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清 明 返 乡 ...

  •   第 十 五 章 清 明 返 乡

      【本章简介】清明时节,李高两家前往家乡扫墓,探望父母和亲人,祭祀祖先,安葬高夫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李高两家一起乘坐火车前往家乡扫墓,探望父母和亲人。祭祀先人,安葬高夫人。
      呜??,列车轰呜着向前方飞驰而去,望着窗外绵绵的细雨,一闪而过的春天景色,高先生不由地想起了很多,想起了这些年和李先生一起在外打拼的那些经历。
      十年了,整整十年!十年前我们两家离开宁波前往横滨打拼,那时我们是一家三口,李先生他们才新婚半年,振华刚满一岁。我们怀揣梦想和希望,凭着自己的手艺,在横滨再创“红帮裁缝”的辉煌。
      这些年来,我们的手艺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我俩开的服装铺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我们做的西装和旗袍成为一种时尚服装,成为服装界的品牌。
      为了服装品牌的信誉,服装手工缝制比机器缝制要多很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服装急需使用,我们都是连夜赶制出来,李夫人和我的秀芳也跟着一起忙。
      就是太忙太累了,导致怀孕的秀芳临产出现了问题,产后大出血生命垂危,横滨大医院的血浆竟然没有过关,输血感染让秀芳再也没有醒过来。这是我一生的痛!
      我对不起我的岳父岳母,没能保护好他们的女儿,更对不起高家人,这么好的媳妇竟然会这么早离开人间。
      泪水模糊了双眼,高先生赶紧掏出手帕,擦去眼角的泪水,一旁的振华看见父亲在流泪,知道父亲又在伤心了,妈妈走了,要回老家去了,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振华的泪水也跟着流了下来。
      这次送妈妈回家,爸爸伤心难过,我更难受。振华低头看了一眼座位上的旅行袋,为了不让这个坛子在路上被拥挤的人群撞破,爸爸买了个大旅行包,还多买了一张车票,让妈妈有地方坐,我们一家三口总算坐在一起了。可妈妈再也回不来了,她永远都住在了天堂。
      振华的泪水又涌了出来,一旁的高先生看见儿子跟着伤心难过,赶紧握住他的手,拿起手帕擦去孩子脸上的泪水,安慰道:“好孩子,不要再难过了,妈妈看见了更伤心。”
      “爸,我一想起妈妈就心痛。”振华哽咽道,“以后再也不能和妈妈说话了。”
      “孩子,别难过,明年的清明节,爸和你一起去看妈妈。”
      ? 坐在对面的李先生看见高家父子在伤心流泪,知道父子俩又在想高夫人了。李先生心中一阵难受,当初我们两家人一起离开宁波,一起坐火车去上海,一起乘坐远洋轮去横滨。那时我们是五个人,高先生是一家三口,不幸的事发生了,高夫人产后大出血去世了,还有那个没出生的孩子。
      为了振华,高先生不愿再婚,他是怕孩子接受不了后妈,夫人的骨灰一直藏在高先生的店铺里,陪伴着父子俩,高兄是个重感情的人。
      这次一起回宁波,我们一家四口要好好拜见所有的长辈,立钦和立雯还没见过爷爷奶奶,爸妈在信中说要好好看看这俩孩子。想到这,李先生站起身来向后面座椅上的立钦、立雯和妻子看了一眼,两个孩子正在问妈妈家乡的事呢。
      看见李先生站起身来,李师母也站了起来,问道:“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巳过了峡石,再一半的时间就可到了。”
      “我旁边的两个旅客到杭州,你们一会过来吧。”
      “好呀,我和哥哥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
      “还有振华哥哥和高伯伯,我们都在一起。”
      “你们呀,就知道在一起说闲话。”李先生笑着看了看两个孩子,“立钦先过来吧,和振华一起聊聊。”
      “好咧!”立钦冲立雯做了个鬼脸,“立雯,我过去和振华说话了。”
      “好吧,我一会和妈妈过来。”
      立钦来到振华的座位前,看了一眼振华,不好,振华的眼睛红红的,在伤心难过,可能是想起了妈妈,我去和他说说话。
      “振华,我爸说火车下午就可以到了。”
      “下午到了还可以去附近逛逛。”振华朝一边让了一下,空出一些地方。“立钦,坐我旁边吧。” 高先生也让了让,立钦和振华就坐在了一起。
      “振华,上午的课都快上完了,缺课半天,只能自己看书做习题。”
      “三天的课蛮多的,要每天补上去,不会做的题目我俩一起研究吧。”
