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伴生灵 ...
-
“这就是1号伴生灵的故事?”
海上风大,一个浪头冲撞过来,就跟打在童晔胃壁上一样,顿时翻江倒海。
他说得勉强,边上的人也同样一脸菜色。
符明远从业以来,还是第一次坐船出差,浑身的骨头都快要被颠散了。
头晕目眩间,终于瞧见海面升起建筑,红色的字立在建筑顶端。
松山岛。
1号伴生灵的灵域。
所谓伴生灵,是一地极端情绪、妄念沉淀的集合,当散不开时,便生了灵。
灵苏醒,便会生成域,框住人。
而像符明远这样的调查员,就是专门处理这些刚苏醒的伴生灵,评估风险,避免形成危险的封闭区。
当然,在他们经手的案子里,也有少部分通过评估、确认为安全的伴生灵会被收编在册。
他们这回去拜访的,就是第一位被收录的伴生灵。
“这回请1号是为什么?”
童晔一手捂着胃,另一只手攥着栏杆,声音被风吹得颤颤巍巍,“新的领域风险大?还是人手不够?”
异端调查局常年缺人,像他们这样出外勤的,经常是一个接着一个案子处理,找不到搭档配合都是常有的事。
实在是忙不过来了,也会喊上编号内的伴生灵一块。
“也不完全是。”
符明远清了清嗓子。
“我们评估后认为。”
“1号需要一点的社会化训练。”
呵。
要不是海上颠簸,童晔还挺想鼓掌的,“怎么之前没见你安排过?”
好问题。
符明远沉默了。
半晌,一句话塞在海风的空档里,钻进童晔耳朵。
“因为就这次给了回信。”
这话一说,童晔想起来了。
调查局一直有个口耳相传的怪谈,叫上坟的领导。
传闻的源头是符明远办公室里,那个烧得黑黢的盆。
隔段时间,符明远就会往里面添点东西,有时候是信,有时候是些个玩具首饰,最后再点一把火。
浓烟一腾,调查局的人就知道。
符主任又在办公室上坟了。
变故发生在几天前。
童晔刚出完现场,一进调查局大门,远远就听见符明远年代久远且跑了调的歌声。
手里还拿着烧了半截的信。
那效果,比冷气好用多了,童晔直接跟再出了一个阴森森的现场似的。
从那时候开始,调查局又了新的传闻——续火花的老符。
指通过焚烧祭祀的手段,联系亡友的过程。
一种很别致的老年生活。
“想什么呢?快下船。”
汽笛声里,夹杂了一声巴掌,不轻不重,恰好就给童晔拍弯了腰。
“呕——”
一肚子酸水瞬间开了闸,哗啦啦地顺着喉管往外冒。
等恶心感完全退却,甲板上只剩下几名游客,童晔跟在他们身后。
狭窄的过道将光线压制得所剩无几。
视线里只剩下几个模糊的人影。
脚步声此起彼伏。
不明显的海浪声隔着船体。
空间在摇晃。
童晔有一种出生的错觉。
他们正在一点点被投放到这个陌生的领域里。
声音在此刻变得格外明显。
尽管无意,只言片语的聊天还是刮进耳朵,童晔总结了一下,这群人应该是来撞鬼,不是,采风的。
跨出门,踏上码头,骤然亮起的光刺得童晔眯起眼睛。
在海面上飘荡许久的头重脚轻终于慢慢落地,走在前面的几人选了另一个方向。
大抵都是兴奋的,虽然个个脸色苍白,脚步倒是一个比一个轻快,等人走远了,童晔才收回视线,转头找起不太靠谱的领导。
符明远已经在树荫底下跟人聊上天。
“岛上有规矩,不上船接人。”
离着几步远,童晔就听见这么一句话。
来接他们的人大概二十来岁,说是姓文,一家子都是帮着1号照看房子。
他说的房子,立在山顶上。
童晔抬头就能看见灰扑扑的建筑轮廓,乌云笼在头顶,跟死了多年一般。
也是赶巧,刚才那些人也说要往那里去。
与之相反的石缝间生出杂草,郁郁葱葱地长满了一整条石阶。
比山下热闹多了。
无论是植被,还是人。
童晔已经很久没来过这么人的地方了,甚至一些位置还排起了队伍,就等着拍几张照片。
文峪见怪不怪,推开门,侧过身请人进门。
“闵小姐在亭子里等两位。”文峪只把他们领到后院,便不再往前。
“老符,这地方是不是有点怪?”
