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墨闻黥已跪在御书房外。昨夜突袭神秘组织时中了一记袖箭,虽经太医简单处理,此刻伤口仍隐隐作痛。她攥着沾血的密函,函上“皇室宗亲”四字在晨光中刺得人眼疼——这是从组织首领处缴获的信物,暗纹竟与三王爷府的徽记如出一辙。铜质箭镞残留在伤口深处,每呼吸一次都牵扯着刺骨的痛,可她的指尖仍死死抠住密函边缘,将皮革压出深深的褶皱。
“宣墨闻黥进见。”
皇帝的声音从屋内传来,墨闻黥起身时眼前一阵发黑。踏入书房,只见舆图前站着个挺拔身影——竟是久未露面的镇远大将军萧翊。此人常年驻守边疆,此刻突然回京,令她心头一紧。萧翊的玄铁甲胄泛着冷光,腰间佩刀缠着北疆特有的狼尾穗,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她染血的衣袖。
“陛下,三王爷近日频繁出入城西暗庄,”萧翊指着舆图上红点,甲胄碰撞发出轻响,“末将的暗卫探得,庄内藏有数百箱未刻铭文的兵器。更蹊跷的是,庄内每日酉时都会升起三盏孔明灯,信号规律与当年漠北叛军如出一辙。”他话音未落,墨闻黥便呈上密函:“臣也有发现,神秘组织的核心信物,与三王爷府徽记吻合。且组织账册中记载,上月十五曾运送三十车精铁至北境,而同期户部铁矿税银却凭空消失了七成。”
皇帝猛地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盏中茶水泼出,在奏折上晕开大片水渍。“这个老三,朕待他不薄!”他气得额角青筋暴起,“传旨,即刻封锁三王府,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再命大理寺卿彻查近三年铁矿税赋明细!”
墨闻黥与萧翊领命退下。出了宫门,萧翊忽然拦住她:“墨姑娘,边疆传来消息,北境铁矿异动频繁,恐与三王爷有关。”他从怀中掏出半块刻着北斗的玉佩,与墨闻黥怀中的玉佩纹路竟能拼接,“当年令尊遇害时,我曾见过这玉佩的另一半。那时我们在漠北追查铁矿走私,深夜遇袭,令尊为护我中箭,临终前塞给我半块玉佩,说‘北斗为引,真相在渊’。”
墨闻黥瞳孔骤缩。父亲临终前攥着的碎布、账本里的绸缎密语、还有这北斗玉佩,所有线索似乎都指向同一个阴谋——有人妄图掌控铁矿,锻造兵器,谋朝篡位。她摩挲着玉佩边缘的刻痕,忽然想起父亲书房暗格里那幅被烧毁的北疆舆图,残缺的边角处,不也有类似的北斗标记?
三王府内,一场暗流正在涌动。三王爷端坐在书房,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柄精钢匕首,刀刃映出他阴鸷的脸。管家匆匆入内:“王爷,刑部的人已将府宅围住,不过老奴按您吩咐,把那批兵器...”话音未落,三王爷突然将匕首掷出,刀刃深深没入门框:“废物!让你转移的不仅是兵器!暗庄的账本、与倭人通商的文书,还有北境铁矿的地契,一样都不能留!”他抓起案头的密信,信上“八月十五,里应外合”的字迹被他捏得发皱,“告诉倭人,计划提前,今夜子时务必将最后一批硫磺运进城西...”
