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入 土 为 安 ...
-
第 十 六 章 入土为安
【本章简介】李高两家在家乡祭祀祖先,高先生在高家祖坟安葬了夫人。
夜很深了,雨仍在下,嘀嗒,嘀嗒,雨点掉落在屋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听着雨声,躺在床上的高先生久久不能入眠,他想起了很多,想起了下雨天的一些往事。想起了和秀芳成亲的那个下雨天。
那天是正月初二,他和迎亲的十几位亲友撑着油纸伞,披着雨衣抬着花轿前往二百米以外的岳父家接新娘,一路吹吹打打,连放三个大炮仗,引来很多路人围观,整条街都知道今天高家要娶媳妇了,新娘是开明街最漂亮的女孩。
这么近的路,迎亲队伍却走了半个小时,路上一直有人来问这问那,只能用糖果来对付,大喜之日,吃喜糖大家欢喜。
岳父岳母撑着油纸伞早就在大门口等候了,一旁还有几位撑伞的长辈和年轻人。新郎来到大门口的屋檐下,收拢了伞,交给一旁的伴郎,随后朝岳父岳母拜了拜,问候道:“拜见岳父岳母大人,我来接秀芳了。”
“好!今天是你和秀芳的大喜日子,亲友们都来贺喜了。你来认识一下几位长辈。”
这时两个伴娘领着新娘来到了屋檐下,两位新人四目相对,眼神传情。新郎朝新娘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门口的几位长辈,朝长辈们笑了笑,又朝身边的伴郎点了点头,伴郎上前把长辈手中的伞都拿了过来,放在门口的木架子上。
新郎看了一眼左边第一个长辈,眼睛却在偷看秀芳,秀芳朝母亲点了一下头,原来是娘舅,新郎笑着回答,“这位长辈是大舅。”
“哈哈??,好眼力,好啦,先进屋坐一会儿,秀芳要准备上轿了。”
雨渐渐停了下来,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老天也喜欢大喜的日子,把雨收回了。
一会儿功夫,新娘身着大红套装,大红披风斗篷来到大门口,两位轿夫马上抬着轿子迎了上去。
秀芳红着脸向娘家亲人告别,向父母辞别:“爸,妈,我走了,我会回来看你们的,您俩要保重身体!”
“女儿,你放心,爸妈会照顾好自己的。”
“好了,上轿!”轿夫拉起了门帘,新娘进入轿内坐好,盖上红头盖,“起—轿!”两位轿夫抬起花轿,大步走向不远处的高家。
那年高先生才二十岁,秀芳十八岁。两人喜结良缘成了夫妻。婚后的生活很幸福。高家的服装店是开明街最好的店铺,西装旗袍是店铺的特色。高先生是长子,婚后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帮父母裁剪设计各种服装,两年后两人有了男孩振华,生活虽不是很富裕,但还是过得比普通人家好,
这年开明街的服装生意特别好,很多洋人来订做西服,这些洋人喜欢穿西装,高家和李家的当家裁缝做的西装特别好,得到了很多洋人的喜爱。久而久之,开明街的服装设计和制作成了甬城的特色,红帮裁缝成了洋人喜欢的做衣师傅。高先生学会了做西服和西装,秀芳学会了手工制作旗袍和西装。
高先生的眼前出现了自家的服装铺,父亲和母亲一起在店铺接待顾客,量体裁衣,秀芳在后面的房间里轻轻地推着摇篮,嘴里哼着摇篮曲,小振华躺在摇篮里看着妈妈笑,摇啊摇,摇啊摇,振华在妈妈的摇篮曲中睡着了。秀芳转身轻手轻脚地向外面走去。
“秀芳,你到哪里去?”高先生望着秀芳的背影喊道,“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我去一下就会回来的。”话音刚落,秀芳就不见了。
“秀芳!你在哪里?”高先生张大眼睛,向前望去,只见淡淡的灯光洒在床前,他揉了揉眼睛,这是外面路灯的亮光,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原来这是在梦中,刚才梦见秀芳了,她回来看振华,振华已经11岁了,她还认得这个孩子吗?
振华睡在屋里的单人床上,睡得很香,他还不知道妈妈来过了。
高先生一把掀起被子,从床上跳了下来,穿好外衣,披上风衣,来到窗前,他轻轻拉开了窗帘,向外望去,长长的小巷很安静,早已没了雨声,看来明天早上的天气会好的,秀芳来了,这雨也不愿一直下,老天会眷顾我们的,让秀芳顺顺利利地进入高家的祖坟,入土为安。
“爷爷奶奶家好大呀。”小立雯从客厅跑到隔壁客房的门口,推了推门,朝里望了一眼,没人。转身又跑到后面的杂物间,里面东西好多,这好像是做衣服的布吧,一匹又一匹的叠在一起,花花绿绿的真好看。还有楼上呢,我去看看。
看见妹妹在爷爷家跑来跑去的,还想去楼上,立钦赶紧跑过去拉住了立雯,“不能去楼上。”
“为什么呀,我想去看楼上有几间房间?”
