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海底针与无上道 ...

  •   晚饭前后,李乘风写了一封信。

      收信人陆星槎,内容关于自己的筑基进度、思考与展望。

      她想着这孩子是剑尊大人一手教出来的,那么修行的问题请教他,也就约等于请教本界最强战力之一。

      又问兰叔要了点富余的茶叶,包几包。鼓鼓一封信,走李余望的渠道寄出去。

      *
      *

      这一晚,她梦见前世看的最后一场球。

      当时大约是某个临近圣诞的年尾。一位曾经缔造王朝的巨星,在职业生涯暮年的一场常规赛。天冷路滑,但她还是买了票去现场助威。

      结果被暴杀五十多分。她在梦里重温了那颗巨星的陨落,也看见那时在场边座位上,摧心肝、不成声的自己——都是经历过的,其实过去还不到七年。然而很少想起了,全被埋在无悲无喜的心海底,化为一根针,在万籁俱寂时扎人一下。

      她蓬乱着头发醒来,一片黑暗中,身旁小男孩在均匀地呼吸。

      于是趿鞋,下地,出屋。

      今夜月光格外明亮。她仰头看天。夜色澄净,是另一片心外之海。夜风汹涌地穿行,如逐渐高涨的潮汐。月亮在薄云背后,像一枚发光的白螺。四野群山黢黢,沿着小隐山山脉的沟回有序生长,在月光下悄悄拔节,成为海底的珊瑚。

      她在院中盘膝席地而坐,想象自己是一尾珊瑚间的小鱼,向海心沉潜下去。

      白天一系列的遭遇,夜里的乱梦,不眠的月光,沉醉的生灵……她心头肿胀温热,而灵台清澈光明。

      抬手牵引月华,抽取丹田气海里一缕灵气,诵“玄”字咒。

      空气震动,将一道风的浪头撞得粉碎。恰似鱼儿摆尾,抽打了一记洋流。

      李余望披衣出来,在身后看着她动作。

      她捉一线光,抽一缕灵气,念一句偈,绞缠成一股力道,不再释放出去,而是拧紧,系在心口,像一道被约束的波澜。再做出一条,拧紧,系在额头。拧紧,系在两腕。系在大腿。系在腰间。脚趾。肚子。肩膀。咽喉。

      如是重复十余次,双手便如炮膛般红热了。

      随着疲劳逐渐袭来,单次可控的气量在缓缓提升。她周围渐渐被种出一蓬蓬勃发的灵流海草,随夜风乱舞。

      她着了魔般停不下来。

      直到月亮落下,天边泛起鱼肚白。气海中所有的灵气被挥霍一空。

      她仰面躺倒,眼睛一闭,睡去了。

      身后李余望以及后来出屋的兰叔、李小龙,三人等得都困了。此时终于一齐上前,将她搬回小床。

      *
      *

      旭日初升,照亮满院狼藉。李余望捶胸顿足:我新种的小花路!

      李乘风一觉睡到午饭才醒来。

      兰叔格外多做了点精细的,问:“为什么要这样修炼?

      这有点把她问住了。

      就好比一个梦,虽然和现实一定也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但很难说清为什么某个地方要那样发展。现实里的事情,常常来不及梳理出很扎实的逻辑链,就发生了。

      但是在讲究“因果”的修真界,这么想属于修行观有问题。

      “我睡觉到半夜,心有所感。”李乘风真假参半:“有个问题:筑基了之后,就没有汗毛了吧?”

      李小龙:“蛤?”

      李乘风:“爹和李小龙筑基了,你俩没有汗毛了。兰叔化形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化出汗毛。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兰叔:“一般认为,体毛会阻碍灵气的自然吸收和交换。洗筋伐髓的本质就是去除后天杂质,身体开始向更适应灵气运转的方向进化。”

      李小龙:“扯淡。越厉害的灵兽,鳞甲羽毛越硬。我觉得就是第一个洗髓的人说‘毛多,难看!’后面的就随大流了。如果真的阻碍灵气,做什么一个个头发留那么长?”

      李乘风:“正是如此!我认为有毛的身体更能感知灵气的存在。危机来临之前,人会‘寒毛直竖’;也有人说,‘没有汗毛之后,对风的体验就会差一些’;还有些大能可以给毛发赋予神魂与性灵,制造分神。李小龙烧饭的时候,如果手上有汗毛,更不容易被烫到,对不对?”

      李小龙:“竖子休得胡言乱语,你爹我八岁起就没烫过自己了!”

      “那和你昨晚不睡觉有什么关系?”李余望问到重点。

      “就是梦到了这个,所以想用灵力模拟毛发,做一些‘神魂之须’,以后筑基了留着用。但是……手艺比较粗糙。”

      李余望瞥了一眼乱糟糟的院子,感觉她说“粗糙”还是谦虚了。

      兰叔若有所得:“我们器灵的先贤说过:当你进入人的世界,灵的心思就化为梦;此世未竟的诗行,会在彼世的梦中得见。”

      李小龙:“怪不得我一见你就亲,你前世是毛球兽哇。”

      李乘风:“总而言之,以后我也想沿着这个思路去修炼。如果我能把灵气压缩到汗毛那么小,那就敢说基础扎实,有信心去下个境界了。如果能操纵与汗毛同等精细的灵流,那就敢出去和人打架了。”

      系统:【真的假的?我以为你就是突然疯了。】

      李乘风:【不管是化气成液、化气为石还是化气为汗毛,咱们都需要把气凝实一些——所有修真小说主人公升级前都要过这么一道啊!你问这个反倒显得没常识吧。】

      系统:【哔——,窝湿机器人,窝妹油常识。】

      李乘风:【反正现在咱必须经历梳理灵气、压缩踩实这一步,不然容易从配角位格向炮灰滑落。】

      系统:【说起来,我见过有穿书文主角在结丹的时候,把金丹炼成九大行星和戴森球来着。】

      李乘风:【你当我不想?我纯纯不会。非专业人士怎么手搓戴森球?给我图纸我都看不懂。】

      李小龙突然抓住了华点:“你要和谁打架?”

