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期末考试之后,放暑假 ...

  •   除了灵锻之外,讲堂那边也要定期回课。

      每隔一周,李乘风会去答疑精舍等静淞真人下学之后指导。

      真人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发现李乘风悟性尚可,便不再局限于《灵韵初识》的字面来讲解。

      李乘风曾经以为,既然“仙灵语”也是一种表意的词素音节文字,那么它必然有自己的演化脉络和逻辑。于是她询问真人仙灵语的构字法:为何“清浊”可以被一种声音描摹?为何“造化”可以用形状来概括?事物为什么可以既被视觉符号唤起,同时又能以音节符号对应?在每个字都寄寓着法力的前提下,那些相对抽象的概念,又是怎样被从虚空中捕捞出来,正确命名的?如果灵兽需要用声音引导法术,它们的发音也和人一样吗?

      但静淞真人告诉她:理性可以用来解构人事,但不是悟道的有效办法。

      因为道的本质,不但不独属于人,甚至也不为“生灵”所独占。

      本界普遍认为,仙灵语不是用来“理解”,而是要用直觉来“知道”的东西。无论你认知与否,都天然地存在,这种不讲理的东西才叫本质。所以修行的底层逻辑只能被顿悟,而无法用言语阐释。

      李乘风用自己的话总结了这一“不可阐释定律”:

      “道”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最容易受语言干扰的艺术。例如“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庐山和钱塘江对水的阐释;这一切落在观测者眼底,是视网膜和光线反射对眼前景象的阐释;看见的人试图理解水的诸多形势之美,是理性对所见的阐释;求看而不可见的人为之赋予的想象和执念,是欲望对意义的阐释;而从这一切中领悟出“道”、形成语言,是悟道者对本质的阐释;后人一代代再传、再解……

      最终,一切都已经和最初的水势相去甚远。

      正因“道”会如此被语言稀释,所以你只能直接上手操作,而不能试图用智能去污染它。

      这也可以从侧面证实,为何灵兽修行总是比人类快:因为它们的思维模式,不像人类这样,纯然依赖语言来建构。

      原理既不可传授,因此静淞真人只能围绕应用技术来引导。比如如何将微弱的灵力注入笔划,书写出真正蕴含道韵的灵文;再比如李乘风需要疯狂地练字——书法漂亮真的对引灵有帮助。

      于是每次从答疑精舍回家,李乘风都能收到山一样高的抄写作业。

      她从未如此赞同李小龙的大智慧——龙狗知道自己不耐烦写字,索性压根不加入任何人类修仙组织。反正他活得坦坦荡荡,灵台一丝-不挂,在哪不是大道朝天?最后抵达什么境界,随他道祖的便。不接受教育的人先享受人生!

      李乘风这边,白天灵锻到枯竭,晚上大字一千篇。纸是微微洇墨沙草纸,墨是批发的除臭墨条,但笔是最漂亮的雷心灵犀笔,上次陆星槎回信送的:雷击桃木心笔杆,既能克制邪祟,又自带雷属性增益,与李乘风灵根刚好契合;笔毫则取灵犀夜狼脖子上最柔韧的一撮毛,对灵力极为敏感。

      李乘风:【由此可以推论,沧溟道尊收徒必然极少!不然以这位师兄的敞亮法,多少家底也不够掏的。】

      系统:【又幸福了,老板。】

      *
      *

      在反复抄写诵念的过程中,李乘风将不足千字的《灵韵初识》倒背如流。

      练了字、抄了书,下一步学习写符,就好像喝水一样自然。

      通过李余望的关系和道尊弟子的虎皮,李乘风顺利借阅到了天衍宗入门符道典籍——《符源经》《初阶云箓详解》《灵墨的制备与调和》。

      她没有好高骛远,而是从最基础的“凝神”“聚灵”“锐金”“厚土”“避障”五个符文开始练起。

      玉石引动体内练就的特殊水银灵力,凝神,在符纸上一气勾勒。

      每次落笔,需要心神高度集中,灵力输出稳定。多一分则符纸承受不住爆燃成灰,少一分则符文结构不稳灵气溃散。

      若字丑,则不得符道之神青眼,直接失败。

      画符涉及引动体外灵气,需要有人看着。但家里其实没有富余人手。

      那也不难,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李乘风去李余望的菜园子练,去兰叔的厨房练,去李小龙的兽园练。入微峰边边角角,到处堆着她写废的大小纸头。

      李余望有点困扰。某日他灵机一动,将一直看不上他的剑灵“渊停”请了出来,专门陪伴李乘风在静室修炼。

      他意思是看我们入微峰终于出了个锐意进取的人物,虽然境界低微但志向广大,这个上进的程度堪称诸灵的梦中情主夫复何求了!重要的是您看好她不要到处随地大小写了,仙灵语字符会影响局部地区灵气流动,很影响他们做事啊!

