赞美之词!
但他硬生生忍住了,想起沈疏桐之前的提醒:“对她,少说废话”,只是用力地、非常郑重地点头,声音也刻意压低了,带着一种战友般的信任:“太好了!林雾!谢了!” 他把报名单推过去,指着女子4x400最后一栏。
付晓冉捂着嘴,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被旁边的周予安一把拉住,示意她冷静。周予安也咧着嘴,无声地对林雾竖了个大拇指。
林雾拿起笔,在最后一棒的空格里,一笔一划、极其工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林雾。
写完,她放下笔,没有看任何人惊讶或欣喜的表情,只是低声说了句:“…走了。” 便转身快步离开了教室,仿佛刚才的举动耗尽了她所有的勇气。
直到林雾的身影消失在门口,付晓冉才激动地小声尖叫起来:“啊啊啊!她答应了!她真的答应了!疏桐!你听到了吗!” 她看向不知何时已经回到座位上的沈疏桐。
沈疏桐正慢条斯理地收拾着书包,闻言头也不抬,嘴角却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嗯,听到了。” 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程骁看着报名单上那娟秀有力的“林雾”二字,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又充满期待的笑容。他知道,这块最难的“冰”,终于被他(或者说被沈疏桐)巧妙地融开了一道缝隙。
训练开始了。程骁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项目,制定训练计划。
男子一千五和4x100是他的主战场,他带着周予安和几个男生在跑道上挥汗如雨,口号喊得震天响。
付晓冉则把啦啦队的排练搞得有声有色,彩球、口号、甚至简单的舞蹈动作,热情洋溢,感染了不少女生加入。
而林雾,依旧是那个游离在集体之外的异类。
她从不参加集体热身,总是掐着点独自来到操场角落。当其他队员在程骁带领下进行交接棒练习、战术讨论时,她只是安静地在跑道最外侧,一圈接一圈地跑着。
她的步伐稳定,呼吸均匀,速度不快,但节奏感极强,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韵律和专注。她跑得很认真,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汗水浸湿了她的额发和后背,她却浑然不觉,眼神始终平视前方,带着一种冰冷的、近乎机械的坚定。
沈疏桐有时会出现在操场边的看台上。她通常带着一本书,坐在远离人群的位置。
她的目光大部分时间落在书页上,但偶尔会抬起眼,越过喧闹的训练场,落在那道在跑道边缘独自奔跑的纤细身影上。
夕阳的余晖将林雾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出一种孤独却异常坚韧的力量感。沈疏桐的眼神很平静,但眼底深处,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和了然。
有一次,林雾跑完计划中的距离,停下脚步,微微喘息着调整呼吸。她下意识地抬头,目光恰好撞上看台上沈疏桐望过来的视线。两人隔着大半个操场的距离,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
没有言语,没有笑容。
林雾的眼神依旧平静,但沈疏桐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近乎“确认”的情绪。
沈疏桐也只是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仿佛在说:“我看见了。”
随即,林雾移开目光,走到场边拿起自己的水杯。沈疏桐也低下头,重新看起了书。一个无声的、只有彼此能懂的交流在瞬间完成。
程骁也注意到了林雾的训练状态。一次训练间隙,他拿着两瓶功能饮料走过来,递给正在擦汗的林雾一瓶,语气带着真诚的佩服:“林雾,你这耐力可以啊!跑了这么多圈,节奏一点没乱!以前练过?”
林雾看着他递过来的饮料,没有接,只是拿起自己的水杯喝了一口,才淡淡地说:“…没有。” 声音依旧很轻,但不再是完全的拒绝交流。
程骁也不在意,自己拧开一瓶喝了一大口,笑着说:“那更厉害了!天生的!最后一棒交给你,我放心!” 他没有追问过去,只是表达了对她现在能力的认可。
付晓冉也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几张草图:“林雾林雾!你看!这是我设计的啦啦队加油牌!专门给你做的!上面画了个超酷的闪电,还有你的名字!” 她献宝似的把草图递到林雾面前。
林雾看着那花里胡哨的草图,上面画着一个夸张的闪电符号和“林雾加油”四个大字,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身体下意识地微微后倾,显然对这种过于直白的热情感到不适。
沈疏桐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瞥了一眼草图,语气平淡地吐槽:“付晓冉,你这闪电画得像扭曲的蚯蚓,确定不会把林雾吓跑?”