      李乘风:“没有要和谁打架啊?只是一个类比。”

      李小龙:“我知道后山有一头野猪,皮糙肉厚,只怕金针破体,很适合你练手。回头带你去打?”

      兰叔:“哦?那头野猪吗,我也认识的。那个不能打的呀,那是持恒峰给膳堂养的。”

      李小龙:“不管。散养的又没写名字,在大家的后山睡觉,吃了大家的果子,就是大家都可以打。”

      系统:【打点什么东西也不错啊老板,你实战经验还完全空白呢。】

      李乘风:【你不要在大家聊天时插话,我容易错频。】

      李余望:“打野猪之前先把院子修好,地铲平。”

      李乘风:“我没说要打!要打李小龙去打!”

      李小龙骄傲仰头:“我都筑基了,以大欺小算什么英雄好汉。”

      *
      *

      接下来的日子,李乘风的生活变得极度规律。

      每日寅时即起,跃上屋顶,学着无数起点男主的样子,面朝东方将升未升的旭日,吸纳只在日出一刻出现的紫气。

      勤奋的人是大多数。放眼望去,外六峰弟子宿舍的房顶上,尽是打坐的人。

      吐纳完毕,回到清凉的室内,开始每日例行的灵锻:

      以《灵韵初识》的“判”字真言为锤,以自身气海为砧。引动体内已存到满溢但尚未完全驯服的灵气,压缩、提纯,去芜存菁,直至灵力凝实如水银,如臂指使,存入气海之底。

      沉闷的、只有她自己能听到的震动,整日在体内回荡。整个过程总体重复,但细节上不尽然:

      如同将蓬松的棉花捶打成大马士革刚,每一块的纹理都可以做出新花样。有时可以做得很漂亮,若以后有了密友,可以邀请入内欣赏。而要做到这点,对神魂控制力的要求极高,一丝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与专注力、掌控感和身心承受的极限拉锯,是她的趣味所在。

      水银灵气运转间带着隐隐的风雷之声,气海障壁也日趋坚韧。李乘风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每一分努力都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远超同阶的灵力质量。如此可量化的、实时反馈的进步,带来极大满足感。不断突破极限,清晰地感受到能力的增强,亦令人振奋。

      每一天锻冶结束,都伴随着经脉的胀痛和精神的极度疲惫,然而李乘风乐此不疲。修行之初,一切都是新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那种期待感令人上瘾。为了防止她爽过头肝出内伤,系统启用了防沉迷功能,在经脉或神魂负荷达到临界的时候发出警报。

      在安全的环境里,无后顾之忧地刷级,真是给肝帝量身定做的好游戏。

      *
      *

      陆星槎的回信很快寄来了。

      除了简单问候、期待祝福外,关于修行问题,陆星槎确实给出了专业见解。

      首先:凝实基础很好,修行不必求快。

      “师妹说想要进益,正从一日一日的修行里下功夫,抵住了一蹴而就的诱惑,是明智的做法。师妹年不过垂髫,已有这般定力,真为你高兴。

      “虽然经常能听到江湖上称颂某氏某派出了少年天才,‘二十岁的筑基’‘一百岁的金丹’‘一夜悟道便连跨两个境界’云云,但这并不值得推崇,或者说,不值得咱们去竞争。一万年后大家都在渡劫,谁在乎小时候一两步的快慢?属于师妹的缘法,不会因你生得晚了、修行慢了就错过;反之,若需要勉强自己才能争得,最后总会失去。

      “千载旦暮,不争朝夕。重要的不是有多早、有多快,而是长长久久、正直明白地活下去,以有穷之躯做无限之功业。譬如咱们的师祖,归墟剑尊,在万年前一剑断西山,一力终结了灵矿之灾,奠定此世百家争鸣的格局。纵然未能迈入合道境界,但后人世代香火供奉,照样得塑仙身。

      “如果太专注于结果,可能会错过过程。然而对于寿元漫长的修行者来说,‘道’来自于时间的积累,出于经验的沉淀,所以或许‘过程’才是全部。那些急于抵达终点、获得力量的人,或是感受不到过程的迷人之处,或迫于某种压力或为满足某些欲望而去修行,皆非出于自己的本心——可若不是纯然的享受,缺乏天性的亲近,没有对修行背后真理的自我理解,又怎可能走得深远呢?

      “师父说,真正的天赋,不是‘效率’,而是‘感觉’。至于具体是怎样的感觉,因人而异,还需师妹自行参悟。”

      说完了慢慢炼气的必要性,陆星槎又提醒:

      除了积累灵力之外,修士也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对抗法门。

      空有灵力,不过是无根之木,无刃之剑。她需要能将这份“质量”转化为“杀伤力”的手段。

      考虑到未来拜入剑尊门下,她会教她天下至强的剑术。那是她的“矛”,无坚不摧的利刃。而在她真正握住那柄矛之前,她还需要一面保命之“盾”甚至“暗器”作为底牌,作为让她安然成长到足以承接那至强剑术的护道之术。

      “在这方面,听闻元一门的设施是很完备的。师妹大可以试过炼器、符箓、阵法、丹药、灵食、音律种种法门过后,再来选择最契合自己的修炼。”

      他最后随信附带各境界阶段寿元表格,供李乘风参考:

      “道之一途,为兄也不过刚刚起步。师妹尽可慢慢徜徉,留心天人五衰的寿限就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海底针与无上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