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6章《两人系统》 ...

  •   天色刚亮,城市依旧沉默。窗帘被晨风微微吹动,缝隙中透出的阳光在墙壁上投出淡淡的光斑。林岚睁开眼,没有挣扎、没有迷糊,思维在第一秒就恢复清晰——这是军人的本能。

      她翻身坐起,动作干脆利落。床头的军刀仍在,陷阱未被触发,窗锁紧闭,外头的收音机还在发出低沉的白噪声,一切如常。林岚披上迷彩外套,踩上战术靴,解开卧室陷阱,搬开柜子,打开房门,开始巡查。

      阳台——安全,收水器完好;玄关——门锁与铁销仍紧,勺子陷阱未动;厨房与客厅无异常。她轻轻地走到客房门口,停下脚步,叩了叩门。

      “宋知遥?”

      没有回应。她又敲了一下,这次多用了一点力。还是没有回应,林岚手放在刀柄上,屏息推开房门。

      “我进来了。”

      门轴发出轻微的响动,门缓缓推开。阳光从小窗透进来,投在角落的床沿上。宋知遥坐在那里,双腿蜷在一起,眼神空落落地看着地板,也不知道是没睡还是已经醒了很久。“你……醒了吗?”林岚压低声音,语气比平时柔和些许。

      宋知遥点了点头,却没说话。她脸色比昨晚稍好一些,但整个人依旧像失去了电源的设备,没什么精神。林岚忽然意识到——她昨天从便利店带回来宋知遥,几乎是将她“安置”在客房里后就再没去过问。她不让知遥随便出来,没给她安排洗漱,甚至忘了问她是否需要上厕所。

      “对了……”林岚拍了拍额头,语气略带歉意,“你要不要去趟卫生间?”宋知遥仿佛这才听懂,轻轻点了点头。她下床站起,步伐迟缓,走向门外。

      等宋知遥从洗手间出来时,林岚已经回到厨房。锅里热着燕麦粥,旁边摆着两只瓷碗,一罐打开的鲑鱼罐头已经被分成两份摆好,一小碟盐洒在桌角用来调味。虽然简陋,但已经是这个末世中难得的一顿“早餐”。

      林岚坐在桌边,目光朝客厅一瞥。“过来吃吧。”

      宋知遥迟疑了一下,走过来坐下。她的动作很轻,仿佛生怕惊动谁。林岚注意到她的脚始终没有离开椅子下的阴影,像在寻找某种退路。两人吃饭的动作都有些慢。燕麦粥温热,带着些许粮食的清甜;鲑鱼罐头略腥,但油脂丰富,是宝贵的蛋白质来源。宋知遥不太敢夹鱼,只低头喝粥。林岚没有催促,也不打算逼迫她。

      过了几分钟,林岚放下了筷子,目光落在女孩身上。

      “我得知道你能做什么。”

      知遥抬起头,眼神中多了一点警觉和茫然。

      “不是不信你。”林岚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在胸前,“在末日里,多一个人就多一口吃饭的嘴。如果你什么都不会,我可能得花一倍的力气保护你;但如果你能做些什么……哪怕是一点点,我就能减轻一点负担。”这话并不温柔,却意外地坦率。

      宋知遥沉默了一下,手指下意识地攥着瓷碗边缘,半晌后低声说:“我……我擅长机械和电子。”

      林岚的眉毛动了动。“比如?”

      “焊接、组装、改装、编程也会一点……爸爸以前是做通讯工程的,从小教我动手。我中学就参加过发明比赛,还拿过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林岚一时间没说话,显然没想到对方这个外表瘦弱、看起来只会发呆哭泣的女孩,居然还藏着这样的背景。

      她站起来:“跟我来。”

      两人走进储藏室。灯光打开,昏黄的照明灯将房间照得明亮。林岚从角落搬出一只半旧的无线电接收器,上面满是灰尘。“很久之前就坏了,修不好。”林岚指着它,“如果能用,我们或许可以接收到别的信号,甚至……军方广播。”

      宋知遥蹲下来,目光第一次变得专注。她翻看了一下电路板,取下螺丝,手指在断线的位置轻轻一碰,眼神立刻亮了几分。“这应该能修。”她喃喃自语,“电容要换几个,供电模块得换个保险丝……但最重要的,是需要一支好点的焊笔和锡丝,家用的小工具不够。”

      林岚的眼神微微一闪。“你确定?”

