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暂住听泉村 ...

  •   过了不久,赵龙夫妻陆续从厨房端出五盘菜摆在八仙桌上,此时天已经黑下来了,龙嫂点上了煤油灯,只见桌上最中间是一盘晶莹透亮的肉片,四周围着四盘菜,分别是辣椒小炒肉、炖萝卜、炒青菜苗、炒胡萝卜。饭菜香气顺着灯光爬上煤油灯,钻进每个人的鼻子里,香喷扑鼻。
      龙嫂将碗筷摆好,赵龙示意李兰他们坐下,说道:“大山里没有什么好吃的,大家就将就着吃,来,来,快动筷子吧。”
      李兰他们心里知道这已经算是过年才能吃上的待遇了,龙嫂还做了一碗腊肉,腊肉在现在有多么珍贵,她是知道的。
      三人都很感激赵龙的慷慨,纷纷道谢,龙嫂则劝他们快点趁热吃,又不住的把腊肉往三人的碗里夹。
      这一顿饭,李兰他们各吃了三大碗,香的停不下来,也是太饿了,很久很久没有吃过米饭了,太想了。这一顿可算是吃了个饱。
      赵龙夫妻俩看着李兰他们三个吃的香甜,不由得心生怜爱,好像看着自家的小孩一样。话说回来,他和妻子也结婚十几年了,却一直没有怀上小孩,妻子常常为此自责,他则多次安抚妻子,他们的子女还没到时候投胎他们家。
      待几人放下筷子,盘子里的菜都被扫光了,锅里的米饭也吃完了,还剩下写锅巴,龙嫂把锅巴铲下来,分给他们一人一块,一时间饭桌上都是嘎嘣脆的锅巴声。
      李兰和春红主动帮助龙嫂收拾碗筷,帮忙打扫厨房,而大柱则和赵龙一起准备劈点柴火烧洗澡水。
      很快,龙嫂又拿来自己的两套衣服给李兰和春红作为换洗,赵龙拿了自己的衣服给大柱换洗,各自收拾好后,李兰和春红由龙嫂安排睡在另外一间空房里,空房里正好还有张竹床。大柱则被安排睡在堂屋里,在堂屋放着凉席,正好可以睡一个人。
      现在才刚开春,没有啥虫子叫,乡村的夜晚很宁静,吹来的夜风充满凉意。
      只要没有炮火声,哪里都是安眠夜。
      夜晚的床上,李兰和春红在黑夜中悄声说着话,李兰说:“我打算先在这个村子里停留一段时间,第一是打探一下前路的情况,看接下来怎么走,第二是我们也稍微修整一下,第三看下能不能在村里储存点吃的。你认为呢?”
      春红说道:“这样安排很好,我们都听你的。”
      第二天天一亮,李兰他们三人就都起床了,赵龙两口子也起来了,李兰和春红则帮忙去洗昨天换下来的脏衣服,大柱则帮助赵龙继续劈柴。
      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李兰向龙嫂打听情况,问到:“龙嫂,这个村子叫啥名啊?处在什么地方啊?”
      龙嫂回答:“我们这个村叫听泉村,是这一群群的大山里位置靠中间的一个村,再往前面那条路一直走,里面还有几个村子呢。”
      李兰接着问道:“那离我们这个村最近的镇上是哪里呀?我们这里离江西近不近啊?”
      龙嫂回道:“离我们最近的镇是石门镇,大概走路也要走上半天的功夫,好像穿过石门街再往南走,就到了江西了。回头我回去问问你龙哥,他比我熟悉路。怎么,你们想去江西吗?”
