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战后众生 ...

  •   公元230年夏,魏将曹真率军兵分三路进攻蜀汉,自带主力出子午谷。然却被早已准备好的蜀汉军队拖入持久战,而后天降三十天大雨,子午谷道路断绝,粮食后继不上又无路可撤,诸葛亮则早做好准备,大破曹军,曹真自带的主力部队十万大军最后活着回到长安的不过一万人,七万有余魏国军人成为诸葛亮的降卒。另外两路的张郃司马懿也只得随之退兵。八月初,随着最后一批被留在当地的魏国士兵投降,战事彻底平息。
      如同去年宁星舟偷渡阴平一战平陇右,这一战也亦天下震动。人们纷纷好奇诸葛亮又是怎么会提前知道子午谷地区会遭遇百年不见的大雨的。于是历史上根本没借过东风的诸葛亮在这个时空里真真正正变成了借大雨的通灵之人,整个中国各地的茶楼里说书人皆是绘声绘色的讲着这蜀汉丞相是如何披头散发举行仪式向上天借来一场大雨大破敌军。
      长安朝堂上曹叡踹翻了案几,去年的十万军队忙活了半天结果丢了整个雍凉六郡但至少拿了个陈仓还不算是一无所获,而今年三路十五万大军什么都没干就折损七八万人。
      白发苍苍的曹真跪在皇宫中间不敢辩驳,而司马懿弱弱上前两步:“陛下,此非战之罪,实乃天灾……”
      “天灾?”年轻的帝王气的快笑出来:“那你怎么解释诸葛亮竟然能提前备好雨具粮草?又怎么解释蜀贼对我们的军队行军路线竟然了如指掌?”
      司马懿立刻静若寒蝉,整个朝堂上鸦雀无声——没人能解释为什么诸葛亮会对曹魏的攻势了如指掌守株待兔,就像没人能解释这场百年不遇的大雨是从何而来而诸葛亮又为何能提前预见。
      事到如今逻辑线已经很清楚了,蜀汉就这么大个地盘有多少军队曹魏猜也猜得出来,所以诸葛亮这边严阵以待的大军只可能说明五月份风传的宁星舟带大军北上意图攻西凉这消息完全是假的,宁星舟其实根本没带多少军队她就是个吸引注意力的幌子——诸葛亮就是要他们信以为真,以此预判蜀汉必然后方空虚可以偷袭。
      再然后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曹真果然上当,蜀汉军队提前布防守株待兔加拖字诀让本来信心满满以为能学去年宁星舟绕后偷家的十万大军直接撞上了这场连续下了的大雨近乎全军覆没。
      这么看来也就是说,五月份的时候诸葛亮就知道七月子午谷会下这场从未有过的大雨,除此之外无法解释为何他能布下这般计策。
      “难道众位爱卿要告诉我,那诸葛亮是个妖人?”曹叡拔出佩剑来就想砍曹真,最后还是靠曹真自身资格够老外加曹洪等同期老将死命求情才生生收回了剑只是下旨夺了曹真的大司马之职。

