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路在何方 ...
-
钱氏一听,仔细瞧了瞧,庄仁峻的脸色确实比二个月前好多了,故点了点他的小鼻子“小机灵鬼,娘说不过你。”
庄仁峻一听,知道母亲应允了,开心地说道:“谢谢娘。”
刚进院门,庄仁峻第一眼就看到了等在厨房门口的大姐庄鹭,知事的走了过去,“大姐姐,我回来了。”
庄鹭拿出手帕,体贴的给庄仁峻擦了擦脸,说道:“汤药已经温好了,快洗漱一下,然后将汤药喝了。”
对这位从小照顾他的大姐,庄仁峻一向敬重、爱护,自是应好,“好的,大姐姐。”
庄家正堂,庄家三代同堂16口人(男性9人、女性7人),分男女各坐一桌,只等当家人庄河庄老爷子一声令下,当家婆母李氏就可以分饭了。
在这个时代,庄家也算人丁兴旺了,一家子16张嘴,基本都是壮劳力、半大小子,都是饭量大的主,为了保障大家都能填饱肚子,也为了保障家族和睦,当家人庄老爷子在长孙7岁的时候,开始安排分饭制,至今已有7年。
庄老爷子看大家都到齐、坐好了,开口道:“吃饭吧。”
大家用过饭,收拾好正堂后,庄老爷子敲了敲烟枪,见大家目光都看过来后,开口说道:“冬小麦都已经播下去了,大家这段时间也累得够呛,趁现下好好休息休息,养养身体。”
庄老爷子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现下离过年还有两个月,且家里这么多半大小子张嘴等着吃饭,各家说说,有什么想法。”
庄家老大庄林回道:“爹,我和三弟合计了一下,打算继续去镇上童老爷家做短工。童老爷待我们这些农人厚道,工钱公道,年底还能准时结工钱。”
庄老爷子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
庄家老二庄田见庄老爷子点头后,开口道:“年底打嫁妆人家多起来了,娘家大舅哥已经接了好几个活,寻我一起去干活。”
庄家老二跟着二儿媳孙氏的娘家舅哥学了木工活,平时帮着家里打打家具,闲暇时还能接些木工活补贴家用。
庄老爷子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长孙庄仁明,说道:“大娃今年14岁了,也到了寻个营生的时候了。老大、大娃,你们是怎么想的?”
老大庄林想了想,回道:“我之前到镇上仔细瞧了瞧,也请娘家舅哥帮忙相看,现下有三个活计,在下个月开始招学徒,儿子有些拿不定主意,还请爹掌掌眼。”
“第一个活计,镇上鸿福酒楼招2名跑堂学徒,学徒三个月,考试合格后,正式成为跑堂伙计,可以开始领工钱。在酒楼做得好,得到炊师认可的话,还可以跟着炊师(即厨师)做学徒,学徒三年。”
“第二个活计,镇上运成杂货铺招3名学徒,学徒二年,考试合格后,正式成为杂货铺伙计,可以开始领工钱。儿子打听到,杂货铺的账房先生年纪大了,这两年可能要退下来了,所以这次打算招3名学徒,从中挑选资质优秀者做账户先生。也不知道大娃有没有这个福份,可以跟着账房先生学本事。”
“第三个活计,镇上济仁药堂招5名药童(即学徒),学徒三年,学徒期满,且考试合格后,可以留在药堂做初级药师。但儿子打听到,济仁药堂近些年每年都招几名药童,但因为药品名、药理知识晦涩难懂,好多娃子都坚持不到一年就主动退学,或者因娃子悟性太差,被药堂退回家里了。毕竟是治病救人的行当,学艺不精,害人害己呀。”
“前二家,现在报名学徒的人,蛮多的;第三家,陆陆续续有些人家报名了,这家通过学徒招考的概率相对前二家更大些,但……”未尽之言,不用言明,大家皆已清楚。
这三家好处、劣势都很鲜明,是想快些领工钱帮衬家里呢,还是博个不知结果如何的前程呢?庄老爷子听完后,看着长孙庄仁明说道:“大娃,你有什么打算。”
大娃庄仁明回道:“爷爷,孙儿也拿不定主意”,说着这里,他停顿、犹豫一下后,接着说道:“以前来家里给五弟看病的孙药师(乡间药师),孙儿觉得他很厉害,想必济仁药堂的药师们更厉害。孙儿若是有幸能拜入他们门下,以后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我能出份力,也能、也能帮着五弟慢慢调理身体。一切,但凭爷爷做主。”
庄老爷子欣慰的点了点头,大娃颇有长孙、长兄风范,庄家后继有人,真是老怀宽慰。
庄家其他人亦是心里连连点头,而话题中的五弟,即男主庄仁峻所在的三房众人,更是投去感谢的目光。此事不管能不能成,三房众人皆记下了大娃的这份赤诚之情。
当家婆母李氏更是连连赞道:“好、好、好,真是奶奶的好孙儿,娃子们的好大哥。”然后看着庄老爷子,催促他下决定。
庄老爷子看大家情绪到位了,一锤定音“大娃,好好准备准备,参加药童考试吧。”
大娃庄仁明高兴应道,“好的,谢谢爷爷。”庄家众人亦跟着开心,露出笑模样。