      “好,晚上先自己看书做,不会再来问你。”
      “就这样说好了。
      ? 雨停了,火车到站了,车站的旅客很多,大多是去上海避难的。看来回上海的火车会很挤。
      李先生的两个弟弟早就等在车站接他们了,高先生的大哥也赶来车站接兄弟弟媳回家。两户人家都住在开明街,叫了五辆三轮车,两家人浩浩荡荡向开明街驶去。
      终于到家了,李先生的父母站在门口笑容满面地看着儿子儿媳走下三轮车,他们身边的两个孩子就是立钦立雯了,两位长辈迎了上去,“你是立钦吧。”立钦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两位长辈,他们就是爷爷奶奶了,立钦笑着回答,“我就是立钦,爷爷奶奶好!”
      “好!立钦真懂事。”爷爷奶奶转身又望了立雯一眼,“你就是立雯吧,长得真好看!”
      听到哥哥在说爷爷奶奶好,立雯马上问候道:“爷爷奶奶好!我是立雯。”
      “好,都是好孩子,快到屋里坐。”
      一大家子人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走进堂屋,放好行李。两位婶婶端着茶杯走了过来,“客人先用茶。”每人一杯放在客人的手上,立钦接过杯子,朝两位婶婶笑着说道:“谢谢婶婶!”
      两位婶婶听了一惊,这孩子真聪明,从没见过面,怎么就知道我俩是婶婶,一位婶婶故意不承认,“我是姑姑,不是婶婶。”
      立钦听了一愣,我是看到两位叔叔叫她俩来的,难道我猜错了?
      “两位都是婶婶,我看见两个小朋友很像叔叔,还跟在婶婶后面,就知道肯定是婶婶和表弟。”
      站在一旁的立雯笑了起来,“两位婶婶好。”
      “哟,这俩孩子不愧是留洋回来的,太聪明了,赶快喝茶。”
      立钦和立雯刚接过茶怀,爷爷奶奶手拿红包走了过来,奶奶指了一下八仙桌,笑着说道:“两位小客人把茶怀放桌上。来接爷爷奶奶的见面礼。”
      “爷爷奶奶,这见面礼就不用了,您俩藏着以后有急事再用吧。”
      才十岁的孩子就知道为长辈着想,我儿、儿媳教育有方,这见面礼应该给的,爷爷笑咪咪地说道:“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一定要收下。”
      立钦和立雯看了一眼父母,李先生朝孩子点了点头,笑着说:“快谢谢爷爷奶奶,以后长大了要孝敬长辈,也要送红包和礼物。”
      “谢谢爷爷奶奶!”两个孩子收下红包,转身都交给了父亲。长辈们看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高先生父母的家也在开明街,和李先生的父母家相差200米左右。有什么事跑过去说一声就知道了。这十年来两家的儿子在日本创业的情况都靠书信传递,互相转告。这次回国后又在上海创业,两个儿子在外打拼很艰辛,现在总算在上海安定下来了,但局势还不稳定,战事随时会爆发,两户人家的父母还是担心出门在外的游子,盼望天下太平,孩子们创业顺利。
      高家的儿媳秀芳回来了,高家在门口点了一盆炭火,驱赶晦气!高先生拎着旅行袋走到门口,看见火盆,心里一阵难受,怎么还嫌我们是外人,一点都不客气?秀芳是为高家的血脉而死的,理应厚葬!高先生的脸一沉,一脚踢开了火盆,捧起旅行袋,朝客厅大步走去。
      来到客厅,高先生打开旅行袋,捧出秀芳的骨灰坛,轻轻放在供桌上,嘴上念叨着:“秀芳,我们到家了。你是我们高家的人,是高家的有功之臣,明天我们送你去祖坟。”
      振华跟着父亲来到了客厅,爷爷奶奶赶紧从里屋走了过来,奶奶拉着振华的手,问道:“你是振华吧,去东洋时刚会走路,现在长这么高了。”
      “爷爷奶奶好!我是振华。”振华告诉两位长辈,“我已经读五年级了,以后写信给爷爷奶奶。”
      “好呦!你像你的爸爸,听话又懂事。”
      “爸妈,我们回来了,这一别就是十年,您们在家都好吧。”
      “还好,你父亲的身体不如以前了,我和你爸都老了。”母亲无奈地说道,“你不在家,你爸一直都在念叨着你,念叨着秀芳和振华。刚才的那火盆,我已叫你弟媳扔了,她不知道秀芳的事,你就不要再生气了。”
      提到秀芳,高先生的心又是一阵难受,这是他的最痛!
      “妈,秀芳是为高家去世的,这样做有点不厚道。”高先生哽咽着说,“爸妈年纪大了,裁缝铺让小弟一家接手,你和爸安度晚年吧。”
      “我们知道,你在外面开店挣钱很难,差不多了就早点回家吧。”
      “好的。明天我们送秀芳去高家先人住的地方,让她入土为安。”
      “这么多年了,一直在外飘荡,是该回家安息了。”
      ?

      ?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