      与长安城上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模样相同的是,蜀汉这边作为胜利者诸葛亮也忙的焦头烂额,眼前投降的七八万魏国士卒就是七八万张嘴,他又不是白起能做到全杀了。于是原本让蒋琬从成都运来打算给宁星舟的粮食这下全用在这些魏国士卒身上又连夜从成都快马加鞭运粮来这才堪堪没闹出哗变。青壮年打散押送编入屯田军开始在汉中城外开垦荒地架路修桥,而老弱病残直接发放口粮让他们沿着斜谷自行返回关中。
      虽然因为养不起又做不到杀掉放走了一部分,但考虑到当年汉中地区的人大多都被曹操迁走,现在被曹真给补了那么多回来,也算是天道好轮回了。
      诸葛亮本来想宁星舟在搞雍凉六郡大开发要不要他把这些战俘分点过去给她提供劳动力,没想到苏瑶光淡淡一句彻底让他熄灭了这样的念头:“历史上231年也就是明年,甚至今年年末就开始了,雍凉地区半年没下雨,丞相你也因此决定发动第四次北伐。但是现在这几个地方在我们手里,星舟还在发愁怎么度过这次大旱灾呢。”
      俗话说得好hand hands lord lords,子午谷的那场百年难遇的大雨也是有代价的,所以当年的十月开始整整半年雍凉地区一滴雨没下,也因此诸葛亮决定趁着曹魏力量虚弱发动第四次北伐,也是在此次北伐中射杀了曹魏大将张郃,把司马懿郭淮等人打的要死要活,然而最终还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而退军。
      人是不可能一直赢下去的,在得到什么的时候注定也会失去什么。在历史上这场干旱是诸葛亮的助力,但现在去年宁星舟一战平定雍凉六郡,这几个未来要旱灾的地方已经在蜀汉手上了,所以不得不开始头疼的也变成了他们。
      闻言诸葛亮再次感叹自己能得到这俩穿越者究竟是多么的上天眷顾,要是不知道这个情报那明年大旱又不知怎么的得生灵涂炭。
      如今是八月初,他们最多还有四个月时间准备,身在天水面对这种天灾宁星舟也没什么办法,这年头又没有什么人工降雨这一说,除了在屯田和搞矿的军队,她必须得组织把当地百姓往汉中地区迁徙了。
      因为诸葛亮“借大雨”事件正好现在是举世皆知的热点,这年头的平民百姓大多都迷信,这下倒也好劝——她于是借题发挥说:“丞相借来满天大雨大破曹魏之兵,然天道也,有借有还,来年雍凉地区必然大旱。”
      反正顶着诸葛亮的招牌干活她又不是第一次,一点也不慌的,至于他会不会骂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害,再说呗。
      听到宁星舟这番“有理有据”的言论百姓们自然坐不住,在这个完全看天吃饭的年代大旱就意味着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不往汉中方向走难道在原地等死吗。虽然有少部分宁死不丢下祖坟的,但这个年代迁徙也并不少见,大多数人都很快打包好了行李在蜀汉军队的沿途护送下拖家带口的离开故乡。
      于是八月中下旬雨停了开始,祁山道从来没这么热闹过,陇右的百姓们纷纷往汉中方向退去,而在他们身边一起走的就是宁星舟从天水的煤矿里弄出来的蜂窝煤。胜利之后依然留在汉中的诸葛亮则是一边忙着收编魏国降卒,一边不断接收远道而来的陇右百姓,一下涌入几十万人这下凋败已久的汉中地区倒是迎来了大开发。丞相长史苏瑶光此时也一改幕后出谋划策正式站到了前台,诸葛亮让她跟随在自己身边处理繁多的政务。在宁星舟之后大伙对于女子为官这事接受度也高多了对于这个宁星舟2.0就这么听之任之了。