深夜,墨闻黥带着衙役潜入城西暗庄。庄内寂静得可怕,唯有此起彼伏的虫鸣。他们小心翼翼推开一间仓库,借着月光,只见数百口木箱整齐排列。撬开木箱,里面竟不是兵器,而是一箱箱西域进贡的香料。“奇怪,萧将军的情报不会有误。”墨闻黥喃喃自语,突然发现箱底夹层有暗格,里面藏着一卷卷绘制精细的城防图。图上用朱砂标记着皇宫、军械库、粮仓的位置,甚至连禁军换岗时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就在此时,四周突然亮起无数火把。三王爷的家将们手持长刀,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将领冷笑:“墨姑娘,王爷早料到你会来。可惜啊,你来得太晚了。”他身后,十几辆马车正满载货物疾驰而出,车轮碾过石板路,扬起阵阵烟尘。墨闻黥握紧软剑,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千钧一发之际,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萧翊率着一队骑兵杀到,月光下,他的银枪寒光闪闪。
混战中,墨闻黥瞥见三王爷的贴身侍卫正抱着个檀木盒往庄外跑。她顾不上伤口疼痛,提剑追去。追到庄后的断崖边,侍卫见无路可逃,竟将盒子抛入悬崖。墨闻黥纵身一跃,在空中抓住盒子,却因重心不稳向崖下坠落。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手死死抓住她的手腕——是萧翊。他的玄铁甲胄已多处破损,左肩箭伤还在渗血,却用尽全力将她往上拽。
“抓紧!”萧翊青筋暴起,奋力将她拉上悬崖。墨闻黥打开盒子,里面竟是本账簿,记载着三王爷多年来私吞的漕银,还有与倭寇交易的详细记录。更令人震惊的是,账本最后一页赫然写着:“八月十五,里应外合,大事可成。”旁边还画着一幅简图,标注着北境铁矿、倭人船只、以及皇宫禁军的布防。
与此同时,皇宫内也不太平。王砚臣、李崇山等大臣联名上奏,弹劾萧翊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他们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称萧翊深夜带兵闯入城西,是公然违抗圣命。“陛下,萧翊手握二十万边军,如今又私自动用兵力,分明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王砚臣举着奏折,声泪俱下,“而墨闻黥一介女流,竟也参与其中,难保不是萧翊安插在刑部的棋子!”
皇帝看着奏折,神色阴晴不定。此时,三王爷突然出列,跪地痛哭:“皇兄明鉴!萧翊与墨闻黥沆瀣一气,他们突袭城西暗庄,实则是为了销毁自己私通外敌的证据!臣弟的庄子里,不过是存放些香料货物,却遭此横祸!”他言辞恳切,眼角还挂着假泪,惹得不少大臣纷纷点头。
墨闻黥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带着账本闯宫,却在宫门口被侍卫拦下。“陛下正在召见三王爷,任何人不得入内。”侍卫冷声道。墨闻黥心中警铃大作,三王爷此时入宫,定是来狡辩的。她绕到皇宫侧门,翻墙而入,正巧撞见三王爷从皇帝书房出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
“站住!”墨闻黥大喝一声。三王爷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很快又恢复镇定:“墨姑娘这是何意?擅闯皇宫可是死罪。”墨闻黥举起账本:“王爷勾结倭寇,私吞漕银,意图谋反,证据在此!你私运硫磺、绘制城防图,八月十五的计划,以为能瞒天过海?”
三王爷突然仰天大笑:“空口无凭,你说这账本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过是你这罪臣之女伪造的罢了!再说了,就算我与倭人通商又如何?不过是为了充盈国库,何罪之有?”两人争执间,皇帝走了出来,脸色阴沉得可怕。
“呈上来。”皇帝接过账本,越看脸色越难看。三王爷却突然扑通跪地:“皇兄,这分明是有人陷害臣弟!萧翊与墨闻黥狼狈为奸,妄图离间我们兄弟!臣弟对皇兄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啊!”他一边说,一边偷偷给暗处的侍卫使眼色。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时,一名暗卫匆匆赶来,在皇帝耳边低语几句。皇帝脸色骤变,下令即刻搜查三王府。果然,在王府密室中,找到了大量兵器,还有与神秘组织往来的信件。信件中不仅有详细的谋反计划,还提到了北境将领的异动。原来,三王爷早已买通多名北疆守将,准备在谋反时里应外合。
三王爷见大势已去,突然抽出暗藏的匕首,冲向皇帝。墨闻黥眼疾手快,挥剑挡下。两人缠斗间,墨闻黥旧伤复发,动作渐渐迟缓。三王爷抓住机会,匕首直刺她胸口。千钧一发之际,萧翊飞身上前,替她挡下这致命一击,自己却中刀倒地。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玄甲,在青砖上蜿蜒成可怖的图案。
