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下场一搏 ...
-
据庄仁峻这些年的了解,证实了纪朝确实是架空王朝,科举制度与前世他所了解的,有相同之处,也有颇多不同之处。
纪朝,科举考试分为“县试(童生)→府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殿试(进士)”。
县试,在考生所在县举行,由知县主持,二年一考,考中者称为童生。童生虽不是功名,但在县城内,也算小有地位,可以开设学堂,教授学生了。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举行,由知府主持,二年一考,考中者称为秀才。县试的次年,进行府试。在成为秀才之后,也就正式步入士人阶层,“士农工商”,士人也被称为人上人。
乡试,在州府举行,由一省之学政大人主持,三年一考,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已经具备做官资格,但通常只能担任较低级别的官职,如:县丞、教谕、主簿等,晋升空间有限。但即使如此,也是需要抢破了脑袋,也不一定候缺得了。
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可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三年一考,在乡试的次年举行,考中者称为进士。考中进士,才是真正的步入官途。
对于科举考试,庄仁峻是有规划的,第一个小目标:参加乾元26年的县试,那年他13岁;如有幸考中童生,接着参加乾元27年的府试,博一个秀才功名。
时光荏苒,乾年26年元宵节已经过去几天了,时间也到了第一个小目标实现之年。
庄仁峻在大家用过早饭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爷爷,我打算参加今年的童生考试,先生也已经答应给我作保,孙儿想请您帮忙再请4位严家村户主为我作保。”
这真真是平地一声雷,把大家给炸晕了。庄仁峻8岁启蒙,现下13岁,进学也才整整5年,这就可以下场考试了?
庄老爷子平日这么沉稳的一个人,也是愣了一瞬,疑惑地问道:“先生同意了?”
“是的,爷爷。”
庄老爷子再次问道:“把握有多大?”
“先生说,可以下场一搏。”
庄老爷子细细品了品,看了看小孙子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又看了看大家不敢置信的震惊表情,对他露出欣慰、安抚的表情,说道:“好,爷爷今天将保举书拿给你。”
按常规,村民先在保举书签字,作保的秀才会随考生一起去县城,于报名之时,在县城官员的监看下签字,以确保保举书的真实性、可靠性。
请村民作保,跟上次药童考试作保差不多,送些果礼就可以了。
请秀才作保,则由考生根据自家条件,给2两-5两作保银;作保银一般在起程前的前二天给,以免考生放弃考试了,不好意思去要回作保银。
庄仁峻站起身来,对着庄老爷子作了一揖,道谢道:“谢谢爷爷。去年先生交代过,考试前可以不用再去学堂读书。二月十六日4时,大家坐马车到他家集合,一起去县城。爷爷,劳您费心,孙儿先下去看书了。”
童生考试,每年定在二月十八日,从董家村坐马车到县城,快的话一个时辰,慢的话二个时辰,中午正好到县城。
提前一天半到,除了提前报名,还可以熟悉一下环境,又不会花销太多食宿费,很合理的安排。
庄老爷子点了点头,“好,去吧,仔细身体,别累着了。”
“是,爷爷。”
大家看着庄仁峻走出正堂大门,才慢慢回过味来,庄仁峻娘亲钱氏掐了掐自己的手心,“哎哟”了一声,对着他丈夫说道:“他爹,峻哥儿刚说啥?”
其实钱氏已经听明白了,只是不敢相信。
庄山之前也只听说庄仁峻课业好,也不知道这么好呀,半大个娃娃就可以下场考试了?
可他见到的童生、秀才,最年轻的,也有30出头了,但他为了安妻子的心,还是回道:“峻哥儿说,他今年要下场参加童生考试。先生也说了,可以下场一搏,代表很有可能考中。”
钱氏这一听,脸上马上笑开了花,“呀,我们峻哥儿真厉害,比你这老子厉害多了。”
庄山哭笑不得,“没老子,哪来儿子,还是老子厉害。”
大家伙听这两口子笑闹,脸上也露出了笑颜。
大婶婶王氏问庄仁阳:“阳哥儿,你可有听说峻哥儿要下场考试的事情。”
“娘,没有呀,我刚刚也是被吓了一大跳。”
大家心里都在想,峻哥儿这嘴真是严呀,这么大的事情,他愣是忍了一个春节都没有漏一个字出来。
大伯庄林又问道:“那你可有听说,今年学堂有几位学子要下场参加童生考试。”
庄仁阳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去年年底听大家聊天,好像我们村的严皓、董家村的董训、陈家村的陈明、钱家村的钱涛,今年要下场考试。”
庄山问道:“那你可有听说,峻哥儿的学问,跟他们比起来如何?”