作为一个小豆丁,没有发言权的庄仁峻,看了看庄老爷子,再看了看屋里其他人,心里对庄老爷子竖了竖大拇指,心里佩服不已。
纪朝沿袭历朝以孝治家,庄老爷子不仅有当家人、当家长辈的威严,亦有民主治家的气量,关键时刻亦能果敢决断、增强家庭凝聚力,庄家众人皆对庄老爷子尊重、信服不已。
庄家因庄老爷子持家有道,庄家在村里也算中等之家,庄老爷子两口子居正堂左侧房间(纪朝以左为尊),庄家老大两口子居正堂右侧房间,庄家老二两口子居院落左侧最北边的房间(与庄老爷子房间相邻),庄家老二房间旁边的两间房间,依次由第三代男娃住一间(土炕、通铺),女娃住一间(土炕、通铺),庄家老三两口子居院落右侧最北边的房间(与庄家老大房间相邻),庄家老三房间旁边的两间房间,依次为粮食房(兼工具房)、厨房。
通过庄仁峻观察,因庄家男娃、女娃自小各住一间,日日夜夜在一起相处,庄家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比他了解的其他农家兄弟、姐妹之间情分更深厚。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大娃庄仁明在考虑前途的时候,想到了他。这又是庄老爷子的高明之处呀。
因庄仁峻年龄最小,自小身体又不太好,庄家男娃一致意见,安排他睡在通铺中间,方便大家照顾。从左边至右边,床位依次为大娃庄仁明、四娃庄仁阳、五娃庄仁峻、三娃庄仁晨、二娃庄仁理。大娃、四娃乃大房所出,二娃乃二房所出,三娃、五娃乃三房所出。
庄仁峻躺在通铺中间,久久睡不着,只能看着茅草屋顶,老生常谈的想想自己今后能做些什么。
他胎穿前,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应届大专毕业生,因为学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所以唯一的工作经验也只有在电子厂实习半年的智能化设备操机经验,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技能、能力可以拿得出手的。
如果他有个好身体,说不定还能沿着父辈、祖辈之路,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碌碌无为、安安稳稳也能过一辈子。反正他在现代也只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在这里平淡一生,也能接受。
但他这个身体,按孙药师说的,只能好好养着,身体条件允许的话,以后娶一门妻子,也算有后了。就这话,还是孙药师有好生之德,顾念农人家庭条件有限,不想枉顾了一条小生命,才这般往好听了说。加上他爷爷为人良善,他又是爹娘最小的儿子,第三代最小的孩子,所以每年家里愿意支出一笔药材费,将他好好养着。
要不然,他上头有亲哥,家庭子嗣又兴旺,农人家哪有那个闲钱养一个药罐子,说不得他早就黄土一抷了。
当然,他能好好活到现在,也得意于他有个成年人的灵魂,求生意识比较强,好几次硬撑过来了,要不然也早就没了。
所以,务农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他想过,能不能运用现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红利,谋一条致富之路,做一方富家翁。
可他在现代也只是个普通人,日常生活就是上学、看电视、看小说、打游戏,偶尔帮爸妈到水果店看看店,所以这些年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想到这,他又惆怅起来了,也不知道他走后,他爸妈怎么样了。好在他爸妈才四十出头,国家又放开二胎、三胎政策,说不定他妈还能给他生个弟弟或妹妹,替他承欢膝下、尽孝。
他也想过,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又没有致富能力,可以走读书这条路。毕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在这个朝代也如此。
可他上辈子为什么读大专,不就因为不喜欢读书,一看书就想打嗜睡。虽不至于成为学渣,但也绝不是学习那块料。他本来都想好了,如果在厂子里混不下去了,就回家继承父业,跟着他爸开水果店。
胎穿过来这7年,他试了很多种方法、口令,想试试自己是不是也有系统、金手指这些外挂。可惜,他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连个健康身体也没有,拿什么去拼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