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五皇子给母亲烧纸,火光映红他稚嫩的脸
...
-
章前小引
雪夜,宫墙最偏僻的西南角,废井旁有一块空坪。
那里没有灯,只有风和老梅。
今夜,多了一团火,和一个少年。
————————————
亥末子初,宫门下钥。
五皇子萧彻裹着一件半旧的鸦青棉袍,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一步一陷,像踩在刀锋上。
他手里拎一只缺了耳的铜盆,盆沿磕得凹凸不平,盛着叠好的黄纸、三炷香、一包糖炒栗子,还有半壶冷透的桂花酒。
那是去年冬至,他省下的御膳赏赐,一直藏在床底檀木匣里,等的就是今天——母亲忌日。
废井荒了多年,井栏爬满青苔,月光照上去像一层薄薄的铜绿。
旁边一株老梅,枯枝横斜,花瓣早被风撕碎,只剩几粒猩红的花托,像没瞑目的眼。
萧彻用脚尖扫开积雪,露出一块青石板。
石板上刻着歪扭的“芸”字——那是母亲的名字,宫女芸娘,至死都没等来一个封号。
他跪下去,膝盖抵着冰,疼得钻心,却觉得痛快。
火折子划了三下才亮。
火苗舔上黄纸,呼地一声卷起来,热浪扑在他脸上,把雪水蒸成雾。
他垂着眼,一张一张往火里添纸。
纸灰被风卷起,像黑蝶扑向夜空,又簌簌落回他发上、肩上。
“娘,我来看你了。”
少年嗓子沙哑,比雪风更涩。
“我给你带了你爱吃的栗子,还有桂花酒……去年酿的,没舍得喝。”
他剥开一颗栗子,金黄的果肉滚进火盆,发出细微的爆裂声。
火光映着他瘦削的脸,颧骨处有一小块青紫——今日午后,二皇兄萧翊路过御花园,随手用弓背抽的。
理由很简单:杂种也配捡孤本?
萧彻没躲,弯腰把书捡起,擦去鞋印,转身走了。
他习惯了,连眼泪都省。
只在心里一遍遍背母亲教他的《女则》: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火星忽然爆了个大蕊,噼啪一声,吓得他闭眼。
再睁开时,面前多了一双鞋——皂色靴面,沾着泥,靴尖绣暗银回纹。
往上,是谢卿雪。
她没穿甲,只一袭玄青便袍,外罩薄氅,腰间悬剑,剑穗被风吹得猎猎。
萧彻愣住,手里捏着半张黄纸,火舌卷上来,烫得他一抖。
谢卿雪蹲下身,两指捏住纸角,替他扔进火盆。
“殿下不该来此。”
声音低而平,听不出情绪。
萧彻垂眼,脊背却挺得笔直:“我来给我娘烧纸,犯了哪条宫规?”
谢卿雪不答,目光落在石板的“芸”字上。
良久,她解下腰间酒囊,拔塞,酒香混着雪气漫开。
“喝一口?”
少年怔住。
谢卿雪把酒囊递到他面前,眸色沉静:“暖暖手,也暖暖心。”
萧彻接过,仰头灌了一口,辣得直咳,咳得眼泪都出来。
他胡乱抹脸,却越抹越湿,最后索性不抹了,哽咽像碎冰。
“我娘……到死都没名分。”
“她连冷宫都没进,直接扔去乱葬岗。
我连块碑都不敢立,只能刻在这儿。”
“他们说,宫女私通侍卫,活该。”
“可侍卫是我父皇!
他连承认都不敢!”
他越说越抖,像风里一截枯枝。
谢卿雪单膝跪在他身侧,抬手,迟疑片刻,终于落在少年肩上。
掌心温度透过单薄棉袍,萧彻一震,哭声却更凶。
像隐忍多年的洪水,终于决堤。
火盆里的纸灰被风吹得盘旋,落在两人发上,像一场迟来的雪。
谢卿雪任他哭,目光穿过火光,望向远处宫檐。
那里,灯火辉煌,歌舞正酣,无人知道废井旁有一团小小的火。
哭够了,萧彻抹干脸,把剩下的栗子全倒进火里。
“娘,我会争气。”
“明年冬至,我给你带凤冠霞帔来。”
“我要让全天下知道,你是我娘。”
火舌舔上栗壳,噼啪作响,像在应和。
谢卿雪忽然开口:“殿下想不想习武?”
萧彻猛地抬头,眼里还含着泪,却亮得吓人。
“将军肯教我?”
“臣只教想活下去的人。”
少年重重叩首,额头抵在冰地,咚的一声。
“师父在上——”
谢卿雪截住他:“不必。
我教你,不是为了收徒。
是为了让你有自保之力。”
她顿了顿,声音低下去,“也为了让你娘,将来能正大光明受你一拜。”
萧彻咬唇,唇角渗出血丝,却笑得极亮。
“好。”
谢卿雪起身,拍去膝上雪,又解下腰间短匕,递给他。
“明日寅时,御苑西北角,梅树下。”
“带什么?”
“带你的命。”
少年双手接过匕首,鞘身冰凉,却让他掌心发烫。
他抬头,雪落在睫毛上,像撒了一把碎星。
“将军……为何帮我?”
谢卿雪背对他,声音散在风里:“我娘也是宫女。”
“她死时,我才四岁,连给她烧纸的资格都没有。”
“今日帮你,也算帮了当年的我。”
她抬步,雪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像一串未写完的誓言。
萧彻望着她背影,忽然大喊:“师父!”
谢卿雪未停,只抬手挥了挥,像挥去肩上一片雪。
火盆渐熄,最后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萧彻把灰烬拢成一堆,用袖子细细抹平,像抚平母亲眉间的皱纹。
他起身,把匕首贴在胸口,转身走向风雪深处。
背影单薄,却挺得笔直,像一株不肯弯腰的竹。
远处,更鼓五声。
天快亮了。
废井旁,老梅忽然落下一瓣花,轻轻覆在“芸”字上,像谁终于阖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