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chapter 12 夜宵 ...
-
四年前,方淮没有进化为纯牛马的时候,还是日常活力满满的学生,好奇心也重。
这不奇怪。去见一个人——一个传言里的被描述得神乎其神的人物,多少会带点好奇心。
学生间圈子小,方淮很早就听说过九楼有这么个传奇般的存在:八年制专博出来,一年规培一年老总,EMR和ESD都进修过,今年聘的主治,这速度院里能做到的人一只手数得过来,也不怪别人说起时总是带了仰慕。
轮转的科室安排一出来,他就有了要看看卷王长什么样的想法,最好奇的点是对方会不会头发剩不了太多。
卷王嘛,熬的夜肯定比别人更多。
然而这个人他其实已经见过了。就在一周前。
有住院医喊了声师兄,门口那人听见了,将笔插进口袋,朝他们这个方向略微看了眼,算是打过招呼。
站在会议室里,看着纪景山转过身来时,方淮大脑一片空白。
……师兄、先前楼梯上碰到过的人,不是秃头。
看清纪景山面容的瞬间,几种印象重合,模糊的感觉、肢体动作的细节全叠成一个平面,时间仿若停在他们有过对话的那天,他脑子里对这个人声音的记忆都趋于无限清晰,再忘不得。
魅魔。方淮想,这个什么纪师兄绝对是类似魅魔的存在,最起码在这层楼是。
有些人天生就带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气度,会议室里站了十来个人,纪景山一上来,哪一个不是目光就随着他去了的,方淮自己也不能免俗。
门边立着的人生得俊朗,骨相优越,五官远远看不清楚,但以他印象,绝对差不到哪里去。
纪景山那张脸说精致不恰当,更多胜在耐看,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琢磨。是以方淮从来不缺兴趣,往后的日子里,这张脸全世界没有谁比他研究得更多。
人差不多到齐,纪景山走过来,意思意思和科主任寒暄了两句。方淮离得再近,也只敢偷偷瞄了眼,胸牌上印着的职称不会有假,还真是主治了。
入科宣讲排在早会前,流程和其他科室没有不同,教秘过来,简单介绍了下彼此,然后分配带教。
不出预料,作为最年轻的高质量劳动力,纪景山被迫领了这份活。
散了会,各有各的事要忙碌,乌泱泱一群人当即往不同方向分流而去,楼层又空旷下来。
方淮没走。和他一起进科的另一个规培生名叫于子栋,说有东西丢在楼下要去拿,请他们稍等几分钟,一下子蹿没影了。
走廊上只剩下他和纪景山两个人。
视线短暂相接,纪景山的目光往他身上一落,很快又移开:“你们来得早。早饭吃过了?”
“刚才过来的路上随便买了点吃的。”
方淮应着,忽然福至心灵,道谢的语句没经过酝酿直接脱口而出:“……啊,那个,上周的事要谢谢师兄。”
短暂的沉默。
他后知后觉,意识到面前的人可能并不记得这样一件小事,声音立刻弱了下去,只能不好意思地笑笑,稍稍提了一嘴:“我是说在楼梯间——”
“我知道。”纪景山说,打断了他的解释,见于子栋回来,迈了腿往外走,“先带你们过一下系统。”
方淮跟着走出几步才反应过来,会问他吃过饭没有,其实是句有前提的寒暄。师兄没有北方人的口音,哪里会上来就问他吃了吗,又不是在公园里头。
他对纪景山好说话的印象就停留在这条走廊里。一进办公室,纪景山细节狂魔的本性很快暴露,一篇病历被盯着改了数次,方淮想死的心都有了。
熟悉了整个流程还好,一开始他手脚慢,纪景山空下来就在他身后盯着,声是冷的,话里意思就没怎么变过,都是叫他返工返工再返工。
方淮坐在电脑前干活,感觉身后像放了台制冰机,还是大功率的那种。
但熟悉以后,他却大概明白为什么都说纪景山是全院难寻的好师兄了。纪景山冷归冷,碰见他不懂的地方实际上讲得很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耐心。
院里和实验室两头跑,方淮忙得快神经衰弱,手上还是没有能逃值班的正当理由。
执业医师证没到手,他值班要跟着纪景山。两个人在没有人气的办公室里坐一晚上,或许几个小时里一句话都不说,方淮想想都头痛。
运气总是在这种时候坏得出奇。
他新来科室的第一个夜班,值班专用的手机响了。接电话的是纪景山,应了两句很快挂断。
“走,”纪景山扯过白大褂往身上套,喊上他时人已经匆匆离了几步远,“去病房。”
-
方淮永远记得那时情景。
他追着纪景山脚步进的出事那间病房,一进门人就滞住,动作都变得迟缓。
血。大片的血。
cult片里拍得再夸张都不及亲眼所见震撼,看清病房里景象的瞬间,看过的所有恐怖小说一下全吻了上来,方淮使劲眨眼,才将各种念头强压下去。
床上的人佝偻着,不住往外呕着血,整张床被污染得一塌糊涂。
血压!血压!在跌了!
