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老太妃 ...
-
鉴于端温太妃的兄长才亡故,袁家也遭贬,皇帝为弥补她老人家,特准袁清山携带家里人去拜望她。袁清山守礼本来问过正妻去不去,但是索绰罗氏不想去,最近很忙碌,甚至主动请我代替她,叫我陪着他去便好,于是我就顺理成章第一次进宫了。
进宫前,我特意打扮得隆重靓丽,一是为了让端温太妃看得顺眼,听说她喜欢漂亮的女孩子服侍她,她身边的宫女都长得较为端正秀气,比皇帝联姻的那些皇后、妃嫔、大小福晋和低位格格好看多了,后宫的满洲贵族女人好多都驼背含胸,精神气萎靡,加上穿着那身死气沉沉的满族服饰,她们和朝廷的满洲大臣都活像一堆别扭的僵鬼;二是我希望能见到康麻子皇帝,在他面前晃上一晃,好歹留个一面之缘的印象。顺便瞧瞧他是不是民间传闻的长了一脸麻子,听说他幼年曾患天花,病愈后脸上长满了坑坑洼洼的痘痕,相貌丑陋渗人。
早先是霍有秦先称呼皇帝是康麻子,说鞑子皇帝和满洲大臣都丑得要命,我才学了他那张喜欢编排人的嘴。
袁清山低声唤我跟上,他顺势牵住我的手,慢慢十指相扣。我回神过来,很是感奋,不禁东张西望,那年寒冬是我第一次入宫,更是第一次来到属于汉家的明皇宫,这是我们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的皇宫,宫中氛围很是庄严肃穆,此处从外表来看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气势磅礴,真是叫人开了眼界。
我一路上细致地打量周围,咱俩从皇宫侧门进去后,穿过一道又一道雕刻精美的宫门,我都走得有些累了。我们的身份坐不了轿子,如果得不到皇帝的特准,身份不高的文官须得下轿,低级武官也须得下马,大家差不多都得走路进宫。
我在皇宫里看到了我从未见过的宏伟宫殿,里面有非常多朱红的高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一座座宫殿在阳光下闪耀着朦胧的彩光色泽,是那么的华贵庄重;宫内有在暴雨时能千龙吐水的排水龙头,是精巧的汉白玉螭首;有很巨大的水缸,上面也雕饰了金色龙头,兽面的下巴上有环,再有另一根弯长些的铜环将俩龙头的环穿在了一起。清山说这是专门储水的太平缸,是救火用的重要物;宫里还有洁白如雪和铜色威武的石狮子像等,令人应接不暇的雄伟壮观的建筑,皇宫里这一切是如此神秘宁静,看起来美轮美奂。
我们在宫中所经之处,都有我停留须臾的身影,袁清山温和耐心地等我看新鲜,我像个田舍郎一样忍不住东摸西碰。宫人在四周走动时,他就提醒我收敛点,如果有宫中贵人路过,我俩得随太监和宫女退到路边,低头肃立地回避。因此我们费了好些时间,才迟迟走到了端温太妃的宫里,她随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居住在奢华的慈宁宫里,不过她住的是偏殿。
我们来时端温太妃还没换好衣裳,我瞧见她一身隆重朝服的严肃打扮,头上还戴着一顶镶金的薰貂皮冠帽。她刚从外面回来,咱俩看得出来她有些疲惫,尤其是女主人被这身老气横秋的古板衣服裹得不太舒展。显眼的是,她身前挂了两三串精致的琥珀和珊瑚朝珠,共有一百零八颗主珠,颜色沉稳素雅。这晶莹剔透的朝珠倒是高贵好看,我很少欣赏满族的服饰,我素来觉得他们大部分的打扮都丑陋和暮气沉沉。
端温太妃好像刚参加完某种仪式回来,听说她先前是去陪太皇太后去做什么祭祀活动,她们这些有地位的后宫女人和部分女官从凌晨三点起床,打扮得非常正式,反正很早就去参加了太皇太后举办的祈福祭祀,她们这次祭祀结束得还算早。所以今天端温太妃在午间如约而至地接见了我们,不过我们得在外面等候片刻。