童晔压低声音,按理来说,灵域里不该这么热闹。
他们一路上来,还真就像个景区一样。
活人丝毫没被影响。
“不然怎么会是1号。”
不仅是因为收录时间早,还因为这地方太活跃了。
没等童晔问完下一句,文峪口中的亭子便到了。
符明远跟伴生灵打了几十年交道,重新见到故人,还有点近乡情怯的踌躇。
他还在琢磨该怎么开口,就听见一句。
“老了啊。”
闵舟子抬头扫了一眼,直接把符明远升起的感慨打散了。
符明远讪讪地拿起杯子,茶水下肚,连带着寒暄也被吞回了肚子,“闵小姐,这回来找你,是因为一则寻人启事。”
童晔打开包,将纸张放到桌子上。
调查局专属的密封条横贯纸面。
要找的人叫做濯枝雨,照片不详。
闵舟子拿近了看,还能看见布满脸部的刀痕,有人刻意将照片损坏。
往下,出走的时间写的是十年前。
最后出现的地点在一座天桥上。
但跟陈旧的信息相比,这份寻人启事就太新了,跟刚打印出来没多久似的,纸张的边缘沾了一圈污渍。
“半个月前,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帖子。”
符明远将平板摆在一旁,页面赫然列着加粗的一行标题。
平川大道有这么一座过街天桥吗?
发帖人网名叫做濯枝雨。
ta在后面附了一张夜里拍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铁皮天桥横跨车道,照片的像素并不高,隐约能看见底下围起来的公交车站。
左下角落款水印时间:22:01
有吗?
答案是有的。
帖子一发出来,就引起了小部分人的兴趣。
-这是很早之前搭起来的天桥,lz从哪里找到的照片?
-你看底下的水印,刚拍的
-对面应该是一家医院,之前很多人会在这里发传单,给人介绍住宿的地方
一连讨论了好几层,濯枝雨又再次更新了一条回帖。
-可以走上去吗?
这回图片是一小截楼梯,名片大小的住宿卡片掉在台阶上。
水印时间:22:31
-?
问号一连刷了好几层
-楼主在说什么?
-这还是个灵异帖子?
-这图不会是p的吧
也有好事的接着回。
-楼主上去看看,我之前住在这附近,对面有个小区,以前晚上回去都挺暗的。
-巧了,我也,进去的大门那有时候还有老鼠。
依旧是在几十条评论后,濯枝雨又再次上线。
-我踩到老鼠尸体了,路上很黑,是踩过去以后才发现的。
-踩到的时候膈着足弓,有点软绵绵得下陷,但又不至于让脚完全落地。我转身看它时,它已经粘在地上,变薄了很多,两只爪子交叠着。
-我还看见地上流出了干掉的血迹。
【配图:老鼠尸体】
水印时间:23:01
像热油滴近了冷水,本来聊得差不多的网友又被炸了出来。
-?谁想看这个了……
-鸡皮疙瘩都要冒出来了
-你们没发现这帖子有点不对劲吗?
“濯枝雨在按照网友的回帖做下一步的反应。”符明远替网友回答了,这个帖子一时间被顶到论坛顶上。
怎么说的都有,从那座桥开始搭建算起,一溜的事全给夜猫子们扒了出来。
-lz人呢?23:31了,不出来更新了吗?
-该讲故事了!!!!
同样的话被刷了一整页,也没见到濯枝雨的账号再次上线。
-假的吧
-呵呵,白白浪费了一小时
-lz晚上睡觉要小心
……
-其实那座天桥还真有个故事
另一个无名账号在23:31冒了出来。
-讲!
-讲!
……
以下内容是童晔从帖子里提取的,有关天桥故事的部分。
为同一个人发言。
-也就是那地方刚搭起来的几年,因为临着医院,很多家属晚上不太好找地方休息,所以很多人就印了小卡片,在天桥上发,也有些直接就丢在地上,反正都能看到
-那段时间突然来了个人,每到十点以后,就抱着一沓寻人启事在天桥上发
-发了多了,也还是有点作用。有人开始打上面的电话,提供线索。
-这电话也是一件怪事,只有晚上十点后才能打得通,我那时候也跟风打了一个
-忙音响了很久,刚好卡着十点,电话通了
-心脏一瞬间跳得很快,我的手掌心冒出了汗
-那头呜呜的,跟有人在哭一样,你们听过野猫的叫声吗?差不多就是那样的哭声,一声比一声尖,甚至一声比一声近
-我当时都有点抓不住手机了,头皮发麻冷汗直流,人就跟被钉子钉在原地一样,由着哭声往耳朵里面钻
-其他打电话的人有说,认真听的话,电话那头还有人在说话,仔细分辨下,还真给我听到了
-她问:你看见我了吗?
-嘟嘟嘟……
-电话挂断前,我听到了一声闷响,因为结束的突然,我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幻听
-第二天的晨间新闻,插播了一条意外事故,有人从天桥上跳下去了
-后来我也打听过,有一个细节,跳桥的人怀里抱着一张寻人启事,上面的照片,和死者是一模一样的脸
【配图:仰拍的天桥底部】
发帖时间: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