      “我可以画电路图给你看。”知遥抬头,声音比刚才稳定了一些,“只要材料够,我能让它重新发出信号。”

      林岚沉吟片刻,然后点头。“那我明天去一趟五金店。”

      宋知遥睁大了眼,似乎没想到她答应得这么干脆。“你……信我?”

      “你没有说谎。”林岚耸耸肩,“我的直觉。”

      宋知遥忽然轻轻笑了笑,是种很淡、很微弱,却真切浮现在嘴角的笑意。这是她被带回这里后,第一次不那么像个行尸走肉。

      林岚心中某处微微松动了一下,却什么都没表现出来。“走吧,”她说,“先休息一会,把你那些技能留到明天再展现。”

      “……嗯。”

      两人再次回到客厅。午后阳光淡淡地洒进窗棂,在灰白色的墙面上勾勒出一点暖色。风从封闭的窗缝中掠过,只带来轻微的空气流动,却无法真正驱散屋内积蓄的沉闷。林岚收拾完战术台,把刚刚清理出来的无线电器材归置好,又看了一眼客厅方向。

      宋知遥坐在沙发角落,双腿盘起,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她的头发依旧有些凌乱,沾着汗水,脖颈后几缕发丝打成结,细看之下还能见到发丝间的油渍。身上的衣服换过,但她那套旧衣服早就不再洁净。

      “你想洗个澡吗?”林岚语气尽量平和地问。

      宋知遥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点意外,然后慢慢地点了点头。

      “跟我来。”林岚在前头带路。

      浴室在公寓靠近主卧的另一侧,热水器还能用,还好自来水尚未断供,不然洗澡就是一件奢侈的事,对一个刚从便利店角落里逃出来、经历了亲人变异的女孩来说,这也是她对“人”的身份最后一点留存。

      林岚打开浴室门,把干净的毛巾和衣物放在架子上,又从旁边搬来一小桶预热过的水。

      “用完的水倒进这盆里,我晚上再收集起来冲厕所。”

      知遥轻轻“嗯”了一声,脚步像踩在棉花上。

      “我会守在门口,”林岚补了一句,“你可以放心。”

      她并没有加上“我不是防你”的解释,因为她知道,信任不是语言堆出来的,是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

      宋知遥点了点头,进了浴室,门轻轻关上。伴随一声细响,门锁也转动到半卡的位置——不是彻底锁死,但也足以形成象征性的屏障。

      林岚站在门外,双手抱臂靠着墙。水声开始响起。那是一种奇特的声音,在末世的寂静中,它不属于恐惧、不属于崩塌,而是一种生活的残响。林岚闭上眼,想象着那孩子终于脱下污渍斑斑的衣服,站在温热的水流下,或许终于松了一口气。

      时间过去了十分钟。水声变小,逐渐停下。林岚听着,却没有听见开门的声音。又等了五分钟,还是没有动静。

      她敲了敲门,“宋知遥?”