有人在耳边吼,方淮手脚发僵,听清他说的是来,再开条静脉通路。
读了六年死书,他再笨也该清楚是消化道大出血,只是那一瞬间血液都是冷的,居然有种什么都做不了的荒谬。
补液、推注,医嘱一道道下去,血压迟迟升不起来,纪景山拍了板,要求转icu。
拿了签过字的病危通知书回来,方淮在旁边干站着,见拨了电话喊他们来的陈姐惋惜:“估计凶多吉少了。”
说着看他一眼,感叹道:“你行啊,这运气,才来多久就叫你撞上了。”
衣摆底下沾到了血,他被赶回去值班室换了身衣服。手在水流底下冲了数遍,方淮出门时指腹上还是有滑溜溜的触感,很容易产生些有端联想,譬如鸭血、鹅血、猪血……半凝固的人血豆腐。
纪景山没有来催他。
从小房间里出来,门一关上,走道里少了一半光源,更显昏暗。住院部底下有太平间,他还没下去过,听说灯其实亮,不过冷气供得更足。
将无关紧要的各种念头赶出脑海,方淮推门进了办公室。
中央空调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纪景山坐在正中间的工位,还是平常冷静模样。
他进来,纪景山没提刚才那个患者的情况。
方淮多少能猜到走向。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日常。早上还穿着病号服敲了门来找值班医生的,晚上就裹在黄袋子里运走了,偌大一栋楼里,生与死之间的界限都变得模糊。白天不觉得,夜里灯光惨白,投在身上才觉出阴冷,手脚血液都像在倒流。
他找了件干净的外套披上,在桌前坐下。纪景山递过来巴掌大的什么东西,手停在他面前,不动了,就等在那。
这人连关照别人时都是言简意赅的:“夜宵。”
方淮缓了会,目光凝实了才终于看清。牛奶软面包,进口的牌子,住院部对面便利店永远在卖,主打一个低糖健康。
早上缩办公室里摸鱼时于子栋才和他提过,说这个好吃,下回去可以拿两包,没成想夜里就见到实物了。
“师兄。”他轻声喊了句,眨了眨干涩的眼眶,扯出个笑:“你吃就好,我……不是很饿。”
工位间没有挡板隔着,纪景山不勉强他,收回手在他旁边位置上坐下:“icu那边在联系家属了,等下临时医嘱记得补,不要等护理来催,徐老师检查也要时间。”
“我知道了。”方淮说。
他还没作总结归纳,坐在他身旁的人反而先开口了,一改平时寡言少语的习性,问他:“第一次见这种场面?”
方淮摇头:“还好。就是血有点多,护士老师收拾起来估计辛苦。……那个大爷早上过去问时还说我像学生,虽然本来也是吧。”
谈不上难过,他只是茫然。
也许当时有事离开了,换了其他人去问情况,他和这个阿叔就会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世界线一经拨乱,今晚的抢救指不定不会发生,可能以后也不会再有新的交集了。
纪景山没说什么,起身烧上水,看底座下加热灯转成橘红色,从旁边消毒柜里摸出两个茶杯,兀自撕了面包包装袋,咬上了。
他性情沉静,吃起东西来也没有多大声音,动作慢条斯理,带点优雅风度。
夜里安静,方淮重新翻了医嘱出来看,鼠标没怎么动到,偶尔听见塑料包装剐蹭,轻微的一点声响。
“……师兄会不会觉得我很懦弱。”他盖了笔帽,不知为何忽然很想和纪景山说会话,“看见大出血人就傻了,都想不起来生长抑素可以用。”
总要有个适应的过程,纪景山说。
“你才一年级,经验要靠积累,想那么多做什么。”
方淮辩解:“我不是晕血。”
当时当地,手上沾到的瘀血还是温热的,很难去形容那种感受。
知识都学过,真正碰上了还是诧异,原来人有那么多血可以流。
纪景山点他:“该吐就吐,我刚来时也这样。”
方淮安静地听着,掰着才剪过不久的指甲,没真往垃圾桶旁边走。
非常简短的安慰,被他记到心里去了。
好像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从他认识纪景山开始,这个人做的永远比说的要多。
他翻着书。再过片刻纪景山披了衣服出去,应该是去icu问情况,走之前往他桌上重新放了个面包,不知道从哪里现场变出来的:“多少吃点,免得胃痛。”
