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并肩 ...
-
那场深夜里无声的数字交锋,像一道鸿沟,横亘在了陆淮与顾琰之间,让两人本就紧张的关系,降至冰点。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之间的“偶遇”消失了。即使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或在食堂吃饭,他们也会刻意地拉开最远的距离,仿佛对方是某种会传染的病毒。空气中充满了无形的、冷硬的墙。
林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不止一次地看到,陆淮的目光会状似无意地扫过顾琰,那眼神,比以往更加复杂,更加深邃,像一口看不见底的深井。而顾M琰,则比以前更加沉默,更加孤僻,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请勿靠近”的冰冷气场。
“喂,陆淮,”一天,林昊终于忍不住问道,“你和那个顾琰,是不是吵架了?感觉你们俩之间气氛不对啊。”
“不关你的事。”陆淮冷冷地回答,擦拭着手中刚保养完的枪械零件,头也不抬。
“切,不说算了。”林昊撇撇嘴,“不过说真的,那个顾琰虽然看起来冷冰冰的,但实力是真没得说。上次虚拟战场之后,好多人都想拉他入队呢。对了,下周的‘跨学科小组任务’,你准备找谁组队?”
“跨学科小组任务”,是联邦军事学院的一项传统。旨在打破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让指挥系、信息系、工程系、后勤系等不同专业的学员,自由组队,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任务,以考验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综合应用能力。
陆淮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一向独来独往,对这种需要和别人“合作”的任务,充满了本能的排斥。他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最完美地解决问题。
“随便。”他敷衍地回答。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和他开玩笑。
几天后,当小组任务的分组名单公布时,陆淮的名字,赫然和顾琰的名字,出现在了同一个小组里。
他们的小组,总共五个人。除了指挥系的陆淮和信息系的顾琰,还有工程系的天才少女苏洛,后勤系的稳重学霸陈默,以及作为突击手的林昊。
他们的任务是:修复一个被不明病毒感染的、古老的军用数据基站,并从中找回一份被损坏加密的、关于“联邦早期能源危机”的历史档案。
这是一个极度复杂的任务,既考验指挥官的统筹能力,也考验信息专家的破解能力、工程师的硬件修复能力和后勤人员的资源调配能力。
当小组五人在指定的任务准备室第一次集会时,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林昊试图活跃气氛,但陆淮从头到尾都板着一张脸,像一尊冰雕。而顾琰,则抱着他的个人终端,坐在最远的角落里,一言不发,仿佛一个透明人。
“咳咳,”作为组长的陆淮,最终还是不得不履行他的职责,他清了清嗓子,用他那贯有的、命令式的口吻,开始分配任务,“林昊,你负责外围警戒。苏洛、陈默,你们负责硬件检测和能源供给。我负责总体指挥和突发状况处理。”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角落里的顾琰,声音冷了几分:“顾琰,你负责……”
“我负责病毒清理、数据解密和档案修复。”顾琰没等他说完,就平静地接过了话。他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充满了专业人士的自信。
陆淮看着他,眼神复杂。他本想给顾琰一个下马威,让他负责一些辅助性的信息筛选工作,但对方却直接点出了最核心、也是最艰难的任务。
这是一种无声的宣示:我不需要你的安排,我知道我该做什么。
陆淮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冷冷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许了。
任务开始了。他们进入了一个高度模拟的、废弃的数据基站。环境昏暗、潮湿,充满了危险。
陆淮的指挥能力毋庸置疑。他冷静、果断,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精准到秒。在他的调度下,小组很快就清理了外围的物理障碍,来到了核心机房。
但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
“病毒很棘手,”苏洛看着面前闪烁着无数红色警报的服务器,皱起了眉头,“这是一种自适应变异病毒,我们每尝试破解一次,它就会生成一套新的防御逻辑。而且,它正在不断地侵蚀核心硬盘,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能源系统也不稳定,”陈默擦了擦额头的汗,“备用能源只能再支撑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内如果我们不能稳定主能源供给,整个基站就会彻底报废。”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顾琰身上。
现在,压力全在他这边了。
顾琰的脸色苍白,但他眼神却异常地明亮。他将自己的终端接入了主服务器,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了一片残影。无数行代码和数据流,在他的屏幕上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陆淮站在他身后不远处,默默地看着。他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代码,但他能看懂顾琰的操作逻辑。他发现,顾琰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和病毒进行正面对抗,而是像一个最高明的外科医生,绕开了病毒的核心防御,直接开始分析基站最底层的、最原始的构架代码。
他在釜底抽薪。
“找到了,”几分钟后,顾琰轻声说道,“病毒的变异逻辑,依赖于基站的一个散热风扇的转速频率。只要我们能将3号散热模块的转速,精确地控制在每分钟729转,就能暂时‘欺骗’病毒,让它进入休眠状态,为我们争取10分钟的时间。”
“729转?这么精确?”苏洛惊呼起来,“我们怎么可能控制得这么准?”
“可以。”陆淮的声音突然响起。他走到控制台前,看了一眼复杂的物理结构图,立刻指出了一个地方,“这里的物理旁路,可以绕过智能控制系统,手动调节3号模块的供电电压。陈默,计算出对应的电压值。苏洛,准备进行物理连接。”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顾琰。
顾琰有些诧异地抬起头,看了一眼陆淮。他没想到,陆淮竟然能立刻理解他的意图,并瞬间找到了最直接、最高效的物理解决方案。
陆淮也感觉到了他的目光。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愣着干什么?执行。”
顾琰立刻收回目光,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但他的心底,却泛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异样的涟漪。
这是一种……被理解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小组展现出了惊人的协作效率。顾琰负责在数据层面指引,陆淮负责将他的指令转化为精准的物理操作。一个是大脑,一个是手脚。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但每一个指令的下达和执行,都天衣无缝。
“左侧第三块数据晶格,物理连接有轻微的信号衰减,会导致数据冗余。”顾琰盯着数据流,头也不抬地说道。
“苏洛,用2号备用线路替换。”陆淮立刻下令。
“加密算法中段,有一个基于‘梅森素数’的逻辑陷阱,强行破解会触发数据自毁。”
“所有人暂停操作。顾琰,你有解决方案吗?”
“给我三十秒。”
三十秒后,顾琰找到了那个逻辑陷阱的一个微小漏洞。
“好了。”
在他们的完美配合下,病毒被成功隔离,损坏的档案也被一点点地修复、解密。
当最终的“任务完成”提示音响起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疲惫而喜悦的笑容。
只有陆淮和顾琰,依旧沉默着。
任务结束后,在准备室里,林昊兴奋地大呼小叫:“我们成功了!天哪,顾琰,你简直是个怪物!你是怎么想到那个散热风扇的点子的?”
顾琰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陆淮,突然开口了。
“你的思路很独特。”
他的声音不大,依旧带着冰冷的质感,但却不像以往那样,充满了审视和压迫。
顾琰的脚步顿住了。他转过头,有些不解地看着陆淮。
陆淮没有看他,只是低头检查着自己的装备,但他的耳朵,却微微有些发红。
“表现得不错。”他又补充了一句。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任何人,径直走出了准备室。
顾琰站在原地,愣了很久。
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温柔地,撞了一下。
他知道,陆淮的这句“不错”,和他从老师、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任何一句“你很优秀”、“你是个天才”都不同。
那是一种……来自同类的、基于能力的认可。
是一种不需要言语的、纯粹的欣赏。
是在那堵冰冷的、充满了怀疑和对立的墙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丝微小的裂缝。
阳光,似乎,从那道裂缝里,透进来了那么一小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