      没有回应。

      又敲了一次,依旧寂静。

      林岚眉头皱起,握住门把,“我进来了。”

      她推开门的那一瞬间,热气扑面而来,但并不浓烈——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的湿冷,混合着空气中微微的消毒水气味,还有一种压抑得近乎要把人溺死的情绪。浴室里蒸汽已经散尽。宋知遥穿好了干净的衣服,整个人却坐在浴缸边缘,双手抱膝,将脸埋在臂弯中。她的肩膀在颤抖,整个身子仿佛陷进了瓷砖与墙壁交汇的阴影中。

      林岚一怔。“……宋知遥?”她放轻声音。

      女孩没有回应,但那一抖一抖的动作愈发剧烈。紧接着,哽咽的哭声终于冲破压抑,像溃堤一般涌了出来。她哭得失控,像一个再也承受不了重量的孩子,在这个已经崩塌的世界里发出了本能的求救。“他们都死了……”她的声音几乎是从嗓子里撕裂出来,“我爸妈……我杀了他们……我真的一个人了……没人会来找我……也不会有人在意我了……”

      林岚站在原地,看着她哭得歇斯底里,心里有一瞬的不知所措。那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情绪。熟悉,是因为她在战场上见过太多战友流泪、咆哮、发疯,甚至在死亡前崩溃到像个孩子;陌生,是因为她早已将这些脆弱封进了心底,从不让它们再浮现出来。

      她走上前。

      知遥听见脚步,忽然抬起头,眼泪混着鼻涕,眼神茫然,像是终于在一片黑暗中看见了灯光。她扑过去,一把抱住林岚,脸贴在她胸前,像一块湿透的破布,拼命地想抓住什么。

      “我不想一个人了……不要再把我关起来……我不是坏人……我什么都可以做……只要有人……只要有人陪着我就好……”

      林岚僵住了,双手在空中微微抬起。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她看着这个女孩的肩膀,看着她的眼泪,看着她身上的恐惧与求生本能,就像看见了那些曾经在她面前死去、哭泣、挣扎、最后变成尸体的战友。

      她的手,终于落下。轻轻地、缓缓地,环住了知遥。她的声音低而坚定:“别哭了。”

      知遥的哭声没有停止,反而埋得更紧了。

      “哭不解决问题。”林岚重复,“你现在还活着,也不再是一个人了。”

      她的下巴抵在女孩湿润的头发上,手掌轻轻拍着她的背,动作生硬,却也在努力传递出一种近乎笨拙的安慰。“我不会把你关起来。”“也不会让你一个人。”

      知遥仿佛听见了这句话,身子顿了一下,然后小声啜泣着:“你说的……是真的吗?”

      林岚闭上眼,点了点头,“是。”

      那一刻,浴室的墙壁仿佛也变得柔软了些。蒸汽尚未完全散去,但空气中,终于不再是绝望的味道。而是是人类的温度。

      ——

      浴室的地面还残留着些许水渍,但宋知遥的情绪已渐渐平复。她换上一身干净的T恤和棉裤,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低着头,双手搓着指节,一句话也没说。

      林岚在厨房准备午餐。为了安慰宋知遥,她准备做一顿稍微像样的美食。先从储藏架上取出两块压缩饼干,放入金属碗中,用热水浸泡并小心压碎,搅拌成一团绵软的“面糊”;然后打开一罐牛肉罐头,将牛肉连同油汁一起倒入其中,充分混合,然后把面团揉成饼状,放入煎锅煎熟。

      再取出两条巧克力棒,其中一条掰碎放进杯中,加入些热水,搅拌成一杯浓稠微甜的热饮。另一条留整,折成两段,用纸巾包好,轻轻放在托盘一角。

      她把所有“食物”装入托盘中,用一块干净布巾盖住保温,然后走向客厅。宋知遥坐在沙发角落,膝盖蜷着,目光空洞,像一只被雨淋湿的猫。

      林岚停在她面前,弯下身,手掌轻轻覆在宋知遥的头顶上,指尖绕过额发,动作出乎意料的温柔。

      “知遥,来吃饭吧。”她声音低沉而安稳,“吃饱了才有力气活下去。”

      宋知遥怔了一下,缓缓抬起头,看着林岚的眼神,有些恍惚,像是忽然从遥远梦境中被拉回现实。她点点头,嗓音轻得像一缕雾气:“嗯。”