      李兰回道:“没有,只是我们流浪久了,分不清方向了,才问一下。”
      一连两三天,三人都待在赵龙家里,没有出门去打探情况。第四天早上,李兰看到村里有人提着一只野兔回来,看起来像是夹子夹到的。
      李兰才想起自己又忘记了老手艺----打猎,她可以借着打猎去打探一下地形,这样不会引起任何怀疑。
      李兰跟赵龙说自己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表示自己想去打猎,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赵龙有点不太相信,李兰拿起弓箭,一箭就射中二百米远的草垛子,赵龙才相信。
      这里的大山比她家乡的大山还要高还要深,因此也会危险一点,她没有贸然进去深山里,而是在山周围转。也能够打到一些野兔和野鸡。
      她爬上半山腰往外看去,山连着山,没有看到有城镇,也没有看到任何人的踪迹。如果要走出过去,估计还是需要问赵龙路线。
      她打了五六只野兔和四五只野鸡,觉得也够了,于是背起猎物回赵龙家。
      赵龙两口子看到李兰出去一下午就带回来这么多野兔野鸡,都觉得很吃惊,没有想到李兰这么一个单薄的小姑娘居然有这么好的手艺,就连村子里的老猎户也不一定能够打这么多兔子回来。
      龙嫂笑开了眼,野味他们也很少吃,赵龙不会打猎,他们也偶尔从其他村民的分享中才能吃上一口,如今可算是能一次性尝鲜尝到抱了。
      春红帮着龙嫂把野兔和野鸡都拿到河边去清理干净。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吃的很香,在这里也住了几天了,李兰打算等再去打几天猎,拿猎物和村民换一点干粮,然后三人就准备出发。
      连续在山上摸了几天,她基本上熟悉了听泉村的地形,也打到了不少猎物,几个人也吃不过来,李兰就拿出一部分猎物和村民换了一些面粉和红薯,红薯就先煮熟,然后切成条晒成红薯干,面粉等他们出发的前一天再蒸成馒头。
      李兰还是和赵龙说出了实情,她对赵龙夫妻俩说道:“龙哥,不瞒你们说,我们三人过几天就要离开了,您知道去江西井冈山的路线该怎么走吗?”
      赵龙夫妻俩疑惑的对望一眼,在与李兰相处的这几天,他们能够感觉到这三个孩子不仅仅是流浪那么简单,他们有超越同龄孩子的沉稳,特别是李兰,深沉稳重,似乎是三人中的领导。
      赵龙回道:“井冈山我听从外面回来的村里人说过,那里可是有军队在呀,你们要去那里做什么?”
      李兰回答:“我们要去井冈山,去找军队,我们要在那学习本领,拿到武器,一起上战场杀敌。”
      赵龙听罢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个十几岁的孩子居然想上战场杀鬼子,更没有想到他们敢穿过战火区,去井冈山。一时间,他竟是不知道劝他们不要去,还是该指路给他们,眼看着他们冒险。
      李兰似乎看出来赵龙的踌躇,她直言道:“龙哥,您不用担心我们的安危,支撑我们活到现在的动力就是能够去井冈山,将来杀鬼子,为我们的亲人报仇。
      我们一路赶来,也碰到过鬼子,但我们也平安活到了现在。如果您能够指给我们一条路,就是对我们最好的事情了。”
      龙嫂听罢,偷偷摸了眼角的泪,这几天的相处,她是真心的喜欢李兰他们三个,她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和丈夫商量好了,等过段时间就去找村长,商量如何安置李兰他们,没想到李兰他们不仅不打算留下来,还要冒着随时遇到鬼子的危险,跋山涉岭去那么远的地方。
      这条路该有多危险多难走啊。
      可是,看他们三人坚毅的眼神,她无法开口要求他们留下。
      赵龙也被他们感染了,他钦佩的说道:“没想到你们这么有骨气,这么坚强,我只是听村里人提到过大致的路线,但是具体该怎么走,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你们放心,等明天我就去那家人家里问清楚路线。
      你们也不要先急着走,再在我这里休息几天,也好准备路上要用的东西,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走,可以吗?”
