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迷雾 ...
-
与顾琰在林间小路那场不欢而散的“交谈”,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陆淮的心里。他第一次发现,有人的意志,可以坚硬到连他最引以为傲的压迫感都无法撼动分毫。
挫败感和一种前所未有的、被挑起的好奇心,驱使他做了一件他通常不屑于做的事情——向自己的导师求助。
他的导师,明面上是联邦军事学院战略系的首席教授,白发苍苍的陈景文,一个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老者。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FSS的资深顾问,也是陆淮父亲的至交好友,算是看着陆淮长大的长辈。
陆淮在一个傍晚,走进了陈教授位于学院最顶层的、可以俯瞰整个校园的办公室。
“什么事,能让你这个万年不主动找我的小子,亲自跑一趟?”陈教授正戴着老花镜,研究着一副古老的星际棋盘,头也不抬地问道。
“我遇到了一个麻烦。”陆淮言简意赅,将他与顾琰的数次交锋,以及自己的怀疑和判断,用最客观、最不带情感的语言,进行了一次简报。他隐去了所有关于个人情绪波动的细节,只将顾琰描述成一个“身份不明、能力异常、疑似FIS特工”的潜在威胁。
陈教授听完,缓缓地落下了一颗棋子,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他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镜片,深深地看了陆淮一眼,那眼神,充满了洞悉一切的智慧。
“FIS……联邦情报总署,”陈教授慢悠悠地说道,像是在品味这个词,“一群喜欢躲在阴影里,用信息和谎言当武器的‘绅士’。他们和我们FSS这种习惯于用手术刀直接切除病灶的‘屠夫’,向来不是一路人。”
他的比喻,粗俗却精准。
“所以,他真的是FIS的人?”陆淮追问。
“我不能告诉你答案。”陈教授摇了摇头,端起一杯热茶,吹了吹气,“FSS和FIS之间,就像两堵看不见的墙,我们有我们的规则,他们有他们的秘密。这是联邦高层为了权力平衡而刻意为之的局面。我能告诉你的,只有一点。”
他放下茶杯,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完成你自己的任务,‘影’。不要试图去敲另一堵墙,那只会让两堵墙都出现裂缝,让真正躲在暗处的敌人,有可乘之机。联邦,经不起另一次内耗了。”
陈教授的话,信息量巨大。他没有直接点破,却已经给出了最明确的暗示。
第一,顾琰确实“属于另一方势力”,而且这个势力,就是FIS。
第二,高层默许甚至鼓励两大情报机构在学院内各自行动,互不干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有“真正的敌人”在虎视眈眈。
陆淮沉默了。
他那非黑即白的世界观,第一次出现了灰色的地带。在过去,任何非我方人员,都会被他自动归类为“敌人”或“潜在威胁”。但现在,他必须学会在自己的认知里,为顾琰和FIS,开辟出一个新的分类——“可能属于友方但信息不透明的竞争者”。
这个认知让他感到极度不适。他讨厌这种模糊不清、无法掌控的局面。
“我明白了。”陆淮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陆淮,”陈教授突然叫住了他,“你父亲曾经说过,你很像他,但也比他更像一块冰。冰的优点是坚硬,无坚不摧。但缺点,是太脆,也太冷,容易伤到自己,也容易……错过一些冰融化后的风景。”
陆淮的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需要风景,我只需要完成任务。”
说完,他便大步离开了办公室。
陈教授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目光重新落回那盘复杂的棋局上。
而陆淮,走在黄昏的校园里,心中却掀起了波澜。导师的话,不仅没有让他放下对顾琰的戒备,反而激起了他更深的好奇心。
FIS……他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他们的行事风格是怎样的?他们培养出的特工,都是像顾琰这样,像个谜一样,让人看不透吗?
他决定,要亲自去探究一下这个神秘的“友商”的底细。这已经不仅仅是任务的一部分,更像是一种……源于雄性好胜心的、纯粹的征服欲。
他要了解顾琰,了解他的一切,然后,在下一次交锋中,彻底地、全方位地,战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