“萧将军!”墨闻黥大惊失色。三王爷趁机想要逃跑,却被随后赶来的侍卫制服。萧翊被紧急抬入太医院,太医们围着他忙碌,各种药香、血腥味混杂在一起,令人窒息。墨闻黥守在门外,看着自己染血的双手,耳边不断回响着萧翊那句“当年令尊为护我中箭”。她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幅残缺的舆图,想起北斗玉佩的秘密,突然意识到,这场阴谋或许早在十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经过审讯,三王爷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原来,他不甘心屈居人下,暗中勾结神秘组织,意图通过掌控漕银和铁矿,打造兵器,里应外合,夺取皇位。王砚臣、李崇山等人都是他的同党,在朝堂上为他保驾护航。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还与倭人达成协议,用铁矿换取倭寇的战船和火器,计划在八月十五夜发动政变。
萧翊因伤势过重,昏迷了整整三天。这三天里,墨闻黥日夜守在他床边,心中满是愧疚和担忧。她让人拿来父亲书房的残图,在烛火下反复比对,终于发现图上北斗标记所指之处,竟是北疆一座废弃的矿洞。她又查阅了大量古籍,发现二十年前曾有一批神秘的工匠消失在那座矿洞,据说他们掌握着失传的铸剑秘术。
萧翊醒来后,看着守在床边的墨闻黥,露出虚弱的微笑:“墨姑娘,别自责,我这条命,早就该还给令尊了。当年若不是他拼死相救,我早已死在战场上。”墨闻黥这才得知,原来父亲与萧翊还有这样一段渊源。那时萧翊初入军营,在追查铁矿走私时遭伏击,是父亲率人冒死将他救出,自己却身中数箭。临终前,父亲将半块玉佩交给萧翊,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查清铁矿背后的阴谋。
三王爷谋反一案尘埃落定,王砚臣、李崇山等党羽也都被一一惩处。皇帝下旨为墨闻黥的父亲平反昭雪,恢复其官职和名誉,并追封其为太傅。墨闻黥站在父亲的墓前,将平反的诏书轻轻放在坟前,泪水再次夺眶而出。“爹,女儿终于为您报仇了。可这真相,似乎才刚刚开始。”她望着天边的北斗星,想起萧翊说的“北斗为引,真相在渊”,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追查到底。
然而,墨闻黥深知,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北境铁矿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漕运的漏洞也有待修复。朝堂之上,波谲云诡,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阴谋何时会出现。萧翊伤愈后,向皇帝请命,再次奔赴边疆。临行前,他找到墨闻黥:“墨姑娘,北境局势复杂,我怀疑铁矿之事还有隐情。那座废弃矿洞,或许藏着关键线索。若有需要,我定会全力相助。”墨闻黥点头:“萧将军放心,我也不会就此罢手。父亲用命换来的线索,我一定要查出个水落石出。”
送走萧翊后,墨闻黥回到刑部,开始着手整顿漕运。她深入漕帮,与漕工们同吃同住,了解漕运的运作流程,发现了许多弊端。有些官员与漕帮勾结,私吞货物;有些码头收取高额过路费,导致运费暴涨。她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漕运的监管,严惩贪污腐败。同时,她也没有放弃对北境铁矿的调查,暗中派人收集线索。
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阻力。一些既得利益者对她的改革百般阻挠,散布谣言诋毁她。有人说她是靠色相上位,有人说她是为了替父报仇而公报私仇。更有甚者,在她外出查案时,派人暗杀她。但墨闻黥毫不退缩,她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一化解危机。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更大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北境铁矿背后,竟还牵扯到邻国的势力。他们妄图通过控制铁矿,削弱本国的军事力量,为日后入侵做准备。而那座废弃矿洞,正是当年邻国工匠秘密打造兵器的地方。墨闻黥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的大事。
她将这个发现上报给皇帝,皇帝大为震惊,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决定派墨闻黥前往北境,与萧翊一起,彻查铁矿之事,抵御邻国的阴谋。墨闻黥领命后,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北境的征程。她知道,前方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义无反顾,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幸福,继续战斗下去。马车缓缓驶出长安城,墨闻黥望着渐渐远去的城墙,手紧紧握住腰间的玉佩,心中默念:“爹,萧将军,这一次,我定要揭开所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