      两人走到餐桌前坐下。林岚将碗和杯子摆好,把主食推到宋知遥面前。糊状的压缩饼干混着牛肉的油脂香味,虽然外观仍然糙,但散发出一种粗粝却温热的“家”的气息。

      “看着不怎么样,吃起来还行。”林岚一边说,一边用叉子捣了一口,递给宋知遥,“这是我给你做的第一顿饭,别挑食。”

      宋知遥默默接过餐具,轻轻舀了一勺,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忽然喉头一紧,鼻腔发酸,眼眶莫名泛起一阵潮意。这味道不是什么佳肴,也没有调料和香辛,但那一口热乎的糊糊与牛肉的咸香,像是狠狠砸进了她混沌麻木的五感之中,提醒她:你还活着,你还被人喂饭,你还有人陪。

      她没说话,只是低头一口一口吃着,动作缓慢却没有停下。那杯巧克力热饮温热地躺在掌心里,仿佛也是某种陌生又久违的慰藉。林岚没有打扰她,只是静静地坐在对面,一起吃着这顿末日里的“大餐”。空气中安静而温暖,破败世界的喧嚣暂时止步于门外。

      这顿饭,或许不能称作美味,但却在这废墟中,为两个幸存者,带来了短暂而珍贵的安宁。

      饭后,林岚站在客房门口,望房间里面,一时没出声。这个房间是她第一天匆匆清理的,空置太久,许多角落早已积满灰尘。那天事出突然,林岚根本没有功夫彻底打扫。

      “过来。”她开口了。

      宋知遥抬头,有些怯生地看着她。

      “我们重新整理一下这间屋子。”

      知遥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站起身跟着她一起动手。

      林岚先从自己卧室拖出一套毛毯,是她很久之前买的,但一直没拆开,颜色是米白色的,带着淡淡的薰衣草香味。她将毛毯平展拉开,一头递给知遥,两人一左一右铺平在床单上,动作间默契得出奇。

      “这下就能更软和一些了。”林岚低声道,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给女孩一点踏实感。

      “嗯……”知遥轻轻应了一声,眼中第一次浮现出一点若有若无的安宁。

      林岚接着检查窗户。客房窗户早在第一天就被她钉死,但她还是习惯性地再次检查钉子的紧固度。原本的玻璃窗被数块木板封住,四角打了十公分的钢钉。她又拿来一卷帆布,从顶端钉下,让它垂挂至窗沿,形成一层遮光帘。然后回头看了知遥一眼:“睡觉的时候,拉下来。丧尸虽然不会爬上来,但最好也别让丧尸知道这里有人。”

      “……好。”知遥点头。

      然后她们来到门口,林岚检查门轴是否顺滑,又试了试门锁,随后从背包里掏出一截长约三十公分的金属棒,系上一根细钢丝,嵌入门把手上方预留的孔洞。钢丝延伸至墙边一个金属挂钩上,只要门从里面被推开,钢丝一拉动,挂钩旁的铁片便会落下,砸在下方的搪瓷盘上发出清脆响声——这就是她设计的“响动警报”。

      “这房间以后晚上只能从里面反锁,但如果有人或丧尸强行破门,我卧室那边能第一时间听见。”

      知遥站在她身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设置陷阱的过程,眼神复杂,有敬畏、有好奇,也有一点微妙的依赖。

      “你一直是……一个人做这些吗?”

      “是。”

      “……好厉害。”

      林岚没说话,只是低头继续检查最后一颗螺丝。整理完客房后,林岚带她穿过走廊,打开储藏间的门。里面堆满了各种物资:食物、工具、医疗用品、拆卸下的门板、绳索、空桶、铁丝、零件、备用武器……林岚平时会在这里修理装备、清点物资,也有时坐在简易的椅子上写她那本战术日记。

      林岚踮脚取下最上层的一个纸箱,扫开角落的空瓶和杂物,在靠窗的区域清出一块一米半宽的空间,又搬来一张用塑料板和铁支架拼接的桌子,擦净表面。

      “这块以后归你。”她说,语气平稳却透着一种象征性的转变。

      “我?”

