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突破口在电表上? ...
-
当源明雅推开那扇挂着“信号情报分析班”牌子的门时,一股混杂着速溶咖啡、外卖餐盒和电子设备散热所产生的独特暖风扑面而来。这里与刚才的会议室天差地别,更像是一个大型公司的IT支持部门。数十个工位被隔板隔开,分析员们大多穿着便服,在多联屏前专注地工作,桌角上堆着几摞厚厚的、已经翻旧了的技术手册和打印出来的资料。
房间里并不安静,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数台高性能工作站风扇发出的持续嗡鸣,以及角落里打印机工作的嘎吱声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忙碌而紧张的背景音。大部分屏幕上显示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文本日志和数据表格,偶尔有几块大屏幕上投射着实时的网络流量监控图,但上面的曲线大多平稳,远没有电影里那么激动人心。。
一名戴着眼镜、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子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快步迎向她。他是信号情报分析班的班长,菊池。
“警视。”他微微躬身,眼圈下的黑眼圈证明了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很长时间。
“情况如何,菊池班长?”明雅没有多余的寒暄,直入主题。
“请这边看。”菊池将她引到一面主显示墙前,调出了几张核心的数据图表。“我们按照您的指示,对所有未归还者所在的医院网络出口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的流量监控。”
屏幕上,一张日本地图被点亮,数百个光点从各大城市的医院位置汇集而出,最终如百川归海般,全部指向了位于东京的一个红色目标点。数据流的图表显示出一种稳定而巨大的带宽占用,波形平稳,没有任何中断的迹象。
“正如您所见,所有300名受害者的NERvGear,至今仍在与外界进行着海量的数据交换。数据包的流量、频率和大小,都完全符合一个深度沉浸式VR程序运行时的特征。”菊池指着屏幕上的一个IP地址段落解释道。
“我们对这些数据包的目标地址进行了路由追踪,最终确认,所有的流量都指向了同一个终点——ARGUS公司的旧数据中心,也就是SAO服务器集群的物理所在地。这与须乡伸之的说法完全吻合。”
菊池顿了顿,总结道:“从纯粹的信号情报角度来看,警视,须乡伸之的话似乎是真的。受害者们确实被困在那个仍在运行的SAO服务器里。”
明雅静静地听着,目光在那张巨大的网络流量图上没有离开分毫。那张图是如此的清晰,逻辑是如此的完美,证据链是如此的完整。
但正因如此,才让她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菊池班长,”她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周围几名竖着耳朵听的分析员都集中了精神,“这个证据链太完美了。就像是有人精心设计好,专门为了让我们看到一样。”
“您的意思是?”菊池有些不解。
“我们一直在一个维度上思考问题——数据的维度。”明雅转过身,面向菊池,“让我们换一个维度。物理维度。”
她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比划了一个想象中的艾恩葛朗特的形状。
“一个能够支撑起艾恩葛朗特那样庞大世界的服务器集群,哪怕现在只是为了维持300个人的意识连接,其所需要的计算能力也绝对是天文数字。庞大的计算,必然会消耗庞大的电力,同时产生庞大的热量。那应该是一头吞食着电力的钢铁巨兽,而不是一台仅仅维持着基础供电、安静待机的机器。”
菊池的眼神变了。他是一个信号专家,但他立刻理解了明雅话语中的含义。他们一直盯着虚拟世界的数据流动,却忽略了支撑这个虚拟世界存在的、最根本的物理法则。
“警视,您的猜想是”
“我猜,那头巨兽,根本就没有在咆哮。”明雅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它可能只是在打盹,甚至,已经睡着了。”
她不再犹豫,从口袋里取出了那部红色的加密通讯器,按下了快捷通话键。她的动作果断而迅速,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这里是‘巫女’。”她的声音通过加密信道传了出去,冰冷而清晰。
短暂的电流声后,一个沉稳的男声从听筒里传来:“‘巫女’,这里是‘乌鸦’,在ARGUS数据中心待命。”
“乌鸦,我需要你立即执行一项物理侦察任务。”明雅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进入封存着SAO服务器集群的机房。找到为那几组机柜供电的智能配电单元,也就是iPDU。我需要你读取上面所有实时的功耗读数,电流、电压、功率,所有你能看到的数据,立刻拍照,直接发送到我的加密终端上。”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记住,只是观察和读取,不要进行任何物理接触,不要触发任何警报。明白吗?”
“是,‘巫女’。明白。”
通讯切断,明雅将通讯器放回口袋。她转过身,重新看向那面仍在显示着巨大数据流量的屏幕,眼神深邃。
菊池和周围的分析员们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看着源明雅的侧脸,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期待。他们知道,一个可能颠覆整个案件调查方向的指令,刚刚被发出去。
现在,他们要做的,只有等待。
源明雅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那个来自物理世界的、绝不会说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