后半夜没出什么事,最多补了两道医嘱。很快到天明时分,于子栋过来,听见昨晚的事也唏嘘。
“我之前听组里师姐说过纪老师当年值班的故事,”他这个通常活泼过头的同学在那里絮絮叨叨给他科普有关纪景山的传说,“他们说他天生就该干这种活。连着几趟大抢救,他手都不抖的,表情也没变过。”
“就好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也不太对,总之我师姐很佩服。”
方淮合上书页,象征性跟着夸了句:“师兄那时候就很厉害了,哪里是我们能比的。”
于子栋挠挠头,说那也是,都不在同一个层级上,话题就被抛到脑后。
手头有课题要忙,前一天在实验室里待了太久,和纪景山的第二次搭班方淮完全是靠撑着眼皮勉强度过的,回去睡了五个小时才缓过来。
于子栋从食堂给他带的苹果放在窗台上,或许真的有点作用在。上半夜病区安宁,没有突发事件要处理,病历也改得差不多,方淮困得趴桌子上不住点头,为了保持清醒不得不和办公室里的第二个人找点话说。
“骨科那边程师兄老是想挖我,”他把桌上鼠标当木鱼敲,和纪景山投诉,整个人坐姿十分不标准,神情愤慨,一半是装出来的,“说他们缺人,我去了留院肯定轻轻松松。宽进严出是诈骗,我不至于连这个都不懂。”
每次往朋友圈里发点关于规培的哀嚎,程延看见了都来勾引他,说师弟快来,骨科福利多好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回程延一个可以无限解读下去的微笑emoji,说程哥你既然这么闲不如来帮我搞文书工作,本秘书手要断了——
程延懂他意思:「纪老师压着你们改病历了是不是?啧啧,叫你一门心思往消化内跑,来我们这里不就轻松得多」
然而事实是他是调剂来的,也没预料到会撞上纪景山这尊大佛。
那几条朋友圈他没屏蔽纪景山。以纪景山的性格,估计也不会理会无意义的线上社交活动。
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方淮说着,反倒有点迟疑了:“不是锥子锤子拎不动的问题。……我可能,呃,不太能接受灭活回植那些。”
骨科他实习时去过,程延待他很好,上台愿意拉着他,带他旁观过一台股骨头灭活的,台上他忍着没吐,下了台吐了个昏天暗地,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法直视新鲜浓醇的骨头汤,一看见就想呕。
他问纪景山:“师兄怎么看,去那边日子真的能过得舒服吗。”
纪景山抬头看他一眼:“你问定科的事?”
“……适合不适合,接触过了才知道。每年实习生来,心外那边主任必说的话你有没有听过?跟着上台扶几回镜,能站得稳,证明腰还算好,就还有救。”
好冷的一个笑话。方淮低头闷笑,没好意思反驳。
腰好不好的,难道是这样试出来的吗。
“你腰不好?”纪景山却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是戳他伤口上了,见他没个正经样的姿势还是忍不住提醒一句,“最好不要这么坐。”
方淮要笑岔气了,身体一抖真真正正直不起腰来,调了半天息才道:“师兄你今天话好多。”
他故意的。果然这话一出来,纪景山就缄了口。
良宵苦短而值班夜漫长,调戏纪景山不失为一种消磨时光的选择,方淮从中寻得了一点乐趣。甚至因为被调戏的对象没有明确反感的态度,一段时间里,他很热衷于干这样的事。
再后来还真被纪景山说中了,他挑的外科方向,下急诊时撞见过惨烈的车祸现场,自那以后看什么基本都无动于衷。
其实还是躲懒。甲乳白天事多,夜班相对清闲,工资不多不少,够他一个人活得潇洒肆意,加一个习惯节俭的纪景山刚好凑合着过。
他在消化内轮转不过一个月时间,科里其他老师见过他们相处也稀奇:“子栋不是叫景山老师?怎么到你这里就成师兄了?”
纪景山就站在门口和家属谈话,方淮也不怕他听见,搅着马克杯里要留给纪景山的速溶咖啡,颇有点恃宠而骄的意思:“跟着韩哥他们叫习惯了。师兄又不会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