      “不是说你擅长电子和机械吗?无线电就放这边,你缺什么写清单,我尽量去找。”

      知遥一时没说话,只看着那张桌子,像是在确认这是否真实存在。

      “我可以……真的在这里做事?”她小声问。

      “嗯。”

      林岚拉过一个塑料收纳盒,从里头取出一堆线圈、半旧焊盘、开裂的天线和一个锈斑累累的无线电接收器,放在她眼前。“这是我之前在广播站拆的。电路板大概还能用,晶体管换过一次,但天线废了。试试看你能不能修。”

      知遥缓缓走近,蹲下查看设备。她的指尖拂过电路板上的焊点,像在阅读某种久违的语言。“这个……主电容爆了,天线的分线器位置也断了,但电压调节模块应该还能通电……”她语速渐快,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如果你有万用表和……焊笔、锡丝,我可以试试。”

      林岚看着她。那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个女孩的眼睛里真正燃起“目的”的光。不是恐惧,不是求生本能,而是“我要做成一件事”的纯粹。

      “我明天去一趟五金店。”林岚简洁道。

      知遥猛然抬头,眼睛睁大了一些。

      林岚却只是转过身去,从墙边工具架上抽出笔记本,记下三样东西:“焊笔、锡丝、备用电池。”她心里已经开始重新规划路线。但她没说出口的是,五金店的距离要远上许多,风险也更大——她从未打算这么早去那里。但此刻,知遥的光,仿佛也点燃了她心中某个沉睡许久的“系统”。一个不仅仅为“活着”,而是为了“一起活着”的未来构想。

      ——

      傍晚时分,屋外的天色已逐渐转暗,城市轮廓在暮光下模糊成一团灰影。林岚开始做晚餐。她再打开一罐牛肉,将带着油脂的牛肉倒入一只小锅中,再加入一小碗水。接着,取出两块压缩饼干,敲碎洒进锅中。干硬的饼干在热水中慢慢软化,牛肉和碎饼融合在一起,炖出浓稠的粥状质地。用木勺轻轻搅拌,直到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肉香和面香。再拿一条巧克力棒,小心掰碎,将其中几块放在锡纸上,撒上留存的一撮饼干碎屑,借着微波炉的余温轻轻加热,使巧克力微微融化,随后取出放凉。没多久,一块粗糙却诱人的“巧克力脆片”就成形了。

      将饭菜抬上餐桌,看向走廊尽头。储藏间门半敞着,里面有微弱的光透出。她起身走过去,轻轻推门。

      宋知遥正坐在她那张临时搭建的“工作站”前,手里握着一支记号笔,正细致地在一张拆开的电路板图纸上标注接口位置。旁边摊开的是一摞她刚拆开的老旧无线电设备零件:铜丝、电容、接收模组、电压芯片,还有几根断掉的天线。

      她拇指指腹已经沾上了黑灰,发丝散落在脸侧,一只耳机搭在脖子上,听诊笔放在一边。

      “你在画原理图?”林岚问。

      知遥吓了一跳,回头时眉眼还有些紧张,但很快放松下来,轻声道:“嗯……我先把模块都拆开了,电路板上好多地方焊点虚接,电压可能不稳。这个模型太旧了,但我想可以强行接出一组稳定输入,只是没有直流电源供给,还得想办法解决。”

      她说得飞快,眼里发着光。

      林岚没有完全听懂,但她懂那种语气——就像她讲枪械构造时的语气,热爱、专注、不容置疑。

      她扫了一眼桌面,知遥手边的纸张上标着“主电容替换”、“辅助供电环路延接”、“调频线优化”几个大字,还画了草图,线条极其工整,完全不像是仓促写下。

      “你就这么画出来了?”