      比起科技外挂点满但文化水平低的丧心病狂的宁星舟来说,苏瑶光就让诸葛亮舒服多了,毕竟是汉语言毕业生,跟在他身边做事他手把手教,本身底子不错又有对他的偶像滤镜自然不像宁星舟那样学的浑水摸鱼,几个月就可以很快的独当一面,写文书,还有引经据典与其他士大夫论政事都不在话下——这让教宁星舟教的无比绝望,几乎感觉自己在教猫学微积分的诸葛亮终于找到了一丝教学成就感。
      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斗中蜀汉的伤兵们的死亡率则断崖式的降低。虽然这个年代做不出酒精她们也都不是医生,但后世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也大大超过这个年代的平均医疗水准,但主动请缨接手军医营的苏瑶光旋即要求所有做手术的器械都必须经过热水高温消毒人手也必须经过水冲洗后才可接触伤口,并且虽然做不出酒精但还是调配出了浓盐水,再配上两大核弹级外挂:无限续杯的超级跨时代消炎药和作为止血带无论是吸血性还是无菌性都分分钟爆杀当时一贯使用的麻布的宁星舟当时特地留下的卫生巾。
      得亏了之前跟曹魏军队对耗的时候,苏瑶光躲在库房里天天拿东西拿的快手抽筋——这一点比较讨厌她们俩带的都是小包装,只能一个个掏不能一下子爆很多,又不能提前太久拿出来储存因为药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失效。而且除了诸葛亮和宁星舟之外这件事又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原本这个时代没有伤病常识没有青霉素没有消炎药在战场上受伤约等于半只脚进了鬼门关,但随着两大穿越者以各自不同方式的插手,这一次蜀汉伤兵的死亡率来了个断崖式骤降,一些受伤不重的甚至一两天就可以恢复如初。
      这下苏瑶光从西域女乐师很快变成了西域女医仙,在士兵们眼中甚至变成了有起死回生之能的活神仙般的存在。诸葛亮本人虽然清楚是怎么个事,但不妨碍他依然乐开了花——什么西域(现代)神女(外挂)二人组啊他真的他哭死。
      而在汉中诸葛亮也见到了结束他刺史任期的杨仪,看得出来他对诸葛亮让他给宁星舟让位的事情非常不满,但还没等他发作,诸葛亮就笑眯眯的摇了摇羽扇表示威公你看啊等陇右的百姓一迁走宁星舟那边也就剩下她带走的屯田兵和王平原本就驻守边境的军队,咱们这边又有这么多政务要处理,把你喊回来不是正好体现你的作用嘛。
      杨仪这才哼了一下离去算是接受了诸葛亮的解释,完全没注意到在他身后诸葛亮那复杂的眼神。
      威公啊......你又是为何......

      汉中监牢里,夏侯霸默默地一个人坐在牢房的角落,初出茅庐的他抱着为父亲夏侯渊报仇的想法随着曹真当了这次入蜀作战的先锋大将,可却没想到一战他就被诸葛亮瓮中捉鳖,而之后随着子午谷的大雨这场原本信心满满的作战变成了赤壁之后最大的惨败。
      他靠着冰冷的墙壁看向黑漆漆的天花板,嘴角扬起有些无力又有些嘲讽的笑,呵,那么多年复仇的心愿转眼之间变成了一场笑话。父亲好歹是在阵前堂堂正正被杀以身许国,可自己如今却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
      牢房门突然打开,他抬起头,竟然是诸葛亮走了进来。依然是那么素衣飘飘羽扇纶巾,好不潇洒,就像俘虏他的那一天一样。
      “如果你要来劝降我的话,那就大可不必了。”还没等诸葛亮开口夏侯霸就冷声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绝对不为了活命向杀害他父亲的蜀狗投降,这是他最后的骄傲。
      “你走吧。马匹干粮已然准备好,将军放心,无人会拦你。”诸葛亮却给了他一个他从未想过的回答。
      “虽然你与亮立场不同,但当年你的父亲夏侯妙才将军毕竟为我军所杀,替父报仇理所当然。如此这般,也算是一命还一命,从此再不相欠。”
      “你确定?”夏侯霸站起身来,眼中露出不可置信。前有关羽在华容道放曹操,现有诸葛亮就这么把他放走了,你们蜀汉人都是这么……(其实正史上没有,但这里跟着演义了)
      夏侯霸还没找到合适的形容词,诸葛亮就摇了摇羽扇,把手中通关文书递给了他:“一诺千金。”
      “另外,也请夏侯小将军将此物带回。”诸葛亮从袖子里掏出一本不厚的书,上面写着《战地急救论》。
      “此为何物?”
      “我军伤员为何恢复者众,这就是原因所在。”他淡淡一笑。
      “为何助敌?”
      果不其然夏侯霸走之前问诸葛亮,眼中写着无比复杂的光。他虽然身在监牢但这一次女医仙的传言沸沸扬扬他自然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
      “这不是亮的意思,这是这本书两位作者的意思。”

