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长街灯灭 ...
-
夏珩书的葬礼,来了很多人。
有合作过的导演演员,有工作室的学生,还有很多素未谋面的粉丝,捧着白菊站在路口,默默看着灵车驶过。
乐瑶穿着黑色的旗袍,是当年他母亲送给她的那件。她的眼睛红肿,却没有哭出声,只是紧紧握着安安的手,看着照片里那个笑得温和的人,心里像被挖空了一块,冷风呼呼地往里灌。
夏珩书的父母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阿姨拉着乐瑶的手,哭得几乎晕厥:“怎么会这样……他答应过我,拍完戏就回家的……”
乐瑶拍着她的背,想说句安慰的话,却发现所有语言都苍白得可笑。
葬礼结束后,乐瑶回到空荡荡的家。客厅里还放着他没看完的登山杂志,书房的书桌上摆着他写了一半的剧本批注,冰箱里还有他临走前买的牛奶,保质期刚好到他预计回来的那天。
她走到钢琴前,掀开琴盖,指尖落在琴键上,却弹不出一个音符。以前总觉得,这房子里的烟火气是她和他一起酿的,如今他走了,所有的温度都跟着散了。
安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没出来。乐瑶敲开他的房门,看到少年正对着夏珩书的奖杯发呆,眼眶通红:“妈,爸是不是还在山上?他是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乐瑶走过去,抱着他的头,贴在自己胸口:“爸爸变成星星了,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骗人。”安安哽咽着,“星星不会给我修自行车,不会在我考砸的时候,假装生气地骂我。”
乐瑶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喘不过气。是啊,星星怎么会替代他呢?那个会在雪地里给她暖手,会在她演砸戏时偷偷塞润喉糖,会在深夜抱着孩子哼儿歌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日子还要继续。乐瑶重新开了工作室,只是不再教表演,改成了剧本朗读会。每个周末,她会带着大家读夏珩书演过的剧本,从《浮城旧事》到《街角的暖光》,她的声音平静,却总能让听的人红了眼眶。
有人问她:“不觉得难过吗?”
乐瑶笑着摇头:“他说过,每个角色都在替没机会说话的人活着。现在,我替他把这些故事说下去。”
安安考上大学那年,选择了导演系。开学前,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夏珩书的墓前坐了一下午。回来时,他对乐瑶说:“妈,我想拍一部电影,讲一个男演员和女演员的故事,他们在娱乐圈里相遇,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最后……最后男演员去了很远的地方。”
乐瑶摸了摸他的头,眼里的泪终于落了下来:“好啊,妈妈给你当制片人。”
电影拍了两年,上映那天,乐瑶坐在电影院的第一排。屏幕上,年轻的男演员眉眼像极了年轻时的夏珩书,他对女演员说:“别怕,有我在。”
那句话,他当年也对她说过。
散场时,外面下起了雨,和他们第一次在片场相遇那天一样。乐瑶撑着伞,沿着长街慢慢走。路灯亮了起来,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却再也没有另一个影子,与她并肩。
她走到街角的老地方,那里曾是他们一起看月亮的露台。乐瑶抬头望着天,星星很少,只有一颗特别亮,像他当年送给她的那枚戒指。
“夏珩书,”她轻声说,声音被风吹散在雨里,“你看,我把日子过成诗了,可你不在了。”
雨越下越大,打湿了她的头发,也打灭了长街的最后一盏灯。
原来与光同尘的最终章,不是并肩看遍烟火,而是我带着你的光,独自走完剩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