我们需等她拾掇一会儿,换上日常的满族服饰,我隐约望见她身边的嬷嬷替她取下冠帽和朝珠收放好。稍后,宫女将她那身繁琐僵硬的朝服换成了孔雀绿丝绸长袍,并为她戴了一条白底兰花图案的龙华遮住脖子。她头上插了不少珍贵精美的簪子和珠花,比较赏心悦目。其手上还戴了价值不菲的翡翠镯子和玉戒指,以及华丽的三寸护指。
端温太妃的贴身老丫鬟穿了墨青色的素净旗服,头上打扮得简单些,戴了点鲜艳柔和的绒花。不过眼下她们穿了一深一浅的青绿色衣裳,显得主仆像姐妹俩。宫里虽尊卑有别,规矩严苛,但端温太妃似乎不在意和贴身大宫女穿的衣服颜色相似。
我在偏殿初见养尊处优的袁慧兮太妃那一面,她长得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圆润,其身材反而比较瘦削,令我忽然想起了一根长满了黄叶的枯树枝。她神情寂寞又郁闷,没有多少神气的样子,脸上的笑容很少,只有面对亲侄子,她才露出了相对而言略多的微笑。她讲话的声音也很纤细,尖细到像是名角儿在抑扬顿挫地唱哭戏,反正一点儿都不中气十足,这贵妇仿佛很忧伤和孤单,生怕惊扰了谁一样。
端温太妃的举止虽然比较庄重,但她说话的口气还算和气,可我还是觉得面前的一切显得阴气沉沉。她换好常服坐在榻上歇息下来,才终于正式接见了我们,而我们最初向她请安行礼过后,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殿里。
端温太妃见袁清山表现出走累的样子,她会意过来很快就赐座给我们,附近的宫女分别搬来两个凳子,我和清山才端正地坐下,也不敢有过多的放松。
我来之前听袁清山说了,这些后宫寡妇的日子比较难过,至于那些位分低的太嫔妃通常集中住一处,她们待在萧条破败的宫殿里,大多吃不饱、穿不暖,因此那些可怜的老妇人还做针线活或者写字画托人出去卖。
那端温太妃因为有袁家补贴,还有皇帝待她不错,她不仅能住在慈宁宫的偏殿,平时还有不少俸禄和赏赐。只不过她心里觉得冷清,盼望有人去探望她,能经常来她这里坐坐,哪怕是宫里其他人来了也好。不必说她最渴望的是娘家人进宫看望她,可惜这些妃子的家人一年到头也只能偶尔进宫,以至于我这种明面上身份低微的人来到这里,她见了我几乎不排斥。
我凌晨起床费心打扮了那么久,端温太妃看清我的容颜后,终于露出客套的微笑,赞赏了我的美貌,她还说我真不愧是……顿了顿,她改口说,是清山相中的红颜知己。我估计前面她是想说我清梧姑娘的身份。
袁清山中途出去如厕了,殿内只剩下我和太妃后,月白的这位大姑姑依旧在表面上待我客气热络,她就近拉着我的手打量了我浑身片刻,就提起袁清山既然娶了索绰罗.婉扬,希望我别成为他人生的阻碍,我俩不要只顾小情小爱,请我多为他着想,我们汉军旗不比满军旗的待遇和地位。他今后在朝堂中往上走需要更多的筹码和精力,她老了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往后能帮袁家的不多了。她没有亲生的孩子依靠,所幸养过皇子和公主,也仰仗着少年皇帝的几分薄面,以前才能帮助一点娘家,她真是把清山这亲侄子一并当做了儿子看待,自然要为他着想。况且,当初清山娶索绰罗氏,原来也是皇帝的意思。
我嘴上服服帖帖地答应太妃了。
而后大姑姑啰啰嗦嗦地说了半天,横竖的意思就是不许我独占了袁清山的宠爱,她没看到侄媳妇婉扬一同来宫里,有些责备袁清山不懂事,说我一个小妾也跟着他胡闹。
我没多说什么,只是认错。
此时袁清山从外面回来了,他刚好为我解释,是婉扬才接手袁府忙不过来,正妻才婉拒了进宫拜访太妃一事,她打算以后得空了再来拜访大姑姑,那样太妃就能享受更多的探望了。
这话由袁清山来讲,更有说服力。端温太妃一听以后还有娘家人来宫里看望她,她那点儿不悦就缓和了,也逐渐愉快地与我们叙旧。
老太妃喝着茶说:“我跟皇帝提过我有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侄女,本来跟他约好了,请他忙完就来我这儿放松歇息,小坐片刻,可以来看看新鲜,不过他有什么事绊住了,应是处理政事去了,就差人过来说了一声不得闲。”