      宁星舟虽不是医生,但毕竟在非洲做过不短时间的红十字会急救志愿者,她抽空在这里把后世那些在这里可以实现的急救措施写了下来连着信一起寄给了苏瑶光,而擅长绘画的苏瑶光加上了插图将之编纂成册。于是这个时空历史上第一本系统性讨论了伤兵治疗的医书就此诞生。而作为作者的宁星舟和苏瑶光经过讨论之后在这件事情上决定不藏私。
      面对苏瑶光的申请诸葛亮明知此举助敌想了想却没有阻拦,甚至还决定亲自帮她把这本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无价之宝的东西交给夏侯霸。
      “因为她们说,杀人救人本就是一体两面,而天下人的血,原是一般的红。”
      出身一千八百年后两个人分明不是医者却都有仁心,而来自现代的道德观在这个诸葛亮见惯了草菅人命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年代简直像极了傻子,但是——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苏瑶光,宁星舟。建兴九年八月于汉中丞相府。”

      苏瑶光在扉页上如此写道,这本出自于后世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话随着穿越者们跨过时间来到了人命如草芥的三国年代,或许也是一种冥冥中来自天道的救赎。
      在宁星舟和苏瑶光激烈在信中讨论怎么给四百年后的孙思邈结版权费的时候,一边的诸葛亮默默地在笑,眼中映着的烛火好像看到了那年隆中谁的身影口中说着的苍生。
      然后他分明感到些许欣慰:这天下最值得托付的从来不是最擅谋之人,而是最懂这仁之一字该怎么写的人——那才是大汉该有的模样。

      十月,第一批陇右迁徙而来的百姓和宁星舟随之送来的蜂窝煤如期到达汉中。苏瑶光抱着那黑乎乎的蜂窝煤笑开了花,心想这穿越了有理科生就是不一样哈,在这个没有空调的年代终于赶在入冬之前拿到了冬季续命神器。
      与物资一起到的还有宁星舟各种要东西的指令——既然蜂窝煤有了,那么不爆改如今的冶铁技术那么她宁星舟就不姓宁,虽然她不是学化工的也不是学材料的,但她好歹在私校里学过AP Chemistry。这个年代的炼铁方法在她看来简直就是不忍直视——块炼法打出来的铁温度不够杂质多武器又软又脆。不过还好她现在已经搞到了蜂窝煤,这下温度够了,就可以像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一样开始做炼铁反应,至于之后的脱碳和淬火那就更简单了。
      哎,她一声叹息。看着自己面前已经一个个竖立起来的两三米高的高炉子和到处挥之不去的煤炭燃烧味。堂堂计算机人在这里又当地质学家搞矿又得当材料学家搞武器又得当企业家经营工厂还得当医生写医书——村夫啊,你知不知道你到底欠了我多少工资啊?
      蜂窝煤这种好用的东西自从问世就开始引起了一阵震动——有这么好用的燃烧耗材谁还去砍柴烧木炭啊?随着诸葛亮把其中一部分往成都运过去了,很快,十月中,斗子就给他的冤种打工人丞相去了信:成都这边的天水炭砖(蜂窝煤的名字)被一股脑疯抢,相父加油努力接着送啊。
      在死命的催促下,蜂窝煤一车一车的从天水方向运过来,随诸葛亮镇守汉中的天水姜伯约同学笑嘻嘻拆宁星舟混在煤车中间寄给他的快递,里面全是他爱喝的陇西烈酒。

