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琥珀核桃 ...

  •   后面回到客厅吃饭的时候,姜宁才尝出来,油渣果的果实到底是什么味道。

      它的口感有点像炒熟了的板栗,吃起来还有种猪油渣的香气,特别软糯香甜。

      姜宁把外面晾晒的油渣果留了一部分出来,后面还可以烤来或者炒来吃,剩下的都准备拿来榨油。

      还是按照之前榨光核桃油的做法。姜宁把油渣果的外壳去掉,把里面的果仁用石磨磨成粉,再放进锅中加水熬煮,熬到有浮油出来之后,把浮油都撇出来,用纱布过滤一下杂质,再把剩下油倒入干净的锅中继续熬,直到把水分熬干,剩下的就是油渣果油。

      油渣果的油清澈透亮,是淡黄色的,带着一丝丝的清香。

      姜宁用油渣果油炒了个青菜,陆野吃着说有点像橄榄油做菜的味道。

      炒油渣果的第二天,姜宁和陆野又进山了。

      这次他们不仅带了背篓,姜宁还用从外界带回来的布料做了个布口袋,他们拿着这些储物工具,把山上剩下的核桃都摘了回来。

      几天后,野核桃的外皮也晒干卷曲了,姜宁和陆野拿着木棍不停敲打,外皮跟里面的核桃很快分离出来。

      姜宁把去掉外皮的核桃重新放在木架子上继续通风晾晒,等里面的核桃仁的水分收干的差不多,摇起来果仁在里面能晃动时,就可以把它们放进粮仓收起来了。

      核桃想要长期保存,就需要晒去水分,但现在其实也可以吃了。

      姜宁拿了一些核桃,把外壳敲碎,尽量完整的取出核桃仁后,打算用它来做个小零食。

      琥珀核桃。

      姜宁把核桃仁放进加了一点盐的热水中先浸泡十分钟,等核桃仁的表皮吸水后变得膨胀,再轻轻把它搓掉,只留下洁白的核桃仁,最后把核桃仁洗干净,放在一旁沥干水分。

      起锅加入一点清水和蔗糖,把蔗糖熬化至糖汁浓稠时,再把沥干水分的核桃仁倒进锅里,快速搅拌,让糖汁充分、均匀的裹在核桃仁上,倒出来摊开先放在一旁。

      再换到小锅,往锅里加入光核桃油,油热后把裹满糖汁的核桃仁放进锅里用小火炸成金黄色,再捞出来,把多余的油沥去,放在盘子里,等凉了就可以吃了。

      经过油炸又放凉后的琥珀核桃,外层的糖衣变得脆脆的,一咬下去嘎吱响,糖衣的清甜加上核桃仁的酥脆,一吃根本停不下来。

      一大盘琥珀桃仁没多一会儿被她跟陆野吃个精光。

      “琥珀核桃吃起来真香,晚上我再做一点,明天进山的时候带去吃。”姜宁说。

      这样的话,嘴上就不会寂寞了。

      陆野问:“阿宁,明天进山,咱们还是随机找山货么?”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是这样。

      除了猕猴桃、南酸枣、野柠檬……这些野果是他们去年就知道长在什么地方,季节到了他们直接去摘就行。其他的山货像野核桃、油渣果,都是在山里行走时碰巧发现的。

      姜宁摇摇头:“不,明天我们去河滩那边摘沙棘。这个时节,沙棘应该也成熟了。”

      去年晒得沙棘干已经吃完了,加上家里的母羊的肚子越来越大,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生小羊。去年母羊产后,他们往母羊吃的水草里加了些沙棘,姜宁发现吃完沙棘后,母羊好像会恢复的更快一些。

      陆野说:“那摘完沙棘,我们还可以去捡捡野鸭蛋。反正都在一条道上。”

      虽然现在家里养的有野鸭,也开始下蛋,但是既然要过去,那再去湿地边捡捡野鸭蛋也不妨事。

      两人达成一致后,晚上姜宁又做了些琥珀核桃。

      第二天收拾好东西出门时,顺手把琥珀核桃也带在身上,路上可以吃。

      两人一路往河滩的方向走,走到一处沟谷时,陆野发现了一棵很奇怪的树,他连忙拉住姜宁:

      “阿宁,你看那棵树好奇怪啊,怎么它的果实,不是长在树枝上,而是密密麻麻长在根上,都快垂到地下了……”

      姜宁随着陆野的视线一看,果然路边不远有棵五六米高的树。就如同陆野所说,它的树干上长着许多根茎,根茎上挂着一串串紫红色的球形果实,一直垂到地面,有的甚至还往地下继续生长。

      “是鸡嗦子榕。”说着,姜宁便朝那棵树走了过去。

      鸡?鸡什么东西?