      “以前参加过科技竞赛。”知遥擦了擦手,笑了笑,“我们高中那时候有个发明课题,我做过简易收发广播模块……但用的材料比这好太多了,这个是真的‘复古’。”她摊摊手,眼角扬起一点自嘲。

      林岚靠着门框,看了她一会儿,忽然轻轻“嗯”了一声。

      在心底,她第一次认真承认:“也许……她真的是个天才。”

      不是废话、不是幻想、不是幸存者中最普通的一位——而是,真正有构建能力、有独立思考力的“另一种强者”。这种强,不靠刀,不靠枪,而靠思维、判断与执行力。
      林岚本能地感觉到:这个人,值得为其让出一部分计划。

      “我今天早上问你擅长什么,不是出于好奇,是为了规划你的位置。”

      “位置?”

      “我一直是一个人,行动、分配、警戒、筹备,所有事都靠自己。我必须知道——你的强项在哪里。”

      知遥点点头,像个认真听训的新兵。

      “来吧,吃饭吧,饭菜要凉了。”

      吃完晚饭,宋知遥继续到储藏室捣鼓器械,林岚则坐回战术台,翻开那本厚重的黑皮笔记本。第一页写着她第一天到达公寓时的评估记录,她在后面改写:

      当前生存单位:1 → 2
      食物日均消耗量上升80%,保守估计每日共需热量5500千卡
      目标修正:原「1人生存」→「2人协作生存」

      然后翻回到第七页,继续记录:
      《战术笔记·D5》

      消耗:3罐(牛肉2、鲑鱼1,1600)、1盒压缩饼干(2000)、400g燕麦(1200)、3条巧克 力棒(450)、盐5g、味精5g,总5250千卡。

      结算:10kg大米、2kg白面、5kg面粉、2L食用油、8罐(6牛肉、1黄桃、1鲑鱼)、3自热火锅、2袋巧克 力饼干、2盒压缩饼干、0.2kg燕麦、2袋盐(790g)、1袋味精(490g)、10条巧克 力棒。

      明日目标区域:五金店
      行动路线:公寓——五金店楼顶
      预计行动时间:180分钟往返
      备用计划:从主干道路撤退
      风险预估等级:中
      优先物资:维修器械

      她一笔一画地写完,放下笔,再次低声自语:

      “从现在起,不再是‘我’一个人了。”

      储藏间里,知遥正慢慢整理桌面,将一条条拆下来的电路线卷起分类,用空瓶装起小颗粒电阻器,又将工具按顺序摆入一个旧收纳箱中。她动作专注、一丝不苟,神情之专注几乎可以屏蔽掉末日带来的恐惧。每一次弯腰、转身、整理零件的节奏,都像在执行一种熟悉的“秩序”,是一种与世界崩塌相反的节奏。

      林岚站在门外看了她很久,然后默默关上了半掩的门。她没有上锁。那是一种微妙的信任信号。也是某种“系统”初步成型的象征。

      ——

      夜渐深,窗外传来断断续续的风声,夹杂着远方偶尔的咯吱、碰撞声,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世界末日的一角。客厅里点着一根细蜡烛,火焰在半空轻轻晃动,把墙上的影子拉得又长又远。林岚坐在沙发上,一只手托着下巴,眼神在火光中若有若无地落在对面。

      宋知遥也坐在客厅另一头的单人椅上,膝盖上放着那块旧电路板,刚才她还在研究,但此刻双手松开,手指交叠,像在等一句话,又像只是静静享受这份不常见的宁静。

      “你修东西这么厉害,”林岚打破沉默,声音低而带着点沙哑,“怎么学的?”