我和袁清山微微颔首,她再以轻松的语气对我讲道:“你下次进宫为皇帝表演也成,到时候你一定更要仔细打扮一番,面见圣上,需得整理好仪容,叫我们好好瞧瞧你的才艺,说不定皇帝看开心了,就封你做个女官在宫里陪我。等皇帝有空了,我就唤你来宫里陪我们,咱俩一起讨皇帝开心。”
我按耐住喜色,一口答应了太妃说:“好,卧毓听姑姑的话。”教我为顺治的儿子康麻子献技?若不是为了流放的家人,我心里巴不得鞑子皇帝死光了。我异想天开地滑稽腹诽,盼望将来接走家人后,就混到皇帝身边做汉军的眼线,必要时刺杀他,令他卸了一国的担子,天天歇息,我自然叫他开心。
康麻子没能过来,我也确实露出了遗憾的神色,这是真心流露。我想混到皇帝身边去并不容易,还好有端温太妃这条线,她似乎不排斥我有攀龙附凤的心思。既然她想撮合索绰罗氏和清山,便不防备我郑重见皇帝的事,我从她的三言两语中感受到,说不定她还想做媒让皇帝相中我,这样我就不会成为袁家和索绰罗氏联姻之间的阻碍了。达官显贵之间都有互相赠送女人的事,把清山的小妾介绍给皇帝又算什么。
晌午用膳,端温太妃开小灶招待我们,但是宫里规矩森严,礼教繁琐。我得站着吃饭,不能跟他们一起坐下。按他们的规矩来说,清山也不该坐下跟太妃一起吃饭,并且最好是要等她吃完以后再吃,但是大姑姑一向心疼侄儿,待清山是视如己出,便不拘泥宫里的规矩,往常都赐座吩咐清山陪着她吃饭。这次因为我先站在一旁等待,需稍后再吃,清山便要等我,也同甘共苦说他等会儿站着吃好了。
太妃拗不过侄子,就不再守礼,最后吩咐我们一起坐下用膳,当是寻常人家吃团圆饭,不必再拘谨。
为此,我总是向端温太妃行礼谢恩,自己被这些啰嗦的规矩烦扰得有些郁闷,心想我要是真来了宫里,受得了这一切束缚吗?
我们吃完饭,端温太妃就领着我们进了御花园散步,我没料到皇宫里的御花园其实较小,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我有些失望和诧异,这还不如袁府的花园呢。
端温太妃约莫是注意到了我的眼神,便讲起太皇太后和皇帝说过以后想修避暑山庄,到时候那边的皇家园林应该偌大,会种满奇花异草,有的是逛玩的地方,不过等行宫建造出来的时候,她应该是盼不到了。
咱们逛完御花园,端温太妃就准备回慈宁宫睡午觉了,我俩就陪着她一起歇息下来。她睡觉的房间里有嬷嬷和宫女守护着,还有太监守在里外,这一群奴仆都在互相监督,谁也不能偷懒。
等她醒了,我们一起彬彬有礼地交谈,顺便优雅地吃些糕点。一晃就到了暮景残光之时,我和袁清山需趁酉时之前必须出宫,因为那会儿宫门就彻底地关闭了,严禁进入宫里。
我在傍晚时分随袁清山离去之前,端温太妃赏赐了我好些珠宝和吃食,她还把手上的翡翠镯子摘下来送给了我。为这些我不算想要的身外之物,我又得给爱新觉罗家的老妃子跪下磕头谢恩。
幸之,端温太妃察觉我似乎不情愿老磕头,她就和蔼地免了这道繁琐的跪礼,吩咐我不必客气,清山便叫我福身行礼向端温太妃道谢即可。他说,他的姑姑对晚辈都很平易近人,不大死守规矩,不用担心。
端温太妃说,清山可真宠我,她少不得也爱屋及乌,等以后我有机会进宫和她作伴,那就更好了,她希望我能来宫里多陪陪她。我从她脸上的神情看出来,这深宫是个非常寂寞无聊的可怕地方。她等不及了,甚至想向太皇太后和皇后商量一下封我做个女官的事,她再次提起,她正好也可以请大家过来欣赏我展示才艺的事。
这事儿果真有望,我有些欢喜地连声答应了。我打算屈尊混进清宫做个女官,先勤勤恳恳地服侍她老人家,把我们的感情培养出来,再为家里人的事求情。更何况我和袁府有了关系,端温太妃绝不会揭娘家的短,她就算不答应,也不能揭穿我的身份。我为了至亲至爱的人们,向狗皇帝的老妃子低头算得了什么。
当我们从慈宁宫出来以后,袁清山也感受到了端温太妃盼望我进宫的态度,他便问道:“卧毓妹妹,你很想见皇帝吗?”
