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025.4.11 ...


  •   实在想不通,在大风预警暴雨降至的时刻,背上书包来到图书馆,坐在窗边隔岸观风雨欲来的动机。

      任你毁天灭地我自岿然不动吗?

      天色昏暗,空气凝滞而潮湿,惊雷试探性地滚,“隆隆”碾过天地。

      银白的雨丝针一样地垂直而下,很快织成一片濛濛的雨幕。针尖刺破浓稠的空气,水汽炸开在四周,白茫茫的,顿挫的。

      绿意更显苍翠,洗去浊垢,拂去尘砾,倒显松快与明澈。水色为深深浅浅的绿包了层浆,更添油润。

      汽车飞驰,在航道上劈风斩浪。

      树立、风静、雨漂、电闪、雷鸣。

      图书馆依旧沉静安逸,适宜的空调吹散了燥热和潮意,白炽灯的冷与黯黯天光被一盏棕黑边框的窗阻隔,泾渭分明,是个适合读书的好时节。说起这个,我想起梁遇春在《春醪集》里批判,大体是中国人总是心思杂芜,学不会沉浸。读书时满脑子自然风光,恨不得抛下手中的笔、逃个课也非要出游,赏玩时总要扫兴地提一嘴“这样的好景色适合读书。”遍地的不合时宜,尽义务而非热爱似的,彰显自己的脱俗和风趣。

      我也落入“读书人”的窠臼,偏生无法钻出那桎梏。所以常常背着沉重的电脑出门,坐在图书馆,净手焚香,结果看起了各色小说,在寝室就像被针扎了似的不得安生,总想出门给自己觅一个舒服的学习环境。收拾好全部家当准备出门,笔记本、笔盒、充电线、茶包、耳机、纸巾……一应俱全。看天气,看衣着,看买什么奶茶哄自己出门,出了门心思又脱缰开来,随遇且随欲了。如此在纠结中循环往复,内耗本就不甚灵光的大脑,末了还要买点鱼油补剂什么的,给生锈的回路润一润,试图让自己学得更深刻、更高效了。钱也花了,心思也费了,成果却迟迟端不上桌,到底是上不得台面了。

      就像现在,暴雨如练,恍然在图书馆的庇护下,我居然写起了日记。

      糟蹋啊,逝者如斯!

      算了,还是多哄哄自己,多夸夸自己吧,万一有用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