      姜维一边满足的喝了一大口酒心道宁将军真是够义气,又看了一眼自己脚下送来的天水炭砖——原来自己家乡有这么个好东西,自己这个本地人都不知道,惭愧惭愧。
      而天水的百姓们很快也在蜀汉士兵们的护送下带着全部的家当跨越祁山道来到了汉中,在这个宗族文化占据绝对优势的年代,诸葛亮直接让姜维去安置自己的老乡们,于是在蜀汉已经当上将军的伯约不时被某个在他小时候甚至还抱过他的婶子一脸欣慰的拍拍身上的甲胄:“这一身将军服可真是帅气,咱们的阿维长大了啊,你娘地下若是看见,必然欣慰极了。”
      天水姜氏的老族长则是颤颤巍巍的看着姜维,身为本地豪强走之前甚至还多有疑虑,是宁星舟一句伯约就在汉中才让他们下定了决心,此刻他也仿佛不敢相信两年前的叛将此刻已经成为了将会给他们新生活的人:“伯约,乡亲们在汉中又是否有田地可种?”
      白衣小将只是嘿嘿的笑,眼角含着泪光随即坚定地点了点头,全然不知历史上的他自从入蜀之后一辈子都不再有回到家乡的机会,但这一次在宁星舟的影响下,他家乡的人们竟然在汉中与他来了个团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与姜维的喜笑颜开不同的是,于此同时诸葛亮在郁闷。
      虽然蜂窝煤一车车的过祁山而来,可诸葛亮期待的“故剑之盟”却始终没有来——他的家书呢?
      和苏瑶光天天在信里唠嗑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给你亲爱的丈夫写一封除了要东西之外的家书?给姜维送陇西烈酒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也给你亲爱的丈夫送点什么东西?
      从七月那封信到十月,整整三个月没想过要写一封家书问候一下他的近况?她心里到底有没有他?
      他好几次绷不住写点什么给她,但看着他们最近的对话他觉得自己要被她气出病来。

      “孔明:我这边铁匠人数不够,看着给我送一点过来。另外写信再不加标点符号我就不看了,至于什么是标点符号,问瑶光。另外很快就要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不过你们这时候竟然连中秋都没有。不管怎么说祝你中秋快乐(●─●)。宁,八月十二。”

      “夫人中秋快乐,亮惟愿与卿同赏千里月明,何论此节存否?

      另准调铁匠五十名,皆善锻刀。然刀可锻,心不可锻,陇西秋早,望卿珍重。标点符号之事已询瑶光,确有大用,已嘱瑶光不日推行。亮,八月十八。”

      “孔明: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把我的羽绒服送过来。对了,整点会写文书的过来,古文我能看但不会写,子钧(王平)更是不认字。政令没人写。宁,八月二十三。”

      “夫人亲启:羽绒服已派唐桦往成都取来,另附赠亮昔年上等狐裘大衣一件。不日将达。且准遣文书吏二人,皆明法习文之士。陇右政繁,然不可废学,今附《管子》《申子》《论语》手批本,卷中丹黄粲然者,皆亮所缀。夜寒烛冷,可持此以消永夕。若有疑义,驿马旦夕可达。亮,九月初二。”

      “孔明:羽绒服收到。狐裘穿不了,容易着火,还给你你给瑶光吧。最近忙的很天天在打铁炼钢,没空看书,放在一边了。百姓往汉中走了,我这里下矿缺人你送点民夫过来。但不要太多。明年这里不下雨。宁,九月初九。”

      “夫人亲启:“民夫三百已调拨,择精壮者赴陇,旬日可至。抗旱之事既已知晓,当早作预备。然连月督工,铁骨亦当有倦时。陇右秋燥,易伤肺气,可需遣医官随行?亮,九月十七。”

      “孔明:不需要医官,这个年代的医官水平还不如我自己,不如多让瑶光给我送些消炎药。另外冬季将至,民夫每日在矿山中劳作衣物磨损太快,送些衣物来。宁,九月三十。”

      “夫人亲启:冬衣五百套即日启运,瑶光药囊已加急递送。然‘上工治未病’,君纵通医理,亦当慎防寒邪侵体。若觉陇右天寒,可命人掘地龙取暖,亮昔在隆中曾验其效。【附新绘图纸1】。亮,十月初八。”

      “孔明:就是全屋地暖嘛,我知道。我要做水锤,但天水这没什么懂水力的,派几个懂水车轮齿比的来,速度。宁,十月十九。”