庄仁阳想了想:“峻哥儿跟他们都是甲班的,甲班的学生眼睛都在头顶上,都不怎么跟我们这些乙班、丙班的学生说话。不过,钱涛的弟弟钱泽是我们乙班的,倒是听他说起过,去年有一次月考,峻哥儿的名次在他哥前面,把他哥气得够呛。”说完,他自个倒乐起来了,嘿嘿笑出了声。
他娘王氏看他这小人得志的样子,真心没眼看,出声制止道:“严皓今年18岁,这我们都是知道的,那其他三个人,年纪多大了?”
“董训、陈明都是17岁,钱涛跟皓哥儿一样,18岁。”
大家一听,这都是快成年的年纪了,没有峻哥儿这么小的呀。北方文脉不兴,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13岁的童生呀。
在纪朝,即使是文脉兴盛的南方,13岁的童生,也是不多见的。
峻哥儿今年能下场考试,大家伙心里肯定是高兴的,但他这么小的年纪,又让大家很忧心。
一是峻哥儿毕竟年少,身体自小又弱,这车马劳顿,再加上连考五天,不知道身体能不能吃得消?听说有些成年汉子都累不住,有直接晕在考场的。
二是到县城考试这一趟,除去作保费2两,再加上合租马车的钱、食宿的钱,最少也得花5、6两银子,这可是普通农人家一、二年的花销。
三是考试的成功率,考上还好,如果考不上,会不会打击他以后的积极性,听说有些考生经不住未考中的打击,直接一蹶不振,听说还有疯掉的。峻哥儿可是他们庄家的金凤凰,不管何种意义上的折了,他们庄家可都承受不起呀。
庄老爷子敲了敲烟枪,“老三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然后对着老伴说道:“老婆子,将过年的东西收拾一下,准备四份礼品,我和老三走一趟。”
奶奶李氏笑着回道:“这还用你说,我现在就去粮食房准备。”然后脸上带笑的出去了。
庄老爷子带着庄山,将当初为大孙子参加药童考试需要保举书的路重走了一遍,只是这一次,感触可比上次大多了。
庄老爷子父子两拿着保举书返家途中,庄山忍不住开口道:“爹,您说峻哥儿这次能成不?”
庄老爷子吸了口烟,走了几步后,说道:“今天下午,你陪我去一趟董老秀才家。”
庄山一听,心里竖了个大拇指,他怎么没有想到呀,笑着回道:“好嘞。”
中午用过饭,庄山确认过庄仁峻已经午睡后,到正堂请他爹一起去董家村。
庄老爷子再次坐在第一次到董老秀才家时的那个大厅,心里感慨万千,对着董老秀才说明了来意。
董老秀才回道:“峻哥儿,有些读书天分,能下得了苦,课业也做得很用心,参加县试,考中童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至于府试,尚缺些火候,这要看他的运气了。”
庄老爷子两人一听,心中一喜,毕竟峻哥儿还小,若能考中童生,也不急着考秀才。
庄老爷子回道:“峻哥儿现下年岁小,能考中童生,我们已经知足了,府试倒不急。这还得多谢先生的悉心教导和栽培,才有峻哥儿的这番造化,老头儿感激不尽。”
董老秀才一听,脸上狐疑道:“峻哥儿没有跟你们讲,如果他今年考中童生,明年想下场参加府试,搏一搏秀才功名吗?”
庄老爷子两人一懵,脸上多少带了些表情出来,董老秀才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但他也没有继续多说。
庄老爷子问道:“秀才老爷,峻哥儿确实没有提及此事,还得麻烦您告知一二。”
董老秀才抚了抚胡须,说道:“既然峻哥儿没有说,那老夫也不便多说。”
庄山心急道:“还请秀才老爷提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