      陆野没听清,但见姜宁走过去了,他也连忙跟上。

      姜宁从根上摘了一个紫红色的果子,大小跟龙眼差不多,她掰开一看,里面的果肉外圈是淡黄色,内圈有点粉红。

      陆野正好也凑过来一看:“诶,这鸡什么的果子,里面的果肉跟无花果还有点像……”

      “这是鸡嗦子榕的果子,可以吃的。”说着,姜宁把手中掰开的果实递了一半给陆野,她吃了剩下的一半。

      仔细品味下后,姜宁说:“香甜软糯,还不错。”

      陆野吃完半个,也觉得还行。

      这棵鸡嗦子榕树长着许多根茎,每一根根茎上都结满了果实。想着待会还得去摘沙棘和捡野鸭蛋,姜宁和陆野也没摘太多果子,只挑了些紫红色、已经熟透的装进背篓里,然后继续往河滩走。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河滩边。

      沙棘树的枝条上再次长满金黄色的沙棘果,姜宁和陆野放下背篓,拿出之前装野核桃的布袋,开始摘沙棘。

      太阳从东边逐渐爬到头顶,姜宁和陆野总算把这片的沙棘都摘了个遍。

      两人在树荫下休息了一会儿,吃了点带出来的琥珀核桃、酱肉包子、鲜肉菌菇包子,就算解决一顿午饭了。

      饭后,陆野把背篓里的鸡嗦子果子跟沙棘放在一起,两人背着空背篓继续往湿地去捡野鸭蛋。装满沙棘的布袋先放在这里,等他们捡完野鸭蛋后再回来取。

      等两人各背着一背篓的野鸭蛋回来时,太阳已经往西边落了。

      湿地的野鸭蛋很多,他们每个窝都只拿三分之一,其余的还是留在窝里。

      两人在湿地找了一下午,才把两个背篓都装满野鸭蛋。

      时间不早了,姜宁和陆野提起河滩边装沙棘果的布袋,打道回府了。

      *

      回到家后,姜宁拿了些新鲜的沙棘果,混合着青草喂给母羊。

      母羊的肚子越来越大,比去年他们刚发现那只受伤的母羊时的肚子还大,估计也就是这两天会生产了。

      这两天混着沙棘果喂喂,也能给它们补充些体力和营养。

      带回来的野鸭蛋很多,加上家里的鸡鸭每天也都在下蛋,现在他们的蛋是不缺的。暂时也吃不完。

      所以姜宁打算拿一背篓的野鸭蛋来腌制咸鸭蛋。

      “陆野!”姜宁站在厨房窗前冲外面喊着。

      陆野回来后,就去清理鸡鸭棚里的粪便了。

      他们早上把鸡鸭放出棚外后,就进山摘沙棘了,鸡棚鸭棚都还没来得及打扫。现在天都快黑了,得趁月亮把鸡鸭赶回来前,把鸡棚鸭棚清理干净。

      听到姜宁叫他,陆野便放下手中的活,走到厨房。

      “阿宁,怎么了?”

      姜宁正在准备晚饭,见陆野进来了,她一边切菜一边说道:“野鸭蛋太多了,我准备拿一半出来腌制咸鸭蛋,你帮我去挖点黄土回来吧……”

      “就这事儿?行,我待会打扫完鸡鸭棚就去……”

      两人各忙各的活。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陆野已经把鸡鸭棚打扫干净,鸡鸭也重新入笼,黄土也挖了一桶回来。

      陆野虽然不知道腌制咸鸭蛋要黄土干什么,但是他还是特别细心的把土里的的草根、碎石子全都挑了出去,只留下细细的纯黄土。

      姜宁也做好了两菜一汤。

      糖醋里脊、排骨烧莲藕还有刚摘回来的沙棘和野鸭蛋做的沙棘蛋花汤。

      两人忙了一天,菜和汤加上一锅大米饭都被吃的干干净净,半点汤都不剩。

      饭后,陆野去洗碗,姜宁则用陆野挖回来的黄土开始腌制咸鸭蛋。

      腌制咸鸭蛋需要用到的材料她早准备好了:水、盐、草木灰,还有陆野挖回来的黄土。

      她烧了一锅开水,晾凉后按照盐比水多一点点的比例,把盐倒进水中溶解。

      再把一部分草木灰倒进装黄土的桶里搅拌混合,然后把盐水倒进桶中一起搅拌成浆糊状。

      接着就只需要把新鲜的野鸭蛋放进泥浆糊里裹上一圈,再去干爽的草木灰里裹上一圈,防止蛋与蛋之间发生粘连,再一一整齐的放进准备好的空木桶里就可以了。

      陆野洗完碗后,便跟着姜宁一起裹鸭蛋,一边裹一边问道:“阿宁,把鸭蛋裹一层泥就能做出咸鸭蛋了吗?野鸭蛋需要在桶里放多久才能变成咸鸭蛋啊……”

      “……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月吧,到年底应该就可以吃了……”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裹蛋,很快一背篓的野鸭蛋就都裹好整齐放进木桶中。

      最后,姜宁再把剩下的泥浆混着草木灰一起倒在最上面一层的蛋面上做个封顶,盖上盖子密封起来。

      放咸鸭蛋的地方需要空气流通,粮仓就不合适了,姜宁让陆野把木桶抱进厨房的置物架的一角放着,好通风。但是木桶里不能进空气,姜宁又跟陆野去挖了些泥回来,加水搅成偏干的泥糊,涂抹在木桶的四周和顶盖,防止从空气从木缝里钻进去。

      涂抹完泥糊之后,姜宁洗干净手,放松的一叉腰:

      “大功告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日更或隔日更,保证完结不弃坑,一般24点前更新,有事会挂请假条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