      所以他写了那么多夫人亲启,她甚至不愿意回一个夫君。难道这两个字很烫嘴吗?!
      所以他小心翼翼的关心问候,被她直接华丽的无视掉。
      所以他辛苦了好几个通宵给她写的批注本大概率被她拿来垫了桌角。她甚至都没有翻过是不是!
      所以他珍藏了好多年的千金狐裘改了尺寸送她里面甚至还在明显处绣了她的名字,她连穿都没穿反手还给了他还让他送给瑶光,这说明她甚至都没看过一眼!
      所以他暗戳戳通过要送医官的方式关心她的身体,她直接耿直的说这年头医官水平还不如她本人……重点是这个吗!
      所以他精心准备画了好久的地龙图纸想要得到她的夸夸,她反手一句不就是全屋地暖当做常识处理。你们未来人就那么了不起吗……好像是很了不起。
      寄信来就是要铁匠,文书,民夫,衣物,水力匠人……她甚至连一句“你好吗”都没有写。
      可疑的他的目光飘到了最后那个速度上——呵,所以他算什么啊?高级版蜀汉快递员?被疯狂要东西还不给一句关心问候的工具人?
      反观苏瑶光呢,和宁星舟的信就没有断过,虽然诸葛亮没兴趣去看别人的信但至少知道每次都写了很多,好多次都看到苏瑶光对着信在拍桌子狂笑。要不是苏瑶光是个女的丞相都得怀疑宁星舟到底爱的是谁……等会,好像宁星舟提过在后世,爱情已经不仅限于异性之间了!
      于是他火急火燎找到苏瑶光也顾不得什么隐私不隐私:“瑶光,我观你和星舟通信颇多,你们会在信中聊些什么呢?”坏了起猛了,恋爱军师变成情敌了。
      苏瑶光此时正在和宁星舟聊的事情原本不能给诸葛亮知道,毕竟是宁星舟给他准备的惊喜,但既然偶像都亲自追着她问了,这个丞相粉最终还是卖了自家闺蜜。
      “星舟说,你和她要的那把剑她已经在做了,最近打出了很多很多优质的武器,到时候从里边挑一把最好的给你。她还在信里和我吐槽你一个快五十岁的人了又不是武官要剑干什么,切水果吗?难怪说男人至死是少年,都是当丞相的人了还那么幼稚。”
      “不过丞相啊我跟你说你可千万别让星舟发现了,她本来打算回来的时候给你一起带来就当给你个惊喜,这下我提前泄露情报要是被她知道可得惹上麻烦了。”
      “我什么时候和她要剑过……等等,”诸葛亮突然想起来自己那时候写的勿忘故剑之盟。
      所以,他写了那么深情的典故,她却真的以为他要一把剑??!!
      (呼吸)
      (深呼吸)
      (试图冷静)
      苏瑶光目瞪口呆看着诸葛亮那可能听到马谡上山守街亭时都没有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表情:“丞相?”
      “……无事……”
      难怪他明明已经暗示了记得要给他写信,可她这几个月却连个问好都没有——她竟然只觉得他想要一把剑来切水果!还蛐蛐他幼稚?!
      所以她这几个月不怎么给他写信是因为……她觉得他已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了。(指那把还没造好的剑)
      羽扇吧唧一下被他掰断了。
      好剑,好剑……
      诸葛亮真的多么想立即给宁星舟一封信上面用超大号字体写昔年汉宣帝许平君的情深旧事并且写“快给我写信快问候我”,却又想到苏瑶光要求他不可以泄露秘密。于是只得带着一副摆烂又绝望的表情把断裂的羽扇拍在桌子上:“你们继续聊。”
      苏瑶光:???
      七日后,在天水的宁星舟收到了一封诸葛亮格外简短的信,却每个字都由红笔写就,力透纸背,尤其是最后三个标点。

      “夫人,家书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战后众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庆贺自己二十万字啦,从当时的激情开文,没想到能写这么多坚持这么久。 最近因为实习加上出国的事情非常忙,没怎么来得及更新,现在只能保证周更了。在这里稳定之后,会努力提升一下更新频率。 我也知道未签约流量曝光很低,所以能刷到就算是缘分,甚至点收比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其实数据对并不打算签约纯为爱发电的人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从国内到异国,透过文字,一路有人陪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