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8、蒙古国迁都于大都 ...
不说郭襄如何担忧政局,且说北庭在忽必烈汗登上汗位之初,蒙古大将霸都鲁入宫觐见,跪拜行礼后,恭敬进言道:
"臣自幼随父辈征战东方,遍历山川,独观幽燕之地,实乃天造地设之雄都。其地龙盘虎踞,北依燕山,南控江淮,西连太行,东望渤海,形势之雄伟,天下罕有。更兼地处中原要冲,南可制衡宋廷,北可震慑漠北诸部。古来天子居中以御四方,大王若欲一统寰宇,成就千秋霸业,驻跸之所,非燕京不可。"
忽必烈闻言,目光炯炯,手指轻叩案几,沉吟道:"卿言甚合朕意。"
当即召集群臣商议。刘秉忠出列奏道:
"陛下圣明。今漠南汉地尽归我有,中原指日可下,江南亦在囊中。若仍以和林为都,地僻天寒,交通闭塞,实难统御四方。臣以为可效法唐之两都制、辽金之陪都制,以燕京为大都,开平为上都,冬夏巡幸,两都并立。"
忽必烈拍案称善,即刻下诏成立提点宫城所。命刘秉忠、谢仲温总领新城选址、宫阙规划;张柔父子督造宫城;郭守敬主持水利。又特命刘秉忠:"都城规制,当显天朝气象,卿务必精心筹划。"
刘秉忠领命后,斋戒沐浴,携《周礼》《周易》登高勘测。他观天象,察地势,最终以儒家礼制为纲,阴阳五行为纬,绘就大都蓝图。都城方正如棋盘,取"天圆地方"之意。九经九纬的大街纵横如棋局,主街宽二十四步,可容九车并行;胡同六步宽,恰合"六六大顺"之吉。
最令人称绝的是中轴布局。自丽正门入,经灵星门、崇天门,过金水桥,穿大明门,直达延春阁。这条中轴线如巨龙脊背,将皇城分为东西二部。左建太庙祭祖,右立社稷坛祀神,正合"左祖右社"之制。朝廷在南,市场在北,暗合"面朝后市"的古礼。
刘秉忠更将《易经》精髓融入建筑。城南丽正门取"离"卦"重明丽正"之意;北安贞门合"坤"卦"安贞吉庆"之祥;东崇仁门彰"东方主仁"之德;西和义门显"西方尚义"之风。就连宫门命名也暗藏玄机:大明殿应"乾"卦"大明终始";厚载门喻"坤"卦"厚德载物"。
当忽必烈巡视工地时,但见:
十万役夫挥汗如雨,金殿朱墙拔地而起。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入城,千帆可直抵积水潭;也黑迭儿督造的宫墙,琉璃瓦在阳光下灿若云锦。
忽必烈见到此情此景,心下大慰,抚掌大笑,对左右道:"朕得刘卿,如汉高得萧何!"当即解下腰间玉带赐之。
是夜,忽必烈独登景山。俯瞰万家灯火,远眺江南方向,不由握紧剑柄。这座融合游牧雄风与汉家礼制的都城,将成为他鲸吞天下的基石。秋风掠过新都的飞檐翘角,仿佛已传来江南的钟鼓之音......
正是:千秋名城开伟略,万古基业一日成。欲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三易其稿,修改后为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今日起独家正式在晋江文学城上传!以前被人恶意上传到其他网站。 敬请其他网站已经上传的,尽快下架。 本篇小说主要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励志类小说,不会有半点不健康内容,也还在持续修改中,请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看后在评论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采纳,必有酬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