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 39 章 ...
-
轰,仿佛有什么在楚楚耳边轰然乍响。
可怕的是,他们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如果这场瘟疫一旦出现死亡的兆头,那就不是死一个两个的就能结束的了。
整个黎城都陷入了的恐惧之中,之前官兵挨家挨户发药的时候,黎城的民众仿佛看见了的希望,觉得这场瘟疫终于有到头的时候了,但死亡的消息就是一盆凉水,在希望上一浇,所有希望的火苗就都熄了,只余屡屡青烟。
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和春堂每日都有人抬进来,又有人蒙着白布抬出去,这样的场景见多了,大家的脸上早就没有了当初的惊惶,果断的处理好事情之后,就照顾下一个还活着的人。
黎城的瘟疫渐渐有不可控的势头,为了不让这个瘟疫扩大,最终,黎城城主决定封城,此举一出,黎城的百姓开始坐不住了。
“凭什么封城?难道想让我们也死在这里吗?”
“对啊对啊!”
“我们要出去,我们还不想死呢!!”
一大群黎城的民众聚集在城门前,带着家当,想要离开黎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暂避瘟疫,等事情过去的时候,再回来。但黎城已封,没有城主开城的口令,谁敢打开这个城门?聚集在此的民众也不离开,只一味的喊着开城门,放他们出去。
“就算现在各位出去,看到你们是黎城的人,也不会有哪个地方愿意收留你们的。难道你们就打算在荒山野岭睡觉休息吗?”府衙的官员扯着嗓子对着民众喊,他说的有道理,但是群情激奋之下,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官员的声音。
“你说的简单,你是官员,肯定好药好待遇,我们不一样,我们就是普通的百姓,你们就把城门打开放我们出去,岂不是城中的压力小了,我们在哪里睡觉、是生是死也与你无关了。”
“是啊是啊!”响应者众多。
自从有人通报城门口有民众闹事,这个官员便来到这里纾解民意,太阳晒得他额头上汗水不断地往下淌,声音也因为不停的大声说话而沙哑。
劝说无效,民众依旧不停地朝门前涌过去,守门的将士看着人群越来越近,一名将领一扬手,士兵纷纷举起手中的长枪,对准了不断向前涌的百姓。
两相对峙,情况分外焦灼,府衙的官员急得更是满头的汗。
正在双方都焦灼不下的时候,突然一个男声高声喝喊道:“城主驾到!”
城主的马车缓缓驶过来,也许是因为现下的黎城正处于慌乱之中,城主的马车也极其简朴,不似平常那般华贵的不允许旁人靠近。
马车行至城门之前停了下来,城主缓缓走下马车,众人又发现,城主今日的穿着也十分的简朴,一身玄色,腰间仅坠着一枚玉佩,再无其余的装饰。黎城的人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朴素的城主,见状,他们心中的焦躁之气莫名缓和了几分。
城主缓缓走到了官员原本站立的地方,那名官员对着城主施礼之后,识趣地退到了一旁。
城主环顾了众人,缓缓开头道,
“各位,如今黎城有难,百年不遇的瘟疫降临在黎城,黎城的百姓没有错,但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黎城,孤夙夜未眠,后来终于想明白,也许是孤德行有失,这才让上天降罪,连累黎城的百姓。你们想要出去的心,孤十分理解,只是,现在并非是出城的好时候,此时最好的做法是静候家中,按照此前告诫的那样,在家中做好防护,才是正确的做法。”
黎城的城主看着底下的人群渐渐的平复了下来,又开口道。
“孤自知有罪,今日解冠谢罪!”
民众闻言,纷纷面露惊惶之色。若是在平时,城主解冠是要退位让贤的意思,如今城主用解冠的方式,向上天谢罪,向民众谢罪,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噤声不言。
城主缓缓拿出发簪,将玉冠从发髻上拿下,玉冠和玉簪此刻都在城主的手中。
“诸位放心,孤定会与大家守护黎城到最后一刻。”
城主此话像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先是地动,后是瘟疫,城主尚被关在黎城中,他们又怎么再好意思再提及要离开呢?众人面面相觑,有要离开的意思。这时,跑来一个士兵,跪地先拜城主,但接下却犯了难,原本是有要事禀报府衙官员的,但此刻城主在这里,绕开城主直接去禀报是不是犯了大不敬呢?正在犹疑的时候,城主看出了这个士兵的犹疑。
“无妨,直接讲便是。”
“是,城门外有游医想进城,而且还带了五大车的草药,他们说是,听闻黎城有难,自愿进城。”士兵如实禀报。
听到这一席话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抑制不住的欣喜之色,城主和官员的脸上也是难掩激动。
“当真?”
“千真万确,小人不敢撒谎。”
城主眉头的阴翳都少了几分,“快放进来。”
这个时候,人们对黎城都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会有人进城?此时,听到游医,而且还带着草药,此等深明大义,黎城百姓定然会深记于心。
城门被缓缓拉开,原本要散的民众也停在原地,都伸长脖子看着从门洞内走进黎城的游医。
为首的是一位花甲老者,精神矍铄,坐在一架牛车之上,牛车上绑缚着许多麻袋,里面想必就是药草了。
在老者身后,还有四架牛车,车上均坐着一位年轻人。
为首的老者进城之后,看到门口聚集着这么多的人,心下一时诧异,总不能是来迎接自己的吧?他在人群中看到一个衣着简单却气质非凡的人,束发却未戴冠,老者并不认识黎城的城主,只是觉得此人器宇不凡。
城主忙走上前。
“敢问几位,是如何得知黎城......”城主的话没有说完,但这询问的语气也能让人知道他想问什么。
“和春堂的盛大夫是我的故交,此前曾给我书信,讲了黎城的情况,可惜我当时不在医馆中,等看到信的时候,才带着徒儿匆匆上路,沿路上听旁人说起,黎城的人采购药品都受限,心中猜测必然是药品紧缺,又采买了一些药品。”
原来是和春堂盛大夫的好友,城主对着老者深深鞠躬,以示感谢,老者躬身回礼。
“那这些草药全部送往和春堂吗?”府衙的官员在城主的身后小心翼翼的开口。
“非也,一车送往和春堂,其余四车交给黎城的官员,你......”那老者这才注意到,问话的人穿的是一身的制服,看着,有几分是府衙官员的意思。
“那您是找对人了,站在您面前的就是黎城的城主,我就是负责此事的官员,您看,要不把草药直接交给我?”
老者没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人竟是黎城城主,当即,老者便对对黎城城主施了一礼,他看着城主的冠不在头顶却在手中,心中已然了然城主这么做的用意。
“黎城有您这样的城主,一定会无事的。”
府衙的官员招来四位士兵,老者示意自己的徒儿将车子交给士兵,他们坐着一辆牛车,朝着城中和春堂的方向离去。
众人先是看着城主解冠谢罪,再看到有非黎城的游医自愿前往这瘟疫肆虐的黎城救助,还带着草药,饶是脸皮再厚的人,此情此景,也绝不会提及出城二字了。
众人背着自己的家当,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
看着众人纷纷离去的背影,府衙的官员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城主,今日要不是您,这城门怕是要有一场流血事件啊。”官员道。
城主扶了扶额,“希望天佑黎城。”
那边,赶着牛车的老者熟门熟路地将车停在了和春堂门前,跳下车,径直走进和春堂。
楚楚正在门口忙活,见到有人进来,抬头看了一眼,只这一样,便让她震惊的不知身在何处。
“师父?!小哥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