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 ...


  •   刑部大牢的霉味混着铁锈气息,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紧紧裹住墨闻黥。她刚从洍蘅渊所在的牢房出来,那阴鸷的眼神和冷笑仿佛还盘旋在周围,像毒蛇吐信般令人毛骨悚然。拖着沉重的脚步,她转身离开,脚镣划过青砖地面,发出尖锐的声响,惊起墙缝里的老鼠,那窸窣声在寂静的廊道里显得格外刺耳,更添几分阴森。守在牢门外的老狱卒,一直暗中关注着墨闻黥的遭遇,此时悄悄靠近,将一包金疮药塞到她手中,声音沙哑且带着关切:“姑娘,这大牢里鱼龙混杂,相府余孽众多,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啊。”墨闻黥感激地看了老狱卒一眼,接过药包,心中涌起一丝暖意,轻轻点了点头。

      卯时三刻,天色还未完全破晓,刑部衙门的晨鼓尚未敲响,整个衙门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值夜的衙役打着哈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突然瞥见一道身影提着灯笼走向文书房。他定睛一看,原来是墨闻黥。此时的她,眼神坚定而执着,走进文书房后,熟练地将油灯拨得透亮,就着那昏黄微弱的光线,逐字逐句地核对起漕银流水账。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烛泪顺着铜烛台缓缓蜿蜒而下,在案牍上渐渐凝成了暗红的痂,而她却浑然不觉,全身心地投入到账本的研究中。当第一缕阳光终于刺破厚重的云层,洒在窗台上时,她的瞳孔突然剧烈收缩——在那账本的夹层中,竟夹杂着半张泛黄的绸缎,上面用神秘的密语绣着“北境铁矿”四个醒目的字样。她的心跳陡然加快,直觉告诉她,这将是揭开背后巨大阴谋的关键线索。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偏殿内,一场阴谋正在悄然酝酿。洍蘅渊的党羽们鬼鬼祟祟地聚集在一起,气氛压抑而紧张。礼部侍郎王砚臣阴沉着脸,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搁在檀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茶水溅出,湿了一片桌面。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不能再让墨闻黥那个丫头继续查下去了!一旦她翻出漕运司的旧账,到时候牵连的可绝不止丞相一人,我们都将自身难保!”兵部尚书李崇山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微微眯起眼睛,缓缓说道:“派人去漕帮施压,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不敢再为墨闻黥提供帮助。同时,在民间散布消息,就说那些证据都是伪造的,搅乱民心,让她失去民众的支持。对了,听说她身边那个老狱卒给过她东西,这老东西说不定也掺和进来了,得想办法处理掉他。”屋内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脸上露出阴恻恻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墨闻黥失败的模样。

      早朝的钟声准时响起,悠扬的钟声在皇宫上空回荡。文武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步入金銮殿。平日里井然有序的朝堂,今日却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随着皇帝威严的声音响起:“有事早奏!”御史中丞率先出列,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微微颤抖着双手,说道:“陛下,臣以为丞相洍蘅渊多年来为朝廷鞠躬尽瘁,定是遭人陷害,这所谓的证据恐怕另有隐情,恳请陛下彻查此事,还丞相一个清白。”紧接着,数位大臣也纷纷附和,朝堂之上一时间争论不休,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脸色阴沉得可怕,看着下方吵作一团的大臣,心中怒火中烧。他猛地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整个朝堂,沉声道:“朕听闻刑部查获了关乎漕银亏空、私通外敌的重要证据,既然如此,便宣刑部官员上殿,呈交证据,让事实来说话!”不多时,将领带着墨闻黥踏入大殿。墨闻黥的心中既紧张又激动,这是她为父伸冤的关键时刻,绝不能有丝毫差错。她双手紧紧捧着账本,一步一步地走向皇帝,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跳上。当她将账本呈上,由太监转交给皇帝时,整个大殿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帝手中的账本上。皇帝翻开账本,越看脸色越凝重,漕银的去向、与倭寇交易的记录等罪证,桩桩件件都触目惊心,让他怒不可遏。