“你呀,像从乡下来的,大惊小怪,爷爷家人多,房子就多。”
“我想去看一下是怎么样的?”
“这又有什么好看的,和上海的没啥两样。”
听到两兄妹在说爷爷家的房子,李师母不由地笑了起来,“你们呀,就知道在家里看房子,待会吃完晚饭,我们一起去附近逛逛。”
“好呀,妈妈领我们去最好了,”立雯笑着对妈妈说,“爸爸也一起去。”
“好!爸爸和你们一起去看看甬城的变化。”
吃完晚饭,刚洗好了脸,立雯就拉着李先生的手,“爸爸,可以去看开明街啦!”
李师母听了,哈哈一笑,“我们这个女儿呀,就喜欢看热闹,好吧,立钦,我们一起去看开明街。”
李先生一家人走出李家店铺,来到了街上,街上的人都是来逛街看商品买东西的,路边各种招牌的霓虹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很多商店在门口摆满了各种小吃和零食,不远处有一家点心店的招牌吸引了两个孩子的眼睛,一口缸,一只草鸭,一只黄狗,奇特的招牌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有魅力,立雯拉了拉妈妈的手,指着那三个图案,“妈妈,这大缸,鸭子和狗狗画得真好,怎么挂在点心店的大门上呀?”
“哈哈??,这是我们宁波最有名的点心店了,缸鸭狗是店名,”
“妈妈?这店名怎么用图片来写?”
“立雯,这家店的老板没读过书,不会写店名。”妈妈笑着告诉两个孩子,“老板姓江,宁波话的读音就是缸,鸭和狗都是有灵气的小动物,取名缸鸭狗,通俗易懂,奇特新鲜,大家都能记住。”
“妈妈,明天我们来缸鸭狗吃点心吧,我还没吃过呢。”
“好!这家店的荠菜肉汤圆最好吃了,明天就点这道点心。”
?
天晴了,淡淡的阳光洒满了山坡和小路,蓝天白云,绿草茵茵,路边无名的小野花星星点点,春风吹来,晶莹露珠,翻滚而下。
映山红开满了山坡,远远望去,一片艳红,阵阵清香,迎面袭来,像是在欢迎亲人们的到来。
高先生手捧着骨灰坛,领着振华和几位亲人,一起向高家祖坟走去。
来到祖坟,高先生把手中的骨灰坛轻轻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墓穴里,口中念叨着:“我的秀芳,安息吧,我会照顾好我们的父母和亲人,把振华抚养成人。”
泪水流了下来,高先生在墓穴出口处放上墓砖,准备封墓穴的洞口,这时满脸泪水的振华冲了过来,一把拉住高先生的手,“爸爸,不要封,妈妈在里面会很闷的。”
高先生听了,一把抱住了振华,“我的振儿,妈妈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让她好好休息吧。”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父子俩抱在一起痛哭,一旁的亲人看见了,赶紧拉开伤心欲绝的父子俩,抱住了振华,劝慰他:“好孩子,别难过了,你妈妈听了要伤心的,让她好好住在这里吧。”
一位亲友抓住了高先生的手,安慰道:“高兄别再难过了,让嫂子入土为安。”
高先生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拉住了儿子的手,低声说道:“振华,让妈妈安心吧。”
“嗯。”小振华停止了哭泣,用手帕抹了一下脸上的泪水,站起身来,在母亲的墓前拜了三拜,鞠躬致意!
高先生边流泪边抓起了石灰浆,封住了墓穴的出口。父子俩望着这座新坟,泪流满面!
安息吧,我的好妈妈!
我的秀芳,我会把我们的儿子抚养长大!你在天堂安心吧。我和振华会来看你的。
天渐渐暗了下来,看样子又要下雨了,高先生领着振华和几个亲人离开了高家祖坟,下山回家。刚走到半山腰,碰到了在上香祭祀祖先的李先生一家。
“高兄,别难过了,入土为安是大事。”李先生指着一排香烛,告诉高先生,“我们已在这为秀芳敬上一炷香,愿她在天堂安宁安顺!一切顺意安好!”
“谢谢李先生,秀芳看见了,一定很欣慰,和这么好的朋友一起创业,会大有前途的。”
李先生和李师母朝高先生点了点头,拉起两个孩子的手,招呼高先生他们一大家子:“我们一起回开明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