      李兰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龙嫂都在熬夜缝衣服,她想给李兰他们一人做一件新衣裳,马上天要热了,希望他们能够有衣服可以替换,也是时间不够了,不然她再去借点布,给他们一人做两件衣服。
      而李兰仍然去山上打猎,以换取更多的食物,还能够换一点钱,同时也要给赵龙他们一家多留一点肉。
      大柱则帮忙赵龙开始耕田了,原本赵龙家里是有一头牛的,可是牛去年病死了,这无疑是非常大的损失,他准备等今年的收成卖了点钱后再买一头牛。
      家里还有好几亩水田要耕种,等接下来秧苗长大后要栽秧苗,前两天也是借邻居家的牛在耕田,今天就没有借,邻居自己也在用牛耕田。
      他就拿着铁耙自己一锄头一锄头的去挖,大柱也跟着一起去。
      清晨的山村,山里翻滚着水汽包裹着整个小村,目之所及之处,都能看到不少人家赶着牛在耕田。
      耕田里的水刚刚淹没田里的泥巴地,黑牛带着鼻环,由村民用绳子拉住两端,黑牛的背上套上犁耙,随着黑牛往前拉,犁耙把坚实的泥土块耙成一条条的土块,犁耙又带动田里的水,把泥巴块淹没冲散。
      一块田要耕成平整松软的水田,需要这样用牛拉犁耙来回耕几遍。往往一亩田至少要耕两天才能耕完。遇到耕不平整的地方也需要用锄头挖散,把厚土撬开碾碎。
      赵龙和大柱没有牛耕田,只能躬着背,用左右手拿着锄头柄,从上往下锄,用锄头挖,把泥土块挖出来再用锄头敲碎,混在水里。
      虽然用锄头也能把田挖开,但是毕竟不如用犁耙来的快。眼看着两人干了一身汗,连一垄田还没挖完,大柱有点着急,他对赵龙说:“龙哥,要不还是用犁耙把,我在前面拉犁耙,您在后面把好方向,这样会快很多。”
      赵龙则不愿意,说道:“不行,那犁耙是牛拉的,你怎么能拉的动呢。”
      大柱强调说:“我能拉的动,之前在我家里,也没有牛用,我和我爸就是这样用犁耙拉的,我先回去拿犁耙。”
      不等赵龙点头,大柱就把脚从水田的泥里拔出来,赤脚跑回家拿犁耙。
      不一会儿,他就把犁耙扛过来了,把原本套在牛身上的绳子套在自己的胸前,然后把犁耙递给赵龙。赵龙拗不过他,只好握好犁耙的两端手柄,把好方向。大柱则用两只手抓住胸前的两端绳子,胸膛绷紧了绳子,用力往前拉。
      果然犁耙的尖端深深插进泥土里往前顶,带出两边的泥土翻花一样的露出来,又被水淹没。
      大柱除了要发力把犁耙拉着往前走,还要保持身体的稳定,让自己走直线,才能不把犁耙带歪。这样一垄一垄田的往前耕,把一块田耕完。
      可惜,人的力量还是远远比不上牛的力气,犁耙耕种的深度及不上牛,速度自然不必说了。如果要想耕得平整一点,还得来回耕几遍,土质比较硬的地方还是得用锄头挖开。
      待大柱拉着犁耙耕完一垄后,赵龙就叫停大柱,两人换着拉犁。待赵龙也耕完了一垄后,春红就过来喊两人回去吃早饭,说早饭已经做好了,吃完了再耕。
      两人这才放下犁耙,从泥地里拔出双脚,他们俩双腿上,身上都是泥巴,两人就在旁边的清水沟里简单洗一下,衣服自是不需要再换,因为待会还得接着下田。
      幸好这几天的天气也非常好,大柱帮着赵龙耕完了好几块大田,还有几块小田,赵龙说什么也不要大柱再帮忙了,说自己和龙嫂来耕,也很快会耕好。
      因为明天,大柱和李兰春红,就要离开了。
      他们才在这里待不到十天,就要离开了,奔赴未知但危险重重的前路。
      谁知道在前面等待他们的,是鬼子的长抢和刺刀,还是战友的期盼和拥抱,就像谁也不知道,水汽意蕴的听泉村还能这样宁静的沉睡多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