      知遥抬起头,脸上第一次浮现出有些羞涩的表情。

      “小时候吧……我爸给我买了个拆解玩具,我从五岁开始拆手机、音响、风扇,后来上初中,拿了几个市级竞赛奖。高一的时候做了个自制飞行机器人,拿了个国家级二等奖,大学时还申请了个专利,还发表了好几篇SCI……”她说得轻描淡写,语气却掩不住那种藏在旧日回忆中的自豪。

      “发明家?”林岚挑了下眉。

      “也谈不上……就喜欢动手吧。”知遥轻声笑着,眼角弯弯,仿佛回到了那个坐在实验室一角、满手焊油的小天才少女。

      林岚沉默片刻,随即伸手指了储藏室那破电台:“你不修这破电台。我还真找不到人修了。”

      “放心吧。”知遥露出一个久违的、近乎调皮的笑容,“我会让它起死回生的。”

      两人相视一笑。那一瞬间,空气像被蜡烛的微光温柔地拨动了一下,屋内仿佛浮现出一丝与末日无关的氛围。不是战斗,不是生存,不是紧张的值守——而是生活的味道。

      林岚拿起水壶,为知遥倒了一杯温水,推到茶几边,“喝吧,晚上容易脱水。”

      “谢谢。”知遥接过,双手捧着杯子,低头小口啜饮。

      喝了几口,她忽然抬眼问:“那你呢?”

      林岚看向她,目光略带迟疑:“我?”

      “嗯。你为什么会那么厉害?一个人也能活这么久,还那么厉害,像个……部队里出来的人。”

      蜡烛火光在林岚脸上跳跃。她眼神变得幽深,沉默了几秒。

      “部队出身。”她终究承认,“陆军特种侦察小组狙击手。十年。”

      知遥轻轻睁大眼:“哇……”

      “没什么好哇的。”林岚低声说,“我杀过很多人,也看过更多人死去。不少是战友。”

      她没有继续细讲,声音渐低,像是切断了一段不愿意触碰的记忆。

      知遥没有追问,她感觉到了——那种突然收紧气息的沉默,不是防备,而是伤口。

      “你经历了很多吧。”她轻声说。

      林岚点头,眼神看向窗外,“也许太多了,多到不想再细数。”

      知遥没有再说话,只是低头搓着手指,手指缝间还有洗不干净的污渍,但她此刻没那么在意。

      两人静坐了很久,只剩蜡烛轻轻跳动的声音。林岚靠在沙发上,轻叹了口气。“末日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想过能活这么久。”

      “我也没想过。”知遥声音低低的,几乎像在说梦话,“第一晚我就以为死定了……结果活下来了,可有时候又觉得,活着比死更难。”

      林岚点头:“这世道,活下去才是最艰难的任务。”她看了一眼知遥,把脚收了收:“不过现在,你不是一个人了。”

      “嗯。”知遥轻轻应了一声,又加上一句,“你也是。”

      两人又笑了笑,不再需要太多言语,那种微妙的共鸣已经在彼此心中生根。

      林岚站起身,拿起蜡烛,准备回房。“早点睡。”她顿了顿,又说,“明天我还要去趟五金店。”

      “知道了。”知遥应声。

      林岚走到房门口,忽然转头:“别拆电路拆太晚,别熬夜。”

      “好啦好啦,特种兵姐姐。”知遥用带着点顽皮的语气说,眼睛弯成月牙。

      “嗯。”林岚嘴角也微微上扬。

      回到卧室,林岚把日记本摊开,轻轻写下:

      第五天,天色晴。
      她修好了电路板的一半。
      我第一次在笔记本上写下“我们”。
      ——“我们”,比“我”更重,却也更值得。

      她合上日记,靠在床头。

      夜色如墨,房间里只剩收音机的沙沙声和窗外风吹过楼宇的呢喃。

      而在客房,宋知遥也早已放下那块电路板,换上一套干净的白色T恤,整齐地叠好林岚借给她的旧外套,抱着被子躺在床上。她盯着天花板,嘴角挂着一点点浅浅的笑意。是出于轻松,更出于某种久违的安心感——像一只被人从街道捡回来的猫,终于找到可以睡着的小窝。

      她翻了个身,轻声呢喃:“谢谢你,林岚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