      *
      *

      渊停是一柄上好的剑,也是一位无口的灵。

      在李余望口中,他是剑傲天,英俊、铁腕、充满狼性。如果进了秘境,就必须斩最强的怪;如果参加拍卖,就必须抬最高的价——所以他一直和入微峰极度务实的几口人相性不合。

      “因为总是被气得说不出话,所以后来干脆装哑巴。”李小龙也是惹他生气的一员。

      等派到了李乘风身边,她倒觉得渊停很像前世那种大厂员工家长:有优秀癌,日常焦虑,要卷除了领导以外的一切。

      对付这种人很好办:当他的领导。

      只要你给他布置多多的任务,像抽陀螺一样支配他,他就会下意识地服从,没有脑子来反向找你的茬。

      李乘风:【很遗憾不能把你介绍给他,说‘这是咱们的团队,小渊啊,来认识一下前辈’。】

      系统:【别傻了,嘴里叫你一声老板,咱俩谁是上级我自有定夺。】

      *
      *

      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修士“结夏”,要安居不出,以精进修行。

      结夏之前,学堂要进行一次年考,总结九个月来的学习成果。之后整个夏天都不上学,李乘风理解为一年一度的超级暑假。结夏之后就是中元,会举行“自恣”的仪式,修士们聚在一起总结安居成果,之后恢复日常讲学。

      李乘风今年也去参加了学堂的年考。此次考教内容,是《灵韵初识》七卷全文的综合掌握。

      考官看着她,目光中带着审视:“贫道将念出一段简短口诀,内含三十二字。你需听音辨形,以灵力凌空将其完整再现,并演化其义。”

      李乘风在心中默书了个凝神咒,深吸一口气:“是,教习。”

      考官开口,一段悠扬顿挫、古意盎然的法诀从她口中流出,音节奇特,正是由仙灵文字组合而成。

      但她听来听去,不是32个字,而是36个?

      是隐藏题目,还是两人中至少有一位不会数数?

      不管了。李乘风闭目感应。识海中的字符仿佛活了过来,随着音律跳动、组合。她伸出手指,指尖灵光流转,在空中一气书写。

      一个个结构复杂、神光熠熠的字符随着她的动作浮现、凝滞、串联成句。她的动作并不快,却异常稳定流畅,每一个笔画都精准到位,蕴含着一种初具雏形的道韵。整个过程中,她周身灵气平和,无丝毫紊乱。

      当最后一个字符完成,一句简短却完整的灵言悬浮在空中,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微光。

      李乘风睁开眼,轻声阐释:“此句大意应是:‘物我两忘,逆俗归真。敛情摄性,伏虎降龙。抱元守一,乃植灵根。踵息若存,神光内融。’好像还有四个字,我没听懂。”这是“大道溯原”章节的核心要义之一。

      考官看着空中那行虽显稚嫩却已颇具神采的灵言,略一沉吟,写下分数。

      她推门出去之前,考官忽然在背后出声提示:“君之气海早已满溢,筑基之机就在眼前。近日可有感应?”

      李乘风仔细感受了一下,点了点头:“好像……是有一点感觉。气海里的灵力好像自己就想往一起聚,但又差一点点意思。”

      “差一个契机,一线明悟。”考官颔首,“筑基并非简单灵力积累,更需对自身之道有初步认知,引动天地灵气灌体,洗髓伐脉,重塑根基。你气海已浑厚至极,且回去好生准备,不要离长辈太远。祝君道途顺畅。”

      她顿了顿,补充道:“长辈若不方便,来学堂也可以。”

      “是!谢教习。”李乘风行礼告退。

      旬考结束,李乘风只觉得脚步轻快,浑身充满力量。这,就是放暑假第一天的幸福感。

      三天后发成绩。

      同窗人人起步比她早,个个都是书法圣手。幼儿园插班生与研究生同堂竞技,最终得了个友情之“良”,已是殊为不易,回家又是大肆吃喝一番。

      只有渊停在屋里,独自为他们团队没拿全门派第一生闷气。

      *
      *

      四月十四,掌门忽然传音给李余望。

      已经拜师的内门弟子们,此时都早已做好了准备,即将跟随亲传师父一起闭关。可是李乘风没拜师。入微峰这伙人又是从不修炼的,夏日农忙,没人顾得上她。玄持真君要去后山宝地结夏,问需不需要他带上李乘风一起。

      于是李余望、兰叔、李小龙又动员起来,为李乘风准备行李。里面除了换洗内衣饭盒水壶毛巾脸盆之外,还有果子点心酒水辣酱等物,一车鸡零狗碎装了八只纳戒。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自己一个人偷偷吃,也要分给掌门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期末考试之后,放暑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