我百无聊赖地说:“是啊,我没见过皇帝就想见见他,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模样。”
他和气宽慰:“你以后还是有机会的,不必急于一时,进宫当差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接着,他又玩笑道,“卧毓妹妹是想做皇妃吗?”
我不置可否。他欲言又止说:“皇帝……”他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我追问皇帝怎么了?他脸上是真有麻子还是什么?难道他提到我了吗?他知道我吗?
袁清山便不再提此事,而是转移话题。他劝道:“我看出来你不想给我的姑姑叩头谢恩,假使你真进宫做女官,也要天天对人下跪,你还不如在袁府做个大小姐一样的如夫人,我那么宠你,不好吗?”
我挂念可怜的家人,便想到我朝他们叩头谢恩这一点,压根不算什么,我本该忍辱负重压,这次是我不周到。
袁清山好似真怕我进宫去服侍端温太妃了,他最后一次谈起以后八抬大轿重新娶我,帮我做平妻,不做妾了。
我轻笑道:“我已经做了妾,在袁府也只能是个妾了,别给我画饼啦,你们男人的鬼话谁信谁倒霉。”
他叹息澄清:”不是的,我现在让你做妾只是权宜之计,我暂时也没办法,走一步看一步,以后慢慢就有办法了。”
我做鬼脸说:“切,你是把我当动物,在我前面吊着食物呢,东西都馊了。”
他失笑道:“你这样牙尖嘴利的名妓成角之前没少挨打吧?”
他戳中我有过的经历,看到我即刻变脸,连忙道歉并自己扇脸说,他不该这样取笑着欺负我。也求我拿手打他,我才勉强消气了。
他再次问我,是否不喜欢他了?
我这次卖关子道,不喜欢,因为……
他究问为什么?我想了想玩笑说:“你头上老鼠尾巴一样的小辫子太丑了,满族的衣服也丑,我看着你这副尊容喜欢不起来呀。”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都觉得这副模样丑。”他摸了摸难看的辫子说,“我以前不同样是这副打扮吗?你怎么突然以貌取人呢,那么你就因为外貌打扮真的不喜欢我了吗?你现在不也是满清妇女的打扮,哪天你进宫去天天看着很多的满洲贵族,岂不是感觉更讨厌吗?”
我看了看身上先前选出来的尽量顺眼的衣裳,无奈叹道,“委实是好丑啊,但你我都无可奈何……”
我心里想着,总有一天我重新要换回汉服。
后来袁清山出现在我的面前大多都戴上了帽子,可剃发易服令严格,官员光明正大地穿汉服等同于造反,他想穿给我看也不敢,他最多偷偷做了两件汉服送给彼此。他想方设法地继续追求我,说是总有一天他会打动我,令我心甘情愿留在他的身边。可惜,我早就不为所动了,一点儿心动的感觉都没了。
那天我和袁清山出宫之前,我忽然感觉有人在注视我,我转头一看,看到柱子旮旯里出现一角明黄龙袍,好像是皇帝瞥我一眼后,他就好整以暇地背对我们,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离去了,我到底也没看清他到底是不是麻子脸。
我悻悻扯了扯袁清山的手,说道,月白,皇帝看见我了。
他反问道,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不知道,心里莫名有些突突地跳了起来,不过很快我就把这奇怪的一幕抛诸脑后,不再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