      “好啊,好得很!”皇帝猛地将账本摔在龙案上,龙颜大怒,怒目圆睁,大声喝道:“朕如此信任洍蘅渊,他却做出这等通敌卖国、贪赃枉法之事!来人,即刻将洍蘅渊押解上殿!”很快,洍蘅渊被带到殿前。曾经高高在上、威风八面的丞相,此刻已没了往日的神采,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和绝望,却仍强装镇定,试图为自己辩解。皇帝怒目而视,历数他的罪状,每说一条,朝堂上便响起一阵哗然,群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露出震惊和愤怒的表情。洍蘅渊想要反驳,却在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只能哑口无言。

      就在这时,一位与洍蘅渊勾结颇深的大臣站了出来,试图转移话题,为洍蘅渊开脱罪责:“陛下,即便洍蘅渊有罪,可这证据是否伪造,还需仔细查验。况且,墨闻黥乃罪臣之女,她提供的证据,可信度又有几何?”此言一出,墨闻黥心中一紧,她知道,这是对方在垂死挣扎,试图混淆视听。刑部将领立刻出列,义愤填膺地反驳道:“大人此言差矣!这些证据均来自相府地牢与城西枯井,还有漕帮人士愿意出面作证,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至于墨姑娘,她为了查明真相,不惜深入险境,这份勇气和决心,岂是常人能及?”朝堂上,两派争执不下,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触即发。

      就在双方争论得不可开交之时,墨闻黥突然注意到王砚臣悄悄往袖中藏了枚信号弹,心中顿时警觉起来。她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王砚臣或许准备在关键时刻发出信号,引发混乱。皇帝也察觉到了朝堂上的异样,他沉思片刻后,终于下令彻查所有相关事宜,不放过任何一个与洍蘅渊勾结的官员。同时,他宣布重审墨闻黥父亲的案子,务必还其清白。墨闻黥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百感交集,眼中泛起泪光,多年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在这一刻有了希望,她缓缓双膝跪地,额头触到冰凉的地砖,泪水不受控地砸在青石板缝里。然而,她也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这仅仅是个开始。

      退朝后,墨闻黥独自一人走在刑部后巷,心中还在思索着朝堂上的种种。突然,三支淬毒的弩箭如流星般擦着她耳畔飞过,钉入砖墙,箭尾的羽毛还在微微颤动。她心中一惊,本能地反手抽出腰间软剑,警惕地环顾四周。借着微弱的月光,她看清了刺客黑衣上的云纹——正是王砚臣府上的标记。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这些人果然不肯罢休,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混战中,她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与刺客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对方人多势众,且个个武艺高强,她渐渐处于下风,左肩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她的衣衫。但她毫不退缩,死死咬住刺客手腕,生生撕下一块带血的皮肉。就在她几乎力竭之时,老狱卒带着衙役们及时赶到,将刺客制服。可刺客服毒自尽前,往她手中塞了枚刻着“砚”字的铜环,这让墨闻黥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这铜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当晚,漕帮码头突发大火,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墨闻黥不顾伤口未愈,心急如焚地带着刑部衙役冲进火场。烈焰无情地舔舐着堆积如山的粮袋和货物,浓烟滚滚,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她在灰烬中艰难地扒寻着,终于扒出半卷烧焦的账本残页,上面“倭国”“军械”等字样虽已模糊不清,但却足以证明还有更大的阴谋隐藏在背后。漕帮帮主老周咳着浓烟,艰难地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和无奈:“姑娘,那帮人放话了,再查下去,漕帮兄弟的妻儿老小都得遭殃啊!”墨闻黥将残页揣进怀里,指尖被余烬烫出燎泡也浑然不觉。她望着冲天的火光,心中思绪万千,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挂着的“明镜高悬”匾额。风卷着火星掠过她染血的裙摆,她握紧腰间父亲留下的玉佩,眼神坚定而决绝,低声道:“他们越是疯狂,越证明我们快触到真相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