“喂!沈疏桐!”付晓冉立刻炸毛,“哪有那么难看!”
周予安在旁边嘿嘿傻笑。
林雾看着她们斗嘴,看着付晓冉气鼓鼓的样子,又看了看沈疏桐那带着点戏谑却解围的眼神,紧绷的嘴角似乎有极其微弱的松动。
她最终没有对加油牌发表意见,只是又喝了一口水,低声说:“…随便。”
这简单的两个字,在付晓冉听来简直是天籁!她立刻把“随便”当成了默许,兴高采烈地跑去继续完善她的“蚯蚓闪电”了。
训练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林雾依旧沉默,依旧独来独往,但班里的同学,尤其是参加接力的女生,渐渐习惯了她的存在方式。
她们不再试图拉她加入讨论,但会在她跑过身边时,小声地说一句“加油,林雾”。林雾通常没有回应,但脚步似乎会稍稍加快一丝。
一次强度较大的变速跑训练后,林雾脸色比平时更白,扶着膝盖在跑道边喘息,额头上全是冷汗,显然有些体力透支。
付晓冉拿着毛巾和水想过去,被程骁拦住了,他看出林雾此刻需要空间。
这时,沈疏桐从看台上走了下来。她手里没有毛巾和水,只是走到林雾身边不远处,很自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独立包装的巧克力威化饼,放在林雾旁边的跑道沿上,声音平淡无波:“低血糖晕倒会拉低班级平均分。”
说完,她没等林雾反应,就转身走回了看台。
林雾看着那包小小的威化饼,又看了看沈疏桐离开的背影。剧烈的喘息慢慢平复。
她沉默了几秒,最终伸出手,拿起那包威化饼,撕开包装,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甜腻的味道在口腔化开,补充着消耗殆尽的糖分,也带来一丝奇异的暖意。
程骁远远看着这一幕,心中了然。他拍了拍旁边还在担心的付晓冉:“行了,有沈大夫在,没事。”
运动会前一周的班会。王老师难得地没有板着脸,而是带着一丝期许:“运动会的筹备,程骁和付晓冉同学组织得不错,大家也都积极参与训练,很好!我要强调几点:
第一,安全第一!第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现我们高二(7)班的精神风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她目光扫过全班,尤其在几个活跃分子身上顿了顿,“集体荣誉感!我不希望看到任何影响班级团结、破坏比赛秩序的行为!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这次,全班的声音格外响亮整齐,带着即将上战场的兴奋和决心。
林雾坐在座位上,依旧安静。她看着窗外渐渐染上金黄的树叶。运动会…那个喧嚣的、充满人群的地方…她本能的感到排斥。
但低头时,指尖仿佛还能感受到接力棒冰冷的触感,耳边似乎回响起沈疏桐那句平淡却充满力量的“压力太大”。
她握了握拳,指尖冰凉。掌心似乎还残留着那天在楼梯间崩溃时,沈疏桐怀抱的温度。那份温暖和守护,是她冰封世界里唯一真实的光亮。
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胸腔里那片荒原,似乎因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和身边那份无声的支撑,而滋生出一点点微弱的、名为“勇气”的绿意。
筹备期即将结束,真正的考验就在前方。
高二(7)班的每一个人,都将在运动会的赛场上,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和答案。
而林雾知道,无论终点等待她的是什么,在她踉跄跌倒时,总会有一只手,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和令人安心的温度,稳稳地扶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