      三日后,皇帝单独召见墨闻黥。她踏入御书房时,只见皇帝正对着舆图皱眉,脸上满是忧虑和凝重,案头摆着新查获的密信。皇帝看到墨闻黥进来,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她上前。“朕原以为只是漕银贪污这么简单,”皇帝将密信推到她面前,字迹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黑色,“却不想牵扯到北境驻军异动。更棘手的是,户部近日奏报,国库的铸币铜料也莫名短缺,这其中必定有更深的阴谋。”墨闻黥接过密信,仔细阅读起来,密信显示,有人正通过走私军械,暗中武装一支神秘部队。而信尾那个若隐若现的印章,竟与父亲当年查获的叛国证据上的印记如出一辙。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往事如潮水般涌来——父亲临终前攥着的碎布上,不也有这样的纹路?她翻开从刺客手中夺来的铜环,内侧竟刻着“砚台藏密”四个字,这让她心中一动,似乎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朕命你全权负责此案,”皇帝将一枚刻着“如朕亲临”的金牌拍在案上,眼神中透露出信任和期待,“但要记住,朝堂盘根错节,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切莫操之过急。对了,听闻你受伤,太医院的金疮药拿去,好好养伤,早日查明真相。”墨闻黥接过金牌和药瓶,金属的凉意顺着掌心蔓延,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她知道,这场与黑暗势力的博弈,远比想象中更深、更险,但她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勇往直前。

      当夜,她乔装成小厮潜入城东黑市。这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充满了各种秘密和交易。醉醺醺的刀客们围在酒肆角落窃窃私语,“听说了吗?北边来的那批货...”“噤声!让墨闻黥那丫头听见...”她不动声色地往桌上掷了锭银子,试图混入其中,打探消息。然而,就在她转身时,突然撞进一双阴鸷的眼睛——李崇山的贴身侍卫正端着酒盏,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胁和警告。墨闻黥心中一紧,但她很快镇定下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观察周围的情况。与此同时,王砚臣的书房里,管家正在小心翼翼地销毁一叠写着“北境铁矿开采记录”的账本,火盆里的纸灰在热气的带动下飘上夜空,与远处的乌云融为一体,仿佛在试图掩盖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墨闻黥知道,自己的行动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她也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揭开真相,为父亲报仇,还天下一个公道。她悄悄离开了黑市,回到刑部衙门,开始整理收集到的线索,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挑战。在刑部的书房里,她点着油灯,将各种线索和证据摊在桌上,反复思考和分析,试图找出其中的关联和破绽。窗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仿佛在为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奏响序曲。

      又过了几日,墨闻黥在调查中发现,北境的铁矿开采背后,竟然与一个神秘的组织有关。这个组织势力庞大,渗透到了朝廷的各个部门,甚至与一些皇室宗亲也有勾结。她还得知,他们计划在近期发动一场政变,推翻现有的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这个消息让她大吃一惊,她深知事情的严重性,必须尽快将这个阴谋告知皇帝,让朝廷做好应对准备。

      为了收集更多确凿的证据,墨闻黥决定冒险深入虎穴。她通过漕帮的关系,结识了一个在神秘组织中担任小头目,从他口中套取了不少重要信息。同时,她还找到了一些被该组织威胁的官员,说服他们站出来作证。在这个过程中,她多次遭遇危险,但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

      终于,在一个深夜,墨闻黥带着收集到的所有证据,再次来到御书房,向皇帝禀报了自己的发现。皇帝听后,震惊不已,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应对之策。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先稳住神秘组织,不让他们察觉到朝廷已经知晓了他们的阴谋,同时暗中调集军队,加强京城的防卫,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墨闻黥也没有闲着,她协助刑部和军队,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她深入分析了神秘组织的人员结构和行动规律,确定了各个关键人物的位置和弱点。在行动的前一天,她站在刑部衙门的大堂,望着手中的证据和计划,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她知道,这将是一场生死之战,成败在此一举。

      行动当天,一切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刑部的衙役和军队里应外合,迅速包围了神秘组织的据点。墨闻黥亲自带领一队人马,直捣黄龙,抓捕了组织的核心成员。在激烈的战斗中,她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剑,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终于成功地摧毁了神秘组织,将所有罪犯绳之以法。

      当一切尘埃落定,墨闻黥站在城墙上,望着这座经历了无数风雨的长安城,心中感慨万千。她为父亲洗清了冤屈,也为国家消除了一场巨大的危机。然而,她知道,正义的道路还很漫长,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但她已经不再害怕,因为她坚信,只要心中有正义,就一定能战胜一切邪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